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想必對於很多人來說都不陌生,畢竟他是中國現代著名四大導演之一,同時也是一位優秀的演員。對於姜文的印象,可能還有很多人停留在《讓子彈飛》和《鬼子來了》上。姜文本來有一個可以在中國影壇封神的機會,結果被他自己硬生生的玩沒了。
民國三部曲,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可能不知道它代表著什麼,但是對於姜文導演的粉絲而言,這是姜文在中國影壇封神的一個機會。民國三部曲代表著姜文三部電影:《讓子彈飛》,《一步之遙》,《邪不壓正》。民國三部曲的第一部《讓子彈飛》取得的成功,讓不少的粉絲都認為,民國三部曲拍出來後,它的地位就如同《教父三部曲》在美國電影史的地位。可是,姜文自己玩砸了。
《讓子彈飛》展現了姜文的驚人才華,電影中許多處的隱喻讓我們看到了姜文要站著把錢掙的決心;《一步之遙》的姜文問著自己,是否自己的才華真的已經到頭了?《邪不壓正》中的姜文已經完成自我的放飛,而民國三部曲也以失敗而告終。
終章《邪不壓正》
《邪不壓正》我更多是覺得,姜文在糟蹋自己。他明明可以把一部電影拍好拍順,橫、平、豎、直,商業、文藝、藝術,任何一個方向,瞭然於胸,隨便怎麼拍都可以。然後影迷擁護愛戴,收穫名與利,在中國現代電影史上留下厚重的一筆。然而,他偏偏喜歡夾帶私貨,夾槍帶棍,並且在《邪不壓正》,或者之前的《一步之遙》,雜耍得並不高明。
我在這兒並不是說好導演並不是不能沒有爛電影,畢竟連卡梅隆,卡神這種人物都能拍出來《終結者:黑暗命運》這種電影,姜文可以拍爛片,但並不是《邪不壓正》這一部,他原本可以將《邪不壓正》拍得更好,只是他選擇了夾帶私貨。
脫胎自張北海小說《俠隱》的《邪不壓正》,最迷人的背景,是1937年前後的北平城。上世紀前葉,許多日本作家前來尋訪老大之國的風採,他們筆下的北京城,是遍植洋槐與合歡的大森林,宮殿與四合院,都掩映在綠色的海洋之中。但就連芥川龍之介這樣的文豪,都寫不出一片屋瓦的色彩。老北京的魅力,它的數百年固若金湯與最終毀於一旦,由此可見一斑。
《邪不壓正》的開頭非常震撼人心,大雪過後的北平城一片蒼白,城牆民巷都都隱藏在一片雪白中,白茫茫的大雪,也把觀眾帶回了民國的北平。《邪不壓正》的故事時間點,是一個內外衝突,交織漸變的一個時段。電影一邊忙著虛構架空,師門敗類,國家興亡。一邊潦草凌亂,落回盧溝橋事變,日軍開進到哪個門。
然而,這次姜文並沒將這些東西駕馭好,姜文自己的私貨太多了,以至於到最後,電影的劇情徹底崩盤了,直到最後電影的走向已經超出了姜文的掌控。總得來說《邪不壓正》夾著太多的姜文私貨了,民國三部曲的終章就這樣完結了。
本來姜文可以靠著民國三部曲一步封神,但是姜文卻把它玩死了,不過相信以姜文的實力,他以後還會有著更好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