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財經嘯侃
十餘年前,作為二鍋頭的代表,牛欄山與紅星基本處於同一體量上,但是,如今牛欄山的年度銷售突破百億已經沒有懸念了,但是,紅星卻仍「龜縮」在北京及其周邊地區,真應了那句「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的諺語。
「從八王墳到懷柔廠區,兜兜轉轉把北京城跑了一個遍,卻硬是沒有賣過郊區的牛欄山。」白酒營銷專家蔡學飛認為,紅星二鍋頭由於自身產能與品牌塑造出現滯後性,因此,錯失了全國化機會以及品類升級,「可以說,紅星已經淪為二鍋頭品類的二線陣營。」
11月9日,北京紅星建廠已滿70周年。在70周年慶典儀式上,紅星二鍋頭正式啟動懷柔廠區全自動生產線,同時推出了由國家級非遺——北京二鍋頭酒傳統釀造技藝傳承人高景炎牽頭釀造的「紅星高照·宗師1949」新品,定位於高端化白酒系列,這也意味著紅星二鍋頭在產品結構上的升級與轉變,與此同時,紅星股份也在積極布局全國化,意在擴大其白酒產品在全國範圍內的覆蓋面積。
2019年,紅星股份位於山西祁縣的紅星六曲香分公司新廠區建成投產,2019年下半年,紅星北京懷柔老廠也完成了全自動生產線的改造與投產,佔地面積10.2萬平方米,項目投資3.5億元。至此,紅星股份天津第一分公司、山西六曲香第二分公司、北京懷柔新廠正式組成了紅星股份全國化布局的產能基石。
對此,紅星股份董事長周法田表示,2014年,紅星股份在中國臺灣成功設廠,實現了產品版圖的全覆蓋,構建了全國化經營新格局,並通過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實現了白酒生產的現代化轉變,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
2019年對於紅星股份來講,是積極布局全國化,以市場為導向進行產品結構升級的一年,而在這背後,更是凸顯出當下我國白酒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即使身為與國同齡的中華老字號酒企,紅星股份也不能固步自封,而是積極轉變,在當下白酒市場格局中,其他競爭品牌的衝擊與挑戰,是紅星股份面臨的主要問題。
據業內人士透漏,紅星股份在銷售數據上雖無公開顯示,但其旗下10億級大單品僅僅只有藍瓶二鍋頭。反觀在產品價格與定位都與紅星二鍋頭相仿的牛欄山二鍋頭,已在追求躋身於百億陣營。
數據顯示,2018年,順鑫農業(000860.SZ)以牛欄山為主的白酒產業營收約為92.78億元,同比增長44%左右,佔全年營收總額77%左右;2019年上半年,順鑫農業白酒產業實現營收約為66.58億元,同比增長15%左右。
按此營收體量與增速,2019年底順鑫農業以牛欄山為主的白酒產業將突破百億營收,在體量與市場覆蓋面上將遠超紅星二鍋頭。
對此,酒水行業觀察人士歐陽千裡表示,紅星股份和牛欄山在2007年左右,業績應該不相上下,都在10個億左右,而後牛欄山的增長速度要快於紅星,直至牛欄山成為二鍋頭品類的領軍企業。
蔡學飛認為,紅星對於二鍋頭的品類全國性爆發,沒有及時洞察與跟進,是一種戰略失誤。
「牛欄山超過紅星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除了品牌、產品以及應對行業調整的差異外,牛欄山與紅星在科研投入上也有差距。牛欄山在科研投入上力度很大,而科研成果亦反哺牛欄山品質,牛欄山的品質不斷升級,形成了消費者容易接受、適口性好的二鍋頭風格。還有一個原因也很重要,就是牛欄山的經銷團隊相對穩定,也就保障了牛欄山通過穩定的渠道實現穩定的增長。」歐陽千裡稱。
資料顯示,自2006年以來,順鑫農業陸續建立通過CNAS認可、獲得檢測結果國際互認資格的檢測分析實驗室以及P2級微生物實驗室、牛欄山酒廠特色菌種庫、博士後工作站、酒體設計工作室和首席技師工作室等科研平臺。
2019年上半年,牛欄山酒廠設立的雙院士工作站,將依託技術優勢,開展微生物、風味等方面的研究,為牛欄山酒廠產品優化和品控能力以及酒廠技術創新體系升級、培養科技創新人才提供了科研支持和保障。
而在全國化布局以及銷售渠道建設上,牛欄山二鍋頭的起步與發展都要早於紅星二鍋頭。
資料顯示,順鑫農業早已建立全國化營銷服務網絡體系,以牛欄山為主的白酒產業從北方固本強基,到南方市場滲透,再到泛全國化布局,牛欄山現已擁有億元以上省級(包括直轄市)銷售市場20餘個,長三角、珠三角市場更是發展迅猛,全國化進程仍在加速之中。
對此,順鑫農業也在半年報中表示,2019年,公司加速「深分銷、調結構、樹樣板」三大轉變:一是通過「深分銷」,實現從全國化擴張向市場縱深發展轉變;二是通過「調結構」,實現從大單品一枝獨秀到明星產品多頭並進轉變;三是通過「樹樣板」,從深耕北京到同步打造外埠樣板市場轉變。狠抓渠道建設,以戰略單品為基礎,繼續調整產品結構,增強品牌競爭力,穩步推進泛全國化市場布局,外埠市場銷售收入穩步增長。
「同時,公司還積極推進營銷機制創新,在線下布局推廣的同時,大力推進產品線上營銷,藉助電商完整的物流體系和龐大的用戶群體優勢,改善顧客購買體驗,增加銷售量。進一步加強與京東、天貓、蘇寧合作。」順鑫農業方面稱。
中泰證券也在對順鑫農業的研報中指出,華東市場作為牛二省外最好的樣板市場,2019年收入預計接近29億元(銷售公司口徑),增速超40%。其中浙江、上海更快,增速預計50%以上,明年開門紅可期,同時樣板市場產品結構繼續升級,渠道高利潤高周轉自我驅動力充足。
「我們認為公司短中長期成長邏輯清晰,樣板市場的成功有望逐漸向全國複製,收入的提升也會推升利潤率水平的提升,我們對公司未來3年白酒成長的信心仍足,預計市值長期依舊具備翻倍的空間。」中泰證券方面稱。
據了解,目前紅星二鍋頭的主要銷售區域仍局限於以北京為核心的環京地區,「相比之下,紅星股份的全國化布局腳步略顯滯後緩慢,這也意味著在新地區市場開發與推廣中,紅星二鍋頭已失去頭部流量優勢,對比之下牛欄山早已確立的忠實穩定消費群體與市場渠道根基,且在單位市場的區域產量與縱深效益都更具優勢,這使紅星二鍋頭的市場推廣勢必更加艱難,牛欄山全國市場的深化建設與品牌形象的深入人心,是目前紅星二鍋頭在同行業競爭中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業內人士向《五穀財經》如上表示。
除此之外,在順應市場消費升級進行的產品結構調整方面,牛欄山也比紅星二鍋頭更具先見之明。
早在2013年,牛欄山就開始推出高端二鍋頭產品,有意傾向於高端定位,在向上延伸高端產品分支的同時,也在集中優質資源提高主導產品的競爭力。
安信證券則在對順鑫農業的研報中表示,在結構升級方面,全國大部分省市仍處於白牛二放量期,30-50元價位帶的精品陳釀、珍品陳釀當前仍處於市場導入培育期,較其他競爭對手有市場培育先發優勢,未來有望持續拉動規模增長5年以上。
「我們通過分析牛欄山低端酒消費升級、中高端酒規模佔比提升兩種產品結構升級情形,分別測算出對應白酒毛利率以及淨利率提升情況,中長期看結構升級能貢獻白酒淨利率提升到20%左右。」安信證券方面指出。
「目前白酒廠商通過主推次高端、高端及以上產品,引導消費習慣持續升級;品牌集中度越來越高,品牌名酒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名酒企業活力的釋放與增長,成為驅動行業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未來白酒行業整體升級趨勢預計保持不變,並將逐步進入擠壓競爭和創新擴容的階段。」業內人士稱。
在當前白酒行業消費升級、量價齊升、渠道深入化、營銷精細化市場的背景下,紅星二鍋頭的市場應變以及戰略布局能力略顯不足,這也是其落後於牛欄山二鍋頭的主要原因。
而在當前白酒市場擠壓式競爭格局下,紅星股份積極調整高端產品結構以及全國化產能布局也略顯乏力,在未來趕超順鑫農業旗下牛欄山二鍋頭品牌產品的道路上,仍是充滿著未知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