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焊接第一人,拒絕歐洲百萬年薪,35年送130枚火箭進入太空!

2020-12-24 小鵬學長A

親,閱讀本文前,請您動動發財的手指點點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小編碼字不易,喜歡的話關注分享一下哦!

建國後,我們國家便致力於軍事、經濟、科技三個方面的發展,這三個方面本來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先進的科學技術,才能使軍事武器和經濟迅速發展。建國70多年來,我國湧現出無數的科技人才,正是他們無私奉獻,使我國成為世界強國。我們科研界有一件很平常的事,就是焊接。但是不要小看這份工作,只有焊接作為基礎,飛彈、火箭等武器才能順利發射。

今日講的是中國焊接行業領軍人物的故事,他曾經拒絕了歐洲公司許諾的百萬年薪,一心一意為祖國焊接了130臺火箭發動機,35年來,焊接第一人是高鳳林。

出生於普通平民家庭的高鳳林,畢業後進入航天工業部所屬軍工企業工作,開始學習焊接,負責的崗位幾乎都與航天飛行器焊接有關,這為他以後精湛的焊接技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平時無論大小零件,只要是焊接都要經過高鳳林之手,只要是焊接工作,他沒有做不到的,讓周圍的同事十分羨慕。

焊接是一項技術活,除了有紮實的基礎外,還有對這項技術的刻苦鑽研。焊接火箭發動機時,高鳳林每天都要高強度地工作,有時任務緊急,高鳳林夜間焊接,有時工作到凌晨才回家。回到家也只是換了埋汰的衣服,洗了把臉,然後再回到車間,默默地工作。由於火箭彈質地輕薄,零件有些會很小,有時候即使眨眼也有可能導致焊接失敗。

在經歷了數十年的日積月累後,高鳳林成為了全國最頂尖的焊接藝術家,35年手工焊接了中國火箭發動機130多臺,並保持了業內最高零失誤水準。除水平高外,他還十分敬業,一有問題上級領導就點名他接任,從來不接電話,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焊裝火箭單元的發動機部分,對操作者的要求並非一般苛刻。這工作要求精湛至毫米,而且工作環境對人不友好。首先講一下焊接精度,對發動機設備的要求是精確到0.01毫米,差不多跟一根髮絲的直徑差不多,這也許可以概括為心細如髮。

再說說操作環境,我們知道焊接時的溫度非常高,對於有些材料可能承受不了,會有損傷,此時可選擇用氮氣填充作為保護氣體。此外,在爐內操作時,還需要技術人員進入爐內狹小的爐腔作業,其勞累不言自明。

「神舟五號」的關鍵部件產品,發動機口徑很小,焊接工藝受到了很大考驗。

那時情況也很危險,十米外就有液氫罐頭,腳下有數十米深的山澗,操作空間異常狹窄,難度很大,稍有不慎,後果不堪設想,這不僅考驗著操作員的心理素質,而且考驗著他們的技術水平。

終於,下午四點半太陽下山時,他憑藉紮實過硬的技術和心理素質,順利地完成了這項工作,把困難重重的難題都排擠出去了。當進行衝壓試驗時,該故障點完全通過試驗。

之前,我國購買的一架俄羅斯航發出現尾噴管破裂問題,俄方看了後表示可以承擔維修費用,但需要送回國內。由於使用匆忙,我們沒有採納俄方的意見,情急之下找到了高鳳林。

經過實地調查,高鳳林仔細檢查了發動機的裂口,並測量出只有0.33毫米厚度的合金制發動機尾噴管管壁,經過一番推敲後,他說需要10分鐘左右能解決問題。

俄羅斯方面的專家對此深表懷疑,認為高鳳林在吹牛。但是,事實確實出乎意料,高鳳林拿著自己的工具開始修理,從電弧焊到結束,高鳳林用了9分38秒。在場者無不欽佩,俄方專家愣了半天,更是大呼不可思議,連連搖頭卻最終被高鳳林的技術折服。

30多年的焊接生涯,他先後在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解決了技術難題,焊接出90多臺飛機發動機。焊接技術可謂不凡,他對這個國家的火箭工業做出了巨大貢獻。目前,我國40%的運載火箭採用焊接技術。高鳳林的焊接技術不僅在中國享有盛譽,而且也為外國人所公認。據有關資料顯示,2006年,高鳳林應邀為諾貝爾獎得主焊接反物質探測器。

高鳳林的研究成果2014年在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上獲得金獎。從小到大,他就樹立了對祖國的信念,他不可能因為一點蠅頭小利就離開他最熱愛的祖國,他想要為祖國創造更大的價值。

多年來,高鳳林的雙手已經充滿了水泡,左臂還因任務刺入近骨的鐵屑,他仍然很低調,不訴苦,2019年,高鳳林被授予「最美奮鬥者」稱號。

成名之後,一時間,多家國外相關企業和部門向他拋來了橄欖枝,甚至有公司許諾給他百萬年薪的待遇,還有兩套房子。但他一本正經地回絕了,因為他認為,以中國的努力為榮,這種成就感是無法用金錢換來的。應該知道,東風飛彈的焊接工作是由著名的高鳳林完成的,高鳳林出了名後並沒有停止學習的腳步,所以接到的焊接工作只能在沒事的時候去完成。數據顯示,他前前後後攻克了200多個航天難題,這位拒絕外方年薪百萬的牛人值得每個人用心尊敬!

相關焦點

  • 大國工匠高鳳林:拒絕外企8倍年薪邀請,只為我國焊接火箭發動機
    高鳳林,一名普普通通的焊接工,卻靠著精湛的手藝先後獲得了全國勞動模範等一系列榮譽,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先後多次為我國長徵系列火箭的發射提供技術支持,助力多次火箭發射成功,堪稱"中國焊接第一人"。
  • 中國長徵火箭50年前如何敲開太空之門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姜哲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邱晨輝)4月24日是第5個「中國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我國用第一枚運載火箭「長徵一號」成功將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送入太空,中國人自此叩開了通往浩瀚宇宙的大門。運載火箭進入太空的能力是探測和利用太空的前提與基礎。
  • 面對強勢崛起的SpaceX 歐洲火箭業拒絕俯首稱臣
    4日消息,國外媒體Arstechnica資深太空記者埃裡克·伯格爾(Eric Berger)撰文稱,面對強勢崛起的SpaceX,歐洲火箭產業拒絕俯首稱臣。在這個時代,歐洲可能就需要航空航天界的領導者擁有這些品質。當然,在接受Ars的採訪時,沙姆沒有向美國、他們廉價的可重複使用的火箭以及移民太陽系的宏大計劃低頭。當被問及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對徵服火星的渴望或者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讓數百萬人在太空工作的目標時,沙姆回答時面上流露出頑皮的微笑。
  • 中國的太空之路
    ·夏一冰·中國是火箭的故鄉。千百年來,中國人和所有地球子孫做著同樣一個航天之夢。直至一九五七年蘇聯第一個人造地球衛星遨遊太空之際,中國的太空之路才剛剛起步。  一九五六——一九六六:一條奮起直追之路  同美國和蘇聯一樣,中國的航天事業從一開始就具有明顯的軍事背景。
  • 中國第一衛星火箭焊工,外國高薪聘請,他毅然拒絕!
    這句話用在中國第一焊工鳳林身上再合適不過。如果單是焊工,或許大多數人都不屑一顧吧,畢竟焊工這活兒又累又髒,工資待遇還不高。但若是中國第一焊工呢?專門焊衛星火箭的焊工呢?外國出八倍年薪想要聘請的焊工呢?這恐怕由不得你看不起了。1962年3月,高鳳林出生於北京的一個普通家庭。從小思維活躍,聰穎好學。
  • 中美太空競賽往事
    探空火箭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但在火箭技術不成熟的條件下發射衛星,頗有明代萬戶用47個炮仗綁著椅子想飛天的悲壯與辛酸。幸運的是,在1955年回國的錢學森等人的攻堅下,火箭飛行的公裡數不斷增加:50、100、1000、5000公裡,一步步邁向洲際巡航大門。土製火箭升空5年後,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在羅布泊上空爆炸。但核武器光造出來不行,還得射的出去。
  • 太空備忘錄:2020年全球航天|航天|火箭_軍事武器|衛星|spacex公司|...
    與「電子」號同樣級別運力的「穀神星」1號火箭,由中國民營火箭公司星河動力研製,在2020年完成了首飛,成功將1顆微小衛星送入500公裡高的SSO軌道。雖然這顆微小衛星還不到50公斤,但這次發射意味著中國的民營火箭能夠成功進入長期工作的近地軌道,解決了入軌門檻的問題。這也是2020年我國唯一一枚發射入軌的民營火箭。
  • 歐洲無人太空梭「太空騎士」正式開建,2023年發射
    「中國航天報」微信公號 圖造在歐洲 用在歐洲「太空騎士」是一種小型重複使用軌道機動飛行器,它不僅能為歐洲用戶提供能量、控制、數據處理和遙測等服務,還能滿足載荷多樣化的軌道高度和傾斜度需求,用於開展微重力實驗,以及對地觀測、科學、通信和機器人探索技術。該飛行器由可重複使用再入艙、一次性使用服務艙和推進系統3部分組成。
  • 2020-2021年世界太空日曆:火箭發射、空間活動、任務等!
    12月20日:中國將在首航中發射「長徵8月8日」火箭。它將從中國海南省文昌航天發射中心升空,運載一個秘密載荷「 XJY 7」。12月28日:Arianespace 聯盟號火箭 將為法國航天局CNES和法國國防採購局DGA發射第二枚Composante Spatiale Optique(CSO-2)軍事偵察衛星。它將從法屬蓋亞那的蓋亞那航天中心升空。
  • 第一隻進入太空卻被遺忘的貓:歷經近60年,它終將被世人銘記
    說起太空,第一時間給人的感覺就是那摸不著邊際,令人感到自身只不過是渺小得不能再渺小的存在。當然,人類首次真正涉足太空,是歷史性的突破。不過在人類踏足這個領域之前,先於人類的,是各種各樣的動物。好比1957年蘇聯的萊卡,第一隻被送上太空的狗狗。但因為這一趟旅程是單向的,也就是說,它不可能有回到地球的希望。
  • 「重型獵鷹」送跑車升空,SpaceX太空夢能否成真?
    備受關注的獵鷹重型火箭有何來頭?它有3個助推器和27個引擎,升空推力超過500萬磅,是目前火力最強大的火箭,可將超大型衛星送上軌道,或將宇宙飛船發射到月球等地,這也是馬斯克16年前創立SpaceX的一大重要目標。獵鷹重型火箭由三枚獵鷹9號火箭組成核心部分,並且可回收重複利用,三枚「獵鷹」9號火箭在發射後可以返回地球,然後被用於其它發射任務。
  • 人類火箭發展簡史
    在如今這個幾乎家喻戶曉的故事中,我們既看到了中國古人對太空夢想的追尋,也看到了火箭這一威力巨大的產物對人類的傷害。50年後的1976年,NASA為了紀念這人類航天史上特殊的一刻,在以戈達德為名的NASA第一座太空飛行中心前,NASA員工們重新複製放飛了枚具有特殊意義的火箭。1976年的人類早已登上了月球,可以說這50年火箭的發展大大超過了人類數百年火箭技術的累積,而這裡面除了科學技術的爆炸性影響外,還因為火箭有了更高的應用平臺。
  • 前瞻太空產業全球周報第47期:也想要月壤?NASA找來4家私企,最低僅...
    山東海陽成我國第5處火箭發射地12月2日,商業固體火箭海陽產業基地項目籤約儀式在山東省海陽市舉行。海陽市將成為我國繼酒泉、太原、西昌、文昌之後的第5處火箭發射地,中國長徵火箭有限公司與海陽市將共建「東方航天港」。
  • 前瞻太空產業全球周報第31期:航天科技集團連續6年上榜《財富...
    航天科技集團連續6年上榜《財富》世界500強8月10日,《財富》2020年度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連續6年上榜,本次排名第352位。美國五角大樓給了SpaceX和ULA價值6.53億美元的合同日前,美國五角大樓宣布,美國空軍部選擇SpaceX和美國發射聯盟(ULA)來獲得一項價值6.53億美元的授予合同,以在2022財年之前執行國家安全太空發射任務第2階段啟動服務採購。
  • 百萬年薪的人,都是靠賣的
    今天表達欲望有點強的老高~賺錢如吃屎,但是屎容易吃,錢難賺;年薪百萬的人,更不例外。天,我這樣描述,是不是真的,一點都不香了。如果你底薪就年入70-80W了,你可以直接忽略我這段。我是那種,說出來我的底薪,你都覺得我是騙子的人,我的職業是銷售,所以如果你不是靠出差靠打拼,那麼你就做夢靠想也可以。曾經在18年一整年,我只有三天回過家,其餘都在往各個城市飛,歐洲中國來回輾轉。
  • 前瞻太空產業全球周報第40期:中國高分十三號衛星發射成功,嫦娥四...
    ,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火箭院正在研製智慧火箭,階段性成果顯著 2018年底,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發布《人工智慧發展規劃》,首次明確提出了「智慧火箭」的概念。經過兩年刻苦攻關,智慧火箭項目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 10年發射100枚火箭,馬斯克的狂言都一一實現?
    馬斯克正不斷向火箭之父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所說的這句話靠近。5月31日,SpaceX 的龍飛船搭載兩名美國太空人發射成功,飛往國際空間站,開啟了全球商業載人航天的全新時代。而這是自2011年之後,太空人首次從美國本土進入太空。 這次發射波折不斷。
  • SpaceX年度衝頂第26發,首次動用高復用火箭發射國安機密任務
    59枚;5表示第5次使用。這是迄今為止SpaceX誕生的第4枚「一箭五飛五回收」高復用火箭(B1048、B1049、B1051、B1059)。巧合的是,這枚幸運火箭3個月前既成就了SpaceX第60次成功回收,今天又成全了第70次成功回收。 更惹眼的是,這枚火箭還創下一項新紀錄:5次發射僅用時一年多(378天),平均75.6天發射一次。在此之前紀錄保持者是B1049(524天)。
  • 前瞻太空產業全球周報第17期:長五B火箭成功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
    「胖五」火箭的兄弟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點火升空,華麗首秀,成功首飛。重約22噸的中國航天員「新座駕」的試驗版——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等載荷的組合體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已完成了前兩步——載人飛船階段和空間實驗室階段。今天第三步空間站建設階段大幕拉開。
  • spacex剛剛成功將第十一批星鏈送上太空,誕生世界首枚「7手」火箭!
    北京時間2020年8月18日22點31分,spacex「6手」獵鷹9號火箭成功點火,順利將第十一批星鏈衛星成功送入太空。這不但使得spacex的星鏈衛星超過650顆,而且也是spacex的第100次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