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一個時代要結束了嗎?」這是一條來自微博大V相徵的爆料,他的個人身份是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
這條毫無徵兆的爆料「一石激起千層浪」,讓一些關於「蝦米音樂將執行人員變動,團隊面臨解散」的消息也不脛而走。「蝦米音樂將關閉」的話題隨即登上了熱搜。
曾經的蝦米音樂,它不僅是小眾音樂愛好者的基地,更是擁有2000萬註冊會員的音樂巨頭。
隨著在線音樂市場的風雲變化,蝦米音樂在取得短暫的輝煌之後,轉身走向沒落,甚至逐漸被人們遺忘。
生於小眾,曾站在音樂App頂端
最早的蝦米音樂並不叫蝦米音樂,而是叫EMUMO,其用意是EARN MUSIC&MONEY(讓音樂人能用音樂賺錢,而不是用愛發電)。
從2006誕生起,蝦米音樂創始人王皓,就對蝦米音樂注入了其它音樂平臺所不具備的專業性。
蝦米音樂的曲庫有近百種分門別類的劃分,並且每個專輯和音樂人都有詳盡的介紹,簡直就是音樂的「百科全書」。
此外,蝦米音樂又開放了用戶修改通道,用戶可以自行上傳歌曲、編輯、翻譯歌詞、完善音樂人資料等。初期的蝦米音樂就是由眾多音樂愛好者一磚一瓦搭出來的。這也讓其擁有了獨特的粉絲粘性和音樂氛圍。
憑藉對音樂獨特的理解。蝦米在音樂推薦方面還將權重向小眾音樂傾斜,捧出了大量的小眾歌手和獨立音樂人,也讓蝦米音樂聚集了越來越多的小眾音樂愛好者。
到了2013年,蝦米音樂註冊用戶數已超過2000萬,每月被收聽歌曲量超200萬首。一度成為當時最受歡迎的在線音樂軟體。
迎來援手,掙扎中獲得資本
在線上音樂極為混亂的那個年代,經過了最初的無版權階段後,蝦米音樂嘗試開創音樂付費模式的先河,一直與唱片公司接觸支付版權費用,試圖將版權費進行分攤,讓用戶付費下載,即「版權分銷」 。
受限於國內用戶的付費思維,千分之五的付費率根本無法擔負版權的支出:王皓說「蝦米每年支付的版權費用是收入規模的十幾倍」。在2010至2011間,蝦米音樂險些因為熬不下去死掉。
2012年,數位音樂的付費問題被推上風口浪尖。根據當時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統計,截至2011年,5.1億網民中網絡音樂的用戶為3.86億,網絡音樂市場規模將達到28億元,但是版權收入只佔音樂產業收入應收的2%。若實行付費音樂下載模式,將釋放巨大的經濟效益。
那時候的商業巨頭們瞄準了數位音樂產業這塊香餑餑,相繼進入音樂領域,開啟了一波大收購。
2013年,掙扎中的蝦米終於迎來了阿里的收購,與之後的天天動聽組成阿里音樂,成為阿里文娛產業的一部分。
版權得與失,在線音樂的「勝負手」
蝦米音樂被阿里收購後,王皓自信滿滿,他說:「有人說音樂已死,但我們有信心,網際網路改變了許多行業,現在輪到音樂了」。
2014年時,蝦米音樂的用戶付費比例為0.8%。王皓認為,如果能把付費用戶的比例提高到5%,數位音樂行業將從一個幾億元的市場發展到上百億元。
然而,2015年7月,國家版權局發布《關於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的通知》,要求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傳播未經授權的音樂作品,並責令各個網絡音樂服務商將未經授權的音樂作品全部下線。
不過,此時的阿里勢頭正盛。斥資獲得了很多版權,包括三大唱片公司;滾石音樂、寰亞唱片等多家唱片公司的獨家版權;五月天、S.H.E、劉德華、張學友、任賢齊、梁靜茹等華語樂壇一線歌星的經典歌曲。
當時,在線音樂服務行業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騰訊系的QQ音樂、阿里系的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海洋系的酷我音樂和酷狗音樂。三大派系掀起了版權大戰。
怎想,版權大戰剛打一半,海洋系與騰訊系合併,成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也就是現在我們所說的TME。擁有QQ音樂、酷狗、酷我等產品的騰訊音樂一躍成為最大的巨頭。
藝恩數據顯示,2015年~2016年,光是QQ音樂的曲庫規模就達到1500萬首,而蝦米音樂只有400萬首。憑藉豐富的歌曲庫,QQ音樂吸走了大量用戶。
而那時的阿里高層並沒有加注版權,反而把核心資源轉移到改造「阿里星球」上。一場版權危機悄然而至。
據艾瑞諮詢《2016年中國在線音樂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TME旗下三大在線音樂平臺的版權覆蓋率已經達到90%,阿里音樂只有20%。當阿里意識到版權成為決定在線音樂平臺生死存亡關鍵因素的時候,此時的TME,早已佔據了超過70%的在線音樂市場份額。
而蝦米音樂,在失去大量版權資源後,一時間大量音樂被下架。蝦米音樂不得不繼續走小眾路線,扶持獨立音樂人,打造音樂社區,但都沒有引起太大反響。
2018年,蝦米音樂的市場滲透率被QQ音樂、網易雲音樂等甩在了身後。2019年,蝦米音樂的市場滲透率僅為1%,MAU(月活)為500萬——對比QQ音樂的25000萬,差距顯而易見。
從比達諮詢最新的數據來看,2020年上半年騰訊系(TME)三大在線音樂平臺的日活和月活都遙遙領先其他平臺,蝦米音樂跌出前四,在月活上甚至不及咪咕音樂。
如今的在線音樂市場馬太效應越加顯著,強者越強,弱者越弱。這印證了一句話:「得版權者得天下」。雖然關停傳聞暫未得到官方確認,但這個曾經承載了許多人音樂夢想的產品,似乎走上了末路,留給愛樂人的時間已經為時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