高考熱點——祖國統一大業

2020-12-27 範總說歷史

祖國統一大業

一、「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提出

①1981年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葉劍英發表談話,指出:國家統一後,臺灣可作為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權,並可保留軍隊;臺灣現行社會、經濟制度不變,同外國的經濟文化關係不變等。

②20世自80年代,鄧小平正式提出「一國兩制」的構想。 「一國兩制」成為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

二、香港、澳門回歸祖國

1984年12月,中英雙方在北京正式籤署了《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

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對澳門行使主權,澳門也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三、海峽兩岸關係的發展

1979年元旦,中國人民解放軍停止炮轟金門,實現了海峽兩岸30年來的真正停火。

20世紀80年代,兩岸通郵、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漸放寬,臺灣居民赴大陸探親和經濟文化交流等活動不斷增加。

1990年,臺灣成立海峽交流基金會,兩岸授權這兩個民間團體進行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商談和對話。

1992年兩會達成「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重要共識,這就是「九二共識」。

相關焦點

  • 堅定不移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原標題:堅定不移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願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兩岸關係發展歷程的歷史定論,也是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 推動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光明日報-光明網
    【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    十九大的召開,繪就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宏偉藍圖和路線圖。「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讓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世界中華兒女歡欣鼓舞。
  • 特赦1959:一項推動和平統一祖國大業的重大決策
    這是中共中央立足於當時的國際國內大局和祖國統一大業而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對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參與推動祖國和平統一大業進程,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一  國內戰犯,除偽滿州國和偽蒙疆自治政府的戰爭罪犯外,主要是指解放戰爭中被俘和在全國解放以後被捕的蔣介石集團戰爭罪犯。
  • 國臺辦:習總書記重要講話對完成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具重大指導意義
    馬曉光: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全面闡述了我們立足新時代、在民族復興偉大徵程中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重大政策主張,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是指引新時代對臺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是做好新時代對臺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馬曉光: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全面回顧了對臺工作和兩岸關係的重大成就,深刻揭示臺灣前途命運與民族偉大復興的內在聯繫,深刻昭示了兩岸關係發展和祖國必然統一的歷史大勢。
  • 作詞人刺蝟的詩|《逃離家園的孩子》——願祖國實現和平統一大業
    上升到國家層面就是祖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實現真正的統一,就是因為有一個像我、像小叔一樣的叛逆兒子,也是因為曾經的當政者——曾經君為父的懦弱,導致至今的分離。希望祖國儘早實現統一大業。文中「兩次肉體與精神的凌侵」指的是荷蘭與日本的佔領。
  • 天降大任,二場「戰役」一肩挑,順勢而為,一舉解放臺灣,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是歷史的選擇……
    綜上所述,我們必須前瞻性的面對二個戰場:一是應對全球病毒疫情的迅速蔓延,作最壞打算的準備;二是順勢而為,抓住千載難逢的戰略窗口期,一舉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筆者曾在2016年,在公眾號平臺闡述過武統臺灣的觀點。
  • 我為祖國統一獻計獻策
    有鑑於此,臺灣必須儘早回歸祖國大陸,臺灣問題必須儘快解決。拖,只能拖得了一時,拖不了一世。筆者不才,在此提出解決臺灣問題的一些思考,請每一位關心中國前途命運、關心祖國統一大業的仁人志士批評指正。一、成立「祖國統一籌備委員會」臺灣回歸,無論是以武力還是和平的方式,都應當有一個功能齊全、效率更高的機構來完成和實現。
  • 澳門回歸18周年慶祝活動心得體會 維護祖國統一心得感想
    「一言可為天下法,一語而為百世師」——鄧小平創造性地提出「一國兩制」方針,不僅為中國的統一大業指明了方向,而且成為國際上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成功範例  歷史遺留下來的臺灣、香港、澳門問題,深深地縈繞在鄧小平的腦海中,他時時擘畫著祖國統一大業的宏圖。深思熟慮後,他對祖國統一問題得出了一個令世界為之讚嘆的結論。
  • 新時代新階段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新指針
    講話對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具有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對推動海外反「獨」促統工作具有重大指導作用。十八大以來,兩岸領導人成功實現歷史性會晤,兩岸政治交往和經濟文化交流合作達到歷史新高。兩岸必將統一的歷史大勢更加明朗。習總書記的講話承前啟後,高瞻遠矚,內涵豐富,是新時期新階段祖國大陸對臺工作的綱領性文件。
  • 人民日報社論: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重大宣示
    今天(1月3日)出版的人民日報刊發社論《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重大宣示》。 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重大宣示新年伊始,中央隆重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這是指引新時代對臺工作的綱領性講話,是做好新時代對臺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對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具有重大指導意義,必將產生深遠影響。
  • 堅定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權威訪談)
    記者: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指出,「一國兩制」是黨領導人民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如何理解這一論斷?劉結一: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們黨始終把握兩岸關係發展時代變化,不斷豐富發展國家統一理論和對臺方針政策,先後提出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政策主張和「一國兩制」科學構想,確立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進而形成了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基本方略,有力引領兩岸關係朝正確方向發展。
  • 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 推進祖國和平統一而共同奮鬥
    ——70年來,我們把握兩岸關係發展時代變化,提出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政策主張和「一國兩制」科學構想,確立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進而形成了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基本方略,回答了新時代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團結臺灣同胞共同致力於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和祖國和平統一的時代命題。
  • 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堅定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在《反分裂國家法...
    新華社北京5月29日電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堅定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在《反分裂國家法》實施15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慄戰書同志們: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召開《反分裂國家法》實施15周年座談會,對於我們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堅定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 海外僑胞心系統一大業(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四十周年·徵文)
    習近平主席的話,不僅讓在大陸學習進修、創業的臺灣同胞更安心,也讓海外僑胞對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充滿信心。  西班牙統促會成立於2000年6月。多年來,我們舉辦了大量活動,致力於海峽兩岸和平發展、凝聚兩岸同胞親情。
  • 紀念臺灣光復 共促祖國統一
    他強調,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對臺工作的重要論述,牢記歷史、鑑往知來,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激勵兩岸同胞團結一致,共擔民族大義,共促祖國統一,共圓民族復興偉大夢想。兩岸與會代表圍繞「紀念臺灣光復、推進祖國統一」的主題進行研討。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蘇輝,臺灣新黨榮譽主席鬱慕明等12位代表發言。大家用鏗鏘有力的論述、鐵證如山的史實、飽含深情的話語,闡釋了臺灣光復的重要歷史與現實意義,揭示了臺灣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歷史和法理事實,表達了對當前臺海局勢的擔憂和對「臺獨」行徑的憤慨,展現了對寶島臺灣的真摯熱愛和對祖國統一的深切渴望。
  • 紀欣:心繫祖國 惟願統一
    今年4月,中國統一聯盟正式轉換為統一聯盟黨,由紀欣女士出任首任黨主席。紀欣,是一位非常低調的臺灣統派人士,關於她背景經歷的介紹,只有寥寥數語,但每一句話背後,都有很多故事。而這些故事,都是紀欣與祖國的故事。
  • 「我們這一代人要看到統一的那一天」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就涉臺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朱鳳蓮有記者提問,美方宣布解除所謂美臺官方交往限制後,臺駐美機構人員與美助卿會面,美國駐荷蘭大使也與臺駐荷蘭機構人員會面,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謝謝。朱鳳蓮回答,關於美方宣稱取消美臺官方交往限制的問題,我們前天已經表明了嚴正立場。美國政府應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這是美方做出的承諾。
  • 鏗鏘號角:祖國必須統一,必然統一
    這封信的內容,是向臺灣各界提出,統一中國為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應儘快結束分裂局面,統一中國。於此,還並提出了結束兩岸軍事對峙、開放「兩岸三通」、擴大兩岸交流等方針。此時,美國兩個航母戰鬥群穿越臺灣海峽,以強大的軍事耀武揚威,阻止我們完成祖國統一大業!這是怎樣的恥辱!這與1993年的銀河號事件,1999年的南聯盟炸館事件,2001年的南海撞機事件,並稱為美國欠下的四大血債,被中國人民所牢牢銘記!各位,還記得民間紀念毛主席的熱潮,是從哪一年忽然悄然興起的嗎?那是1993年,毛主席誕辰100周年。
  • 祖國勢必統一!李登輝蔡英文等民族敗類,必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據國民黨前「立委」邱毅爆料,蔡英文1998年曾隨團訪問北京,在看完京劇表演後,她比喻兩岸就像劇中的男女主角,在歷經波折後最後終歸統一。在陳水扁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時候,時任陸委會主委的蔡英文還強調:「我是中國人,因為我是念中國書長大的,受的是中國式教育。」此外,臺灣地區前領導人李登輝的嘴臉幾乎和蔡英文一模一樣。
  • 兩岸關係七十年的發展和啟示(五):維護祖國統一、反對「臺獨」分裂...
    兩岸關係七十年的發展和啟示(五)接上篇:五、維護祖國統一、反對「臺獨」分裂旗幟鮮明 兩岸關係的發展,維護祖國統一、反對「臺獨」分裂是應有之義、勢所必然。70、80年代,特別是中美建交後,鑑於美國已與臺灣「廢約」、已從臺灣「撤軍」,1979年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告臺灣同胞書》、1981年的「葉九條」,則提出「儘快結束這種分裂局面」「儘早結束中華民族陷於分裂的不幸局面」,並誠懇表示「希望臺灣當局堅持一個中國、反對『兩個中國』的立場,以民族大義為重,捐棄前嫌,同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完成統一祖國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