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8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康復醫學科 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
腰肌勞損是一種常見的腰部疾病,往往是多種原因造成的。
例如,長時間的體力勞動或運動,可因腰部負荷過重而造成腰肌的損傷;
長期缺乏體育鍛鍊的肥胖人群,站立是重心前移,也很容易引起腰部韌帶、肌肉的勞損。急性腰扭傷後未徹底治療,或逐漸勞損、出汗受涼以及運動量過大,超過了局部所承受的能力或反覆單一動作疲勞積累所致;
經常參加劇烈運動的人亦容易發生腰肌勞損。
腰肌勞損其主要症狀是腰部的一側或兩側酸困和疼痛 ,腰痛較重者常伴有腰肌緊張性痙攣 ,腰部活動受限,彎腰困難,病勢纏綿遷延而難愈,嚴重者可影響日常工作和生活。
這些症狀
可以通過腰部肌肉的鍛鍊達到緩解效果
下面介紹幾種腰背肌自我鍛鍊方法
1.麥肯基伸展
起始位:手肘彎曲,面部朝下。
動作:緩慢撐起上身,保持前臂貼著支撐面。保持10秒,然後慢慢放鬆回到起始位。重複做20次。
2.「鳥狗」式
起始位:手掌和膝蓋垂直於地面,保持頭部和後背處於一條直線。
動作:抬起一側手臂,與肩同高,同時抬起對側腿,與髖同高。回到起始位,再做另一側,重複做20次。
注意保持身體處於一條直線,髖部不能旋轉;抬腿時腰部不能過保持5-10秒,然後回到起始位,重複做20次。
3.貓式伸展
起始位:保持手臂與膝蓋垂直於地面,保持後背平直。動作:收腹,拱起腰背部,保持3-5秒,然後腰部向下凹,骨盆抬高,頭慢慢抬起,保持3-5秒。重複做20次。
4.橋式運動
仰臥位,雙腿屈膝,雙腳分開,與骨盆同寬,脊柱保持中立位,腰部緊貼墊子,吐氣屁股發力向上抬,腹部收緊,到最高點停留5-10秒,再慢慢地從背部放下來,可以來回做15-20個,重複3組。
5.腰大肌牽伸
起始位:弓步,後側膝蓋處地。
動作:挺腹,身體往前。保持20-30秒,重複做3-5組。
6.腰方肌牽伸
起始位:找一面牆,一手扶牆,需要牽伸的腳在前面,動作:牽伸側的手去夠牆壁,保持10-20秒,可以重複5次。(註:牽伸側腳在前,固定腳在後,疼痛一側可以做)
久坐需防腰肌勞損!
保持坐位時建議在腰部加個靠墊
並做到:少坐多動!
溫馨提示
1.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應注意自我調節,避免久坐久站,改善姿勢,加強脊柱鍛鍊;
2.鍛鍊時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進行鍛鍊。
3.鍛鍊時動作需緩慢,不要用力過猛。
4.鍛鍊注意循序漸進,鍛鍊中出現腰痛加重、腿麻等情況要及時停止,如休息後不能緩解,請及時去醫院就診。
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
團隊介紹
吳緒波
副教授
主治醫師
物理治療師
醫學博士
美國物理治療學碩士
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
��專業方向:
從事小兒腦癱功能康復的臨床和基礎研究,擅長兒童發育障礙的評估及康復治療。
蔣黎明
物理治療師
��專業方向:
擅長膝骨關節炎及脊柱疾患的評估和治療。
王川
物理治療師
��專業方向:
擅長四肢骨折術後、關節僵硬以及運動損傷後的評估與治療,擅長乳腺癌,卵巢癌等惡性腫瘤術後淋巴水腫的評估與治療。
丁餘武
物理治療師
��專業方向:
擅長骨折術後、運動損傷後的評估與治療;肩膝關節鏡術後評估與治療;頸腰椎急慢性疾患的評估與治療;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治療與評估。
徐海辰
物理治療師
��專業方向:
擅長治療頸椎、腰椎間盤突出症;急性頸椎、腰椎疼痛;脊柱術後康復;運動引起的急、慢性損傷;脊髓損傷後遺症康復。
徐雪平
物理治療師
��專業方向:
擅長骨折術後、頸椎病、腰椎病、運動損傷後的評估與治療;肩膝關節鏡術後評估與治療;,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的治療與評估。
原標題:《【康復特色】腰酸背痛不能盲目治療!》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