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國漫《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稱《哪吒》)首映,口碑炸裂,成功引爆了暑期檔。上映3天,目前票房已破6億。
從7月13日電影點映至今,影片一直備受關注,場場「座無虛席」。在上映首日刷新國產動畫電影單日票房破億最快紀錄後,周六(27日)單日票房收入2.24億元,直接打破動畫電影票房天花板,創造內地影史動畫電影的單日票房新紀錄。
光是看視覺衝擊力的中國風人物設計
就知道這部動畫片
會是良心之作
而特效和行雲流水的動作設計
也讓人覺得誠意滿滿
故事完整流暢、節奏鮮明,引發網友「自來水」式安利。
@江寧婆婆 也早在電影點映期間就給出了好評,
稱其為「目前中國最強3D動畫電影」
《哪吒》改編自中國神話故事《封神演義》,與我們以往看到的經典「三太子」不一樣,電影中的哪吒不再以一個正義凜然的英雄形象出場——他成了一個「魔童」。
天地靈氣孕育的混元珠被原始天尊提煉成了靈珠和魔丸,之後開啟了天劫咒語,魔丸在三年後將會被天雷所摧毀。因為申公豹從中破壞,應該攜著靈珠出生的哪吒成了混世魔王。
這二次元齊劉海、濃濃的黑眼圈、鱷魚牙,配上一副頹喪的表情,「魔童」本童沒差了。
值得注意的是,動畫中對哪吒的描寫與《封神演義》中的一些內容是契合的,如《封神演義》中哪吒降生——只見房裡一團紅氣,滿屋異香,有一肉球,滴溜溜圓轉如輪。
哪吒一出場
陳塘關的百姓就要倒黴
↓↓↓
他天生神力,經常弄壞東西,小到家裡的物件、院牆,大到整個陳塘關的房屋、路面,在師父太乙真人的教授下掌握了馭火,用它大肆燒了村民的家;
更為平常的是,他暴躁易怒、頑劣不堪,多次和村民惡作劇,師父本人也沒逃過他的「魔掌」。
按照劇本設定,哪吒本身就是魔丸。可是電影告訴你,真正的魔丸並不是哪吒,而是人們的偏見。
雖然哪吒還有愛他的父母,但偏見像一座大山,把哪吒一步一步逼入死角.
與「性本惡」的哪吒不同,龍王三太子敖丙是真正攜著靈珠出生的,他能力強大,《封神演義》中記載,他「分開水勢,浪如山倒,波濤橫生,平地水長數尺。」
他和哪吒一樣,從出生起,就被束縛,只不過束縛他的不是外界的看法,而是希望,全族人的希望。
就這樣,兩種命中注定的人,在機緣巧合下,成為了彼此唯一的朋友。但那時候的哪吒和敖丙還不知道,他們馬上面對的,將是命運的懲罰。
命中注定的事情
真的無法改變了麼?
《哪吒》告訴你,並不是
如同電影裡哪吒覺醒後說的那樣,你是誰,並不由別人決定,「你自己覺得你是誰才是最重要的」;
也許每個人的心裡
都住著一個這樣的哪吒
這也就是少年熱血最為動人的地方
「我命由我不由天
不認命,就是我的命」
事實上,形象顛覆還不是這部電影的最大亮點。它沒有重複大家印象中的神話傳說,而是講述了一個關於命運和成見的故事。粉面紅衣的哪吒是如何「黑化」的?我們跟導演餃子聊了聊。
《哪吒之魔童降世》導演餃子
餃子的真名是楊宇,80後。外表忠厚,說一口「川普」,但卻有一顆叛逆的心。他從華西醫科大學藥學院畢業,沒找安穩的工作,卻「槓上」了動畫。
後來,他花5年時間創作了《哪吒之魔童降世》。
Q:當時為什麼想要創作《哪吒之魔童降世》,靈感來源是什麼?
A:因為我原先是學醫的,轉行做的動畫,在追求自己理想的途中也遇到了很多偏見、坎坷。好不容易得到一個做大電影的機會,就想做一個扭轉命運、打破成見的主題。
我們篩選了很多中國古典神話形象,覺得哪吒是一個桀驁不馴、很叛逆、敢作敢為的少年英雄,所以決定用他來承載這個主題。
Q:有網友不理解這版哪吒的造型,覺得跟以前看的不一樣,這是出於什麼考慮?
A:因為哪吒是魔丸轉世,是一個有點邪氣的小孩,所以就做了這麼一個形象。如果做成一個很乖、很可愛的小孩,那個感覺就錯了,和我們主題也不符合。陳塘關百姓也不可能對這麼可愛的陽光小正太產生偏見。
Q:你最喜歡哪吒的一點是什麼?
A:我最喜歡他這種不認命的精神。
Q:哪吒「不認命」的精神內核怎麼鋪墊,讓觀眾產生共鳴?
A:我們讓大家看到了哪吒善良的一面。作為魔童,他有人的一面。他有小孩的訴求,要玩,希望找到同伴,所以我們就立足在他孤單這點上。他非常孤單,非常想得到周圍同齡人的接納。
所以當父親騙他是靈珠轉世的時候,他就真以為,如果他給大家做了好事,大家就會重新看待他。最後他也受到了父愛的感召,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就算自己死也要做一個父親所說的英雄。
哪吒的形象由來已久,相關作品眾多。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他打死敖丙、削骨還父削肉還母,他也常被賦予反抗父權的意蘊。但在餃子的視角中,哪吒只是一個打破偏見、尋找自我的孩子。
Q:電影中將哪吒設置為「魔童」,這跟之前的哪吒形象很不同,這版哪吒有什麼特點?
A:每個時代的哪吒都會講當時的時代精神。《封神演義》中的哪吒,就像反派一樣,無理取鬧,遇到禍事就找他師傅幫忙,他師傅不問青紅皂白一律斬殺,那個形象不是我喜歡的。
我真正喜歡的哪吒是1979年的《哪吒鬧海》,後來因為做電影找來了原作,真實的哪吒把我嚇了一跳。
所以我們在決定主題後,也就沒那麼多包袱了。既然79年的哪吒是改動那麼大才讓我們喜歡,所以我們改的話,只要能夠服務當代觀眾,能夠符合現在的時代精神,就應該是一個好的改編。
《哪吒鬧海》視頻截圖
Q:你在創作的過程中有沒有放入自己的一些經歷?
A:比如說他父母的設計。以前很多作品中,李靖對哪吒是不包容的,父子之間的感情非常矛盾。我在做這個電影的時候,就有我父母的一些映射,因為他們的包容和支持,才讓我在轉行的道路上走到今天,也算是對他們的一種感謝。
在經歷過日本動漫和歐美動畫的衝擊後,傳統題材動畫悄然甦醒。2015年,《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成為現象級作品。《哪吒之魔童降世》點映時,也有人稱其為「年度最佳國產動畫」。
但對於國產動漫來說,要真正崛起,似乎沒那麼簡單。
Q:在電影創作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
A:天天都是困難,就沒有不困難的東西。只要你想做到最好,每一個小細節都可以無限深入。最後製片人天天都在給我施壓,希望我不要追求那麼極致,因為錢確實都燒光了,無以為繼了,公司都要垮掉了。
Q:《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個全家歡的電影嗎?
A:一開始我們想做的是青少年最喜歡看的電影,我們的主創全都是年輕人,首先想做到自己喜歡,這是最高的目標。
我們沒有排斥小孩觀眾,如果他們走進電影院,能在這裡面感受到親情友情,我們是更開心的。
Q:大家都在說國漫崛起,你覺得國產動畫電影怎樣才算是崛起了?
A:當大家不說國漫崛起的時候,它就真崛起了。
我們從來不會說高鐵崛起,因為高鐵已經領先了,大家把它當必需品。當國漫成為一個普通的必需品時,就是崛起了。
整體上來看
獨一無二的的文化傳承
加上如今越來越好的中國硬體科技
相信《哪吒》們一定會越來越多
也越來越好
來源:上觀新聞綜合錢江晚報、觀察者網、@新浪電影、@每日經濟新聞等
編輯:鄭雪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