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2 13: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我市是農業大市,地理標誌特色資源優勢突出。記者從日前在鹽召開的江蘇省地理標誌工作經驗交流會暨「蘇地優品」直播推介鹽城專場活動中獲悉,全市擁有地理標誌商標和產品61件,居全省第2位。全市地理標誌產品種植養殖面積達890萬畝,年生產規模1000萬噸,銷售收入突破230億元。
▲全國首例地方特色菜餚集體商標「鹽城八大碗」產業項目。
近年來,全市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紮實開展「培育鹽城地理標誌產業集群,助力深耕長三角接軌大上海」路徑系列活動,優化產業結構,開發特色產品,講好地標故事,提升品牌價值,全力打造以地理標誌為支撐的區域特色經濟。在省知識產權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智慧財產權部門始終把地理標誌工作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助力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堅持培大育強地理標誌產業集群,全力打造長三角北翼地理標誌產業高地。
創新政策措施,做大「鹽」字號地理標誌。我市高起點引領、高標準布局、高質量培育,將地理標誌培育納入「十四五」發展規劃、納入高質量發展激勵政策、納入目標任務綜合考核,成立領導小組,制定獎勵辦法,統籌推進地理標誌產業集群發展,持續激發市場主體創新創業活力。我市積極放大世遺效應,圍繞「生態+」新經濟,建立「一縣一品」發展策略,實施種植類、養殖類、加工類地理標誌運用促進工程,著力打造「大而全」「精而優」「小而美」地理標誌產業集群,力助讓「好環境的地方一定有好產品」「好風景的地方一定有新經濟」逐步化為現實。
集聚資源要素,做優「鹽」字號地理標誌。我市注重標準、質量、金融三個支撐,積極推廣「地理標誌+企業聯盟+標準化體系」管理模式,加強品種引進篩選、高產栽培技術和生產設施材料控制,指導建立「射陽大米」五統一標準、「鹽城大米」團體化標準、「鹽城龍蝦」出口產品標準、「響水西蘭花」冷鏈配送標準等,切實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2020年主導制定省地方標準1項,發布市級農業農村類地方標準8項。響水青花菜種植獲批國家級標準化示範項目,全省僅3個。圍繞促進地理標誌產業創新發展,積極探索建立智慧財產權質押風險補償機制,主動與中國銀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興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加強銀政企對接。
強化品牌導向,做響「鹽」字號地理標誌。我市突出三產聯動、龍頭拉動和開發促動,堅持把地理標誌貫穿於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全過程,支持各地立足資源優勢,打造各具特色的地理標誌全產業鏈,提升地理標誌農產品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能力。響水縣政府堅持撬動區域優勢,大力推進地理標誌產業聯動發展,全縣西蘭花種植面積達10萬畝,產業規模突破4億元,帶動就業1萬餘人,成為響徹全國的「中國西蘭花之鄉」。突出依託江蘇銀寶集團農業領軍企業,放大「鹽之有味」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效應,規劃推進全市農副產品地理標誌產業集群發展,整合「鹽城大米」「鹽城海鹽」「洋馬菊花」等地理標誌培育任務,新上精品大米加工、生豬全產業鏈合作、菊花產業鏈延伸等項目,努力建設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農副產品供應基地。菊花產業已實現年銷售量、加工技術、單季加工能力「三個全國第一」。
登瀛觀察,致力打造鹽城最具影響力的時政公號!
文 稿 | 鹽阜大眾報全媒體記者 範 進
攝 影 | 鹽阜大眾報全媒體記者 金展宇
值班主任 | 韓寶貴
原標題:《我市這一產業年銷售突破230億元》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