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年華客戶深情講述:恩師是我的引路人

2020-12-19 百味年華回憶錄

在百味年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眾多圖書中,記錄恩師之情的不在少數。近期正在製作當中的田先生個人文集《邊鼓集》,也滿懷深情地表達了對恩師的懷念和感激。

1949年,17歲的田先生在失學多年後,在其七姑母的幫助下到已經解放的濟南求學,考入華東大學附屬中學。田先生深知學習機會來之不易,除了學好功課外,還積極參加校內活動,爭取加入共青團組織,並積極撰寫詩文給校牆報投稿。其中一篇反映解放區新農村生活的詩歌在校牆報刊出後,受到了校長的注意。

校長姓王,「四十歲左右的年紀,白淨,瘦弱,文質彬彬,有一頭濃密的黑髮,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這是田先生印象中王校長的樣子。此前他就知道王校長是從延安來的,心裡充滿著崇敬感。有一天,王校長把田先生叫到辦公室。簡單交談之後,王校長給了他一本書,是作家劉白羽的報告文學集《時代的印象》。

田先生按照王校長的要求,看過書後很快就寫了讀後感交給了王校長。轉天,王校長就又把他叫到辦公室說:「我覺得你適合向文學寫作方向發展。學校的圖書館現在只有一位美術老師兼管著,忙不過來,你課外時間就到圖書館勤工儉學吧,還可以搬到圖書館來住。這既緩解了你的生活問題,也不誤你的學習,還能多看些書。」

王校長的這番話,對於當時寄居在親戚家,經濟拮据,但又渴望讀書的田先生來說,無異於雪中送炭。從此田先生以圖書館為家,如饑似渴地讀書,文學、歷史、哲學,什麼都感到新鮮。

1949年5月的一天晚上,學校舉辦紀念毛澤東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7周年的文藝晚會。田先生參加晚會後才知道,王校長是著名文藝作品《兄妹開荒》的作者、首演者王大化烈士的哥哥,更為自己能夠遇到這樣的領導和老師而慶幸,同時思想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那就是把對文學的喜愛,變為把文學作為服務祖國和人民的事業去追求。

此後,田先生更努力地讀書,更勤奮地寫作。1949年冬,他的處女作《小張辦報》在《文學新地》報上發表。1950年夏天,短篇小說《婆媳倆》在山東《大眾日報》發表。接著,田先生以農村抗旱鬥爭為題材的中篇小說《他們是英雄》,以及一本詩集和一本童話詩陸續由山東新華書店出版。王校長感到很高興,並推薦田先生上了華東大學文學系。

那時候,田先生對王校長滿懷感激之情,只覺得王校長對他好,給了他新的生命。但王校長為什麼這樣,卻沒有更深地去思索。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田先生才逐漸體會到,其實王校長對他的關懷和幫助,不僅僅是對他個人,而是出於對革命文學事業的高度責任感。王校長不是作家,但他熱愛文學,深深懂得文學在整個革命事業中的地位與作用。所以他作為教育家,自覺地做培養人的工作,甘做人梯。更重要的是,王校長重視用毛澤東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武裝文藝青年,引導他們走上了一條正確的文學之路。

田先生與恩師的故事已經過去七十餘年了。作為一個文學工作者,他一生寫出了大量作品,但他在和百味年華商定個人文集的篇目時,反覆強調《眷眷恩師情》這篇文章是一定要收錄的,因為王校長是他的恩師,是他走上革命文學之路的引路人。

相關焦點

  • 懷念恩師,傳承美德——追憶我廣播電視事業的引路人沈力老師
    沈老師是我在廣播電視事業的引路人,今天我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和沈老師告別,雖然她已離開了我們,但她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裡。而在當時,作為一個只主持過少兒節目和服務類節目的主持人,我無論如何也沒想到,或者根本就沒有想過自己很快就要與一檔老年節目結緣,與億萬老年觀眾結緣。能有這樣的機緣,特別感謝我的恩師,我的引路人,敬愛的沈老師,我的「沈媽媽」。  1996年,《夕陽紅》開播三年後,沈老師和當時的專題部領導提出要為《夕陽紅》尋找接班主持人的計劃。
  • 曾是羅志祥「引路人」,如今他忘恩負義,71歲恩師慘遭流落街頭!
    羅志祥的71歲的恩師李炳輝只因為行業寒冬,3個來月已經是零收入了,近況十分落魄悽慘。以往羅志祥都會對其幫襯一二,而如今羅志祥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自然是顧及不到這位昔日恩師,對此網友得知後,對羅志祥的仇恨更是大大加深,真是忘恩負義的小人。
  • 【獨家報導】青年時調名家劉迎講述《恩師王毓寶與天津時調》
    11月22日下午,在河西區文化中心,一場高徒講述名師的專題講座正在進行,天津市曲藝團青年時調名家劉迎講述《恩師王毓寶與天津時調》。
  • 燦爛如夢的人生,別書寫成百味參雜
    《輕擁滄桑,笑語流年》文:思緒微漾「將如夢的人生,書寫成百味參雜」/01/人生,本來就是在不經意的沉浮起落間,懂得,那最珍惜的美好。生活中,總是有太多的東西,讓人放不下,忘不掉。生活給予一段美好的光陰,也會無情的掠奪走最美的年華,如今念起,青蔥的記憶早已染滿塵埃,內心的皺紋爬滿心房,最好的時光,消散在流年裡,學會在釋然裡,優雅溫婉的笑著,把豁達,洗滌滄桑的心靈。懷念親情的溫暖,無論世事滄桑,無論沉淪起浮,親人的關懷都在擁抱無助孤單的心靈。
  • 成都怪百味冰火鍋怎麼樣?讓客戶千百次回頭
    怪百味噴泉火鍋在理念上信奉人與人之和,人與美食之和;在菜品上講究形貌氣運之厚;在模式上追求道法自然,大道至簡。正是這樣的怪百味噴泉火鍋,方才成就了天然自然之真,絕代風華之味的超凡體驗。怪百味噴泉火鍋,立足於當下火爆的餐飲市場,在全國範圍內開設上百家連鎖分店,形成區域網絡,互相連通,互相支持,來確保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怪百味噴泉火鍋,不僅在一線城市分店分布廣泛,在三、四線城市也開設多家連鎖店,使品牌形象深入人心。餐飲市場的火爆和繁榮毋庸置疑,但世界上從來都不缺少競爭,資源是有限的,想要獲得發展的機遇,就要拿出其他同行所不具備的與眾不同的東西來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 電影《信念一生》爆主題曲MV 水木年華深情獻唱
    影院復工後,首個講述醫療現實題材的電影《信念一生》將於8月19日上映,影片由青年導演寇淼執導,由出演過《長安十二時辰》、《九州·海上牧雲記》、《我們的四十年》、《滿倉進城》的實力派演員蘇國濤領銜主演,老戲骨梁麗、劉亞津、羅京民、李桂蓮等聯袂出演。
  • 電影《信念一生》爆主題曲MV 水木年華深情獻唱
    影院復工後,首個講述醫療現實題材的電影《信念一生》將於8月19日上映,影片由青年導演寇淼執導,由出演過《長安十二時辰》、《九州·海上牧雲記》、《我們的四十年》、《滿倉進城》的實力派演員蘇國濤領銜主演,老戲骨梁麗、劉亞津、羅京民、李桂蓮等聯袂出演。
  • 深情緬懷恩師文世滿先生
    文世滿老師在河溶中學老校門的留影恩師文世滿仙逝令我悲痛不已,屈指一算,我與他交往已55載,回想起他的恩德,追憶起他的生活點滴,思緒萬千!1965年秋,文老師接手我們三(一)班的班主任工作。也正是從那時開始,我就與他結下了不解之緣。
  • 「我為恩師讀首詩」全民朗讀公益活動啟動 讀首好詩聽你...
    在九月教師季來臨之際,你想為心中的恩師送上一份什麼禮物?即日起,由華龍網·重慶客戶端主辦、重慶手機報《晚安·重慶》欄目承辦、「尋聲朗讀」協辦的《以詩之名:「我為恩師讀首詩」全民朗讀公益活動》溫暖開啟,面向全市不同年代、不同行業的市民,徵集感念師恩的詩文朗讀作品,講述你和恩師之間的感人故事。
  • 《花樣年華-生如夏花》講述中年男女溫情的「花樣年華」!
    今天要給大家帶來一部韓劇,劇名叫《花樣年華-生如夏花》劇情簡介這部劇講述的是和初戀重逢的40代男女的故事,既不是中年人也不是青春年華的他們
  • 外貿業務員3年,我看懂了彩色的黑,也嘗過了百味的辣
    我姓肖,朋友都管我叫小肖,是一名外貿業務員,我很不舒服,因為我真的肚子疼……事情要追溯到一年以前,我們公司是做機械部件的,比較冷門,雖然國內競爭不大,可是客戶也不多。為了避免我們同公司內相互搶生意,針對每個國家安排不同的外貿小組,我負責美國市場,於是我的悲劇開始了。
  • 致敬引路人|什麼事情都需要穩中求進!
    終於,張鳳迎來了第一位客戶。唐女士是張鳳的朋友介紹給她的一位圈層客戶,但唐女士的同行朋友已經帶她看了一個月房子,唐女士已對房源有了不小的了解。 帶看客戶 實地看房後,唐女士一眼相中,但她很猶豫,「我很喜歡這個樓盤,但我預算又少了點……」 「他幫我給唐女士講解專業知識
  • 講述音樂背後的故事:水木年華《一生有你》
    每天一首歌,講述一段音樂背後的故事。2001年樂壇橫空出世一個由學霸組成的樂隊——水木年華。他們的出現,再次點燃了校園民謠在樂壇的一場激情之火。樂隊成員李建和盧庚戌均畢業於中國最高學府清華大學。之所以樂隊取名為:水木年華,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紀念大家在水木清華度過的歲月。而我們今天介紹的就是他們的成名之曲:一生有你。
  • 我的恩師釋永信
    無論是協助行正長老處理寺院內外事務,還是22歲時接任少林寺寺務管理委員會主任,亦或是住持少林寺,不管有多大的困難和挫折,恩師都憑著自己的睿智與正氣一一化解。聽寺裡的老人們說,恩師在整修少林寺殿宇、少林景區整治拆遷時,碰到過很多釘子,但他從未有過退縮與放棄,只會迎難而上,全力去化解矛盾,排解難題。
  • 林石城先生逝世十五周年:著名琵琶演奏家高虹講述《我與恩師林石城先生的恩緣》
    在15周年的紀念日,我想與大家分享一些鮮為人知的真實故事,以悼念恩師並感懷他對我的培養和恩典。我常常說:「我的父母給了我生命,林先生給了我藝術生命。沒有林先生就不會有我的今天「。我與林先生第一次相遇是在1982年北方民族音樂大獎賽的活動期間。當時只有18歲的我正在河北省藝術學校音樂科上學,師從琵琶教育家樊華麗老師。
  • 中國籃球媒體人張平平去世,蘇群悼念:痛失恩師悲痛萬分
    北京時間9月14日,著名籃球評論員蘇群老師於社媒上發文悼念曾經的恩師張平平,後者是中國籃球史上的著名記者,採訪過很多CBA比賽,擁有非常豐富的經驗,為中國籃球新聞報導做出過重大貢獻。蘇群主要說道:"驚悉中國體育報球類部前主任張平平老師去世,痛失恩師,悲痛萬分。我在中國體育報工作期間,曾在平平老師手下工作,他為人和藹可親,對下屬關懷備至,是我的引路人之一。平平老師也是中國籃球史上的著名記者,採訪過很多CBA比賽,擁有非常豐富的經驗,為中國籃球新聞報導做出過重大貢獻。"
  • 黃薇追憶沈力「引路」二三事:懷念恩師,傳承美德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主持人黃薇追憶恩師沈力「引路」二三事,影視前哨(ID:yingshiqianshao)受權刊載全文。文 | 黃薇沈老師是我在廣播電視事業的引路人,今天我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和沈老師告別,雖然她已離開了我們,但她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裡。
  • 北京中小學開學第一天,學生給我說了「土味情話」
    北京學校開學第一天,我問孩子們:「大家覺得在居家學習期間為班級做出巨大貢獻的可愛的人兒都是誰呀?」我本意是想引出盡職盡責的組長們和課代表們,沒想到,可愛到家的孩子們竟然說出土味情話:「當然是您呀老師!」瞬間感覺被撩到了,哈哈哈!
  • 李國興:永遠懷念我的恩師羅豪才教授
    驚聞恩師溘然長逝,最初是難以接受,然後是巨慟莫名!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和恩師在一起時的點點滴滴!
  • 《別問我是誰》深情講述戰疫故事
    《別問我是誰》深情講述戰疫故事 時間:2020.04.03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Esther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