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陪伴……掃碼支持音樂陪伴計劃」。每年,星海音樂廳銷售門票幾十萬張,每一張門票背後都印著一場發起至今已有2年多時間的公益行動募捐渠道——這是星海音樂廳與廣東公益恤孤助學促進會聯合多方發起的一個公益藝術項目——音樂陪伴計劃。
過去兩年多時間,星海音樂廳整合各方的藝術資源,聯動音樂家、公益人,跨界探索,透過免費的音樂會、音樂活動、沙龍、課程,以音樂陪伴和幫助特殊兒童、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等群體成長,讓孩子們體會到「音樂的世界裡,不孤單」。
1月16日,記者從星海音樂廳了解到,迄今,音樂陪伴計劃共舉辦數十場「走進音樂廳」公益活動,以及「走進校園」音樂課程,惠及兒童近千人次,並在由廣州市民政局、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廣州市慈善會聯合廣東省慈善總會、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慈善會主辦的2020粵港澳大灣區社會責任影響力暨廣州公益慈善盛典上,登上慈善項目影響力榜。
作為平臺連結慈善公益和優質藝術資源
和許多直接服務受助對象、提供社會問題解決方案的公益項目不同,音樂陪伴計劃依託於星海音樂廳這一專業的藝術平臺,聯動多家關注困境青少年群體的慈善(公益)組織,為其開放音樂空間、樂器坊和舉辦活動,透過音樂會、沙龍、培訓、參觀等形式,用音樂陪伴和療愈孩子心靈,豐富了合作機構對服務對象的支持。
星海音樂廳副主任王冬雲表示:「音樂陪伴計劃啟動兩年多以來,我們接觸到越來越多聚焦於青少年的公益項目/組織,有的服務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有的為環衛工子女提供支持,有的關注特殊兒童身心發展,他們普遍對引領孩子走進音樂廳、接受音樂薰陶深感興趣,但又苦於沒有專業的渠道。」而星海音樂廳發起的「音樂陪伴計劃」,為眾多慈善(公益)組織構建了連結優質藝術資源的服務平臺。
在這個過程中,星海音樂廳把自己的空間、音樂家、公眾號推送甚至門票,全方位融入了公益慈善元素。除了發動兩大駐廳樂團——廣州交響樂團、廣東民族樂團將聯合主辦的部分音樂會門票進行捐獻,音樂廳在所有音樂會的門票背後,都打上慈善募捐渠道的二維碼。此外,許多來到音樂廳演出的著名音樂家都參與到音樂陪伴計劃的活動中,為孩子們舉辦工作坊、見面會或音樂沙龍。2020年,受疫情的影響,音樂陪伴計劃下半年才開始啟動,但活動多元的主題、高質量的策劃,令活動獲得多方的點讚。特別是在9月,由愛心企業捐資設立的樂器坊揭幕,338件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優質樂器,在「樂器展」和「玩樂課」上新鮮亮相,引來一陣陣讚嘆。迄今,已有一百多名參加音樂陪伴計劃的孩子體驗了這批樂器。
用音樂來陪伴兒童的心靈成長
在邀請孩子們「走進音樂廳」的同時,音樂陪伴計劃選擇了廣州市海珠區東風村第二小學作為走出音樂廳,「走進校園」的首個結對學校。在這所主要招收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民辦學校裡,星海音樂廳特邀英國TNS教育機構的音樂導師,送學上門,為學校合唱隊的孩子們定期舉辦課程,透過前沿音樂教學,開闊孩子們的眼界,有效提升師生團隊的音樂素養和藝術水準。
「後來,音樂廳還邀請東風村二小的孩子們登上音樂廳舞臺,展示過去的學習成果,每一個孩子的表現令人驚豔,他們不僅褪去『打工學校學生』的標籤,而且也能成為舞臺的主角。」廣東公益恤孤助學促進會項目主任梁棟彬回憶道,2019年12月在「因你動聽」音樂陪伴計劃慈善音樂會上的登臺演出,孩子們散發著自信和魅力的演出,讓現場很多觀眾為之動容。在梁棟彬看來,「給特殊孩子們最好的音樂資源、高質量的打擊樂器材以及專業老師的音樂指導等,是該項目舉辦的初心與目標。」
而廣東公益恤孤助學促進會創會人之一王頌湯表示:「音樂陪伴計劃是美育教育,實施對象又是需要社會給予更多關愛的特殊兒童群體,如殘障兒童、外來務工的子女等,所以又是一個體現人文關懷的慈善項目,用音樂來陪伴這些兒童的心靈成長,讓孩子們從音樂中得到快樂,樹立對生活的自信。」
王頌湯說:「青少年是一個民族的未來和希望,著名教育家蔡文培先生指出,『美育的目的在於陶冶人的感情,認識美醜,培養高尚的興趣、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所以音樂陪伴計劃回應了當前社會的現實需求,又體現了對需要特別關愛的弱勢兒童群體的實實在在的幫助。」
讓更多有需要的孩子們從中獲益
談到2021年的項目計劃,王冬雲表示,「目前疫情防控依然是工作重點,在確保活動安全的前提下,我們會在活動內容和形式上更加多元,還可能嘗試一些線上的創新項目,讓更多有需要的孩子們從中獲益。」
與此同時,拓展視障青少年藝術教育,也是音樂陪伴計劃在2021年將傾注更多心血的服務對象。王冬雲表示:「在過往的嘗試中,我們看到了音樂為視障青少年帶來的巨大鼓舞和幫助。因此,新的一年,我們希望深耕與這一群體相關的項目,為孩子們帶來更多有實際意義的幫助。比如邀請視障青少年參加一些音樂課堂,通過音樂家的培訓和指導,助他們登上星海音樂廳的舞臺,為他們的人生創造更多可能。」此外,星海音樂廳還將進一步探索公益慈善與音樂空間的深度融合,在「走進校園」領域尋找更多的合作教育機構。
「星海音樂廳作為華南地區音樂領域一個地標式的空間,能將慈善融入這個程度,在其他藝術空間是很少見的。」有長期為該項目捐款並提供支持的市民告訴記者,其實作為普通街坊,能深入了解到公益項目的渠道並不多,但音樂廳提供了這一個場域後,能讓人看到許多可能實現的未來,「這個項目正在給一些機構帶來支持,但我們也期待,未來它能把音樂家、音樂會觀眾、公益組織、青少年之間的關係打通,為廣州更多優質的青少年公益項目提供更長期的音樂支持。」
王冬雲透露,未來,音樂陪伴計劃將繼續打造藝術慈善平臺,通過星海音樂廳聯動藝術資源與公益機構,成為公益與音樂文化融合的窗口媒介,吸引更多社會人士關心青少年群體。「項目啟動以來,受益於所有的愛心企業家,特別是恤孤助學會及其渠道拓展誠信專項基金、廣州慈善會還有愛心企業人士的幫助,音樂陪伴計劃一路健康發展。期望在2021年,有更多的觀眾和音樂家、公益人能夠投入到這個項目,攜手以音樂陪伴需要支持的孩子們。」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蘇贊、林琳圖片由受訪者提供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李鳳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