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州三院崔東鋒:我的「戰袍」是白大褂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生命重於泰山。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鄭州市分別於2月5日、9日、22日、24日派出四支醫療隊參加河南省醫療隊援助湖北。截止目前,鄭州市衛生健康系統共有186名醫護人員在湖北一線抗擊疫情,為展示鄭州「戰士」在湖北戰「疫」一線的風採,記錄他們與疫情戰鬥的點滴,特推出《逆行者 援鄂日記》。
-
致敬最美逆行者 —— 你穿著白大褂逆行的身影,是那麼美!
致敬最美逆行者 —— 你穿著白大褂逆行的身影,是那麼美!> 坐在第3次出艙後的擺渡車裡,黑漆漆的車窗外,路燈站立的那麼蒼白,溼透的衣服貼在身上感覺冰冰涼涼的,臉部的壓傷還有些隱隱作痛,但有一束光卻照進了我的心裡
-
這條徐翔的白大褂……
西方的審美,從歐洲到北美,再輻射到東亞,回歸到鄙視鏈,金融圈、時尚圈和賣藝者穿著有一條清晰的鴻溝,總舵主瞬間把三界全部打通,以金融大佬的身份,爆燃時尚圈穿著話題,最後扎紮實實地站在街頭賣藝者的那一邊。一張流出的午餐照片,穿著T恤的徐翔面前擺著一杯西瓜汁,我覺得這才是他的真實狀態。作為一個每日帳面浮盈可能到9位數的金融大佬,徐翔和股市早已是物我兩忘,所以探討他的消費觀念完全是多餘。
-
你會穿白大褂去食堂嗎?
由於白大褂不能有效防護醫務人員免受血液、體液的汙染,也不能保護患者避免感染,所以穿著白大褂只能行走在諸如心血管內科、甲乳外科、婦產科等感染性風險相對較低的科室,而且只能在進行查房、注射等感染性因子傳播風險較低的操作中穿白大褂。
-
肖戰:我穿白大褂很帥,王一博:我也不差,網友:畫風相差甚遠
,這張圖中的肖戰就是十足的醫生扮相了,他的脖子上還掛著聽診器,戴著一副眼鏡的樣子特別的斯文,這也讓小夥伴們對他的角色更加的期待了,肖戰:我穿白大褂很帥,果然如此。王一博:我也不差,其實之前的時候,在天天向上這檔節目中王一博就是有穿過醫生裝的了,但是並沒有白大褂那麼的正式,從這張圖中看應該是醫護人員們可能會穿的馬甲吧?
-
鍾小鋒:穿上白大褂就要擔起責任與使命
疫情發生以來,鍾小鋒所在的醫院是第一批定點醫院,60多天來,她和她的團隊奮戰在一線,大家都顧不上家裡的老人和孩子,沒有絲毫怨言,「因為我們穿上這身白大褂,這就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鍾小鋒說。 ICU是生命的最後一道防線,剛開始的時候,因為病情重,沒有辦法與患者交流,後來經過醫護人員們一點一點的努力,就可以與患者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進行互動。
-
鍾小鋒:這身白大褂,就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
「穿上這身白大褂,這就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 鍾小鋒在ICU工作了16年,「ICU的工作是在與死神賽跑,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差錯。」因為工作風險和工作強度都較普通病房高,所以鍾小鋒平時特別注重團隊建設和文化建設,注重技術操作和配合演練,每個操作、每個環節,都關乎患者生死,不能有絲毫馬虎。
-
穿白大褂的男神已上線,個個帥炸天,網友:我得了相思病,要掛號
穿白大褂的人在人們的印象中就是白衣天使,會給人們帶來希望,那麼如果自己的男神穿上白大褂會是什麼樣子呢?首先看圖中肖戰穿著白大褂戴著眼鏡,脖子還掛著聽診器,宛然一副醫生的模樣,而且本來他長得就很清秀,這樣的打扮更是魅力十足了。羅雲熙顏值也是挺高的吧,而且整個人的氣質也非常不錯。
-
朱燕梅: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起,我就必須守護更多人的生命
朱燕梅: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起,我就必須守護更多人的生命金羊網 作者:譚錚 2020-03-04 1月28日晚,她隨廣東醫療隊出發,支援湖北
-
深圳衛視《我的白大褂》開播
本報訊 (記者徐平)3月27日,深圳衛視首檔醫生觀察紀實節目《我的白大褂》首播,該節目記錄了有血有肉的深圳醫務人員群像。 《我的白大褂》由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和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出品,通過記錄5名年輕醫生在醫院學習、生活的故事,展示住院醫師規培生在踏入醫療事業之初的酸甜苦辣。記者了解到,該節目於1月9日開機,並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製作了25集抗疫特別節目《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記》,直擊抗疫一線最美逆行者的故事,向觀眾傳遞戰「疫」必勝的信念。
-
「醫生防刺白大褂,是販賣焦慮」
9月4日,網售醫務人員防刺白大褂引發網友關注(此前報導),涉事研發公司朱經理回應澎湃新聞稱,防刺白大褂於今年5月底上線銷售,他否認研發防刺白大褂是炒作行為,並稱產品研發初衷是「保護醫務人員」。有醫務人員認為,「防刺白大褂」的設計「可悲可嘆」;另有醫務人員認為,「防刺白大褂」的出現,在醫患關係陷入焦慮不安狀態的當下,可能是一起巧妙的商業行為。中國生命關懷協會醫院人文建設專委會秘書長李慶9月4日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防刺白大褂」的出現反而是在販賣焦慮,這是一起典型的商家炒作行為,渲染了醫患矛盾。醫療人員的人身安全防護,來自於醫院的管理,而不是靠對「防刺白大褂」的投入。
-
漲姿勢 | 如何把實驗服/白大褂穿地比較好看?
同時,絕大多數男款的白大褂是不收腰的,而最高端的男款白大褂會稍微收腰(國內沒見過,當時說國外有,出國後在LifeUniform裡見過,不過是最貴一款),具體效果腦補西裝。5. 最後一條是我自己總結的,就是袖口一定要有裝飾紐扣,而不是只有一顆扣。6.
-
「醫生防刺白大褂」火了,評論區令人心酸……
防刺白大褂用途為「醫護出勤、坐診、巡查病房、急救等」,可以防護頸部、肩部、胸部、背部和腰部,亦能抵禦減輕刀具穿刺傷害,穿著跟普通白大褂舒適程度近似。對於防刺白大褂走紅,他否認是炒作行為。「我們開發這個產品的初衷是保護醫護人員,它火起來我們根本不知道」。據朱經理介紹,2018年,有醫生向固甲公司購買防護產品,並提議發明防護白大褂。關注到傷醫事件對醫護人員造成的傷害後,公司決定研發適用於醫生的防刺白大褂。
-
醫生防刺白大褂引爆網絡!許可:我希望這件衣服的銷售量為0
,穿著跟普通白大褂舒適程度近似。據朱經理介紹,2018年,有醫生向固甲公司購買防護產品,並提議發明防護白大褂。關注到傷醫事件對醫護人員造成的傷害後,公司決定研發適用於醫生的防刺白大褂。防刺白大褂售價根據材料和加工成本進行核定,單件售價為1600-1800元。目前,單個分銷商店鋪月銷量約為八九十件。朱經理進一步介紹,防刺白大褂外觀與普通白大褂無異,可進行正常的消毒和清洗。訂購防刺白大褂的多為醫生個體,亦有醫科大學、醫院訂購。
-
我見過白無常,一個穿著白大褂戴著白色高帽子的「人」.
據說人生命快到盡頭是能看出來的,我有個親戚叫英伯,得了肝癌,檢查出來就是晚期,去縣裡的醫院拿藥吃,幾個月後藥沒用了,吃的什麼藥忘了,作用就是麻醉的,一次醫院不給多,一天只能吃一次,吃這藥不好,藥勁過去就硬挺,最後一個月整個人都瘦的皮包骨頭。因為是親戚,有一次去看他,去的時候長輩叮囑,別看他的眼睛,說他眼睛攝人,別嚇到了。前幾天英伯還起不來這次精神竟然挺好的,本來英伯就高,他招呼我進屋總感覺好可怕。
-
焦朋:穿上白大褂、戴上黨徽,我身上挑的就是責任和使命
「看看我們家老焦,我讓他回來吃頓安生飯,他門都沒進,站門口吃完就跑了……」小杜在自己的親人微信群中無奈而又略帶驕傲的說道。 小杜嘴裡的老焦,就是她的丈夫焦朋,南陽市正骨醫院的副院長。1月26日晚,剛剛在醫院和社區卡點忙碌了一天的焦朋接到上級緊急通知,有從湖北返宛人員居住在本轄區,急需摸清底子、制定隔離措施。他沒有停歇,而是立即帶領同事,聯合新華派出所進入轄區賓館排查,對返宛人員逐一進行登記、測體溫,等到排查完畢,已是第二天凌晨。這樣的工作狀態,對於他來說,已經是習以為常。
-
聚焦規培醫生,國內首部醫生成長類紀錄片《我的白大褂》開播!
《我的白大褂》以年輕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學員為觀察群體,記錄這些「醫學僧」在醫院學習工作、在深圳鮮活生存的故事...... 國內首部規培醫生紀錄片—《我的白大褂》:當好一個醫生真的好難!
-
扒一扒醫生白大褂的穿搭秘密
醫生們穿白大褂可謂是一千個人穿出一千個風格,但凡醫院沒有統一對醫生的著裝提出要求的話,醫生們就能發揮自己的才智,穿搭出自己的風格。第一種風格是「商務流」。西裝型白大褂搭配領帶,筆直的西裝長褲,脖子上掛個聽診器……看起來像是醫療界正式男神的標配,醫療界的吳彥祖。優點是帥,缺點是束縛。想像一下搶救病人時病人還沒搶救過來,自己先憋得喘不過氣了。
-
為什麼醫生穿的是白大褂,不是黑大褂?丨壹讀知道
當時的人們還不知道有細菌這種生物,醫生們就穿著這些長滿細菌的長袍給病人開刀,也許你只是割了個闌尾,就莫名其妙地見上帝了。 1862年,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用鵝頸燒瓶實驗證明了,細菌只能來自細菌,不可能憑空產生。(「巴氏消毒法」的「巴氏」就是他!)英國醫生約瑟夫·李斯特受他的影響,認為術後感染是細菌引起的,應該事先消滅細菌。
-
「要對得起自己身上穿的白大褂」
「作為醫務工作者,特別是一名呼吸科醫生,我感覺身上的更加任務重大。」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醫生廖彬表示,疫情面前,不僅要堅守崗位,更要義無反顧地投身到一線工作中。 從今年1月底,廖彬就主動到該院發熱門診上班,當時發熱病人多,他經常熬夜、超負荷工作,經常過了飯點才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