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正大光明」匾亮了!網友:佩服古人的智慧

2020-12-24 浙報融媒體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12月19日,北京

冬至日將至

正午十二時

故宮乾清宮「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

十分壯觀

2020年12月19日,冬至日將至,北京天氣晴好,陽光明媚。正午十二時,故宮乾清宮「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

相關話題引發網友關注和點讚評論

「正大光明」

大放光明

據了解,北京市位於北緯39°56′

每年冬至正午十二時

陽光照射到地面後

會反射到故宮的「正大光明」匾上

陽光自左而右、由西向東

將「正大光明」匾和

下面的五條金龍依次點亮

散發出金色的光芒

吸引不少遊客圍觀

看到這一幕

評論區網友沸騰了!

「大氣壯觀!佩服古人的智慧」

頤和園「金光穿洞」

每年冬至前後北京頤和園十七孔橋都會出現「金光穿洞」奇觀

在落日餘暉的映照下

十七孔橋的每一個孔洞都出現金光

美到驚豔

拍攝這一景觀自然也成為

攝影愛好者的一大樂趣

△圖自網友@旭博宇999

【浙江新聞+】

「正大光明」匾額的由來

「正大光明」匾由順治帝題寫,懸掛於乾清宮寶座上方。

因雍正帝視其為宮中最高且最難接觸之地,故決定將立儲密折存放其後。

(原標題《故宮「正大光明」匾亮了!評論區沸騰》。編輯陸文琳)

相關焦點

  • 正午12時故宮驚現一幕奇觀……評論區沸騰了:古人有智慧!
    正午12時故宮驚現一幕奇觀……評論區沸騰了:古人有智慧!「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十分壯觀「正大光明」匾上△圖自網友@旭博宇999看到這一幕評論區網友沸騰了!「大氣壯觀!佩服古人的智慧」
  • 冬至奇蹟,正大光明牌匾被點亮。古人的智慧無窮也
    12月19日,北京冬至日將至,正午十二時,故宮乾清宮」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據了解,每年冬至正午十二點,陽光照射到地面後,會反射到」正大光明」匾上,陽光自左而右由西向東,將」正大光明」匾和下面的五條金龍依次點亮,散發出金色的光芒,吸引不少遊客圍觀。
  • 故宮養心殿為什麼總是潮溼陰冷?專家掀開地磚,佩服古人的智慧
    清朝滅亡,新中國成立之後,紫禁城內無人居住,為了保護這座具有中國歷史文化代表的建築,便更名為故宮,變身為旅遊景區,派專人看守搭理,人們可以進出參觀遊覽,想像一下古代帝王的日常生活。相信每個到北京旅遊的人,必去的一個景點就是故宮了吧。電視臺也做了多檔關於故宮的節目,向我們傳遞和講解我們所不知道的故宮。故宮養心殿為什麼總是潮溼陰冷?專家掀開地磚,佩服古人的智慧。
  • 為何故宮幾百年來屋頂都沒鳥屎?專家研究後:佩服古人的智慧!
    為何故宮幾百年來屋頂都沒鳥屎?專家研究後:佩服古人的智慧!說起旅遊,那就不得不提到時下火熱的各個景點了,由於時下經濟的快速發展,驢友的人數越來越多,再加上處於網絡時代,被推薦的、必去打卡的網紅景點也是與日俱增。但是,不管怎麼變化,我覺得,有一個景點一定是必去的,那就是——故宮。
  • 故宮中隨處可見大水缸,用途是什麼?佩服古人的智慧
    大家好,請看新旅行,北京是我國的經濟政治中心,既有現代意義,又有現代意義,這幾年,旅遊業蓬勃發展,北京一年的遊客數量一直很高,去北京旅行的人正在去故宮和長城兩個著名景點,其中故宮最受國內外遊客的歡迎。故宮的意義是絕對不能複製的,除了這些看似虛無的文化細節外,故宮的建築風格和技術也非常值得我們去探索,故宮幾乎到處都能看到大水缸,可能在牆壁的根部,也許在門前,你知道這些水壺的作用是什麼嗎?
  • 不僅僅是比喻,古人所說「正大光明」「明明德」的真正含義
    我們經常會在一些影視劇中,或繪畫作品中,或古代皇宮中、衙門裡,看見「正大光明」、「明鏡高懸」之類的匾額。 自古以來,人們就常說,做官要正大光明,做人要正大光明,做事要正大光明。
  • 像故宮文創那樣火,你的產品應該怎麼做?
    冬至日將近之時,一篇關於故宮的文章被送上熱搜,正午十二時故宮乾清宮「正大光明」牌匾被金光點亮。據了解,北京位於北緯39°56′,每年冬至正午十二點,陽光會通過乾清宮門前地面反射到「正大光明」牌匾上,自左向右自西向東,五條金龍依次點亮,散發出金色的光芒,場面十分壯觀。讓人不由對古人的智慧、對天機的把握心生佩服。
  • 故宮600年來為何少有火災,知道原因後,太佩服古人的智慧!
    如今,故宮已經成為中國最重要的文化符號之一,它不僅是一段歷史的見證地,也是後人了解和走近歷史的重要場所!故宮是明清兩代皇帝處理朝政,生養子嗣的地方,可以說是中國最有貴族氣息的地方,也正是因為如此,故宮才成為中國最大的旅遊景點之一,每年接待數萬遊客!當進入紫禁城,會被它的壯麗和磅礴霸氣所震撼和吸引,其實故宮之所以能保存至今,不僅僅是因為這些肉眼可見的表面的壯麗,還有其中蘊含的古人的心血和智慧!
  • 故宮為何從不見鳥屎?專家解釋其中玄機,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實際上,這些貓都是過去故宮所留存下來的後代。    講道理,故宮房屋眾多,而且相對來說非常清淨,應當是燕子等鳥築巢停留休憩的最好場所。  ,故宮為何從不見鳥屎呢?。  古代故宮設計師蒯祥以及其他工匠動用自己的大腦,在設計故宮的時候就別出心裁地考慮到了幹擾鳥類的做法。故宮的專家解釋道出了其中玄機奧秘。
  • 故宮屋頂為何沒有鳥,也沒有鳥屎?專家指出:這是古人的設計智慧
    故宮,留下了數朝文化的烙印。從故宮建立到現在,它經歷了200多次各種等級的地震,依然完好,體現了老祖宗在建築方面非凡的智慧。有人發現,故宮這麼大,但故宮屋頂卻沒有鳥,無人打掃屋頂的情況下,也沒有鳥屎,這是為何呢?專家研究後指出:這是古人的設計智慧。
  • 《上新了·故宮》第二季收官 嘉賓探尋浪漫的雪中故宮
    1月10日,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二季在北京衛視迎來收官。「紅牆白雪琉璃瓦」,節目收官錄製當天恰逢一場瑞雪,浪漫故宮雪景讓人格外欣喜。「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張魯一將與「新品助力開發員」楊穎踏入美如畫的雪中故宮,尋找一年一遇的「冬至暖陽」,解鎖古代紫禁城裡的「抗凍秘籍」。
  • 一條「大蛇」藏故宮600年,如今仍守護著故宮,佩服古人智慧
    說起故宮大家一定都很耳熟能詳,但是故宮裡的秘密可能知道的少之又少。從古至今,故宮作為皇家的固定住所,有著很多秘密還深埋其中,有些無從下手,有些則成為民間廣為流傳的佳話,而故宮中的一條「大蛇」則和故宮有著頗為不解的緣分。
  • 《上新了·故宮》第二季收官 瑞雪映故宮 心中駐暖陽
    已連續9期登頂同時段同類別收視榜首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二季,今晚21:17將在北京衛視迎來收官。「紅牆白雪琉璃瓦」,節目收官錄製當天恰逢一場瑞雪,浪漫故宮雪景讓人格外期待。「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張魯一將與「新品助力開發員」楊穎踏入美如畫的雪中故宮,尋找一年一遇的「冬至暖陽」,解鎖古代紫禁城裡的「抗凍秘籍」。
  • 《上新了·故宮》第二季收官
    已連續9期登頂同時段同類別收視榜首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二季,今晚21:17將在北京衛視迎來收官。「紅牆白雪琉璃瓦」,節目收官錄製當天恰逢一場瑞雪,浪漫故宮雪景讓人格外期待。
  • 張一山終於「官宣」了,可以正大光明的牽手了,網友紛紛送去祝福!
    這段時間有網友爆出張一山終於官宣,可以正大光明了。很多網友在聽到之後表示還好我沒放棄,有網友爆料鹿鼎記這部劇又即將翻拍,其中男主是張一山,楊紫有可能出演劇中的建寧公主。不少網友在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都紛紛送上祝福。表示這下兩人終於可以正大光明的牽手戀愛,並且成為夫妻了。很多人對於此劇都非常的期待,對比你們有什麼樣的看法呢?鄭爽疑似小號威脅張恆!
  • 故宮琉璃瓦屋頂為啥沒有鳥屎?古人的智慧讓人佩服
    故宮是我國最典型的皇家園林之一,它見證了明清兩朝的波折和動蕩。如果你仔細觀察過故宮的屋頂,你就會發現故宮的屋頂十分整潔,並不會出現困擾許多私家車擁有者的鳥屎問題。現在許多年輕人購買私家,除了極少數小區配備地下停車場之外,絕大部分小區都會為小區住戶提供免費的露天停車場。與此同時,小區設計師為了保證小區的綠化環境,特意在停車場周圍種植許多綠樹。
  • 古代沒有電,古人夏天用的冰來自哪裡?看完不得不佩服古人智慧
    文/行走天涯古代沒有電,古人夏天用的冰來自哪裡?看完不得不佩服古人智慧相比較西方的科技快速發展而言,我國的文明雖然歷經了5000年的時間,但是科技發展卻是頗為落後的。其實古人是非常機智聰慧的,只可惜,我國古代一直實行的都是君主制度,皇權是最至高無上的。這就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普通人的發展。畢竟我國古代就擁有了四大發明,像是火藥,造紙金屬以及指南針等等。雖說後現代比較落魄,但是古人也是相當會享受生活的,就比如每年夏天的時候,古人也會將冰塊磨成碎冰放入飲料中來解暑。
  • 故宮一直沒「廁所」,那宮裡幾萬人怎麼解決的?古人實在太聰明了
    眾所周知,北京故宮是世界文化遺產,排名世界五大宮殿之首。故宮集合了中國古代宮殿之精華,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宮殿70多座,房屋9000多間,是世界上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古建築宮殿群之一。故宮雖然是皇帝居住的地方,但是面積也相當於是一個小型的城池了,裡面最高時期曾經有上萬人居住。
  • 故宮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 牌匾背後隱藏著多少秘密?
    故宮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 牌匾背後隱藏著多少秘密?時間:2020-12-19 22:2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故宮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 牌匾背後隱藏著多少秘密? 12月19日,北京冬至日將至,正午十二時,故宮乾清宮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
  • 佩服古人智慧
    這其中包含了古人對科學,文化,風俗,人性的探索與認知。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通過這些俗語,看到古人的智慧。而今天帶給大家的,則是廣泛流傳於我國西南地區的一句古代俗語:四川太陽雲南風,貴州落雨如過冬。相信在這裡,很多人都比較疑惑,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