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有讀」是由兩位藝術從業人員主持的藝術讀書播客節目。雙周更新。
第十六期
傳奇、神話與魔力:藝術家傳記中的套路
時長:46分25秒
主播
· Sammi:Tabula Rasa Gallery 聯合創始人,總監
嘉賓
· 張一帆:播客《文化土豆》主播
· 張宇凌:藝術史學家,專欄作家
兩位作者參考大量藝術史文獻、引用不同時期、不同國度的藝術家事例,總結傳記中對於藝術家形象的描繪。他們發現很多藝術家傳記中的逸事都來自於希臘神話,藝術家的形象從神話中獨立出來,單獨保留了許多神話的要素和概念,並留傳給後人。本期藝術有讀藉由《藝術家的形象——傳奇、神話與魔力》這本書為大家還原藝術家傳記中的套路描寫,以及「測量藝術家的種種傳奇與人類內心某種恆定的特質之間的關聯度」(貢布裡希)。
關鍵信息
1、恩斯特·克裡斯(1900—1957),出生於奧地利,美籍藝術史學家、精神分析學家,自我心理學代表。主修藝術史,畢業後供職於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1940年遷居美國後,被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聘為教授,致力於兒童精神分析的研究。在藝術史方面,《藝術家的形象》是其集大成之作。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rnst_Kris
2、《藝術家的形象——傳奇、神話與魔力》
作者:[美] 恩斯特·克裡斯 / [奧] 奧託·庫爾茨
本書討論了周圍世界對藝術家的態度。恩斯特•克裡斯和奧託•庫爾茨參考大量藝術史學文獻,徵引不同時期、不同國度的藝術家事例,從生平出發,結合藝術家周圍以及身後的世界對他們的判斷,嘗試性地總結了傳記作品中藝術家的形象、特點及其地位。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7156808/
3、作者恩斯特·克裡斯的另外一本著作 《藝術中的精神分析探索》(Psychoanalytic Explorations in Art)。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842254/
4、《藝苑名人傳》(Lives of the most excellent painters,sculptors, and architects)
作者:[ 義大利] 喬爾喬·瓦薩裡(Vasari)著、劉耀春譯
喬爾喬·瓦薩裡被稱為第一位藝術史學家,《藝苑名人傳》出版於1550年。 被認為是西方嚴格意義上的第一本藝術史著作、傳記,該書從14世紀佛羅倫斯畫家奇馬布埃開始,一直寫到16世紀的藝術巨匠米開朗基羅,總共講述了260多位傑出藝術家的生平及其重要作品,可以說是一本文藝復興藝術家的百科全書。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531044/
《藝苑名人傳》
5、貢布裡希,英國藝術史家,他是藝術史、藝術心理學和藝術哲學領域的大師級人物。他有許多世界聞名的著作,其中《藝術的故事》從1950年出版以來,已經賣出400萬冊。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rnst_Gombrich
6、貝奈戴託·克羅齊,義大利著名文藝批評家、歷史學家、哲學家,有時也被認為是政治家。他在哲學、歷史學、歷史學方法論、美學領域頗有著作,他也是一位傑出的自由主義者——儘管他反對自由放任主義和自由貿易。書中提到:當今的一位哲思大家貝奈戴託·克羅齊為這種新的觀察方式找到了一種形式,即我們需要關心的不是藝術家的經驗人格,而是他的審美人格,藝術家非同於尋常人,他是藝術作品的創造者。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enedetto_Croce
Benedetto Croce
7、精神分析法,又稱為「心理分析法」,一般以1895年弗洛伊德與布洛伊爾出版的《關於歇斯底裡的研究》作為心理分析正式創立的標誌。 定義:通過對諮詢對象(患者)過去的了解,了解接受諮詢者的心理內部動力以及諮詢對象(患者)與治療醫生之間的關係,進行對諮詢對象的精神分析。
8、汪化,素人藝術家。 從未收到過任何藝術教育,單純的痴迷於繪畫。 尤其是細密而複雜的線條,歷時7年時間完成300米長卷作品。2012年,汪化來到北京並進入中央美術學院食堂工作,被學校學生發現並推薦給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教授袁運生,其才華開始受到各方肯定與關注。後陸續參與過時代美術館、單向街舉辦的藝術展,並於2017年在北京Tabula Rasa畫廊舉辦個展,其作品被美術館及專業藏家收藏。關於她的紀錄片《我的生命線》經過四年的拍攝即將製作完成。2018年汪化隨AAP參加美國紐約素人藝術博覽會(Outsider Art Fair)及日本「共融地點——中日原生藝術」展。
收聽渠道
我們的網站主頁是 http://artispoison.com/,你可以在網站上直接在線收聽,並找到所有過往的節目。
蘋果手機自帶的播客app中搜索「藝術有讀」訂閱我們的節目。
喜瑪拉雅fm上搜索「藝術有讀」訂閱。
網易雲音樂上電臺板塊搜索、收聽並訂閱「藝術有讀」。
荔枝fm上聲音板塊搜索搜索、收聽並訂閱「藝術有讀」。
也可以在spotify流媒體平臺收聽到我們的節目。
留言互動
官方微博:@藝術有讀
主播胡湖微博:@ArtJeff
主播SAMMI微博:@Sammi嫄
嘉賓張一帆微博:@益康糯米
官方郵件:yishuyoudu@gmail.com
最後致謝藝術家@anusman 為藝術有讀節目設計繪製的節目LOGO 以及藝術家夏凡為我們製作的片頭片尾音樂。
點擊閱讀原文收聽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