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擊「時代夢想」訂閱本公號
作者:楊啟
來源:崑崙策
臺灣寶島與祖國大陸血脈相連,自古一家。然而,由於歷史的原因,寶島一直孤懸海外,先後被外國侵略勢力、國民黨殘餘勢力、臺獨分裂勢力所佔領和控制。
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臺灣回歸中國,由當時的民國政府行駛管理權。
1949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打敗了代表帝國主義、官僚主義、封建主義的國民黨反動派,蔣介石反革命集團逃亡臺灣。由此,國民黨殘餘勢力開始長期盤踞臺灣。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第二天,美國海軍第七艦隊開進臺灣海峽,美國再次侵佔我國臺灣地區。由於新中國剛剛建立,還沒有強大的海軍和武器裝備,客觀條件限定了暫時無法解放臺灣。國民黨得以在寶島臺灣苟延殘喘。
2000年,臺灣舉行所謂的大選,秉持臺獨立場的民進黨上臺,從此至今,除了2008年至2016年由國民黨掌權以外,臺灣政權一直被民進黨把持和控制。由於民進黨奉行臺獨分裂政策,海峽兩岸的對立和分歧已經不可調和。且民進黨挾洋自重,妄圖把臺灣從中國徹底分裂出去。自此,臺灣已經沒有自主和平回歸的可能性。
自十九世紀以來,西方列強憑藉大炮和軍艦的威力,在全世界橫行霸道,侵佔弱小國家、殖民弱小民族,世界由此進入海權時代。未來的世界,一個國家要想強大,要想不被時代所淘汰,必須可以在海洋上擁有自如伸展的空間和通道。而臺灣寶島,剛好像一個屏風,擋住我國大陸面向太平洋的出海口,對我國未來的發展、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至關重要。因此,臺灣問題是我國的核心利益,是我國決不能容忍它從中國分裂出去的根本所在。誰讓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誰就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
有鑑於此,臺灣必須儘早回歸祖國大陸,臺灣問題必須儘快解決。拖,只能拖得了一時,拖不了一世。筆者不才,在此提出解決臺灣問題的一些思考,請每一位關心中國前途命運、關心祖國統一大業的仁人志士批評指正。
一、成立「祖國統一籌備委員會」
臺灣回歸,無論是以武力還是和平的方式,都應當有一個功能齊全、效率更高的機構來完成和實現。在我看來,當前的涉臺機構在功能上並沒有具備相應的作用。因此,需要組建一個層級更高、權力更大、資源更多、效率更好、協調力更強的領導機構——「祖國統一籌備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
(一)「委員會」著眼全國性的重大戰略要求和部署而組建,可部分依託現國臺辦的工作基礎,並把國臺辦工作有機納入新組建的「委員會」。
(二)「委員會」由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擔任主席,由中央政治局常委或委員、中央軍委領導擔任副主席,負責統一籌劃、指導和協調推進祖國統一的各項工作和事務。這樣,使祖國統一工作在中央最高層親自領導下進行。
(三)「委員會」分成若干個職能部門,比如:對臺軍事辦公室、涉臺外交辦公室、對臺經濟貿易辦公室、對臺戰後重建辦公室、臺灣黨政要員安頓辦公室、臺灣軍民就業安頓辦公室、臺灣福利政策辦公室、臺灣文化教育辦公室、對臺輿論宣傳辦公室,等等。這些機構的負責人,由相關部門選派副部級以上的領導擔任。
成立「祖國統一籌備委員會」,其目的是在統一臺灣的過程中建立分工合作、有機統一的工作機制,劃分職能、落實責任,有條不紊推進祖國的統一大業。
二、制定祖國統一時間表
收復臺灣,我們必須採取積極主動的措施,不能讓兩岸分離狀態無限期的拖延下去。從今天國際國內和海峽兩岸的實際情況來看,越早解決臺灣問題,越對我們有利,越拖下去,越對中華民族不利。如果不重視臺灣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讓這一問題能拖就拖,甚至抱著留給後人去解決的態度,這其實是一種逃避現實、不負責任的表現。
因此,「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絕不能成為一句空口號。我們必須為解決臺灣問題、讓祖國實現完全統一,制定計劃時間表。下面談談時間表的制定。
制定統一時間表,筆者覺得以三年為期限比較合適。從當前實際來看,公示的時間點應當從2021年1月開始,也就是在2023年年底之前,臺灣必須回歸祖國。同時,以這個時間段來統籌和規劃統一祖國的策略、措施、方案。
第一年,為祖國統一談判(和談)年。
在抓緊進行反臺獨軍事鬥爭、不斷施壓的前提下,與務實推進祖國統一各項準備工作同時展開,正式邀請臺灣當局進行和平統一的談判。談判次數最少三次,最多五次,不能無限期拖延。臺灣當局必須做出選擇和承諾。
第一步,向臺灣當局發出「兩岸和平統一」協商談判的邀請,談判地點在北京或福建,也可以到臺灣去談。若臺灣當局積極響應自然是好,我方準備好談判的方案和要求。若臺灣當局置之不理,我方則在輿論上進行宣傳和鞭笞。
第二步,再次向臺灣當局發出和平統一談判的邀請。若臺灣當局對和平統一的談判不響應、不參加,我方則開始在輿論、外交、軍事、經濟等領域做出回應,並出臺相關懲罰措施,逼迫臺灣當局坐到談判桌前。
第三步,繼續再次向臺灣當局發出和平統一的談判邀請。若臺灣當局繼續頑固不化、置之不理,我方則宣布:和平談判計劃設想已被臺灣當局公然破壞,立即轉入對臺經濟、貿易、外交、旅遊等領域的全面制裁,同時做好軍事解決的準備。
第二年,為祖國統一準備(強壓)年。
無論臺灣當局是否參加上一年的和平談判,都必須按照時間節點,儘快推進和務必完成祖國統一的全部準備工作。如果臺灣當局願意和平統一,自然好說好辦。如果不願意和平統一,則要實施以下措施:
在政治上,對臺灣當局進行打擊,號召臺灣人民起來推翻奉行臺獨政策的臺灣政黨,並對主張臺灣獨立的政客按國家分裂罪論處,對其進行制裁和通緝。
在經濟上,對臺灣進行制裁、封鎖,禁止進口臺灣產品、禁止臺灣對外貿易。
在軍事上,採取逐步升級、逐步擴大的軍事行動,首先對臺灣當局管轄的周邊島嶼進行封鎖、制裁、佔領,逐步對臺灣本島進行封鎖和孤立。在佔領臺灣周邊島嶼的時候,儘可能採取和平的手段,力求兵不血刃。
外交上,向國際社會多解釋溝通,強調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任何外國勢力無權幹涉和阻攔,否則後果自負。
在輿論上,為祖國統一造勢,讓國際社會和臺灣人民認識到,中國的完全統一是歷史趨勢,任何勢力都不可能阻礙這個歷史進程。
第三年,為祖國統一完成(決戰)年。
經過第一年的和平談判邀請,我們付出了足夠耐心和誠意,在道義上也佔據了制高點,若臺灣當局消極對抗祖國的和平統一,責任不在我方。再經過第二年的各項準備工作,我方已經具備收復臺灣的基礎和條件。
至於統一臺灣的軍事行動,有兩種模式:一是突然襲擊、全面開花,在幾天時間內消滅臺獨軍隊,控制臺灣局勢;二是逐步蠶食,先佔領臺灣周邊的島嶼,比如澎湖列島、七星巖、綠島、彭佳嶼等島嶼,然後再迫使臺灣當局投降,若臺獨勢力負隅頑抗,則實施雷霆一擊,乾脆利落地消滅臺獨勢力。
三、和平回歸與武力統一相輔相成
收回寶島臺灣,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儘可能採取和平的手段。即使臺灣當局拒絕談判,拒絕和平統一,我們也儘可能採用非武力的方式。同時,在採用武力的時候,也儘可能有限度、分區域的使用武力。
(一)和平統一的方式
1.和平談判,協商統一;
2.經濟制裁、貿易制裁,迫使臺灣當局妥協;
3.外交制裁、孤立臺灣當局;
4.策動臺灣在野政黨和臺灣人民,推翻主張臺獨的執政黨,為兩岸和平統一創造條件。
(二)非和平統一的方式
1.軍事上的高壓,對臺灣周邊海域、空域乃至臺灣上空,進行長期巡航;
2.在臺灣海峽進行軍事演習;
3.在臺灣周邊設置禁飛區、禁航區;
4.逐個封鎖和佔領臺灣當局管轄的東沙群島、澎湖列島、七星巖、蘭嶼、綠島、彭佳嶼等島嶼;
5.逐步或同時佔領臺灣周邊多個島嶼;
6.緝拿妄圖分裂祖國的臺灣當局領導人歸案;
7.出動大批軍事力量,武力解放臺灣本島。
(三)統一臺灣的上、中、下三策
解決臺灣問題,歸納起來,無外乎上中下三策。
首先,我們拿出足夠的誠意,邀請臺灣當局進行和平統一的談判。如果通過談判,能夠實現祖國的統一,這當然是皆大歡喜。這是上策。
其次,臺灣當局頑固不化、負隅頑抗,拒絕和平談判,拒絕和平統一,那麼,我們就參照「北平模式」,兵臨城下,以打促談,消滅臺軍一定的有生力量,佔領臺灣周邊島嶼和海域,迫使臺灣當局就範。這是中策。
第三,在和平談判、經濟手段、軍事封鎖、佔領外島等手段都無用的情況下,採取全面的軍事行動,武力解放臺灣。這是下策。
總的來說,解決臺灣問題,和平統一與軍事行動並舉、並用,既要使出各種手段方法,迫使臺灣當局就範,還要有針對性地分化瓦解臺灣內部,逼迫臺灣當局下臺,為和平統一創造條件。同時,積極做好軍事鬥爭的準備,可採用逐個擊破、分化瓦解、圍點打援的手段,把武力統一的代價將至最低點。
四、制訂統一臺灣的政策
兩岸人民,同為炎黃子孫,同為華夏子民,血濃於水、實為一家,不到萬不得已,都不忍不願兵刀相見。為了體現大陸的誠意,為了避免兩岸走向互相傷害和殺戮,有必要制定和平統一與武力解放的相關政策。
(一)和平統一的政策
1.臺灣黨政要員的出路
對於臺灣的黨政要員,可以借鑑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政策和方針,給予必要的身份和地位。
(1)民進黨、國民黨、親民黨、新黨、致公黨等黨派領導人,進入人大、政協,擔任副委員長和副主席,或是人大常委和政協常委;
(2)臺灣的「總統府」、「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檢察院」的領導人,可分別擔任國務院、中央紀委、司法部、教育部、監察部、民政部、商務部等適宜部門的副職領導;
(3)臺北、高雄、臺中等市縣的市長和縣長,可以擔任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以及三四線城市的副職領導。
2.臺灣人民的福利政策
(1)保障臺灣人民人人有工作、有事做、有保障;
(2)在臺灣實行免費醫療,保障臺灣人民看病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3)根據臺灣的現實情況,保障臺灣人民全部享有免費住房;
(4)在臺灣實行免費的義務教育,從小學一直到大學,均實行免費政策;
(5)臺灣人民享有自由工作、生活、貿易、旅遊的權益,不受大陸限制。
3.和平接管臺灣各行各業
(1)臺灣政府機構,和平交接,中央政府委派工作團隊進駐和接管;
(2)臺灣一般性工廠企業,延續以前,保持不變;
(3)臺灣農業農村,延續以前,維持不變。
(二)武力解放的政策
武力統一,是兩岸關係走向萬不得已的下策,這不是十五億全體中華兒女的本意。但是,如果臺灣當局一意孤行,非得一條路走到黑,拒絕和平談判、拒絕和平統一,那麼,中國人民只有啟動武力統一的選項,並且對拒絕和平統一的頑固分子給予嚴厲懲罰。
1. 拒絕祖國統一,持頑固臺獨立場的臺灣黨、政、軍領導人,將以分裂國家的罪名來懲罰和處理,並給予長期監禁處理;
2. 拒絕祖國統一的臺灣各機構、各地區領導人,將以分裂國家罪名處理,給予長期監禁或勞動改造;
3. 普通士兵和居民,持頑固臺獨立場,拒絕配合祖國統一,實行集中隔離教育和勞動改造;
4. 支持臺獨分子,在祖國統一的行動進行阻撓和妨礙,一切後果自負;
5. 凡是在祖國統一戰爭的過程中,為祖國統一作出貢獻的任何人員,都將享受到國家的榮譽、待遇和地位;
6. 凡是在祖國統一的戰爭和進程中,主動投誠的軍官和士兵,都將給予物資、榮譽、地位上的優待;
7. 武力統一臺灣後的治理,與大陸實行完全一樣的制度和政策,臺灣不能享受任何特殊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待遇。
五、如何應對外國勢力幹涉
(一)消除「崇美恐美症」
解決臺灣問題,自然也要考慮外部勢力的幹涉和幹擾。但是,我們不能把外國勢力的幹涉當做束縛臺灣問題的緊箍咒,不能因為有外部勢力的幹擾而投鼠忌器、自縛手腳。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以後,美國第七艦隊侵佔臺灣海峽,成為阻礙我國統一的最大障礙。那時候,新中國一窮二白,沒有強大的海軍和空軍,受客觀因素的限制,不具備解放臺灣的條件。然而,七十年過去了,當年解放臺灣所不具備的硬體要求,早就完備無缺了。今天的我國,也早已不是那個蹣跚起步、舉步維艱的新中國,我們完全有能力、有條件、有決心、有信心,完成祖國的統一大業。
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是破除這幾十年以來形成的「崇美恐美症」。在抗美援朝出國作戰七十周年之際,我國隆重紀念了這場戰爭;播放了大量抗美援朝的電影、電視;撰寫了大量抗美援朝的文章和書籍,這對消除「崇美恐美症」是一個很積極的舉動。
另外,我國剛剛在福建沿海部署了「東風—17」飛彈,也是對外國勢力的警告與防範。
我們相信,只要我們真正強硬起來,美國沒有那個膽量,也沒有那樣的必要全面介入我國的內部問題。即使美國全力介入,我們也不懼怕,也能打贏一切來犯之敵。
消除「崇美恐美症」,是解決臺灣問題的首要問題。這個心理障礙打消了,處理臺灣問題,就沒有那麼困難和複雜了。
(二)遏制美國在我國領海領空的霸權行徑
長期以來,特別是近幾年,美國的軍機的肆意進入我國海域領空,並飛近我國海岸線,同時,美國的軍艦也頻頻進入南海、東海,甚至公然行駛在臺灣海峽中線靠西的我國近海。美國軍隊的屢屢挑釁,對我國的領海領空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也對我國人民造成較大的心理影響。如果不打掉美國美軍的囂張氣焰,這個侵略成性的帝國主義政權,將更加無法無天,更加不把中國人民和中國軍隊放在眼裡。因此,我們必須拿出強有力的反制措施出來,給予針鋒相對、毫不妥協、有禮有節的鬥爭。
鑑於美國的囂張氣焰和霸權行徑越來越肆無忌憚,越來越不把我國主權尊嚴放在眼裡,有必要重新出臺相關措施予以反制。
1. 我國在內海範圍內設置禁飛區和禁航區,並向國際社會通告和聲明,凡是擅自闖入者後果自負;
2. 如果外國軍艦未經許可,往我國領海方向行駛,我軍先把炮彈發射在距外國軍艦前方的不遠處,以示警告。如果外國軍艦仍然強行駛入我領海,我軍直接用飛彈、炮彈等武器伺候;
3. 如果外國軍機擅自飛往我國領海上空,在防空識別區的時候,我軍給予警告和阻攔,如果仍然不聽勸阻,飛入我國領海上空,我軍直接用飛彈伺候;
4. 特別加強在臺灣海峽南北兩端入口處的航空航海管制,嚴禁任何外國飛機和軍艦駛入,一旦外國軍機和軍艦不聽勸阻,我軍必須採取斷然措施。
(三)解決臺灣問題,不必與美國的政治形勢綁定
長期以來,在解決臺灣問題的時候,我國主流精英考慮最多的就是美國因素,分析美國的兩個政黨,分析美國選出來的領導人的對華政策。我覺得,這是把自己家務事與外國勢力的一種自我綁定,不利於我們處理臺灣問題。
誠然,作為偉大戰略家的毛澤東,當年也非常善於分析和把握國際形勢,並能夠在適當的時間做出正確的選擇。比如:1962年對印一戰,便是毛澤東善於把握國際形勢的生動體現。
今天,我國在祖國統一的進程中,當然也要觀察和把握國際形勢,但是從總體上講,今天時間、空間、對象和條件都發生了巨大改變,我國已經不是建國初期那樣處於艱難困頓的歷史時期了,在處理臺灣問題的時候,完全有能力應對外國勢力的幹涉和阻撓,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
有些專家認為,美國大選前後一段時間,是我國武力解放臺灣的最好時機,有利於我們行動,而美國無暇顧及。其實,事物都有兩面性。解決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是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必然要求,我們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向全世界公布我們的計劃,宣示我們的意志,義無反顧地有步驟地實現我們的目標。
結語
值此百年未有大變局之下,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最強烈、最迫切的願望之一。我們相信,有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中國共產黨,有所向披靡的人民軍隊,有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有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有習近平主席的英明領導,我們一定能夠在指日可待的明天,讓寶島臺灣回歸祖國大家庭的懷抱、讓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實現完整的統一。(來源:崑崙策研究院)
【免責聲明】文章來源為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非商業使用,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