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白大褂既是鎧甲也是使命——郭華銳:哪裡需要我,我就該往哪裡去

2020-11-23 德州新聞網

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侯進攝影高家輝視頻黃玉凱通訊員李明貞

回想起38天的武漢抗「疫」經歷,躍入郭華銳腦海的第一個畫面仍然是離開武漢時,大巴車外武漢市民不斷揮舞著的國旗與雙手。他們的樂觀勇敢、大恩知報,已似烙印一般,永遠留在了郭華銳心裡。「我永遠不會忘記武漢人的堅韌、包容和感恩。」郭華銳說。

獲悉消息起便進入戰鬥狀態

早在疫情暴發之初,臨邑縣人民醫院就進行了新冠肺炎的防控培訓,包括臨床症狀、治療和防護,作為心內科主治醫師,郭華銳專業對口,所以培訓時他學得格外認真。「武漢的疫情一天比一天嚴重,確診人數一天比一天多,我就想,希望能學以致用,儘自己的一份力。」

2月9日凌晨四點,正在家聽急診班的郭華銳接到了一通讓他終生難忘的電話。

「醫院要去支援湖北,你想去嗎?」「想去。」沒有絲毫猶豫,甚至沒有徵求家人的意見,郭華銳一口答應。

激動、忐忑,獲悉消息的他再也無法安睡,郭華銳拿起手機,再次查看了湖北疫情的最新消息,提前熟悉情況——他已經進入了戰鬥狀態。

凌晨接到通知,中午便踏上徵程,逆行的路一路通暢,很快,飛機降落到武漢天河機場,戰「疫」打響了。

迅速調整狀態準備進艙

「雖然去之前也進行了防護穿脫培訓,但看教學視頻和實際操作,那是完全不一樣的,說實話,也怵。」彼時的德州尚是一片沉寂,更何況是位於風暴中心的武漢。人們帶著口罩,病毒仿佛漫天飛舞,要說不怕,那是假的,即便是英雄的援鄂醫療隊員。「參加防護培訓時,老師緩解了我們的焦慮。」郭華銳記憶猶新,老師說,「 我們戴的是N95口罩,只能過濾95%的病毒,它不是N100。在艙內工作,肯定會接觸到病毒,但不要怕,只要保持樂觀心態和健康體魄,就有足夠的免疫力抵抗病毒。」聽了老師的一席話,郭華銳迅速調整好狀態。

進艙前的最後一次碰頭會,郭華銳和來自泰安、聊城的兄弟姐妹們相互囑咐、互相鼓勵,大家來自不同的城市、不同的醫院,卻像家人一樣,溫暖踏實。

彼時的武漢,防護用品依然緊張,物資來自世界各地,所以郭華銳和戰友們每天的防護服品牌型號各不相同,常常今天還是「大黃」,明天就成了「小白」。但不論防護服是什麼顏色、型號,每一次穿脫,郭華銳都會打起十二分精神,為自己,也為身邊的「家人」。

面對患者,送上暖心幫助

還記得第一次進艙,一位50多歲的阿姨一直坐在角落沉默不語,看得出來,她情緒低落。上前詢問,郭華銳知道,阿姨的丈夫患新冠肺炎不幸離世,兒子尚在定點醫院靠呼吸機維持生命,隨時可能離她而去。

不能送別老伴兒,不能陪伴兒子,就在這樣的情況下,阿姨獨自一人在漢陽方艙醫院黯然神傷,默默掉淚。這一刻,郭華銳說不出的心疼,他想安慰,卻不知該如何開口。這時候一切的語言都蒼白無力,最重要的是,阿姨如果一直情緒不好對自己的康復也不利。郭華銳將這件事上報給領隊,通過層層關係,最終聯繫到了正在定點醫院治療的阿姨的兒子。「阿姨您放心,您兒子已經摘掉呼吸機了,很快就會好起來的。」獲悉兒子平安,阿姨臉上逐漸有了笑意,精神也好了許多。「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越過時空,這句名言在2020年的武漢漢陽方艙醫院,在郭華銳身上,仍熠熠閃耀著人文之光。

哪裡需要我,我就該往哪裡去

29天,山東醫療隊日夜不斷地在漢陽方艙醫院奮戰,直到3月8日14時,漢陽方艙醫院正式宣布休艙——它的使命已經完成。

關艙前一夜,醫院僅剩十幾個病人,連日來一直不斷忙碌的郭華銳終於有時間趁著夜班的間隙仔細看一看這裡,看一看這個自己曾經留下汗水的地方。

微亮燈光下,圍著方艙,郭華銳緩慢地走了一圈,隔著三層手套,溫柔撫摸著醫院的每一張桌椅、每一塊磚石。這兒的牆壁上掛著許多暖心的標語,於郭華銳而言,不僅激勵著患者,也鼓舞著那時的自己。

來路走的坎坷,歸時,迎接戰士們的是鮮花、掌聲和閃光燈。採訪中,有記者問他,當初為什麼選擇去武漢。「其實也沒想什麼,就是覺得既然穿上了這身白大褂,那這身白大褂就是我的鎧甲和使命,哪裡需要我,我就該往哪裡去。」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我是革命一塊磚,哪裡需要就往哪裡搬丨興義市烏沙...
    「我是革命一塊磚,哪裡需要就往哪裡搬。」,這是雷鋒同志的一句名言,我經常用這句話來勉勵自己。我叫李鑫,是一名基層工作者,曾經在計生站、農服中心、綜治辦都工作過,根據黨委政府的安排,2017年3月調入烏沙鎮扶貧站,從哪一刻起,我就真正意義上成為一名扶貧幹部,開啟了我的扶貧生涯。
  • 我是當年的志願軍|老兵王仲權:哪裡有需要我就到哪裡去
    「我年齡小,又沒啥經驗,第一次遇到飛機空襲,所有人都往防空洞裡躲,我就跟沒頭蒼蠅似得,躲到朝鮮阿瑪尼家裡的南瓜葉子底下,被一個老兵一把拽出來,他喊著,『不要命了,躲這裡沒用」,然後把我拉進了防空洞,這樣我才撿回一條命。「王仲權說。
  • 《可疑的身份》:餘秀華,我是誰,我來自哪裡,去往何處
    《可疑的身份》:餘秀華,我是誰,我來自哪裡,去往何處靈魂追問,第一個問題,總是,我是誰?許多人對此嗤之以鼻,我是我呀,其實這是一個嚴肅的哲學問題,你到底是誰,難道是一個名字嗎,是一個地域嗎,是一個國籍嗎,當問題的維度越來越多,你突然發現,你並不知道你是誰。人生一世,弄不清楚自己是誰的人,不計其數,有的人苦苦追問,我是誰,我在幹什麼?
  •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將去哪裡?
    思考是人類最大的樂趣,我思故我在。現在這個社會上,絕大部分的人,與自己、內在、精神都是疏離的。我們確實擁有的越來越多,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可內在的空虛仍然沒辦法停止。人間這場旅程,從我們出生那一刻起,我們的父母,親人都已經確定了,這是天道的安排,身邊的一切都將在餘生與我們發生關係,這是誰也改變不了的。
  • 《本源》:我們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
    但是,整部作品中涉及最多的,是人工智慧、超級計算機、大數據和最新的時尚應用,比如Uber和特斯拉汽車..並且延續了丹布朗一貫擅長的「科學與宗教的衝突與未來」主線,因此,雖然本作沒有超越《天使與魔鬼》的高度,甚至整部作品的節奏和過程都遠遜於前作,但是無論從涉獵的領域、文化藝術和科學背景,還是最終表達出來對於社會人文的思考及那個徹底哲學話的永恆主題「我們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
  • 我從哪裡來,我是誰,我要到哪裡去?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問過自己:「我從哪裡來,我是誰,我要到哪裡去?」其實,有一句話已經很好的問答了這個問題,這句話就是「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從哪裡來的「來」只不過是某一個時空的剛剛開始,到哪裡去的「去」只不過是某一個時空的剛剛結束,因為人只不過是時空的產物,而時空又是無窮無盡的。搞不清這個問題,對個人來講,人生定會是一塌糊塗的;對家庭來講,定不會懂什麼叫家和萬事興;對企業老闆來講,企業一定不會做到長青。
  • 當我需要你時你在哪裡
    當我需要你時你在哪裡?生命中我把你看作是我的生命,每次自己漫步在路上看到一對對伴侶的時,每次一個人去咖啡屋只有自己獨座上上客時自己感覺到孤獨,當我遇到困難我需要你的時候你在哪裡。每次我漫步夕陽下看到一對一對情侶我眼淚情不自禁留下來,每次我需要你時你卻每次都缺席,我知道我對你的愛不能奢侈,每次我想你時你卻遠遠的離開我,我並沒有比別人堅強並不是我不需要依靠,當自己疲倦的時候都是自己在煎熬度過,在愛情裡我需要的是你的陪伴,我和你的愛需要的是平凡而簡單的愛。
  • 《縮小人生》: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男主和鄰居等人準備出海去挪威,玉蘭也要跟著,而且那一段臺詞說的特別感人。在風景如畫的大峽谷,他們遇到了研發出變小技術的科學家,他說甲烷洩露,末日即將來臨。他們來到最後的淨土,這裡仿若世外桃源,和諧大家園。科學家準備組織第一批變小的人類帶上各種物種進入「地下世界」,以求在世界末日之後重建人類文明。
  • 「周末隨心飛」首波體驗:心在哪裡,我就飛去哪裡
    昆明—拉薩航班成為「周末隨心飛」旅客的熱選6月27日,MU9737從昆明飛往拉薩,在這個航班上有112名旅客使用了東航「周末隨心飛」機票去往日光之城拉薩,對於他們來說,「周末隨心飛」讓他們有了更多的理由去實現自己的旅行夢想。
  •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哲學三問的最終解
    儘管這種敘事方式,給出了一個完整的邏輯敘事路徑:我是誰?你是上帝的子民。從哪裡來?從天堂降臨。到哪裡去?回到上帝那裡去。但在敘事之上,產生了西方哲學固有的形而上弊端,即【前提不可懷疑】。一旦人們開始懷疑和質問【上帝是誰?上帝從哪裡來?上帝到哪裡去?】。
  • 「疫」線統戰人(52) | 陳衛琴:甘為抗疫螺絲釘,哪裡需要去哪裡
    「疫」線統戰人(52) | 陳衛琴:甘為抗疫螺絲釘,哪裡需要去哪裡 2020-03-23 1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溫州「追風者」揭秘:颱風往哪裡他們就追到哪裡
    「派追風小組一線監測颱風動向的習慣已有兩三年,一般追風的目的地根據氣象信息和經驗作出預判決定,哪裡受颱風影響明顯,追風小組就往哪裡去,所以我們第一時間趕到霞關。」  據他介紹,除市氣象臺派出追風小組外,另有浙江省氣象局及國家氣象局的兩組追風小組,分別在不同的地方「追風」而行。
  • 我和我的學校 | 我在哪裡,北大就在哪裡
    我和我的學校 | 我在哪裡,北大就在哪裡 2020-12-01 0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6課 我是誰 我從哪裡來 要到哪裡去
    這是拂塵記的第475篇原創文章,字數2760,閱讀大概需要3分鐘上一課,我們講了一個需要你動手的方法——寫日記,不知道你有沒有開始行動了呢做這個遊戲,需要一些勇氣,需要用到前面練習的冥想,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你會產生不適感,如果實在無法繼續,沒關係,可以中斷。回到正題,當我們有了一周的覺察,我們會對自己有更多的好奇心、更多的探索心、更多的疑惑問題。你有沒有想過這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 我是哪裡人?你是哪裡人?
    像我今個在這絮絮叨叨都僅代表我自己,因為無論我讀的專業還是我想要的工作,都需要去到更適合自己的地方。所以從小城市去往大城市的這一路上更多的就是緣分幫我做好了選擇。現在想來我真的很幸運,杭州這個城市對於我來說真的再合適不過。
  • 抱著我去哪裡哪裡是什麼歌?《你是我的唯一》歌詞完整演唱者
    進度按時間以來,在抖音上面有一首歌十分的火,在這首歌當中有一句歌詞是:抱著我去哪裡哪裡,這是一首什麼歌呢?據悉,這首歌的名字叫做《你是我的唯一》,一起來看一下這首歌的演唱者及歌詞介紹。  1、抱著我去哪裡哪裡是哪首歌  「抱著我去哪裡哪裡」是歌曲《你是我的唯一》當中的一句歌詞,演唱者是陶鈺玉 (YOUTY Tao)/鄭源。
  • 豐潤黨員:哪裡有疫情,哪裡就是我的哨崗!
    豐潤黨員:哪裡有疫情,哪裡就是我的哨崗!豐潤區楊官林鎮郭莊村就有這樣一名軍人黨員,他雖然被疫情留在了家鄉,卻仍然踐行初心和使命,勇敢站到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線,他就是楊官林鎮郭莊村現役軍人郭金同志。郭金今年29歲,2009年12月入伍,現在北部戰區某集團軍服役。他2013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服役期間表現優秀,2016年受到部隊嘉獎,2015年和2019年獲「優秀士官」稱號。
  • 抖音抱著我去哪裡哪裡叫什麼歌 你是我的唯一歌詞完整版
    抖音抱著我去哪裡哪裡叫什麼歌?你是我的唯一歌詞介紹?  你是我的唯一,是最近在抖音上很流行的一首歌,很多人都有拿來當背景音樂。抖音抱著我去哪裡哪裡叫什麼歌?你是我的唯一歌詞介紹?  抖音抱著我去哪裡哪裡叫什麼歌:  最近在抖音上聽到一句歌詞「抱著我去哪裡哪裡,抱著你去天涯海角……」,是非常好聽的一首歌,很多網友都想要知道這首歌的歌名?
  • 鄉村教師——我是革命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行政命令下達,教師扶貧是一項ZZ任務,你不去?筆者親身經歷,扶貧的對象和自己相比簡直是富豪!扶貧對象用鄙視的眼光望著我們依照窮酸的教書匠,們都沒讓進。那一刻,心痛的感覺無法形容!說到「巡河護湖」,溺水而亡的青少年確實讓人心痛不已。河流湖泊廣闊如斯,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教師的責任在於教育學生樹立人身安全保護意識,絕對不是拋卻本職工作「風蕭蕭兮,站岸邊!
  • 演員黃奕憶扶貧經歷:我是一塊磚 哪裡需要搬哪裡
    有可能是她的小時候,父母沒有那麼好的一個照顧,因為需要去工作,需要去務農等等。其實我們救很多燒燙傷的孩子,大致都是一些健康的孩子。這些事情不應該發生,但是還是在發生,那是不是我們能不能多多地,真的去跑到第一線,或者說是真的去做點實事?你救了一個孩子,你就會影響了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