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城市漫遊計劃(ID:csmyjh01)
作者:謝毛毛 編輯:學妹
2018.10.30
武俠小說泰鬥金庸先生魂歸道山
多少人百感交集
對武俠迷而言
這是武俠時代的終結和輓歌
而對於伴隨著金庸小說、影視劇長大的一代人
這是少年時代的遠去和終結
作為民間文化的武俠之所以流行
是因為它寫出了「江湖」
無論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還是「什麼師徒名份,
什麼貞潔清白,通通都是放屁」
這群四散飄零的江湖兒女身上
都安放了現代人任情至性的夢想
金庸先生早已於1972年封筆
今天,我們就帶你踏上先生筆下的「江湖」
看看那些曾讓你一發不可收拾的故事
都發生在哪些崇山峻岭
江南江北,又有哪些你痴迷過的傳說
五嶽中,西嶽華山最高最險,也是金庸的最愛。
在這座武俠第一聖山上,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為奪《九陰真經》,大戰七天七夜;二十歲的少年郭靖,接黃藥師、洪七公三百招不敗;新舊交替,東邪西狂南僧北俠中頑童成「五絕」……
武俠的世界裡,華山可謂「五嶽獨尊」。
在金庸的武俠世界裡,武當與峨眉,一直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聯繫。
張三丰初遇郭襄時,一個是名門世家大小姐,一個是少林寺俗家弟子。
張三丰仰慕郭襄,垂淚道:「郭姑娘,你到哪裡去?我又到哪裡去?」無奈郭女俠心中念念不忘楊過,離別時最後一句:「張兄弟,我們就此別過吧!」
一別之後,一個創立了武當,一個創立了峨眉。
多少年後,張無忌、周芷若與宋青書之間也因情生事。
武當與峨眉,以情始,以情終。
「報導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江南對於中國人而言,絕非一個簡單的地理概念,它總是與種種聲音、顏色和氣味聯繫在一起。山溫水軟、枕河人家的江南水鄉似乎永遠與刀劍絕緣。
但在金庸的江湖裡,江南,偶爾也暗流洶湧。吳越爭霸在這裡發生、喬峰在這失去幫主位、江南七怪在這兒攪和……
嘉興的海寧是金庸的家鄉,老爺子對它傾注了大量感情。在開山之作《書劍恩仇錄》和收山之作《鹿鼎記》中,金庸都對家鄉的風土人情有過描寫,對故鄉的拳拳之意溢出紙面。
在刀光劍影的江湖裡,雲南是一個特別的存在。這塊段氏的地盤,有君王的幡然悔悟,有風流王爺的情債纍纍,還有少年公子的誤打誤撞。
無論是風花雪月的大理,還是滇池千頃的昆明,這裡太美、太安逸。蒼山青翠,洱海如畫,茶花更是讓人惦念一生。
《鹿鼎記》的最後,韋小寶和家人們「同去雲南,自此隱姓埋名,在大理城過那逍遙自在的日子」。
如果說《鹿鼎記》是金庸小說的終結,那麼雲南便是金庸江湖的終點。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燕趙自古多有慷慨悲歌之士。
雁門關上,黑雲壓城之時,蕭峰與武林人士大戰遼軍,可謂驚天地泣鬼神。無奈敵眾我寡,蕭峰為了眾人性命選擇了自殺。
雁門關外,傾心於蕭峰的阿紫姑娘肝腸寸斷,悲痛的她抱著蕭峰,從懸崖上跳下。為了所愛的人,阿紫選擇自殺殉情。
蒼涼與璀璨,是塞北與西域的代名詞。在金庸的筆下,這裡仍有江湖。
漠北,是遊牧民族興盛的搖籃。在大遼國都,英雄蕭峰班師回朝,初悟責任之重;在蒙古草原,英雄郭靖被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撫養長大。
西域,在嘉峪關以西,那裡有白馬嘯西風的甘涼道,有火焰山下的高昌故城,還有白雪皚皚的天山。這裡是張無忌與趙敏的初會之地,是白馬李三家的遇害之地,是陳家洛的成長之始。
金庸先生曾言:
「.什麼叫做『擁有』?你能永遠擁有你的一切麼?三十年之後,我人都不在了,還能擁有什麼?古詩:『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你能擁有一件事物100年、90年麼?」
如今金庸遠去,他所構建的武俠江湖,或許都曾是你我欣羨嚮往的平行世界。紀念已經開始,武俠是否地攤文學,先生是否稱得上大師或文豪,於我們都不重要。該慶幸的是,他用武俠這種藝術形式賦予了一個少年做夢的權利。無論100年、90年,那樣的朝氣、價值觀和力量,都永遠存在於蕭峰、郭靖、楊過、令狐衝.這一個個鮮活的名字裡,和那些快意恩仇的故事裡。我們將一直擁有。
▷策劃 | 巫雨松 解晨楓 陳良賢 設計 | 郭曉靜 趙鵬路
公號推薦
☟
量化研究方法
用量化思想認識世界
這裡提供量化相關理論、案例、課程、書籍等內容
掃碼關注可獲取更多量化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