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將成「無根一代」?多少獨生子女,已經不和親戚來往了

2020-12-22 小八育兒經

文丨小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每到年末,因為新春的臨近,家家戶戶都會為新年的到來開始緊鑼密鼓的準備活動。我們中國人是非常注重家庭關係的,而一年當中象徵著團圓的節日,又以春節首當其衝。

在除夕夜往往是一家團聚的時候,分散在各個地方的家人不論多遠都會在這一天歡聚一堂,闔家團圓。而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看到一家上下其樂融融地聚在一起,也是最大的欣慰。然而,對於很多新生代來說,這樣的聚會卻顯得稍有些「雞肋」。

小e看到一個帖子:90後的獨生子女,還和親戚來往嗎?

網友小e看到過這樣一個帖子,問的是90後的獨生子女,還和親戚來往嗎?小e看到這個帖子後仔細回憶了一下,卻發現自己似乎和那些老家的表兄弟堂姐妹,除了過年時會跟著大人們走動一下,平時真的完全沒有一點點交集。

但是想到這裡,小e也覺得非常無奈。她的爸爸也曾經批評過她,說她對於親緣關係這一方面顯得過於淡薄,從來沒有想著去主動維護一下親戚之間的聯繫,每年過年走親串門也都只是口頭客套兩句就在一邊玩手機,看電視;從來沒有主動聯繫過兄弟姐妹們,更不用說平時一起聚一聚,玩一玩。

然而小e卻想,自己的堂兄弟們很多都已經成家,而自己還在讀大學,首先共同語言就非常少;其次,自己的一些表姐妹有的已經生了娃,有的說了親,年紀小的一些要麼在老家讀書,有的則去了別的城市打拼,和自己的生活圈子完全不一樣,眼界不一樣話自然也說不到一處。

在這樣的情形下想要生硬地維護關係,不管對自己來說還是對對方來說,都是困難又尷尬的一件事情。

「而且,其實從上一代開始,我們就已經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小e說:「叔叔舅舅們有的在老家種地,有的在城市裡做小老闆,我家的父母就是普普通通事業單位的職員。家庭環境本身不同,到了我們這一代,走的路就更不一樣,真的很難說到一起。」

90後獨生子女們為什麼不與親戚相互扶持呢?

其實,90後獨生子女們漸漸變成「無根」一代,也不能怪他們。實在是有的身不由己。很多孩子背井離鄉去讀書,更有的遠渡重洋深造,一年可能只能回家一兩次,連父母見得都很少。

等到畢了業要工作,大多也留在讀書的國家、城市去撈第一桶金,或是去更好的平臺尋求更多的機會,趁著年輕多打拼一下,長長見識開拓一下思路。

這樣一來,孩子們分散在世界各地,本身回家的次數少了,又哪裡有時間去和親戚們聯絡感情?可能只有一年一次的見面機會,自然是生疏又客套的。

有一句話叫做:「最舒服的生活,就是別和親戚走太近。」

其實,不與親戚們走得過於親密,也並非全然都是壞事。有句話說,最舒服的生活,就是別和親戚走得太近。中國是個人情社會,親朋好友之間,代辦事這樣的交際更是家常便飯。對於親戚來說,你幫人辦事,是理所應當;你不幫,則是不近人情。

可是實際上很多時候明明是不幫也是情理之中。有的家庭中有一個人是醫療工作者,那麼可能全家親戚有個頭疼腦熱都會來求助到這個人,上到住院安排,下到平時諮詢健康知識。

親戚們總是會活用這層關係為自己行方便。所以,適當地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也是為自己的生活謀求福利。

育兒問題小八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小八育兒堂,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

相關焦點

  • 獨生子女時代的親戚等於沒親戚
    從90年的算起,90後基本上成為了現在社會的中流。80後慢慢地退出,90後慢慢地成為中流,00後開始進入。90後不管你在職場混得如何風生水起,回到老家必須經歷的3打靈魂考驗「婚姻、金錢、走親戚」。每當經歷了這些後,感覺比加10天班都還要累。
  • 90後獨生子女的養老壓力到底有多大?
    如今,不少80後已經被父母養老問題壓得喘不過氣,而多數90後們,還不曾感受到這份壓力的襲來。 這一代年輕人,不少人在大學畢業後,都選擇離開家鄉漂泊奮鬥,覺得家鄉的小城裝不下自己大大的夢想。很多子女與父母之間爆發衝突,就是因為父母希望子女留在身邊,而子女想要在外面闖一闖。
  • 獨生子女無法全部繼承父母的財產?沒有它,親戚也能繼承
    在計劃生育長達30年的影響下,我國誕生了許多獨生子女。而如今獨生子女們都已經到了適婚年齡,如果是兩個獨生子女組合的家庭,將要面對兩個兒女共同撫養四位老人的問題。甚至在開放二胎之後,最難的是下面有兩個孩子,上面有四位老人的情況,全家的重擔都在小兩口的身上,壓力不可謂不大。
  • 親戚家都是獨生子女,我家兩個娃,打開紅包後孩子委屈哭了
    隨著二胎政策的落地,很多家庭從獨生子女變成了四口之家,乃至於五口之家。一邊是獨苗,一邊是多子女家庭,如何給壓歲錢也難為壞了各位家長。親戚家都是獨生子女,我家兩個娃,打開紅包後孩子委屈哭了過年本該是熱熱鬧鬧的,然而李女士卻遇到了一件尷尬事,和壓歲錢有關。大年初一,她婆婆的侄子過來拜年,是領著女兒來的。
  • 春節親戚見面 你會正確稱呼嗎?
    小李是90後,大學畢業,卻對侄子和外甥的不同都沒搞清楚,而記者發現,在90後、00後中,像小李這樣的人為數不少。尤其是對一些關係比較遠的親戚,很多人都說不出正確的稱謂,見了面只含糊地以「阿公阿婆」「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之類來稱呼。「我們這一代都是獨生子女,比起父母一輩,同輩的親戚要少許多,親戚間的稱呼就沒分得那麼清。」同樣是90後的小鄭說,他父母對親戚的稱呼是分得很清的。
  • 年底了,這三種親戚,能不來往就不要來往
    親戚就不一樣,親戚有些或多或少的血緣關係,至少是廣義上的一家人,要是想來往,隨時隨地都能聯繫上。成為親戚,那就更親近,甚至該比陌生人對彼此更關心,更真誠。但那種只會打著親戚的名號,卻把親戚朋友當成搖錢樹,當受氣筒,甚至是踩在親戚的頭上獲取自己的利益,這種親戚不要也罷了。相親相愛的叫親人,而落井下石的親戚,還不如乾脆做陌生人,不要往來。
  • 沒得親戚幫助過的單身女人獨自帶著孩子長大,要與親戚斷絕來往嗎
    沒得過親戚幫助過的單身女人小雪,獨自一個人帶著孩子長大,問我要與親戚斷絕來往嗎?熟話說得好,「寧要討飯娘,不要做官爹!」離婚後的男人會很快選擇再婚,並且很少將精力花在孩子身上。而女人,可以說為了孩子,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幸福來拉扯孩子長大成人!
  • 因為買車,我和親戚斷絕了來往
    2這樣一想,馬上回復他,我要買,也不和她談價格,他的媽媽也就是我姑姐,馬上聯繫我說:「我們很難做哦,有另外一個朋友也想要買,還來看車了,我們都不知道該賣給誰,不過你是我侄女,肯定賣給你了,我們婉轉拒絕那個朋友就行。」
  • 獨生子女的優點與優點
    從1979年開始,中國開始實行獨生子女政策,推行計劃生育。大部分工人,公務員家庭,因工作原因,都實行了此政策,以免工作丟失。在這幾十年中,中國人口由上升趨勢逐漸開始減少。當這一代「新勢力」獨生子女長大成人後,國家放開了二胎,一批「獨一無二」的獨生子女是否會選擇二胎政策?
  • 獨生子女父母意外去世,子女卻拿不到賠償金?要注意這些親戚!
    之前小編親眼見到過一件不幸的事情,一個獨生子女家庭,孩子的父親是在工地上幹活的,有一天從高處摔下,最後不幸去世,而工地上也對這個家庭進行了一些資金賠償,畢竟這屬於施工事故,並非是人為的,只要賠錢,就不會和法律扯上關係。到最後總計賠了60萬元,你可能會說,一條命就值60萬元?
  • 媽媽去世後,外婆家的親戚和我斷了來往
    >文/楊柳情絲文字原創,抄襲必究11996年,我八歲,妹妹六歲,弟弟三歲,父母吵架時,母親突發腦梗去世了,剛去世的時候,外公和舅舅們來看了一下,質疑了母親去世的原因,當天返回了,等到下葬的那天,外公外婆家的親屬一個都沒有來,如此冷漠和鄉鄰的閒言碎語,在內心留下深深的烙印,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覺得是多麼的無情和無奈,母親娘家人認為是父親逼死了媽媽,和我們就很少來往
  • 因為錢,你家和哪些親戚斷絕了來往?從此堂兄弟間多少有了隔閡
    2020-08-25 08:17:03 來源: 徐青說娛樂 舉報   因為錢,你家和哪些親戚斷絕了來往
  • 今後一定要與這種親戚斷絕來往
    1.我買房裝修沒找親姨借一分錢,她居然尖酸刻薄說我從農村來市裡買房,燒了高香…大學本科畢業,上海工作5年,省吃儉用,回老家五線城市買套按揭貸款房,至於酸成那樣嗎?2.親叔挑撥離間我父母,說我不想給他們要彩禮,我何時說過不要彩禮,當地風俗多少?我要多少彩禮?
  • 春節走親戚成年輕人難題 網上百度認親拜年悄然流行
    時至年關,走親訪友是中國傳統習俗,但也有不少年輕人為即將到來的春節拜年而頭疼,有調查顯示,七成80後90後分不清親戚稱謂。在傳統多子多孫的大家庭中,這個問題也許根本不能稱之為問題,但現在,它不但成了問題,還成了話題。
  • 中國上億獨生子女面臨的嚴峻問題,已經來臨!
    ,正皺著眉頭抬頭看去,江山已經跳下了樓梯。  抓住距離自己最近的一個小弟,江山拽著他的頭髮猛然發力一扭,將那小弟的頭拽到自己身前,膝蓋猛擊面門,一記顛腿將那小弟顛的仰面摔倒,鼻子內的血噴湧而出。  用胳膊擋住砸來的拖布把,江山順勢衝上前一記猛拳搗在另一人的心窩,將那小弟轟出半米摔倒在地,口中溢血……  後面的幾個小弟全部愣住,傻掉了。出手如風,一下一個,這是什麼人?少林出來的?少林出來的也不見得這麼強吧?
  • 老師,我覺得年輕一代90後都特別獨來獨往,在90後公司遇到的人,包括...
    90後都特別獨來獨往,在90後公司遇到的人,包括我自己也是這樣——喜歡的人就很熱情,不喜歡的人就很冷漠。因經濟發展和生育政策,90後獨生子女比較多,他們在家人圍繞中成長,能夠勇敢表達自己的喜好。而前面幾代人,受同伴關係影響多,家長管理也相對粗放,成長中自己探索的成分相對較多,更加能換個角度去思考。90後往往能夠勇敢的表達自己,喜怒形於色。80及以前往往會壓抑自己鋒芒,或不敢去表達自我,可能會隱藏自己的喜惡。但這些不影響各自的生活,以及各自的人際關係。
  • 退休後,有3種人就不要來往了,日子才能越過越舒心
    退休後,突然人就變得少了,家裡似乎也冷清了,但王伯依然樂呵呵的。我爸還開玩笑地問王伯,一下子退下來會不會有點不適應,是不是有種人走茶涼的感覺。王伯笑笑著說這是人之常情,早就看透了,有些人不來往日子過得才舒心呢。確實如此。沒退休前,因為利益牽扯、工作合作等各種原因,一些不想打交道的人也需要笑臉相迎,但退休後,更懂得朋友在精不在多,人生得兩、三知己足矣。
  • 今後,小一輩的親戚們互相之間來往更少,都會成陌生人一樣的了
    現在親戚之間的走動往來,都很少的了,好像大家都很忙,都沒有時間,實際上,當然不是。關係好一點的,還有些電話聯繫,互相問候一番。好多的親戚,真的是好久沒有聯繫的了,也只有這樣的聚會酒席,大家才有機會聚在一起,再怎麼忙碌的,也都會儘量抽出時間來。而且,大多數人還是抽得出時間的。很多親戚都不認識,除了舅舅、姨媽、表姐這一輩的,其他的都不認識的了。
  • 「玩物喪志」的一代:90後眼裡的中國經濟香帥的金融江湖
    2005年前後論壇應該已經很火熱了,兒童論壇也開始蓬勃發展。我玩的第一個論壇叫61go,是一個虛擬網絡社區,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小學生,帶著畫風類似於「水晶櫻花」「永恆公主」「幻影少年」的馬甲,羞澀而小心翼翼地相互試探:「你在哪裡?」「我們可以交個朋友嗎?」到了07,08年的時候,一大波主打「90後」的論壇更是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我的「90後意識」,大約就是在這個時候覺醒的。
  • 《後浪》時代塑造了我們,我們創造了世界,一代只能比一代厲害!
    作為青壯年的一代,80、90甚至00後,更是感到每一句話都說到心坎中去,曾幾何時,每逢說到90後,就被說是一代不如一代——他們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他們自私,他們驕傲,他們就是家中的「小霸王」和「小公主」。現如今,00後也被人調侃,沉迷二次元的一代,嬌生慣養,心理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