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e G. Davidson:哈雷傳人,哈雷設計師,哈雷傳奇

2021-02-28 哈雷戴維森長沙

我的興趣愛好、我的工作以及我在空餘時間做的事情大致相同,都是圍繞著同一個大主題,我是一個藝術家,這就是我一生所愛。」

——Willie G. Davidson

Willie G. Davidson,單單從姓氏就不難猜出他是哈雷·戴維森家族的一員。關於這位哈雷家族的傳奇人物,且聽我們娓娓道來。

Willie G. Davidson一生最愛兩樣東西:繪畫以及摩託車。他曾這樣形容過自己:「我是手握畫筆而生的,我的血液裡流淌著的是汽油!」Willie對摩託車的喜愛簡直與生俱來,「我小時候經常看見摩託車經過我家門前,它們讓我非常著迷。」Willie對藝術也有極高的熱情且極具天賦,在他身上,藝術與哈雷摩託車傳奇地結合在了一起,發揮出奇妙的化學反應


△ 1947年,年僅14歲的Willie G. Davidson畫的「脊狀頭發動機(KNUCKLEHEAD)」,這也是他夢想的開端。

少年時代即開始繪畫創作,隨著年齡增長,Willie對藝術和設計的興趣愈加濃厚,高中畢業後他在威斯康星大學藝術專業就讀,但他發現那裡並不適合自己:「學校的課程以理論教學為主,而我生來就喜歡摩託車,想成為一名工業設計師/繪畫師。」1954年的冬天,Willie無意中看到一篇雜誌文章為他指明了新的方向。「這是一張洛杉磯藝術中心設計學院的學生在創造夢想之車的圖片。他們所做的事情正是我想做的——將對藝術和汽車的興趣結合起來。這才是我應該去的地方!」Willie說服父母支持他前往藝術中心設計學院。在藝術中心學習期間,Willie開始在哈雷戴維森做兼職,還為哈雷戴維森設計了1957油箱標。

1957年,他完成學業回到密爾沃基,並與他的高中女友Nancy結婚。可讓人大跌眼鏡的是,作為哈雷戴維森創始人的孫子和哈雷董事長的兒子,並沒有按傳統觀念立即進入家族企業任職,而是進入前沿工業設計公司Brooks Stevens,從事產品設計工作。小到外置馬達,大到汽車,五花八門,他只想努力證明自己是一位專業的設計師,實現個人對藝術的追求。

直到幾年後,當他為卡什曼(Cushman)設計小輪摩託車時,哈雷戴維森也正要推出自己的Topper摩託車。1963年,就在他將過30歲生日之際,在父親的勸說下,Willie終於放棄了在父親競爭對手公司的工作,加入了哈雷,出任哈雷戴維森的第一任設計總監。在這之後的五十年裡,Willie G.用藝術的品味與專業的工業設計相結合,從產品本身到生活方式的延伸,都將哈雷摩託車推向了更高的層次,逐漸改變了人們對於摩託車這一交通工具的原始看法和體驗。

在60年代初,哈雷戴維森忙於擴大自己的產品線,Willie的首批設計項目之一就是重新設計一個可以貼在高爾夫球車、雪地車和摩託車上的公司標誌。他採用了人們熟悉的橙黑色塊圖樣,和他在60年代設計的服裝圖樣類似。「我很喜歡這樣的大色塊,很直觀,也很簡潔,之所以選擇橙色和黑色是因為這兩種顏色是哈雷戴維森的歷史和商標的組成部分,影響力極大。」之後,Willie也重新設計了摩託車零件和配件包裝,與標誌匹配。

△Willie為哈雷重新設計的橙黑色標誌

作為常駐藝術家和設計總監,從產品設計,包裝和出版,到攝影藝術指導,Willie都親力親為。「當我開始在這裡工作之前,公司未正式成立設計部。公司當時需要向外界公開招募新人或通過諮詢公司介紹等等。我很幸運,因為有一個開放的舞臺讓我去發揮。」

進入20世紀70年代,哈雷戴維森公司由美國機械鑄造公司(AMF)掌控,在此期間,Willie也逐步壯大了哈雷的設計部。從1971年為超級滑翔摩託車設計標誌起,威利負責設計了一系列的哈雷標誌,也因此確立了哈雷的「工廠定製」優勢:自有的工程設計加上獨特的製造工藝。從而使得哈雷所生產的摩託車更具有全程定製的風格

△ 美國機械鑄造公司(AMF)掌控哈雷期間,Willie設計了旅行自行車草圖,哈雷考慮過生產這種旅行自行車,但最終還是否定了。

△ Willie對美國民間藝術和美洲原住民藝術的興趣全都體現在他的設計作品中,例如1990年設計的「Willie G.」傳動裝置和1991年設計的Sturgis T恤。

Willie G. 不僅一手建立起哈雷設計部,他也逐漸成為哈雷品牌的情感中心。1981年到1985年,是哈雷公司經歷的艱難時刻,它經歷了從美國機械鑄造公司(AMF)手上買回公司,又面臨了嚴酷的市場競爭和嚴峻的經濟形勢,甚至一度瀕臨破產。挫折才更激起奮進,在最困難的時期,Willie也未想過放棄,他始終與大家同在。作為公司形象大使,Willie常和他的妻子Nancy一起騎著哈雷定製的摩託車去參加一些集會,向公眾展示哈雷即將推出的標誌性產品,這讓他成為迅速發展的哈雷戴維森家族的情感中心,也讓哈雷最終戰勝困難,重新崛起。

2003年,是哈雷戴維森公司100周年。至此,Willie領導哈雷戴維森設計部已有整整四十年。Willie參加集會時曾說過,「我們與你同行」,這標誌著哈雷的崛起備受矚目,哈雷在當時已成為摩託車領域的領軍者,Willie的工業設計夢想也通過哈雷實現!

△ 1981年,Willie在Buyback騎行時在一家經銷商店留下親筆籤名。

今天,我們可以通過威利在不同時期的創作作品,看到他一系列經歷以及他投入在哈雷戴維森品牌上偉大的創造力。並且,Willie還一直在不斷嘗試新題材、新色彩和新形式,包括不同的抽象派畫法:「不斷地重複畫同一樣東西很容易,許多藝術家都是如此,看畫展時你會發現所有的樹木都有一些共同之處。不過我並不想過這樣的日子,所以我試著每天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

退休後的威利目前更多地專注於作畫,但是,在他一手建立起來的Willie G. Davidson產品開發中心,設計部仍在努力奮鬥。Willie的精神依然引領著這個團隊運作,哈雷的內核也依舊通過一代又一代像威利一樣的哈雷人接力,不斷締造新的傳奇

△ Willie G. Davidson近期的水彩畫作品

這就是Willie G. Davidson的故事,這也是關於創造力、夢想、自由與堅持的故事。哈雷不是一個人的哈雷,可正是每個熱愛並執著的哈雷人,不斷努力、勇於前進,才實現了這個屬於每個哈雷人的摩託車夢想。



相關焦點

  • #哈雷 品牌#始於1903的經典,歷經百年的傳奇
    哈雷傳奇式的發展總是和特定的歷史環境聯繫在一起。第一次世界大戰,哈雷抓住時機,以戰場為市場,生產了約2萬輛軍用摩託,獲得了可觀的利潤。1918年,一戰停戰協議籤訂的第二天,盟軍下士羅依•霍爾茨就是騎著一輛哈雷,第一個進入德國的領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哈雷又一次搭上了軍火工業的快車,開始躍進式的發展。到二戰結束時,哈雷共生產了9萬輛WLA型軍用摩託。哈雷摩託與美軍朝夕相處,已經成為這些軍人生命中揮之不去的一部分。哈雷寄託了他們內心深處的愛國激情,他們也成為哈雷最忠實的支持者。
  • 哈雷338R公開設計圖 帶你快速讀懂「最小哈雷」
    這些設計早在2019年12月10日就已經提交到相關部門,但是只有哈雷戴維森(Harley-Davidson)被列為版權所有者,而哈雷設計師則對此設計表示讚賞。
  • 當HarleyDavidson遇上PIAGGIOvespa
    😊😊😊早上9點 哈雷整齊集結在家門口迎接可愛的小v到來 大家都準備好 要出去開心的浪一浪了👫👭👬哈雷幾乎全是帥哥型男 唯一一位女神參加活動 也因為騎的哈雷 多帶了幾分硬氣哈雷女神-心情不得不說 這次活動我作為vespa新手女車主 在騎行技術並不很好的情況下 切實感受到了來自集體來自哈雷大哥們無微不至的關照,每個匯車路口都有一個健碩的哈雷大車提前擋住支路來車供隊伍有序通過,每次超車也有哈雷提前開道保障前方安全
  • 京城外賣哈雷送餐,保安瞪大眼,忘記攔截測體溫!
    單是哈雷機車就讓人很激動了,還記得以前看電影,銀幕中強勁的電吉他solo聲響起,伴隨著重金屬的鼓點,施瓦辛格扮演的終結者,穿著搶來的一身皮裝,從酒吧的臺階走下來、騎上門口那臺肥仔的時候,已經在我心中種下了硬漢=美式機車的形象。BLT外賣餐也非常值得說說!
  • 常鋮曲雙雙空降哈雷大會 化身哈雷騎士來襲
    近日,「哈雷北塘英雄聚」主題騎行活動在天津濱海新區北塘古鎮舉行,來自全國的600餘名「哈雷騎士
  • 電影中的哈雷摩託車
    「哈雷不是摩託車,在哈雷迷心裡,它是寶貝,是玩具,更是象徵自由的精神。」哈雷摩託車也成為眾多哈雷迷的珍貴藏品。
  • 長春交警單價36萬的哈雷摩託車惹爭議 36萬的哈雷屬於什麼檔次?
    為顯示哈雷中隊工作人員風採,長春交警直屬大隊曾發文致敬一位「哈雷」鐵警,其中提到,哈雷鐵騎是交警支隊的新星。36萬的哈雷屬於什麼檔次?對於許多昆汀迷來說,想必很熟悉其導演生涯中的標誌性影片《低俗小說》,拳擊手布奇在面對女友哪裡弄來的摩託車的提問時,回答到:「這不是摩託車,這是哈雷。」哈雷,很多時候都不是作為一個單純的交通工具而存在,對於哈雷愛好者來說,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精神。同時也因為其在摩託車行業中較高的價格一直備受關注。
  • 最便宜的哈雷機車,哈雷750真的不是玩情懷,好車不怕造
    說起哈雷,我總覺得那是和悍馬一樣死蠢笨重得恐龍時代的產物,理應被淘汰。
  • 哈雷摩託為什麼那麼貴?
    但是為何價格遠超本身性能的哈雷能那麼火?它又憑什麼賣那麼貴?我們先來看看哈雷的歷史。哈雷,全稱哈雷戴維森摩託車公司,1903年創辦,是個百年產業了。這百年來哈雷經歷過戰爭、經濟衰退、蕭條、罷工、買斷和回購、國外競爭以及市場變幻的重重洗禮,但都堅強地挺了過來。哈雷的V型雙缸發動機和其強大的功能引擎都是值得其驕傲的地方,不過,今天這不是我們今天的重點。
  • 哈雷也可以很快,盤點5秒以內破百的十款哈雷摩託
    說到哈雷這個品牌,人們總是會聯想到一些特定的東西,比如濃濃的美式風格、V-twin發動機、白邊輪胎、真皮掛包、響亮的排氣聲以及把手上的穗子等等,而很少有人會把它和速度聯繫起來,作為巡航車,它的任務就是讓駕駛者在道路上放鬆地遊弋。
  • 美國隊長的哈雷摩託車 Captain America
    美國大片《復仇者聯盟》將於5月12日在全國內各大小電影院熱播。 據悉,這是哈雷戴維森全新推出的摩託車車型,為了滿足城市間走走停停的行車需求,這款摩託車搭載的是一款水冷的發動機;而為了進一步提升車輛的可操控性,則採用了全新懸掛系統和寬大手把轉動角度的設計。
  • 睿鷙人物 | 純粹和直接——真正的MC只能接受最傳統的哈雷文化——專訪上海ROARING CHORUS MC俱樂部創始人崔瑋
    開在魔都深巷的崔瑋的私房菜館,低調不搶鏡、環境優雅、價格合理,也正是在這裡崔瑋終於與哈雷摩託電光火石般相遇。  2014年,崔瑋在餐廳門口接觸到了哈雷。「最初見到哈雷,也是朋友們來餐廳吃飯的時候開來的。」崔瑋說起第一次見哈雷立刻神採斐然,「那之前我也開摩託車,但是從來沒有開過哈雷。」。1997年就有了摩託車駕照並且開始玩摩託車的崔瑋,和所有熱愛哈雷的人一樣,根本無法抵擋哈雷的魅力。
  • 哈雷Street750與川崎小火神650對比
    如果單論外觀,驃騎府覺得哈雷Street 750逼格更高更漂亮,全車線條圓潤洗鍊,簡潔明快。外觀上結合了美式巡航,街車,復古咖啡等多種設計元素,如果說騎摩託車是彰顯男人硬漢氣息的最佳方式,那麼哈雷的車可以將這種效果放大,你要知道哈雷專注美式巡航已經一百餘年,在巡航車這一塊的外觀造詣深厚,有自己的文化底蘊,如果你是顏值控的話,選擇哈雷750沒錯。
  • BMW R18國內正式發布,VS Harley-Davidson Fat Boy
    R18 純粹版Harley-Davidson Fat Boy 28.58萬元哈雷旗下巡艦車車型可選較多,從國內在售的STREET BOB街霸 17.58萬元到旗艦Fat Boy28.58萬元不等。 哈雷巡艦車具有兩個發動機配置選項 Milwaukee-Eight 107或114。
  • 關於哈雷的電影,你get到了沒?
    這就是哈雷·戴維森牌摩託車以及它的哈雷文化。      當年的反文化如今已經成為今天的主流文化。崇尚自由,獨立,積極的精神陪伴著騎士們追逐夢想的旅途。只是「在路上」不再是逃離社會桎梏的途徑,而是一種體驗感受的方式。60年代曾經流浪叛逆尋夢的哈雷小子們在90年代已經進入社會主流,成為社會中堅。
  • 哈雷彗星圍繞太陽運行的周期
    對此,許多人想知道:哈雷彗星圍繞太陽運行的周期?哈雷彗星下一次何時出現?接下來就由小編為大家解惑。一、哈雷彗星是什麼星彗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掃帚星」,它是太陽系中質量較小的天體,與地球一樣圍繞太陽轉動。據了解,人們至今已發行1600多顆彗星,其中最大最容易觀測的就屬哈雷彗星了。之所以有此名,是因為這顆彗星是一位叫哈雷的英國天文學家第一次算出的。
  • {轉哈雷戴維森官方}揭開哈雷LOGO的7大秘密
    哈雷戴維森官方號橫條加盾徽的哈雷LOGO,是哈雷愛好者們最常見的哈雷象徵。
  • 哈雷戴維森IRON 1200:讓我在秋天裡無法自拔
    油箱上這些看似隨意的彩條背後,其實埋藏著哈雷戴維森一段難忘的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人們對廉價代步工具需求的急劇增長,以本田為代表的日本摩託車品牌進軍美國市場,向哈雷戴維森發起了挑戰,而彼時的哈雷戴維森被強大的競爭對手逼上了「絕路」。為了渡過難關,哈雷戴維森在1967年獲得了美國機械鑄造公司(AMF)的資金支持,暫時渡過了財務危機。
  • Harley-Davidson Pan America全新跨界登場
    就在早前北美時間2021年02月22日、Harley-Davidson(哈雷大衛森)美式經典重機品牌,終於全球首演全新Pan America跨界車款!自身是一位熱愛騎乘與冒險的騎士、同時也是電影「水行俠」男主角的Jason Momoa(傑森 摩莫亞),在經過一連串的試乘與體驗過這款哈雷全新跨界車款的Pan America 1250之後,也因此決定與Harley-Davidson品牌共同合作,來推廣Pan America這款全新跨界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