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最難攻的一個省,日軍出動70萬兵力,打了6年!

2021-01-18 騰訊網

說到我國的抗日戰爭想必大家對此都是有一定的了解吧,當時日軍為了擴大自身實力,於是便出動了300萬的大軍侵入了我國,因此後來在1937年的時候,抗日戰爭就已經爆發,當時日軍已經完全的割佔了我國東北地區的大部分的領域,可以說是日本說經過的每一個省都是人間地獄,但是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所說的就是在抗日時期最難攻的一個省,這個省日軍出動了70萬的兵力,攻打了6年的時間,其中有十萬的日軍已經葬身於此,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在日軍登陸上海之後,可以說使用的裝備都還是非常的警精銳的,在上海淪陷之後可以說是混亂一片,上海淪陷日軍便將老頭對準了華北地區,一路攻佔到了長沙,在這裡日軍停下了步伐,因為在這裡發生了長沙會戰,這場戰役持續了六年的時間,這六年的時間中一共是有三次大規模的戰爭,被稱為是「長沙保衛戰」,要知道長沙這個戰略位置是非常的重要的,如果一旦日軍侵略了長沙的話,那麼就切斷了我軍的物資運輸路線。

所以對於日軍來說長沙是要一定被拿下的一個省份,在1939年的時候,日軍就已經開始在集結軍隊,最初是有10萬的兵力,以及上百架戰鬥機,當時面對日軍如此強悍的攻擊,我國不論如何也還是需要守住的,所以為了抵抗日本的進攻,我國也是出動了40萬的兵力,但是最終還是很難抵抗日本的10萬兵力。直到後來我軍便採用了「天爐戰術」來和日軍對抗,而日軍前前後後一共出動了70萬大軍。

這場佔城持續了六年的時間,最終日本也並沒有拿下長沙,直到在1944年,日本對長沙進行了第4次的進攻,最終上萬十萬這才將長沙攻陷,但是正是因為日軍在長沙的戰役中放慢了腳步,拖延了日本的很多計劃,最終才得以取得最後的勝利。

世 界 通 史

global--history

相關焦點

  • 抗日戰爭時期,日軍一個師團有多少兵力,多少支步槍?
    抗日戰爭期間,日軍軍隊實行的是分隊、小隊、中隊、大隊、聯隊、師團的編制體系,以侵華日軍第3師團為例,該師團屬於甲種師團,在發動侵華戰爭時,該師團總兵力達到了25375人,共持有
  • 擊斃日軍大將,2萬草鞋兵迎戰15萬精銳
    擊斃日軍大將,2萬草鞋兵迎戰15萬精銳》在抗日戰爭中,桂軍為抗擊日軍侵略者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同時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據國民政府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統計的數據顯示,自1937年以來的8年抗戰中,廣西徵募士兵及勞工共計450萬。而當時廣西人口僅有1200萬人,也就是說直接參加或者間接參加抗日戰爭的就佔到了總人口的37.5%。
  • 日軍一個師團有多少兵力?為何武漢會戰50個軍打不過10個師團
    《日軍一個師團有多少兵力?為何武漢會戰50個軍打不過10個師團》 在此前一篇題為《蔣介石令部挖開黃河大堤,致千萬人無家可歸,戰後自嘲:千古笑柄》的文章中我們曾和大家講述了「蘭封會戰」。
  • 上海易攻難守,陳誠仍犧牲20萬精銳死磕日軍,8年後發現真高明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北平淪陷,華北告急,敵軍鐵蹄所到之處,華夏民族生靈塗炭,華夏大地哀鴻遍野,而這時,遠在南京坐鎮指揮的蔣介石,突然將自己的心腹,重點培養的土木嫡系陳誠叫到身邊,意味深長的問道:華北和上海,你選一個與敵軍決戰的地點吧!
  • 1937年抗日戰爭初期,民國空軍的表現為何如此優秀?
    從1931年東北九一八事變開始,中國便開始了抗日戰爭,到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進入全面的抗日戰爭時期。相比較1931年握有先進武器,但極其窩囊的東北軍,1937年全面抗戰時期的國軍還是無愧於國家的軍隊這一稱呼,淞滬會戰,雖然70萬精兵損失了近一半,但是也嚴重的削弱了日軍的陸軍力量,全面開戰前日本有25萬正規軍,都是老兵來的,一個淞滬會戰,便損失了近五萬,可以說是元氣大傷。
  • 向守志將軍經常提起,抗日戰爭中最有趣一次戰鬥:日軍光屁股逃跑
    10月22日上午,日軍一個聯隊3000餘人向我團駐紮的老爺廟發起猛烈進攻,激戰至黃昏,我們傷亡30餘人,擊斃日軍70餘人,被迫撤出戰鬥,扛著機槍跑到了七亙村休整,這成為我們向日軍展開的第一次戰鬥。10月底,我被調到2營機槍連任連長,得到日軍109 師團135聯隊要從昔陽進犯榆次的消息,劉伯承師長決定讓我們771團和772團去打。
  • 中國抗日戰爭70問
    滿、蒙、回、維、藏、苗、瑤、黎、壯、朝等少數民族同胞積極投身抗日鬥爭,在近800萬海外僑胞中,僅回國參戰的粵籍華僑就有4萬多人。抗日戰爭成為近代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戰」。  6、抗日戰爭的艱苦性有哪些具體表現?
  • 抗日戰爭時一個軍規模有多大?真的還沒有日軍師團人多?
    1937年7月7日當天,爆發了盧溝橋事變,這是中國進入全面抗日戰爭的起點。我國和日本分別在本國進行軍隊的招募及組建。我國當時的人口總數為4.5億,如此大的人口卻只組建了500多萬軍隊,僅40個集團軍。四等師團制這種日軍獨特的編制,讓我軍在抗日戰爭時期苦不堪言。日軍師團擅於進行多兵種聯合作戰,步兵是必備的基礎兵種,除步兵以外,還有騎兵,炮兵,工兵,日軍師團還配備了專屬的運輸兵部隊,所以日軍師團可以在請求不到任何支援的情況下,打響戰爭的旗號。那時的日軍規模大到什麼程度呢?在抗日戰爭前期,四個階梯通常是日軍一個師團的細分標準,又稱四單位制。
  • 血戰風陵渡:兩個營鏖戰1500精銳日軍長達半個月,日軍被打得寸步難行
    當時38軍軍長孫蔚如認為,日軍沒有一個師團以上的兵力,絕對拿不下風陵渡,因而對保衛風陵渡很有信心。 李振西接到命令後,迅速帶領第一、三兩個營向日軍殺去。激戰到下午4點鐘,李振西收復了萬古寺,奪回兩門大炮。三營長張希文率部直追日軍,在西姚溫村遭到日軍埋伏,激戰從第一天傍晚打到第二天上午,日軍不斷增兵,第三營僅剩下了100人。此時,李振西團長也被日軍圍困,無法抽出兵力救援。
  • 抗日戰爭時我軍一個軍的有多少人?真的還沒有日軍師團人多?
    那時,一個軍下面會管制2個到4個師,實際上一個正規軍的兵力可以達到12000多人,由此看來我國一個軍的兵力相當於日軍一個師團,但是從兩國的火力配置上來說,日軍師團的火力比我軍猛烈太多。到了侵華戰爭後期,雙方都在這場戰爭中下了血本。
  • 《亮劍》中,李雲龍的800人兵力,是如何頂住日軍一個聯隊的?
    相信有很多人都看過《亮劍》這部抗日劇,劇中講述了以抗日戰爭為背景下,主角李雲龍的抗日故事。其中,在李雲龍第一任妻子死後,為了替妻子報仇,李雲龍開始組織軍隊攻打平安縣城,其中有一個小故事是,李雲龍一個800人的兵力竟然抵擋了日軍一個聯隊的進攻,這在真實歷史上是可能存在的事情嗎?別急,下面聽小編細細分析給你聽。
  • 抗日戰爭史上22場艱苦卓絕的大會戰
    ,結果光在上海戰場就打了三個月,雖然最後日本取得了勝利,但是也因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此戰日軍傷亡5萬餘人。日軍參戰總兵力約合4個半師共14萬人,傷亡近3萬人;中國軍隊參戰總兵力6個集團軍計52個師(旅)共28萬餘人,傷亡10萬人以上。
  • 兵力8萬的29軍,是如何輸給兵力僅6000的日軍的
    1937年爆發的「七七事變」,既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七七事變」前夕,負責守衛平津地區的是西北軍將領宋哲元和他的29軍,就當時的兵力而言,29軍有4個師,以及大量的保安隊,總人數在8萬左右,而日軍的正規部隊的數量卻不足6000。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經典的戰役是哪些?我國入選戰役令人想不到
    1937年,國民政府部分機構從南京遷到了武漢,故該地成了中國軍事、政治、經濟的中心。日本佔領南京後,開始計劃攻佔漢口。但由於各種條件的限制,這個計劃暫時擱置。直到1938年4月,日軍大本營決定實施徐州會戰的同時,也決定對攻打武漢。5月底,日軍大本營陸軍部決定秋季進行漢口作戰。6月15日,日本御前會議正式決定對武漢作戰,故「武漢會戰」爆發。
  • 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1937年至1945年的抗日戰爭及其最後勝利,是...
    這時抗日戰爭已經進行了整整十個月,飽受戰爭之苦的中國人民,無不渴望和平的早日到來。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覺得有必要對這10個月的經驗做一個總結性的解釋,給全國人民一個關於抗戰前途的說法和答案。1938年5月至6月,毛澤東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上發表了《論持久戰》的長篇演講,這一論著是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最重要的軍事著作。
  • 抗日戰爭比你想像更殘酷
    對於這隻孤軍深入八路軍根據地腹地的日軍,八路軍副總指揮彭德懷決定調集優勢兵力將之殲滅。八路軍調集了8個主力團總兵力超過2萬人,將岡崎大隊團團圍困於武鄉縣蟠龍鎮關家堖。2萬vs500——八路軍的兵力是日寇的40倍。
  • 抗日戰爭比你想像更殘酷
    對於這隻孤軍深入八路軍根據地腹地的日軍,八路軍副總指揮彭德懷決定調集優勢兵力將之殲滅。八路軍調集了8個主力團總兵力超過2萬人,將岡崎大隊團團圍困於武鄉縣蟠龍鎮關家堖。2萬vs500——八路軍的兵力是日寇的40倍。
  • 抗日神劇中不堪一擊,真正日軍有多強?抗戰14年沒能全殲1個師團
    從1895年的甲午戰爭到1945年的抗日戰爭勝利。這50年內,日本屢次侵略中國,派出大量的日本軍人踏上中國的土地。在14年的抗日戰爭中,中國擁有數百萬的軍人,而日本不到200萬軍人。由於中國的經濟和軍事遠遠落後於日本,中國為了打贏抗日戰爭,付出超過3500萬人的傷亡,可以算是二戰中損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 日軍的一個大隊有多難打?連李雲龍這樣的硬茬都夠喝一壺了
    曾經的電視劇《亮劍》就擁有很高的熱度,其中有一個中國軍隊圍攻日本山崎大隊的情節,明明在人數上有著碾壓之勢,但拿對方一點辦法都沒有,一直等到李雲龍部隊上場,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拿下。那麼日本軍隊的一個大隊,到底擁有多少兵力,為何那麼難打呢?
  • 抗日戰爭大場保衛戰,前線國軍大敗而歸,日軍為何卻心有餘悸?
    1937年10月23日,抗日戰爭時期最為慘烈的淞滬會戰已經接近尾聲,國軍前線總指揮陳誠下令將防線退至大場地區,而這也是國軍在上海市區最後一道防線。在國軍退守大場之前,日軍在淞滬戰場上的傷亡人數已經接近六萬,日軍指揮官松井石根面對後撤的國軍甚至已經無力下達追擊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