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熊原創】妄稱"能搞核武卻沒搞"?臺灣真有能耐"擁核"嗎

2021-02-23 這年頭活著真不易哈

5月7日,臺灣「防長」馮世寬在參加一研討會時的發言可謂「一鳴驚人」。他稱,「臺灣不是沒有能力發展核武,但絕不會像朝鮮一樣窮兵黷武」。他還強調,「關心東亞和平的國家都該為我這樣宣示感到慶幸,這些國家也該給我們稱讚的掌聲」。

在研討會上發言的臺灣「防長」馮世寬

按照字面意思來理解,馮世寬的這段話無異於證明臺灣距離「擁核」僅一步之遙,其已經同日本等國家一樣處於「準有核」階段。而眾所周知的是,「準有核」是日本長期使用的「模糊性威懾」手段之一,即具備擁核能力,但外界不清楚其是否已經擁核,或何時可擁核。正因為拿不準,所以也不敢輕易對其發起打擊。

來自臺灣媒體的相關報導

那麼,臺灣真的有能耐「擁核」嗎?若臺灣真的離「擁核」僅是近在咫尺,外界又會有怎樣的反應?請看花熊的分析:

誰給你的自信揚言「有能力發展核武」——臺灣在核武研發每一環節都有「硬傷」

我們都心知肚明的一點是,臺灣擁有多座民用核電站,且臺灣對民用核電站的使用時間並不短。換句話說,臺灣在核技術方面並非完完全全的一張白紙。但在花熊看來,如果僅從這個角度就認定臺灣具備研發核武器的能力,甚至同日本站在同一水平,即到了「擁核」門檻的地步,那確實有些過於武斷了。

臺灣地區的核電站設施

從技術和操作的角度來說,花熊以為臺灣恐怕在核武研發的每一環節上都有難以避免的「硬傷」:

在核武器的研發過程上,我們首先應明確這樣幾個無法迴避的過程與限制:有核材料、技術理論和完整的藍圖,不等於能輕鬆造出堪用的核裝置;有了核裝置不等於能將其提升至生產威力足夠的核武器;有了威力足夠的核武器,不等於能輕鬆將其轉化為可供戰機、潛艇和飛彈搭載的核彈頭;即使到最後有了實用的核彈頭與可搭載這種核彈頭的核載具,也不代表擁有可靠的核打擊與核反擊能力……

核武器的研發之路需要各方面傾盡全力的投入

畢竟,對於任何國家和地區來說,研發核武器都是一條需在人力、物力、財力、科技力等多個方面長期且密集投入的道路。更重要的是,即使你已經傾其所有地投入,也並不能保證結果如預期般那樣美好,即很可能最後依然沒能做出核武器,一事無成。原因很簡單,核武器的研發生產拼的是整體的輕重工業體系,任何一項的絲毫缺失都意味著失敗。

現代計算機已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擬核爆炸效果和威力

對於臺灣來說,若拋開政治和經濟制約不談,其研發核武的第一道門檻大概就是缺乏大量的原始實驗數據……誠然,現代計算機模擬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計算出核爆炸的威力和範圍等數據,但很重要的一點是,其計算所用到的原始模擬值都是在最初的試驗中積累下來的。再強大的計算機也無法在缺乏原始實驗數據的基礎上,準確地模擬出核爆效果。

鈾濃縮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離心機

其次,我們從樂觀角度來假設,臺灣通過某些渠道搞到了真實可靠的原始數據(這其實近乎不可能),也憑自己的努力開發出了核武器基本構型,甚至擁有完美無缺的理論設計藍圖。那麼好吧,請問您是否有製造核武器的原材料?武器級鈾或武器級鈽的豐度和純度皆要達到90%以上,根本不是純度為3%就能為核電站發電的低濃縮鈾可以相比的,二者完完全全不是一個概念……

馬紹爾比基尼島海上核試驗

第三,我們再樂觀一些,現假定臺灣擁有充足的武器級核材料,甚至順利地造出了核武器。於是很快其就會面臨下一個問題,該怎樣對核武器進行測試?臺灣島是一個人口極度稠密的小島,且離大陸的距離又很近……

搞地下或空投核彈實驗?那無異於是自殺。搞海上核爆實驗?不是不可行,但肯定要距離臺灣和大陸都較遠的海域才行,畢竟要考慮到對海洋環境的汙染和引發海嘯的可能。但那樣的話,臺灣就必須出動一定數量的船隻和飛機進行數據採集。從公開可查的資料中來看,臺灣現役各種軍用或民用船隻中,並沒有可在核輻射條件下進行數據採集的科研船隻。

地下貯藏的小型化核彈頭

第四,如果臺灣連核武器試驗都成功進行了,那也並不代表著大功告成。原因很簡單,有了核武器總不能只會放在家裡當擺著看,其總要具備扔出去的能力。換句話說,就是如何發射。提及發射,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核武器小型化,即可裝到飛彈彈頭上,這又是一個需大量投入且耗費時間巨大的工程,其難度絲毫不亞於從零開始研發核武器……

可攜帶W87型核彈頭的美國洲際飛彈

事實上,以上都是簡單地文字表達的過程,真正的核武研發與製造之路的艱難過程絕非寥寥數筆能夠寫明白,其中的大小門檻也絕不止這麼一點點。不難看出,在這一過程中,花熊已經對臺灣進行了種種「優待」,但即使分析到最後,我們都不敢確保臺灣能順利地自行研製成功核武,天知道臺灣「防長」馮世寬的這份自信到底是哪來的。

「擁核」之路根本走不通——美國或將「首當其衝」制止臺灣

提到核武器,我們首先想起的往往是那個著名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事實上,這份於1968年7月1日在華盛頓、莫斯科和倫敦開放籤字的條約在很大程度上正是美國下了大力氣推動促成的,其宗旨就是防止核擴散,推動核裁軍和促進和平利用核能的國際合作。

美蘇兩國代表籤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

原因很簡單,美國不希望除它以外的任何國家輕易地擁有核武器,這是美國人的明確態度。如果是已經擁有的了,也儘可能不要傳播。因為不是每個國家都是安定且團結的超級大國,也不是每個國家都有一個知輕知重、頭腦理性的領導人。

如果這兩條中的哪怕一條被不幸言中,都有可能挑起地區乃至世界級的核戰爭……臺灣也是一樣,誰也不敢保證核武器是否會被臺灣正常使用,一旦真的「攤牌」,其連鎖反應根本無法預測!

更可怕的是,臺灣發展核武,不僅會破壞美國在全球推動的反擴散工作,其更會對外傳遞出「具有與大陸不惜一戰的能力」的信息。一旦大陸方面將其視作是一種嚴重挑釁信號,必將使得兩岸關係空前緊張,甚至一觸即發。

對於美國來說,這很容易令其被捲入戰火,從而損害自身利益。這樣一來,美國要麼會永遠失去臺灣這一西太平洋上的重要棋子(或者說是據點),要麼就會被迫將全球戰略重點轉移到此處,投入大量資源並陷入同中國直接面對面的軍事對抗。顯然,這兩個結果對於美國都是難以接受的,若不想如此,那就只能從根本上打消臺灣「擁核」的野望。(花熊)

您的點讚、評論與轉發,是對花熊最大的支持!

相關焦點

  • 譚志剛的"淡"與"雅"
    約上譚志剛,花了十來天時間。我開始約他是在五月下旬,其時我回祁東差不多半個月了,就在微信上約了譚志剛,提出了要採訪的要求。        不巧的是,那時的他恰巧在廣西劉三姐的故鄉聽山歌。剛到了六月,譚志剛又聯繫我,說是要忙完了手中的事才行,因為有六十枚印章要趕緊交貨。終於到了七號,他約我第二天去他蓮花東路的工作室。
  • "命根子"與"勞什子"
    因為,「寶玉」乃頑石一塊,天生如此,無論有多少鬻甘饜肥,有多少紅塵落魄,都改變不了他"愚頑"的天性。因而,關於「寶玉」的這場戲,就成了全書的點睛之筆,需要認真研究。 且看書中是如何描寫的: 寶玉又問黛玉 :「可也有玉沒有 ?」眾人不解其語,黛玉忖度著因他有玉,故問我 有也無,因答道:「我沒有那個,想來那玉是一件罕物,豈能人人有的。」
  • "牛五花"出道記
  • 什麼是"惡",聽他講
    "這傢伙還沒死,我們要花多少納稅錢養他""屎尿人渣代言人""一家人有病就該看醫生"免死「精」(精神病)
  • 惹翻臺妹的香港"性格"小店
    如果沒有聽過"藍黃是政見,黑白是良知",自然不會明白老闆命名"黑白"的用意,也不會明白香港人那種黑就是黑,白就是白的執扭和堅持。老闆的Facebook 雖然有解釋,創作這個圖案的靈感,來自紀念當天一位80周年誕辰的故人。但假如你不知道上面的11月27日,是李小龍的生日,和他創辦的截拳道的圖案,以及香港有那麼多狂熱的李小龍迷,自然也不可能明白,老闆為什麼對有人曲解他的創意發火。
  • 兩個老外從中國帶回一個"神秘物品"!外國網友直呼:"這是黑魔法、巫術"!
    近日他們發布了一段視頻,主要內容是個來自中國的"新鮮玩意兒"。看完視頻外國網友驚呼:"這已經不是黑魔法了,是巫術!"短短幾天,視頻的播放量就達到了150萬:他們把這個神奇的物品稱為Chinese Spouting Bowl(中國噴射盆)。看起來,這就是一個普通的銅盆啊~
  • 中美兩國巔峰對決的國祚密碼,"土"氣篇
    中美兩國都需要土運,可以說,誰"穩"誰勝。不管人家搞什麼夭蛾子,穩住陣腳、穩住民心就行。中國人自古盛讚一個人"穩重"的德行,不是沒有原因的。有人詬病中國在西方言論、西方文化方面,採取了一些封閉壓制的舉措,以前覺得這很不民主自由,怎麼就不敢大開國門,讓群眾多方浸潤,自行選擇呢?
  • 劉曉慶與潘虹:誰才是"一姐"?答案是:兩人不分伯仲!
    這是著名演員劉曉慶年輕時的照片,長得真漂亮!有種自然健康的美!為了表彰劉曉慶在「百花獎」上的突出表現,"百花獎"組委會給劉曉慶頒發了一座「百花獎」特別獎盃。這樣的話,劉曉慶就獲得了五次百花獎:一次最佳女配角獎,三次最佳女主角獎,一次特別獎。也是沒誰了!
  • "這就是"系列19年新篇章,第一期火藥味十足,它真的不簡單
    作為網際網路首檔原創音樂人競技成長秀,「這就是原創」的精華就在於"原創"二字,這可不只是說說這麼簡單。節目請來以創作為主的蕭敬騰、陳粒和王嘉爾三人擔任原創捕手,發現並捕捉現場的原創好音樂。作為90後高中三霸之一的徐良已經算是功成名就的大佬了吧?
  • 從"酸甜女孩"到"破浪姐姐"你們了解張含韻嗎?是顏值還是歌聲
    從"酸甜女孩"到"破浪姐姐"你們有多了解張含韻,是顏值還是歌聲?張含韻:1989生於四川,在2004年,以15歲之齡參加《超級女聲》,獲得全國總決賽第三名。從此一舉成名。你們知道嗎?《酸酸甜甜就是我》這道歌到現在帶來的收入大概是20億左右,但張含韻一分錢都沒有得。
  • Emoji表情符號添72新丁:"打臉"、"流口水","孕婦"...你一定要試試
    你的手機裡很快就可以用上"與時俱進"的72新添Emoji表情符號。其中的"大神級"的表情符有:"在地板上打滾且大笑"及"一個在自拍的手"!蘋果和微軟反對"步槍"emoji制定新的表情符過程中一個值得玩味細節是,作為奧運會運動項目之一的"步槍射擊"emoji最後被踢出了列表。 "病毒式傳播"大神Buzzfeed News的透露的內幕是,只是蘋果公司和微軟反對的結果。這個消息在社交網絡上引起了討論。
  • 伊能靜產後感染"開撕"美國醫生:曝光聊天記錄,傷口照片,觸目驚心!美國醫生水平真那麼差嗎?
    並指出,伊能靜5次復檢都沒能按時參加,自己有超過35年的臨床經驗,也是美國婦產科最高醫學權威認證的醫師,不存在什麼"水平低下"問題。院方事後否認有任何疏失和責任,雖然最後其丈夫洪遠達通過訴訟贏得了官司,但孩子的媽媽已經沒了。。。
  • 日本"小電影"界最勤奮的男演員:跟拍男優"清水健"開工的一天!
    他就是日本"小電影"之王,35歲的Ken Shimuzu(清水健)。他更為人知的名字是Shimiken,也是"小電影"界最勤奮的男演員。Shimiken有著大批瘋狂的粉絲,他對待自己的工作十分認真,也因此從工作中獲得了巨大的受益。他每周的收入高達3.2萬美元,他有五輛車,並經常光顧東京最好的飯店。
  • 童年不被關愛,出道被嘲"冰箱剩菜",陳喬恩逆境中也能綻放光彩
    零幾年的時候,正是整個90後處於懵懂的青春發芽的時期,恰巧當時臺灣偶像劇在內地盛行。各種幼稚卻又不失甜美浪漫的偶像劇席捲而來,陪伴了我們整個懵懂的青春歲月。陳喬恩這個名字,對於90後來說一點也不陌生,早年的偶像劇十部有八部她都是女主,一點也不誇張,江湖人送外號"偶像劇女王"。
  • "溫飽思Y欲"的正確打開方式!
    小黑一直認為它應該有個別名叫:"色情小當家"!古人說"飽暖思淫慾",沒想到他們日本人在這方面的領悟力十分驚人。男主角:山寺隆一,35歲,有妻有娃。負責賺錢養家,東京平凡的上班族一枚。為了吃到有"幻之蟹"美譽的胴滿蟹。他足足跑了不下十個餐廳,可都一無所獲。好在正當他悲憤欲絕、生無可戀之時。
  • 一個美國 "小混混"在飛機上空姐伺候洗澡視頻火了!能別這樣炫富嗎?
    繼昨天威武的中國海鮮店女老闆以一敵三擊斃黑人劫匪大火後,另一個美國 "小混混"發了個視頻在"油管"上被刷爆了!放心,這次絕對沒那麼"血腥",但所有人看了後都會流口水!我保證,看下去。。。沒錯,兄弟們!這個畫面真的是在飛機上,而不是某個酒店。。。
  • 偽科學下所創造的"機器人大爺"!
    大爺也因此紅了一次,被網友們封為"中國好粉絲"。無獨有偶,早在2012年的日本就有位大爺也因為機器人火了一把。講真,小黑剛聽到這部電影的名字時。第一反應就是這部片紙絕對不是什麼"正經片兒"。以家用電器製造商的程度,俺覺得他們最多也就能造出來個掃地機器人。然而,人家老闆的志向可不僅限於此。人家要的是能雙足站立的高智慧機器人。
  • 喝一罐就"斷片"?!北美夜店最流行的Four loko"失身酒"到底是什麼鬼?
    (一些商品3折起,別錯過~~)(點擊文章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搶購區)家園,近200種原裝進口生活用品特價中!Costco都能滿足你!如果過一周還沒到,可以把收貨人姓名和手機號發到客服微信:cakefu  和客服QQ:1119005009 會幫您查詢的物流。(有問題都能解決,沒收到我們會補)3、看您自己買的東西和付款狀態可以進入"家園商城"拉到最下,有一個"我的訂單"點擊進去就可以看到您所有在我們這裡的歷史購物明細和您訂單的發貨情況。
  • "鄧文迪第二":中國女子張爽起訴美國億萬富豪帕菲特性侵,生兩子!出差買"偉哥"不分晝夜性愛
    Parfet)可能要有大麻煩了!(先聲明一下,帕菲特,不是巴菲特!)更誇張的是帕菲特的性慾極強,還曾命令張爽買「偉哥」給他,並要求不分晝夜的不停搞。。。《底特律自由報》報導,訴訟稱:"被告帕菲特要求原告與其發生性關係,並威脅原告,如果她不就範,可能會遭受被開除等嚴重後果。"據媒體報導,帕菲特結過兩次婚,育有六名子女。張霜也是已婚,與帕菲特所生小孩,現在分別為7歲、4歲。
  • 被誤讀的"大表哥"丹·史蒂文斯
    等待是值得的,反差之下"大表哥"的顏值直登宇宙巔峰!話說,"大表哥"的暱稱是怎麼來的呢?當然是源於粉絲心目中的經典《唐頓莊園》。不過,粉絲們也許並沒有留意到,"大表哥"其實應是"大堂哥",絕非大表哥。在《唐頓莊園》中,作為伯爵的繼承人,馬修是伯爵的遠親,同樣姓"克勞利",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是隔了三代的旁親,即他的爺爺的爺爺和伯爵的爺爺的爸爸是親兄弟。所以,馬修和伯爵家的大小姐瑪麗是堂親關係,絕非姻親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