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校長會(ID:xiaozhangclub)
當全國學校由於疫情延遲開學後,很多人都開始羨慕老師擁有「加長版寒假」。
然而事實上,這些天老師們早就忙翻了!
你以為的老師假期是這樣——
實則卻是這樣——
全天24小時待命,詢問、登記、上報,一邊要關注學生的動態和身體情況,一邊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分批到社區值班,一邊還得籌備線上課程。
有時忙到夜裡11點發現仍有兩個家長沒有回覆,不得不懷著忐忑的心情打電話,情況好的及時接聽,溝通順利;情況不好的直接掛斷,聽之任之。
因為在部分家長和學生心中,老師的形象早已成了這樣:
囉嗦
雞賊
但是,在此次大難面前,老師們卻用實際行動為「為人師表」這四個字做出了新的詮釋。拋卻嚴厲的外表、古板的思想這些固有印象,原來,老師還可以是這樣的。
01
教師·大愛
2月3日凌晨,杭州建蘭中學804班班主任郭簡給自己的學生們寫了一封信,並同步發布在了班級群和朋友圈。深夜的朋友圈被這封動人的信瞬間點燃。
我截取了其中一部分文字,字裡行間滿滿都是老師對孩子的愛:
人都有信仰,它不是你平日裡高喊的口號,它不是你掛在朋友圈的籤名。它,貫穿了你一生的靈魂。而我的信仰,就是對這片土地,最深沉的愛。
因為我愛腳下這片熱土地,我想告訴我的孩子們,它也應該是你的信仰!
我最親愛的孩子們!他日,你長大。請你做像鍾南山爺爺那樣的人!敢說真話,勇挑重擔,專業一流,成為10幾億人的倚靠。
我最親愛的孩子們!他日,你長大。如果你願意學醫,請你做像這些衝上一線的醫護人員那樣的勇者。用自己的身軀,扛起萬重大山。
總是要到這一刻,我們才明白,什麼是白衣天使。他們不怕嗎?他們不哭嗎?責任重於泰山,選擇了這個職業,就要為其奉獻一切。
我最親愛的孩子們!他日,你長大。如果你願意走上科研道路,可不可以不僅僅評職稱發論文,可不可以為人類的發展,做更長遠的預計。可不可以,因為你的畢生努力,人們不必再遭受這樣的禍患。
我最親愛的孩子們!他日,你長大。如果你願意從政,請你做一個正直,誠實,心有大愛,心有慈悲的人!我相信,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只要心中有大愛,有著一顆慈悲的心腸,他就一定會為百姓踏實辦事!
我最親愛的孩子們!他日,你長大。如果你願意從商,一定記得。做商人必有幾分俠氣!憑本事賺錢,憑大義救國。
浙江發出物資告急的信息時,喊話的對象是浙商。請向家鄉,伸出援手。於是我們看到世界各地的浙商,用自己的能力,守護著這片熱土。
我最親愛的孩子們!他日,你若長大,你們會從事各行各業。但無論你在哪裡,在做什麼。
請你記得,一個人的信仰不能丟。一個人對祖國和人民的大愛,不能丟!我們要做對這個社會有用的人,我們的人生才有意義!只有溫暖了別人,你的世界才會更加精彩,更有意義!
翻閱每一位教育大師的歷史,於漪、錢夢龍、魏書生、李鎮西,無不懷著一顆對教育、對學生無比熱愛的赤誠丹心,無不對教育、對學生滿懷激情。正是有了愛心帶來的激情,他們才能真正的走進教育,走進學生的心靈。
有人說老師是無名英雄,無論身在哪兒,心心念念的無不是別人家的孩子。正是這份大愛,潤物細無聲,格外純真且彌足珍貴。
02
教師·熱血
「我可以搬運救災物資,可以當司機,勝任一些基礎性工作。現特向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小組請戰,本人願赴一線,不計報酬,不論生死,全身心投入到保衛人民的戰鬥之中,踐行一名黨員幹部的職責。」
這是蔡甸職教中心學校的80後黨員教師餘磊在他的請戰書上寫下的文字。
疫情爆發後,全國各地馳援武漢,1月28日,餘磊在家中百般焦慮,總想為武漢為蔡甸做點什麼。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小組成立後,他第一個遞交了請戰書。
緊接著,防控小組負責人的案頭又多了一份請戰書,請戰人叫李紅兵,也是一名黨員教師。他已經52歲了,也是一名轉業軍人,水電工程師。
當他看到火神山醫院正在蔡甸如火如荼建設的時候,他請戰到火神山第一線參加戰鬥,想憑自己的專業為黨和人民做出一點力所能及的貢獻。
面對兩封沉甸甸的請戰書,職教中心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負責人王德華同志百感交集,在平時的工作中,這一老一少兩位教師是業務骨幹;關鍵時刻,他們更是黨員學習的榜樣。
在餘磊和李紅兵身上,我們看到人民教師骨子裡的錚錚熱血,在國家危難之際,他們挺身而出「馳騁沙場」。課堂上。他們是「文弱書生」,課堂下,他們是真正的勇士!
03
教師·榜樣
蘇聯政治家、革命家、早期的國家領導人加裡寧曾經說過:「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象的態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著全體學生」。也因此,在疫情爆發時,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將成為一顆顆種子埋進孩子的內心。
吳炎坤是漢陽區玫瑰第二幼兒園老師,三年來,他每天準時給孩子們線上講繪本故事,可最近幾天的故事有些不大一樣。
這些故事不僅與肺炎疫情有關,語音也都是提前錄製好播放的。因為疫情最危急的時刻,他毫不猶豫的投身到了青年志願者的行列。
當小聽眾們好奇的留言,問「什麼是志願者」的時候,這名二十四歲的預備黨員教師,用行動給孩子們做出了解釋。
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的倉庫,吳炎坤和其他志願們齊心協力將一噸噸消毒水卸下,一件件醫療設備運放到指定位置;在倉庫門口,大家相互配合搭建起諮詢帳篷,接待愛心熱線,傳遞信心力量……
從白天幹到了深夜。
諮詢點裡,幾部熱線不停地響起,捐贈專線接到手機發燙。一個湖南張家界的老鄉,操著濃厚口音跟他說要捐十幾頭豬想殺豬給醫護人員吃點好的;一個內蒙古的爹爹,想把這幾年攢下的八百多塊錢捐給醫生……通話雖短,但暖人心。
還有來電諮詢自己的物資是否抵達,件數是否齊全,醫院能否收到,為了不辜負每一份愛心,在倉庫與諮詢點往返奔跑。雖然十二點的戶外只有5度,但身上卻全汗溼了。
吳炎坤在第一時間把這些暖心的故事傳遞給了孩子們,為了傳播積極的信念和健康的心態,病毒傳播的故事、新型冠狀病毒的故事等一系列疫情故事也應時而生。
不著痕跡,卻刻骨銘心,以自己的德行修養去教育、影響學生,再通過學生傳播、輻射於整個社會,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04
教師·堅強
2月2日一大早,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區虎頭山社區志願者王家生就來到虎頭山社區集合,然後背上消毒水箱來到漢丹小區,為該小區內的茶館等裡裡外外消毒,灑完消毒水後,又來到小區門口負責登記進出的車輛、行人。
王家生今年47歲,是襄陽市襄城區環宇小學的一名美術老師。1月22日,他的母親因心臟病、腦血栓病發病,在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因處在疫情期間,王家生並未通知親朋好友,而是一切從簡,忍痛將母親下葬。不幸的是,僅僅過了8天,身患高血壓的舅舅也去世了。
兩位至親接連去世,這給了王家生很大的打擊。但面對疫情,他選擇了堅強。「我是一名有著12年黨齡的老黨員。疫情當前,舍小家顧大家,是共產黨員應該做的。」
王家生說,在當社區防疫志願者時,他向居民反覆宣傳要自覺戴口罩,儘量不出門,「只要大家團結一心,就一定能戰勝新冠病毒疫情」。
所謂堅強,更多時候是掩飾起傷痛笑對人生。在王家生身上,我們看到堅強的力量,他為學生們樹立了榜樣,從而成就了一位師者大寫的人格。
05
教師·敬畏
我國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死亡人數,不斷增加。不得不讓我們重提一個詞彙——敬畏,敬畏什麼?生命!自然!
疫情當前,特級教師鄭英給學生們寫了一封信,希望通過這場疫情,能讓學生有更多的思考和成長,其中寫到:
善待萬物,不是因為吃了野生動物會危及健康,而是基於對生命的敬畏和源於悲憫心的不忍。深廣的悲憫心,是對包含人類生命在內的萬物的普遍同情、包容和關懷,這才是人類作為萬物之靈長該有的可貴和高貴。
確實,我們需要敬畏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因為它們的命運就是人類的命運:當它們被殺害殆盡時,人類就像是最後的一塊多米諾骨牌,接著倒下的也便是自己了。
此外,還有許許多多的教師在用自己的方式抗「疫」,她們不斷為學生和家長宣傳新型冠狀病毒預防知識;他們自創歌曲為抗擊疫情加油;他們將心理健康知識錄成短視頻……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教師職業所蘊含的使命感。
正如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葉瀾所提到的,今天教師的使命就是使學生能夠適應這個變化的時代,活出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實現他自己的人生價值,以及對這個社會盡一個公民的責任。
每一代的教師都會面對一個時代對教師使命的新要求,但教師使命也有一些不變的內容,那就是教師的事業始終是對人的一生負責任的事業。
你給學生的東西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是促進了他的發展還是阻礙了他的發展,教師要經常自問。
儘管學生不完全被教師所左右,但教師的教育會成為一種力量,可引導人前進和向上。
而在今天,我們感受到了這種力量!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就把它轉發到朋友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