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朋在中州路卡點遇到發熱病人,到測量點處理情況。
「看看我們家老焦,我讓他回來吃頓安生飯,他門都沒進,站門口吃完就跑了……」小杜在自己的親人微信群中無奈而又略帶驕傲的說道。
小杜嘴裡的老焦,就是她的丈夫焦朋,南陽市正骨醫院的副院長。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洶洶襲來之時,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一名有著十多年黨齡的老黨員,焦朋捨棄了與家人春節團聚的機會,挺身而出,奮戰在阻擊疫情的最前線,方便麵、醫院的硬板床、全副武裝的防護服成了他的工作標配,自1月22日開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起,至2月11日,他已在疫情防控崗位上連續奮戰21天,期間,僅僅回家一次,而僅有的一次,也只是在家門口吃了一碗飯。
「我們的反應是非常迅速的,在接到1月22號衛健委下發防控新冠病毒肺炎通知後,當天就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焦朋介紹說。防控伊始,他就對醫用防護用品進行了及時的採購,保證了醫院防控工作的正常運轉。在防控期間,他多次組織全院職工開展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診療與防控知識系統性培訓,對重點科室開展個人防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技術等專業培訓,並舉行了應急推演,提高了全體醫護人員應對疫情的的執行能力。
焦朋帶領市二院救護車趕赴現場,接送疑似病人,該病人最終被確診為新冠陽性。
疫情就是命令。1月23日,在接到新華轄區發現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通報後,焦朋第一個站出來,主動請戰,及時帶領市二院救護車趕赴現場。面對可能被傳染的風險,他沒有退縮,而是近距離地幫助疑似人員測體溫、制定疾病防控隔離計劃、開展隔離區消毒,有力的守護了一方平安。
焦朋和轄區民警一道在賓館排查外地返宛人員
危難時刻看黨員。1月26日晚,剛剛在醫院和社區卡點忙碌了一天的焦朋接到上級緊急通知,有從湖北返宛人員居住在本轄區,急需摸清底子、制定隔離措施。他沒有停歇,而是立即帶領同事,聯合新華派出所進入轄區賓館排查,對返宛人員逐一進行登記、測體溫,等到排查完畢,已是第二天凌晨。這樣的工作狀態,對於他來說,已經是習以為常。
接送密切接觸對象前往指定隔離區
「正月十五那天,我想著已經十幾天沒見到他了,就給他下了死命令,必須回家吃頓飯。」焦朋的妻子小杜說,「好不容易盼著他回來了,誰知道他就站在門口,也不進屋,我問他為什麼,他說剛剛護送完一名新冠密切接觸者。我給他盛了一碗飯,他端著站在門口水池旁,一邊吃一邊和屋裡的孩子打招呼,當時我眼淚就下來了。」「吃完飯,讓我給他收拾了一身衣服,拿上就跑了,喊都喊不回來。」小杜又氣又心疼。
焦朋剛剛護送完新冠密切接觸者,就在家門口水池上吃飯,隔著窗戶和不到一歲的孩子打招呼。
「我是一名醫務人員,也是一名黨員,穿上白大褂,戴上黨徽,我身上挑的就是責任和使命。」焦朋如是說。通過他,我們看到了千千萬萬醫護工作者的擔當,看到了最美「逆行者」的初心。這些黨和人民的好兒女,衝鋒在疫情的一線,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黨的絕對忠誠和對人民的無限赤誠。(南陽市宛城區委宣傳部 史源遠 劉鑫供稿)
(責編:肖懿木、楊曉娜)
讓"中國碗"多盛"河南糧" 8600萬畝小麥顆粒歸倉,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近年來,河南糧食連年豐收,總產量穩定在1300億斤左右。全國1/10的糧食、超過1/4的小麥均產自這裡,「糧倉」實至名歸。……【詳細】
河南洛陽探索文旅融合:讓文化"活"起來 古都洛陽已經成了新晉「網紅」。
在某視頻平臺的「打卡」榜上,洛陽高居榜眼。華燈璀璨的應天門、別具一格的九州池、古今輝映的洛邑古城,這些「網紅」地標成了洛陽新的旅遊名片。……【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