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臺灣現代劇場開拓者金士傑擔綱主演 足以讓你思考人生的一部好劇!

2021-03-02 小圈

好劇+好的演員=一臺成功的話劇

這樣一組公式成就了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沒有課本、沒有作業、沒有考核

只有一位患有「漸凍病」的教授和學生

他們相約星期二開始了一節節倒數課程

有歡聲笑語更有人生哲思……


莫利與米奇

內容為王,劇情足以反思人生。該劇根據美國著名作家米奇.阿爾博姆的暢銷書《相約星期二》改編,自2011年巡演至今5周年,兩岸累積演出即將邁向200場。超過20萬觀眾熱情推薦,名列上海話劇最難搶票的熱門劇目之一。


體育專欄作家米奇

畢業16年後,米奇在自己的理想中迷失了自我。

得知大學時期對他期望最大的教授莫利身患重病

只剩下最後幾個月的時間可以存活

師生因而再次重逢。


這一見便持續了十四周

直到莫利老去……

十四周裡

莫利將最真實的生命體驗教授於人

生與死的對話

有頓悟、更有超脫



莫利安詳得離去

留下的是如何活出生命璀璨的箴言

平心靜氣走向終點

直到最後一刻

依舊充滿喜樂、讚嘆……

臺灣現代劇場開拓者金士傑擔綱主演:(先上圖認人)


看出上圖的演員是誰了嗎?

左為金士傑,飾演《暗戀桃花源》中的江濱柳;右為林青霞飾演92年電影版本中的雲之帆。(那個時候的青霞姐簡直美翻了)

劇場是金士傑的主要陣地,他最為劇場觀眾所熟知的劇場形象,當屬《 暗戀桃花源》中的江濱柳一角,自1986年首演開始,在三次舞臺演出及電影演出中,江濱柳是唯一未更動演員的角色,直到2006年的演出,江濱柳才首度易主。


【重要舞臺作品有《暗戀桃花源》《ART》《步步驚笑》《千禧夜,我們說相聲》等】

作為臺灣最重要的劇場推動者之一,臺灣劇場界的核心創作分子,臺灣現代劇場的開拓者及代表人物(賴聲川語),金士傑不僅活躍在話劇舞臺,更活躍在電視劇、電影螢屏。

如參演:<一代宗師><師父><繡春刀><白銀帝國><勝者為王><古惑仔之勝者為王><痞子英雄>等……

今年更是參演了由陳思成導演的電視劇,其他演員包括黃志忠、趙立新、倪大紅、富大龍等實力派,劇照不久前曝光,先來一睹為快。


全方位藝人卜學亮主演,跨足戲劇、影視、綜藝、音樂、主持等領域,均有不俗成績。


【重要舞臺作品有《步步驚笑》《又一夜,他們說相聲》《在那遙遠的星球的一粒沙》等】

說起卜學亮,如果在小劇場你對他不熟悉,但是作為臺灣偶像劇金牌綠葉,你對他參演過得電視劇一定不陌生……

<流星花園><綠光森林><櫻野三加一><籃球火><公主小妹><痞子英雄>……諸多偶像劇,均有他的加入,將每一個小角色都刻畫的入木三分,充滿味道。


這一次,他將以全新的面貌,躋身小劇場,塑造迷茫的年輕人米奇,又會給我們帶來如何不一樣的觀影體驗?

兩岸三地名人推薦,確實值得一看。

這齣戲裡面有一個重要的詞,那就是教授說:死亡並不是一個骯髒的字眼。對於中國人來講談起死亡似乎是非常的忌諱,這齣戲告訴我們,我們應該練習面對死亡。這樣你的一生才會有意義。很推薦給剛踏入社會或是正在工作中的年輕人,因為這齣戲不止在講死亡和生命這個嚴肅的話題,透過劇中幽默的對白,可以讓自己看到自己內在的赤子之心。快餐化的戲劇演出市場,讓大家已經習慣了有熱點有段子有調侃映射的一味迎合當下趣味的話劇,卻突然被清淡樸實簡單感動得手足無措...原書我不甚感動,但金寶阿亮將一個癟氣球吹漲了,好圓滿。患漸凍症的教授如年老的摩菲斯特,被老對手上帝一處處點穴,但他還是要善用最後時光,教唆阿亮那位自以為是的青年浮士德,如何去品嘗人生的晨露。我們凡人會哭,摩菲斯特始終在微笑。

全網最低148元起

時間:11月25日-11月27日

地點:東方藝術中心-歌劇廳

點擊「閱讀原文」購票

相關焦點

  •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將來渝 「老戲骨」金士傑重慶首秀
    10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獲悉,由著名表演藝術家金士傑和演員、綜藝主持人卜學亮主演的話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確定將於4月18日來到重慶進行首演,這也是金士傑在重慶的首次表演,重慶的觀眾們可以現場感受到金士傑的舞臺魅力,據悉11日《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將正式開票。
  • 經典回歸: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逢冬天,話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都會回到上海。
  • 今晚明晚|金士傑&卜學亮 話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是人生不可或缺的課!一次靈魂的對話!」                                                                                                                            ——導演 寧浩「《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看後很激動,堂堂精彩,另外附送一臺表演課!
  • 【重要推薦】金士傑&卜學亮 話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是人生不可或缺的課!一次靈魂的對話!」                                                                                                                           ——導演 李少紅 「金士傑老師的表演非常精準。
  • 暖心開票 臺灣果陀劇場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自2011年首演以來,每次演出幾乎一票難求,用一場戲的時間,感動全城。演出資訊臺灣果陀劇場舞臺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演出時間:2016年10月22日 19:30演員:金士傑臺灣現代劇場開拓者,及最重要的創作者之一,多年來一直從事於舞臺劇演出及編導工作。
  • 福利 |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你有勇氣面對死亡嗎?
    著名導演賴聲川這樣評價金士傑:「他是臺灣重要的劇場推動者與核心創作分子之一,也是開拓者及代表人物。」他編導的《荷珠新配》開啟了臺灣現代劇場的序幕,他和林青霞主演的話劇《暗戀桃花源》是經典中的經典,而他最新的話劇作品《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已經演出了近200場,獲得了近二十五萬觀眾熱烈推薦。
  • 金士傑:《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值得二看三看
    果陀劇場經典話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自2011年首演以來,每次演出幾乎一票難求,歷演不衰,其中不乏重看一次以上的死忠粉絲。究竟這齣話劇有什麼魅力讓人願意一看再看?聽多了他人推薦,這回聽聽當事人,也是這齣話劇的主演金士傑老師自己是如何看待這齣戲?覺得這齣戲令人回味再三的會是什麼?
  • 讓人落淚的《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也讓人重新思考生活.
    不要把你的光芒藏在量米的漏鬥裡。       8月30日,金士傑、卜學亮主演的話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在保利劇院完成了今年北京站的首演,這也是《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的第240場演出,第十輪北京站演出。
  • 開票 | 金士傑&卜學亮主演《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火熱開搶!
    話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由臺灣戲劇泰鬥金士傑及全方位藝人卜學亮領銜演出。暌違一年,感動回歸,值得您與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一起觀賞的好戲。6月20日上午11:00正式開票!14堂星期二》再次遇見重慶,2018年重慶必看話劇之一,手快有,手慢無,一定要準時來搶喲!
  • 金士傑:《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值得一看再看
    去年11月,《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兩場演出一票難求,今年11月25、26日在東藝的兩場演出提前售罄,11月27日特別加演一場現也僅剩少量餘票
  • 2018必看話劇 | 金士傑&卜學亮《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重磅上架啦!
    臺灣戲劇泰鬥金士傑及全方位藝人卜學亮領銜演出。話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再次來到成都,6月1日,錦城藝術宮。大麥網現已重磅上架,正在【預訂登記】中!(說正事分割線)笑聲包含淚水,傷感但不沉重,溫馨且有體諒,引人深思的「人生遺產」,看這位老師,為我們上一堂怎樣的人生課。
  • 1出戲2個人14堂課|《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再次襲來
    而這部由金士傑、卜學亮主演的《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自2011年2月首演以來,將近九年的時間裡累積演出已近300場,在僅有兩名演員的舞臺上展開了一場既幽默又觸動人心的生命對談,也贏得了無數觀眾的淚水和掌聲。卜學亮曾問過金士傑:「希望一起合作多久?
  • 10張380元臺灣舞臺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門票等你來搶啦!
    還記得學生時代的最後一堂課嗎?城報君為小夥伴們準備了10張價值380元的臺灣果陀劇場舞臺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門票,讓你重新開啟一場奇妙的校園之旅。關注城報微信,發送#有關「最後一堂課」的小故事+你的姓名+聯繫方式#給城報君,我們將隨機抽出10名小夥伴,送出話劇門票各1張!
  •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是生死課還是笑忘書?
    舞臺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是一部很老的戲了。它首演於2011年,而近日它將邁向300場演出。這部劇改編自暢銷全球的自傳式長篇紀實小說《相約星期二》(Tuesdays with Morrie),時任美國體育專欄主持人的米奇·阿爾博姆在書中記錄了他與患「肌肉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的恩師每周二的聊天內容,直到莫裡·施瓦茨教授去世,一共14個星期。
  • 【上海】《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2018年加演預售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本劇根據美國著名作家米奇.阿爾博姆的暢銷書《相約星期二》改編。該小說在全球被翻譯成31國語言,銷售逾1400萬冊。 大陸著名學者餘秋雨先生曾經為該書在大陸發行寫了長篇序言,對該書作了高度的評價。該劇深刻探討了人生的意義,也讓戲劇不僅具有休閒娛樂的功能,而且體現它的教育理念。
  • 這14堂課上了9年,你卻依然不想缺席 | 話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這部劇改編自暢銷全球的自傳式長篇紀實小說《相約星期二》(Tuesdays with Morrie),時任美國體育專欄主持人的米奇·阿爾博姆在書中記錄了他與患「肌肉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的恩師每周二的聊天內容,直到莫裡·施瓦茨教授去世,一共14個星期。死亡是他們談論的主線,但卻並沒有悲傷的基調,反而自然地散發出更深層透徹的人生思考和哲學意蘊。
  • 節目單|《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2019年版
    「星期二課程」的啟示本文出刊時,由我譯導的美國名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已在兩岸公演超過百場,在此願將當初選取此劇作華語演出的緣起,向兩岸觀眾讀者略作說明。生平看過了近千出戲了,看戲時讓我落淚的經驗不多;觀看Micth Albom's Tuesdays with Morrie,卻是這種難得的經驗。
  • 金士傑、卜學亮主演的這部話劇曾讓董卿從頭哭到尾
    這部作品裡,米奇完整地記錄了他的老師莫利教授在去世前的最後歲月,用14個星期二給他上的14堂關於愛情、家庭、生死等話題的人生大課。朗讀者節選片段:「會不會太雞湯了?是不是過於悲情?」最初果陀劇場邀請金士傑出演該劇時,他是猶豫的,儘管他對原著印象頗佳。那麼,一個優秀的記錄式文本如何改得成一個舞臺劇,以及極易流於矯情說教,都是他深慮的方向。
  • 金士傑:臺灣最好的演員
    金士傑不只是《暗戀桃花源》裡最經典的江濱柳,更是臺灣文藝界的風雲人物他一手開拓了臺灣的現代劇場,甚至影響了之後的賴聲川。而他的人生經歷,更是一場大戲。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金士傑。蘭陵劇坊在金士傑的帶領下,開始嘗試各種現代、先鋒的表演形式。有時候一場戲5個晚上的演出,會有5個不同的結局。終於,劇團成立一年半之後,一部《荷珠新配》讓他們一炮而紅。金士傑改編傳統京劇《荷珠配》,把故事的背景搬到了現代臺北,講述一個陪酒小姐和一個司機的騙中騙故事。這是一群騙子以假面互相作弄耍詐。
  • 【大師見面】他是臺灣最好的演員,聚集臺灣當代戲劇所有領軍人物,奉獻蘭陵40周年「神仙封箱之作」!與【金士傑】暢聊戲劇人生
    蘭陵劇坊是臺灣現代戲劇史上最重要的劇團,不僅開啟了臺灣小劇場運動,也為如今臺灣的主流劇場埋下了種子,及至也影響了臺灣的文化圈、電影圈。著名導演賴聲川說:「臺灣劇場之所以有今天,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金士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