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條橙]拍攝現場,手持攝像機的庫布裡克
後現代主義的視覺風格、對人性惡的挖掘讓這部電影的魅力經久不衰,但當初製作的過程並不容易。
▲影片開頭的「奶吧」長鏡頭,奠定了其誇張,怪異的視覺風格
為了拍攝這部電影,主演馬爾科姆·麥克道威爾付出很多。拍攝期間他曾肋骨斷裂,眼睛暫時性失明,甚至差點溺水而死。
▲拍攝時,呼吸裝備出現故障,馬爾科姆險些溺死,但片場水槽裡的其實是牛肉湯
但馬爾科姆對電影的貢獻不止於此,原本小說和劇本裡沒有蛇,但他喜歡爬行動物,所以特意讓庫布裡克加了蟒蛇當寵物。
▲蟒蛇無疑增強了影片的詭異氛圍,也強化了人物的暴力特徵
影片的一個神來之筆也來源於馬爾科姆·麥克道威爾。
捆綁作家這場戲原本中規中矩,庫布裡克一直不滿意。重拍時,馬爾科姆開始一邊施虐,一邊唱歌跳舞。
▲最終成就這個不一樣的「雨中曲」,極具諷刺意味
雖然馬爾科姆·麥克道威爾對影片貢獻很多,但影片之所以會成為經典最主要的原因當然離不開庫布裡克。
▲庫布裡克是與馬爾科姆在拍攝現場
首先,庫布裡克在改編小說時,不顧作者安東尼·伯吉斯的反對,去掉小說的最後一章,他認為小說最後一章與其他部分並不合拍。
▲ 安東尼·伯吉斯覺得電影並不能表達他的思想(圖為安東尼·伯吉斯)
正是庫布裡克的明智之舉,將一部三流的小說的故事拍成了一流的電影。
當然僅僅去掉一個結尾是不夠的,對藝術的執著是關鍵,這種執著有時令人難以忍受。
▲即使演員眼睛不舒服,庫布裡克還是堅持拍攝
另外、為了達到理想的鏡頭,他與攝像師進行深入的理論探討,逼得最後攝影師忍不住說他是「一個天才混蛋,一個混蛋導演」。
▲庫布裡克是一個喜歡親自攝影的導演(圖為[發條橙]現場照)
影片上映之後首先是在美國被評為X級,在英國上映之後不久被禁,直到2000年才解禁,但[發條橙]已然成為經典。
▲[發條橙]裡主角的造型一直被模仿(圖為[發條橙]劇照)
[發條橙]面世45年了,導演也已經離開了我們,但它對人性惡的呈現一直警醒世人。它拍得不易,發行也受困,但絕對是部好電影。
▲萌萌的庫布裡克在[發條橙]拍攝現場(圖為[發條橙]現場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