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周某因偷盜電動車被判入獄,然而在入獄前面對鏡頭,他卻用輕鬆搞笑的方式吐露心聲:「打工是不可能的」「在監獄比家裡好多了」。這些「經典名言」卻惹得網友十分歡喜,因而他也成為一個自帶流量的超級網紅。
在他出獄的時候,就有30多家網紅公司競爭與周某籤約,提供年薪高達200萬,甚至說不夠還可以再加。
因為盜竊入獄,因為歪理成名,然後多家公司高薪聘請。這樣成功的方式也引來了很多非議,有人就認為這是在挑戰勤勞致富的價值觀。如果周某用這種不打工、不勤勞的方式致富,那麼還有誰會努力工作,這是一種價值觀的誤導。
另一個非議就是,如果周某真的這樣成功了,這樣的例子如何能說服孩子努力學習。當家長和老師勸孩子努力學習時,孩子就會說,那個周某隻有小學文化,偷電瓶都能成為網紅,而且掙得很多,那麼我們還讀書幹嘛。也就是說這樣的事例會帶來負面的教育意義,而且周某有不少前科,很多人都拒絕周某成為網紅直播。
甚至有人認為這是一種羞辱,羞辱踏踏實實上班的人。
仔細想想,我們對曾經偷盜的人保持一種觀念,這是不是一種刻板印象呢。四年的牢獄就是給他改過自新的機會,四年之後完全可以憑藉自己的能力創造收入。
有人覺得他之所以成名完全是因為偷盜和歪理,所以以這種的方式掙錢就是錯誤的。很多人都只看到了他的劣跡,卻沒有看到他的閃光點。
從周某入獄前的那段經典採訪來看,面對偷盜行為周某直接承認是沒有錢,相比有的人入獄總是極力狡辯,請律師等等各種手段,周某表現的得如此坦誠,由此可見,周某是一個真誠和淳樸的人。
手被戴手銬,面對鏡頭,他臉不紅心不跳地說出他真實的想法,可見他心理素質是很好的人。他能在此情況下還能說出如此幽默的「段子」,他就有一種天生的幽默感。不能說他三觀不正,他說的「在家沒有友女玩」「裡面的人說過又好聽」是真實感受。
能讓人開心本身就是一種能力,喜劇演員最大的價值也是創造快樂。如果周某用正確的方式給人創造快樂,這也是他的價值。
周某的人品也不差,他的哥哥接受採訪說,他小時候很聰明,抓蛇去賣總比別人的多。他雖然沒有錢,但也很掛記家裡,有錢時就會給父母買東西。在監獄他也會去看書。他哥哥惋惜地稱,他沒有好人引導才會誤入歧途。如今周某走進公眾視野,他也有一些潛質,我們是不是該用包容的心態接納他呢?
有人覺得他做主播會有錯誤的引導。他做主播是正面意義還是負面意義是取決於現在做的事情和產出的內容,而不是他以前做的事情。他在勸阻大家不要偷竊和提高防範意識,這就是正面意義的。
也有人覺得會誤導讀書的孩子。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解讀,如果周某成功了,是因為他有本性並不壞,是因為他浪子回頭金不換。社會應該給每一個人公平的機會,只要創造價值就會有回報。他的成功不是投機取巧,而是用他幽默的方式給人帶來快樂。我們應該允許一個人的職業道路多樣化。
如果周某當網紅主播,你會拒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