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祖國統一獻計獻策

2021-01-20 時代夢想

請點擊「時代夢想」訂閱本公號


作者:楊啟

來源:崑崙策

臺灣寶島與祖國大陸血脈相連,自古一家。然而,由於歷史的原因,寶島一直孤懸海外,先後被外國侵略勢力、國民黨殘餘勢力、臺獨分裂勢力所佔領和控制。

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臺灣回歸中國,由當時的民國政府行駛管理權。

1949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打敗了代表帝國主義、官僚主義、封建主義的國民黨反動派,蔣介石反革命集團逃亡臺灣。由此,國民黨殘餘勢力開始長期盤踞臺灣。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第二天,美國海軍第七艦隊開進臺灣海峽,美國再次侵佔我國臺灣地區。由於新中國剛剛建立,還沒有強大的海軍和武器裝備,客觀條件限定了暫時無法解放臺灣。國民黨得以在寶島臺灣苟延殘喘。

2000年,臺灣舉行所謂的大選,秉持臺獨立場的民進黨上臺,從此至今,除了2008年至2016年由國民黨掌權以外,臺灣政權一直被民進黨把持和控制。由於民進黨奉行臺獨分裂政策,海峽兩岸的對立和分歧已經不可調和。且民進黨挾洋自重,妄圖把臺灣從中國徹底分裂出去。自此,臺灣已經沒有自主和平回歸的可能性。

自十九世紀以來,西方列強憑藉大炮和軍艦的威力,在全世界橫行霸道,侵佔弱小國家、殖民弱小民族,世界由此進入海權時代。未來的世界,一個國家要想強大,要想不被時代所淘汰,必須可以在海洋上擁有自如伸展的空間和通道。而臺灣寶島,剛好像一個屏風,擋住我國大陸面向太平洋的出海口,對我國未來的發展、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至關重要。因此,臺灣問題是我國的核心利益,是我國決不能容忍它從中國分裂出去的根本所在。誰讓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誰就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

有鑑於此,臺灣必須儘早回歸祖國大陸,臺灣問題必須儘快解決。拖,只能拖得了一時,拖不了一世。筆者不才,在此提出解決臺灣問題的一些思考,請每一位關心中國前途命運、關心祖國統一大業的仁人志士批評指正。

一、成立「祖國統一籌備委員會」

臺灣回歸,無論是以武力還是和平的方式,都應當有一個功能齊全、效率更高的機構來完成和實現。在我看來,當前的涉臺機構在功能上並沒有具備相應的作用。因此,需要組建一個層級更高、權力更大、資源更多、效率更好、協調力更強的領導機構——「祖國統一籌備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

(一)「委員會」著眼全國性的重大戰略要求和部署而組建,可部分依託現國臺辦的工作基礎,並把國臺辦工作有機納入新組建的「委員會」。

(二)「委員會」由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擔任主席,由中央政治局常委或委員、中央軍委領導擔任副主席,負責統一籌劃、指導和協調推進祖國統一的各項工作和事務。這樣,使祖國統一工作在中央最高層親自領導下進行。

(三)「委員會」分成若干個職能部門,比如:對臺軍事辦公室、涉臺外交辦公室、對臺經濟貿易辦公室、對臺戰後重建辦公室、臺灣黨政要員安頓辦公室、臺灣軍民就業安頓辦公室、臺灣福利政策辦公室、臺灣文化教育辦公室、對臺輿論宣傳辦公室,等等。這些機構的負責人,由相關部門選派副部級以上的領導擔任。

成立「祖國統一籌備委員會」,其目的是在統一臺灣的過程中建立分工合作、有機統一的工作機制,劃分職能、落實責任,有條不紊推進祖國的統一大業。

二、制定祖國統一時間表

收復臺灣,我們必須採取積極主動的措施,不能讓兩岸分離狀態無限期的拖延下去。從今天國際國內和海峽兩岸的實際情況來看,越早解決臺灣問題,越對我們有利,越拖下去,越對中華民族不利。如果不重視臺灣問題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讓這一問題能拖就拖,甚至抱著留給後人去解決的態度,這其實是一種逃避現實、不負責任的表現。

因此,「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絕不能成為一句空口號。我們必須為解決臺灣問題、讓祖國實現完全統一,制定計劃時間表。下面談談時間表的制定。

制定統一時間表,筆者覺得以三年為期限比較合適。從當前實際來看,公示的時間點應當從2021年1月開始,也就是在2023年年底之前,臺灣必須回歸祖國。同時,以這個時間段來統籌和規劃統一祖國的策略、措施、方案。

第一年,為祖國統一談判(和談)年。

在抓緊進行反臺獨軍事鬥爭、不斷施壓的前提下,與務實推進祖國統一各項準備工作同時展開,正式邀請臺灣當局進行和平統一的談判。談判次數最少三次,最多五次,不能無限期拖延。臺灣當局必須做出選擇和承諾。

第一步,向臺灣當局發出「兩岸和平統一」協商談判的邀請,談判地點在北京或福建,也可以到臺灣去談。若臺灣當局積極響應自然是好,我方準備好談判的方案和要求。若臺灣當局置之不理,我方則在輿論上進行宣傳和鞭笞。

第二步,再次向臺灣當局發出和平統一談判的邀請。若臺灣當局對和平統一的談判不響應、不參加,我方則開始在輿論、外交、軍事、經濟等領域做出回應,並出臺相關懲罰措施,逼迫臺灣當局坐到談判桌前。

第三步,繼續再次向臺灣當局發出和平統一的談判邀請。若臺灣當局繼續頑固不化、置之不理,我方則宣布:和平談判計劃設想已被臺灣當局公然破壞,立即轉入對臺經濟、貿易、外交、旅遊等領域的全面制裁,同時做好軍事解決的準備。

第二年,為祖國統一準備(強壓)年。

無論臺灣當局是否參加上一年的和平談判,都必須按照時間節點,儘快推進和務必完成祖國統一的全部準備工作。如果臺灣當局願意和平統一,自然好說好辦。如果不願意和平統一,則要實施以下措施:

在政治上,對臺灣當局進行打擊,號召臺灣人民起來推翻奉行臺獨政策的臺灣政黨,並對主張臺灣獨立的政客按國家分裂罪論處,對其進行制裁和通緝。

在經濟上,對臺灣進行制裁、封鎖,禁止進口臺灣產品、禁止臺灣對外貿易。

在軍事上,採取逐步升級、逐步擴大的軍事行動,首先對臺灣當局管轄的周邊島嶼進行封鎖、制裁、佔領,逐步對臺灣本島進行封鎖和孤立。在佔領臺灣周邊島嶼的時候,儘可能採取和平的手段,力求兵不血刃。

外交上,向國際社會多解釋溝通,強調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任何外國勢力無權幹涉和阻攔,否則後果自負。

在輿論上,為祖國統一造勢,讓國際社會和臺灣人民認識到,中國的完全統一是歷史趨勢,任何勢力都不可能阻礙這個歷史進程。

第三年,為祖國統一完成(決戰)年。

經過第一年的和平談判邀請,我們付出了足夠耐心和誠意,在道義上也佔據了制高點,若臺灣當局消極對抗祖國的和平統一,責任不在我方。再經過第二年的各項準備工作,我方已經具備收復臺灣的基礎和條件。

至於統一臺灣的軍事行動,有兩種模式:一是突然襲擊、全面開花,在幾天時間內消滅臺獨軍隊,控制臺灣局勢;二是逐步蠶食,先佔領臺灣周邊的島嶼,比如澎湖列島、七星巖、綠島、彭佳嶼等島嶼,然後再迫使臺灣當局投降,若臺獨勢力負隅頑抗,則實施雷霆一擊,乾脆利落地消滅臺獨勢力。

三、和平回歸與武力統一相輔相成

收回寶島臺灣,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儘可能採取和平的手段。即使臺灣當局拒絕談判,拒絕和平統一,我們也儘可能採用非武力的方式。同時,在採用武力的時候,也儘可能有限度、分區域的使用武力。

(一)和平統一的方式

1.和平談判,協商統一;

2.經濟制裁、貿易制裁,迫使臺灣當局妥協;

3.外交制裁、孤立臺灣當局;

4.策動臺灣在野政黨和臺灣人民,推翻主張臺獨的執政黨,為兩岸和平統一創造條件。

(二)非和平統一的方式

1.軍事上的高壓,對臺灣周邊海域、空域乃至臺灣上空,進行長期巡航;

2.在臺灣海峽進行軍事演習;

3.在臺灣周邊設置禁飛區、禁航區;

4.逐個封鎖和佔領臺灣當局管轄的東沙群島、澎湖列島、七星巖、蘭嶼、綠島、彭佳嶼等島嶼;

5.逐步或同時佔領臺灣周邊多個島嶼;

6.緝拿妄圖分裂祖國的臺灣當局領導人歸案;

7.出動大批軍事力量,武力解放臺灣本島。

(三)統一臺灣的上、中、下三策

解決臺灣問題,歸納起來,無外乎上中下三策。

首先,我們拿出足夠的誠意,邀請臺灣當局進行和平統一的談判。如果通過談判,能夠實現祖國的統一,這當然是皆大歡喜。這是上策。

其次,臺灣當局頑固不化、負隅頑抗,拒絕和平談判,拒絕和平統一,那麼,我們就參照「北平模式」,兵臨城下,以打促談,消滅臺軍一定的有生力量,佔領臺灣周邊島嶼和海域,迫使臺灣當局就範。這是中策。

第三,在和平談判、經濟手段、軍事封鎖、佔領外島等手段都無用的情況下,採取全面的軍事行動,武力解放臺灣。這是下策。

總的來說,解決臺灣問題,和平統一與軍事行動並舉、並用,既要使出各種手段方法,迫使臺灣當局就範,還要有針對性地分化瓦解臺灣內部,逼迫臺灣當局下臺,為和平統一創造條件。同時,積極做好軍事鬥爭的準備,可採用逐個擊破、分化瓦解、圍點打援的手段,把武力統一的代價將至最低點。

四、制訂統一臺灣的政策

兩岸人民,同為炎黃子孫,同為華夏子民,血濃於水、實為一家,不到萬不得已,都不忍不願兵刀相見。為了體現大陸的誠意,為了避免兩岸走向互相傷害和殺戮,有必要制定和平統一與武力解放的相關政策。

(一)和平統一的政策

1.臺灣黨政要員的出路

對於臺灣的黨政要員,可以借鑑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政策和方針,給予必要的身份和地位。

(1)民進黨、國民黨、親民黨、新黨、致公黨等黨派領導人,進入人大、政協,擔任副委員長和副主席,或是人大常委和政協常委;

(2)臺灣的「總統府」、「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檢察院」的領導人,可分別擔任國務院、中央紀委、司法部、教育部、監察部、民政部、商務部等適宜部門的副職領導;

(3)臺北、高雄、臺中等市縣的市長和縣長,可以擔任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以及三四線城市的副職領導。

2.臺灣人民的福利政策

(1)保障臺灣人民人人有工作、有事做、有保障;

(2)在臺灣實行免費醫療,保障臺灣人民看病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3)根據臺灣的現實情況,保障臺灣人民全部享有免費住房;

(4)在臺灣實行免費的義務教育,從小學一直到大學,均實行免費政策;

(5)臺灣人民享有自由工作、生活、貿易、旅遊的權益,不受大陸限制。

3.和平接管臺灣各行各業

(1)臺灣政府機構,和平交接,中央政府委派工作團隊進駐和接管;

(2)臺灣一般性工廠企業,延續以前,保持不變;

(3)臺灣農業農村,延續以前,維持不變。

(二)武力解放的政策

武力統一,是兩岸關係走向萬不得已的下策,這不是十五億全體中華兒女的本意。但是,如果臺灣當局一意孤行,非得一條路走到黑,拒絕和平談判、拒絕和平統一,那麼,中國人民只有啟動武力統一的選項,並且對拒絕和平統一的頑固分子給予嚴厲懲罰。

1. 拒絕祖國統一,持頑固臺獨立場的臺灣黨、政、軍領導人,將以分裂國家的罪名來懲罰和處理,並給予長期監禁處理;

2. 拒絕祖國統一的臺灣各機構、各地區領導人,將以分裂國家罪名處理,給予長期監禁或勞動改造;

3. 普通士兵和居民,持頑固臺獨立場,拒絕配合祖國統一,實行集中隔離教育和勞動改造;

4. 支持臺獨分子,在祖國統一的行動進行阻撓和妨礙,一切後果自負;

5. 凡是在祖國統一戰爭的過程中,為祖國統一作出貢獻的任何人員,都將享受到國家的榮譽、待遇和地位;

6. 凡是在祖國統一的戰爭和進程中,主動投誠的軍官和士兵,都將給予物資、榮譽、地位上的優待;

7. 武力統一臺灣後的治理,與大陸實行完全一樣的制度和政策,臺灣不能享受任何特殊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待遇。

五、如何應對外國勢力幹涉

(一)消除「崇美恐美症」

解決臺灣問題,自然也要考慮外部勢力的幹涉和幹擾。但是,我們不能把外國勢力的幹涉當做束縛臺灣問題的緊箍咒,不能因為有外部勢力的幹擾而投鼠忌器、自縛手腳。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以後,美國第七艦隊侵佔臺灣海峽,成為阻礙我國統一的最大障礙。那時候,新中國一窮二白,沒有強大的海軍和空軍,受客觀因素的限制,不具備解放臺灣的條件。然而,七十年過去了,當年解放臺灣所不具備的硬體要求,早就完備無缺了。今天的我國,也早已不是那個蹣跚起步、舉步維艱的新中國,我們完全有能力、有條件、有決心、有信心,完成祖國的統一大業。

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是破除這幾十年以來形成的「崇美恐美症」。在抗美援朝出國作戰七十周年之際,我國隆重紀念了這場戰爭;播放了大量抗美援朝的電影、電視;撰寫了大量抗美援朝的文章和書籍,這對消除「崇美恐美症」是一個很積極的舉動。

另外,我國剛剛在福建沿海部署了「東風—17」飛彈,也是對外國勢力的警告與防範。

我們相信,只要我們真正強硬起來,美國沒有那個膽量,也沒有那樣的必要全面介入我國的內部問題。即使美國全力介入,我們也不懼怕,也能打贏一切來犯之敵。

消除「崇美恐美症」,是解決臺灣問題的首要問題。這個心理障礙打消了,處理臺灣問題,就沒有那麼困難和複雜了。

(二)遏制美國在我國領海領空的霸權行徑

長期以來,特別是近幾年,美國的軍機的肆意進入我國海域領空,並飛近我國海岸線,同時,美國的軍艦也頻頻進入南海、東海,甚至公然行駛在臺灣海峽中線靠西的我國近海。美國軍隊的屢屢挑釁,對我國的領海領空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也對我國人民造成較大的心理影響。如果不打掉美國美軍的囂張氣焰,這個侵略成性的帝國主義政權,將更加無法無天,更加不把中國人民和中國軍隊放在眼裡。因此,我們必須拿出強有力的反制措施出來,給予針鋒相對、毫不妥協、有禮有節的鬥爭。

鑑於美國的囂張氣焰和霸權行徑越來越肆無忌憚,越來越不把我國主權尊嚴放在眼裡,有必要重新出臺相關措施予以反制。

1. 我國在內海範圍內設置禁飛區和禁航區,並向國際社會通告和聲明,凡是擅自闖入者後果自負;

2. 如果外國軍艦未經許可,往我國領海方向行駛,我軍先把炮彈發射在距外國軍艦前方的不遠處,以示警告。如果外國軍艦仍然強行駛入我領海,我軍直接用飛彈、炮彈等武器伺候;

3. 如果外國軍機擅自飛往我國領海上空,在防空識別區的時候,我軍給予警告和阻攔,如果仍然不聽勸阻,飛入我國領海上空,我軍直接用飛彈伺候;

4. 特別加強在臺灣海峽南北兩端入口處的航空航海管制,嚴禁任何外國飛機和軍艦駛入,一旦外國軍機和軍艦不聽勸阻,我軍必須採取斷然措施。

(三)解決臺灣問題,不必與美國的政治形勢綁定

長期以來,在解決臺灣問題的時候,我國主流精英考慮最多的就是美國因素,分析美國的兩個政黨,分析美國選出來的領導人的對華政策。我覺得,這是把自己家務事與外國勢力的一種自我綁定,不利於我們處理臺灣問題。

誠然,作為偉大戰略家的毛澤東,當年也非常善於分析和把握國際形勢,並能夠在適當的時間做出正確的選擇。比如:1962年對印一戰,便是毛澤東善於把握國際形勢的生動體現。

今天,我國在祖國統一的進程中,當然也要觀察和把握國際形勢,但是從總體上講,今天時間、空間、對象和條件都發生了巨大改變,我國已經不是建國初期那樣處於艱難困頓的歷史時期了,在處理臺灣問題的時候,完全有能力應對外國勢力的幹涉和阻撓,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

有些專家認為,美國大選前後一段時間,是我國武力解放臺灣的最好時機,有利於我們行動,而美國無暇顧及。其實,事物都有兩面性。解決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是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必然要求,我們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向全世界公布我們的計劃,宣示我們的意志,義無反顧地有步驟地實現我們的目標。

結語

值此百年未有大變局之下,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最強烈、最迫切的願望之一。我們相信,有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中國共產黨,有所向披靡的人民軍隊,有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有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有習近平主席的英明領導,我們一定能夠在指日可待的明天,讓寶島臺灣回歸祖國大家庭的懷抱、讓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實現完整的統一。(來源:崑崙策研究院)

【免責聲明】文章來源為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非商業使用,侵刪!

相關焦點

  • 紀欣:心繫祖國 惟願統一
    今年4月,中國統一聯盟正式轉換為統一聯盟黨,由紀欣女士出任首任黨主席。紀欣,是一位非常低調的臺灣統派人士,關於她背景經歷的介紹,只有寥寥數語,但每一句話背後,都有很多故事。而這些故事,都是紀欣與祖國的故事。
  • 堅定不移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原標題:堅定不移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共同願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兩岸關係發展歷程的歷史定論,也是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 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 推進祖國和平統一而共同奮鬥
    值此新年之際,我代表祖國大陸人民,向廣大臺灣同胞致以誠摯的問候和衷心的祝福!海峽兩岸分隔已屆70年。臺灣問題的產生和演變同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命運休戚相關。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西方列強入侵,中國陷入內憂外患、山河破碎的悲慘境地,臺灣更是被外族侵佔長達半個世紀。為戰勝外來侵略、爭取民族解放、實現國家統一,中華兒女前僕後繼,進行了可歌可泣的鬥爭。臺灣同胞在這場鬥爭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 高考熱點——祖國統一大業
    祖國統一大業一、「一國兩制」偉大構想的提出①1981年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葉劍英發表談話,指出:國家統一後,臺灣可作為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自治權,並可保留軍隊;臺灣現行社會、經濟制度不變,同外國的經濟文化關係不變等
  • 堅定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權威訪談)
    今年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為把「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作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全黨重大戰略任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提供了根本遵循。
  • 紀念臺灣光復 共促祖國統一
    雖然兩岸尚未完全統一,但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  汪洋強調,「臺獨」分裂勢力挾洋自重,不斷進行謀「獨」挑釁,致使兩岸關係緊張動蕩,是對為臺灣光復而犧牲英烈們的最大褻瀆。推進祖國和平統一,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責任。要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勢力及其分裂行徑,決不容許失而復得的神聖領土得而復失。
  • 祖國完全統一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
    中國共產黨是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對國家前途命運負責的政黨,是負有實現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神聖使命的政黨。祖國大陸始終是兩岸統一的主導力量。中國共產黨確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團結臺灣同胞,有力推動兩岸關係改善發展,打開了兩岸交流合作和對話協商的新局面,開闢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這是邁向和平統一的康莊大道。
  • 鏗鏘號角:祖國必須統一,必然統一
    第二次發表於1958年10月6日,即8·23炮戰結束後第二天,由毛主席撰寫,以彭總的名義發表,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告臺灣同胞書》。這封信要求臺灣共同對付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並指出8.23炮戰為懲罰性質及提前通知,停止炮擊金門七天。
  • 人民日報社論: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重大宣示
    國家強大、民族復興、兩岸統一的歷史大勢,更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阻擋的!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這是兩岸關係發展歷程的歷史定論,也是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科學回答了在民族復興新徵程中如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時代命題,鄭重宣示了新時代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五項重大主張:攜手推動民族復興,實現和平統一目標;探索「兩制」臺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維護和平統一前景;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夯實和平統一基礎;實現同胞心靈契合,增進和平統一認同。
  • 我為解放臺灣說句話:給出時間表,統一大中華!!!
    我為解放臺灣說句話:給出時間表,統一大中華!!!
  • 推動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光明日報-光明網
    【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    十九大的召開,繪就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宏偉藍圖和路線圖。「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讓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世界中華兒女歡欣鼓舞。
  • 新時代新階段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新指針
    講話對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具有重大意義和深遠影響;對推動海外反「獨」促統工作具有重大指導作用。十八大以來,兩岸領導人成功實現歷史性會晤,兩岸政治交往和經濟文化交流合作達到歷史新高。兩岸必將統一的歷史大勢更加明朗。習總書記的講話承前啟後,高瞻遠矚,內涵豐富,是新時期新階段祖國大陸對臺工作的綱領性文件。
  • 澳門回歸18周年慶祝活動心得體會 維護祖國統一心得感想
    1988年9月5日,他在會見捷克斯洛伐克總統胡薩克時說:「我的最大願望是活到一九九七年,因為那時將收回香港,我還想去那裡看看。我也想去臺灣看看,不過看來一九九七年以前解決這個問題不容易。」1992年到南方視察時,鄧小平曾站在深圳皇崗口岸的過境橋邊深情地眺望香港,久久不願離去。據工作人員介紹,他當時目不轉睛地看著香港的方向,當身邊人一再請他上車時,他說:「讓我再看一回吧。」
  • 這位愛國老人葬在臺北,生前盼祖國統一重回故土
    原標題:這位愛國老人葬在臺北,生前盼祖國統一重回故土那次到臺北北投,順著溪邊小道,來到了梅庭。朋友說這裡是于右任先生當年的避暑之所。透過這些,我們發現先生更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者,你的一生都在為國家的統一,光復祖國山河而奮鬥。1928年9月,于右任去蘇州木瀆看望友人,順道去靈巖山拜謁韓世忠墓。先生寫詩一首,「木瀆蘄王萬字碑,功名蓋世復何為。江南苦念家山破,我亦關西老健兒」。《宋史·韓世忠傳》中說「韓世忠,字良臣,延安人。風骨偉岸,目瞬如電」。
  • 紀欣:唯有祖國統一,才是臺灣真光復
    1946年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訂10月25日為「臺灣光復節」,以之紀念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 紀欣發表臺灣光復75周年感言 臺灣有學者建議將10月25日列為國家級的紀念日,以此鼓勵臺灣同胞繼承前輩的愛國主義傳統,為促進國家完全統一,共謀民族復興做出新的貢獻。 第二,兩岸應「共享抗戰史料,共寫抗戰史書」。進一步挖掘整理臺灣抗戰史料,還原再現臺灣同胞的光榮抗日事跡,彰顯所有臺灣同胞都是中華民族一份子,兩岸同胞命運休戚與共,曾經共赴國難,現在則應認真思考臺灣在民族復興中的地位和作用。
  • 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堅定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在《反分裂國家法...
    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國共產黨的三大歷史任務之一。長期以來,我們為之進行了不懈努力。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刻總結歷史規律和兩岸關係發展經驗,形成關於對臺工作的重要論述。去年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全面闡述了立足新時代,在民族復興偉大徵程中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重大政策主張。
  • 《春夢》等祖國統一我們再相愛
    看這部電影的過程中我一度想要放棄,因為我真切知道,我們生活的世界裡,很多人遭遇的困頓甚至比這還悽楚。把這些痛苦拿出來放在自己眼前過一遍不是自虐是什麼?但這極具藝術感的憂鬱氣息又無比迷人,誘使你想深入下去。慶幸我堅持了下來。因為看到最後我發現這部電影的敘事相當完整。只有你將所有的情節連接起來才會明白導演所謂的「春夢」究竟是什麼,這場「莊生曉夢迷蝴蝶」的幻想是多麼深刻和充滿意蘊。
  • 天降大任,二場「戰役」一肩挑,順勢而為,一舉解放臺灣,完成祖國統一大業,是歷史的選擇……
    這似乎在傳遞一個重大信息:我們沒有顧此失彼,誰乘人之危,忘圖挑事,那麼,開闢另一場人民戰爭,向世界再次昭示,除了抗擊疫情,14億中國人民,同樣是揚我國威的定海神針!綜上所述,我們必須前瞻性的面對二個戰場:一是應對全球病毒疫情的迅速蔓延,作最壞打算的準備;二是順勢而為,抓住千載難逢的戰略窗口期,一舉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 邱毅、黃智賢力挺祖國統一,民進黨急了
    日前主題為「疫情下世界·危局與變局」的2021環球時報年會在北京召開,邱毅、黃智賢二人力挺祖國統一,民進黨急得跳腳,再次發出可笑威脅。黃智賢、邱毅合力發聲,支持祖國統一12月5日當天,臺資深媒體人黃智賢受邀擔任2021環球時報年會主持人,臺灣文化大學教授邱毅同樣參與到視頻連線中,就此次年會上的重大議題,即兩岸關係進行討論。會議期間二人表態力挺祖國統一。
  • 「祖國」與「中國」是不同的:為苑舉正教授在臺灣說「祖國來的!」點讚
    「大陸」「非常好,祖國來的!」》。明天就是國慶節,中華人民共和國71歲華誕。此刻,讀到不久之前發生在臺灣大學教授問學生哪裡來的問答,看似平淡的幾句互動,裡邊包含了很深的情緒情感,背後是國家尚未統一,大陸學生在臺灣語境互動表達的現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