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海報獎獲獎作品A類
2019臺灣國際平面設計獎/海報獎獲獎作品
A類:特定主題:人文關懷、永續發展(含:環境保護節能省碳)
金獎Gold Award
設計:He huang 中國大陸
人類過度使用塑料製品,像恐怖分子一樣,嚴重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和生存環境。
銀獎Silver Award
設計:趙超 中國大陸
偶然間看到一片被砍伐過的樹樁觸目驚心,人類為了牟取自身利益而對大自然樹木進行大量的亂砍亂伐,對森林裡生存的各種動物造成了傷害,摧毀了它們賴以生存的家園。用樹樁木紋形成各種動物並結合書寫的英文大標題來直觀表達,時刻提醒人們禁止砍伐,保護動物,保護家園。
銅獎Bronze Award、
Jagda Excellence Award
設計:李長沛 中國臺灣
停止使用危害海洋生物的塑料吸管
新秀獎Youth Award
設計:謝宇光 中國大陸
工業廢氣汙染像壹只陰暗的巨獸
評審特別獎Judges' special award、臺灣優選獎Taiwn distinction award
設計:陳俐穎 中國臺灣
性侵害或性騷擾時常發生,但受害者受到的傷害往往是別人看不到的。我用了一層類似毛玻璃的效果,代表現實中看不到的部分,受害者的身體在不容易發現的地方被侵害著,受害者只露出少部分的身體,現實的部分佔整張海報的比例非常少,而受傷的部分也不明顯,象徵著受害者的傷害不容易被發現,但受傷害比例佔的卻非常大。這系列的海報希望能傳達看不見傷害的不代表它不存在,危險藏在現實中,而這樣的傷害對受害者的影響都非常大,希望喚起社會對受性侵害者的保護。
優選獎distinction
設計:謝宇光 中國大陸
人類對資源的過度開採將使地球面臨資源枯竭的險境。優選distinction
設計:Wojciech Janicki 波蘭
抑鬱症是當今世界最陰險、最危險的疾病之一。它改變了我們的觀念和生活質量,甚至導致毀滅。這張海報的創作是為了引起人們對這一普遍的文明問題的重視。海報是「海報化」的一部分(波蘭海報藝術形式,香港,2018)
設計:胡華中國大陸
海報取中文「木」字為基礎元素。一撇一捺用砍樹的鋸子替換。中間一橫一豎是個紅色十字架。表達了人類大肆砍伐森林資源,導致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最終害死的是人類自己。
設計:Luis Veiga 葡萄牙
遊客正在破壞他們喜愛的地方。大城市人口過剩,沒有為大眾旅遊做好準備。瑞安航空(Ryanair)和易捷航空(EasyJet)等航空公司促成了一種大眾旅遊形式,使當地居民在馬德裡、羅馬、威尼斯或波爾圖等城市感覺像外國人。基礎設施不堪重負。
設計:楊蓉 , 陳靖涵 , 白紫洋 , 楊靜雯 中國大陸
海報旨在表達土地沙漠化現象的嚴重,選取古詩詞句中描寫景色的詩句,被風沙掠過的地方進行虛化,表示這些景色已經漸漸消失不見了,提醒人們注意土地沙漠化的防治工作。
設計:Jouri Toreev 白俄羅斯
海報都是關於車諾比悲劇的。我在街上發現了20世紀80年代末蘇聯人的照片。這些照片是為蘇聯時期的生產管理人員光榮地安插在委員會而拍攝的。我想在海報上展示車諾比如何改變了人們的命運。這個煩惱從過去的人的臉上看著我們,提醒我們過去還沒有結束。
設計:劉江平 中國大陸
一臺沒有採取減排措施、以汽油為動力的傳統汽車如果按照每年行駛兩萬公裡算,大約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兩噸左右,曾有統計表明,一臺車每年排出的所有汙染物是其重量的4倍之多。作品以誇張警示的畫面使汽車尾氣形成的猛獸形象,體現出汙染的嚴重性,提高人們節能減排,倡導低碳生活,減少汽車使用量,從我做起!
設計:李嘉祥 中國臺灣
別讓美麗的山林,變成一片鐮刀
設計:李嘉祥 中國臺灣
別成為塑膠汙染傷害孩子的幫兇
設計:Szu Yuan Pu蒲思元 中國臺灣
Then…為兩張系列作品。以水在畫上暈開的痕跡表現流淚與淚痕,並藉動物們直視觀者的雙眼,希望能使觀者感同身受,進而增加保護瀕臨絕種的野生動物。
設計:程詠淇 中國臺灣
社會上一直存在著霸凌這令人心痛的問題,就連成人也沒辦法承受的痛苦更何況是還未成熟的青少年們,或許在老師眼中只是玩耍的舉動卻已成實際成為了被霸凌的孩子心中的破洞,在他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卻沒辦法伸出援手讓人心都要碎了。請不要以自己的視角去看孩子們的互動,多對霸凌者說出:「為甚麼你可以這麼做?」將會是對那些受害的孩子很大的幫助。
設計:劉豔 中國大陸
家庭暴力對人們來說是一個很艱難、也很不願誠實面對的主題 —— 即使是對於那些受害者們也一樣。生活中表面光鮮亮麗的女性,也許在家庭中卻遭受著精神和肉體上的暴力,這些女性有著不同的年齡,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民族。只有一個東西把她們聯繫在了一起:家庭暴力。這一結論是多麼的可悲啊,顯然,家庭暴力,這是個全球性的問題。這既是一種性別歧視和不平等的表現也是一種不良風氣傳播的媒介。家暴這件事,如果你忍了一次,以後只會越來越嚴重,也許會共度一生,甚至會傳染至自己的孩子,讓他們滋生暴力傾向逐漸走向犯罪或者家暴的道路,這是我們都不希望發生的事情。家庭暴力侵害了受害者的人格尊嚴和身心健康,讓家暴的恐懼深深種植在受害者的心裡,永遠不會消失,產生抑鬱、低迷的心情,甚至威脅生命。多數受害者都是在被施暴時慘遭殘害,暴力行為嚴重地侵犯了受害者的人身權利,每年都會有許多女性死於家庭暴力,她們是如此的弱小和需要幫助啊!所以我希望通過我的作品激發人們的同理心,讓正在受到傷害的人有勇氣去反抗那雙惡魔之手。榮格曾說過:「當愛支配一切時,暴力就不存在了;當暴力主宰一切時,愛就消失了。」《Love&Hate》,這個在愛與恨混合的矛盾中,其實當他對你揚起家暴的「拳頭」時,這份愛就已經成為恨了。
設計:埃裡克Ginard 古巴
我們在地球上的標記。
設計:崔思雨 中國大陸
全球變暖,讓許多動物面臨消失的危機,就像即將消融的雪一樣脆弱。
設計:華雪 中國大陸
利用寫實手法,運用攝影的方法。冰川的形態及特性類似於玻璃,借用玻璃來表現冰川的造型。借玻璃的破碎來表現冰川的消融,玻璃上的油墨,體現環境惡化,人類不自律的行為帶來的負面影響,渲染出崩潰衰敗緊張的氛圍。玻璃碎片以及藍黑的強烈對比,衝擊人的心理,整體畫面給人帶來聯想,令人深思。
設計:陳詩方 中國臺灣
以烏鴉象徵所有動物,愛護樹木連同愛護樹上的烏鴉,藉此傳達愛護樹木就是愛護動物。
設計:華偉 中國大陸
哭泣的男孩女孩被橫七豎八、縱橫交錯的線條所包圍,顯得悲哀又無奈。作品通過連線題的概念詮釋當下教育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各種補習與培訓束縛了孩子美好自由的童年時光。
設計:穆罕默德哈迪Danesh 伊朗
多少口罩才足以保護我們免受空氣汙染?我就像空氣中充滿一氧化碳的木乃伊。
設計:丁健 中國大陸
長袍裹住女人的身體,面紗遮住她們的笑容,這是穆斯林女性的特徵,也是一直被視為穆斯林女性受壓迫的象徵。穆斯林女性的生活就如同她們佩戴的面紗一樣被荊棘隔離禁錮,她們被壓迫、沒有自由;甚至遭受戰爭威脅、家庭暴力和虐待。打破禁忌,她們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壓迫,追求女性權利自由的解放。
設計:單鈺淞 中國大陸
環境汙染往往具有使人或哺乳動物致癌、致突變和致畸的作用,統稱「三致作用」。「三致作用」的危害,一般需要經過比較長的時間才顯露出來,有些危害甚至影響到後代。作品是一個流著淚的男孩,他的閉著眼睛,眼皮是一條魚骨,煙霧、工場、高樓就是他閉眼後的環境。希望大家關注環境問題,為了自己,也為了新一代年輕人。
設計:Hiroyuki Matsuishi 日本
塑料垃圾對海洋的汙染日益嚴重。以垃圾為食的海產品威脅人類健康!
設計:Mehdi Saeedi 美國
同工同酬?
設計:Qiuwen Li 美國
海報設計的理念是解決環境的一個關鍵問題:空氣品質。空氣汙染主要是人類活動的結果。你每天做的小事可以幫助減少空氣汙染,從而改善環境保護和人類健康。如果我們不改變,這將是2100年潘通清潔空氣的顏色。
設計:huangwenfeng 中國大陸
當下社會,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他們安排了各種課外培訓,導致孩子都被禁錮在學習牢籠中,失去了孩子該有自在童年。關注孩子,而不是關住孩子。
設計:陳吉偉 中國臺灣
當許多塑膠微粒進入海洋,經過食物鏈之後最終還是會回到人的體內。魚丸湯是臺灣街頭常見的小吃之一,而多數小吃攤皆使用塑膠餐具。
設計:沈偉偉 陳瑜 中國大陸
斧頭,樹木,坦克,鳥類形成了一個有意義的畫面。砍伐森林,破壞生態
設計:林祝生 中國大陸
在日新月異的經濟時代,森林亂砍伐、破壞生態現象日益加劇。作品以火柴燃燒後的枯萎狀,暗喻森林遭受破壞嚴重,生態環境狀況欠佳。綠色火柴則象徵希望的新綠,呼籲人們立刻停止生態破壞,保護好綠色資源,讓綠色再生,創建美好家園。
設計:林祝生 中國大陸
作品以黑乎乎的荷花與水墨國畫作對比,體現了——有「出淤泥而不染」美譽的荷花,卻被汙水所染,說明水源的汙染程度極其嚴重。使白荷變成了墨荷,白蓮變成了黑蓮。作品畫面富有較高的藝術性和吸引力。
設計:鹿洋 中國大陸
用平衡板來代表人與自然的關係,人們對於自然的破壞,擾亂,其實也是對於自己的毀滅.人與自然是相輔相成的。所以「Conquer Nature」徵服自然是不可取的,「Protecting Nature」保護自然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設計:楊禮傑 中國大陸
冷卻地球
設計:陳彥霏 中國大陸
珊瑚是海底生物的棲息地,海洋中日益增多的塑料垃圾致使珊瑚礁大面積死亡,因此,大量的海洋生物死亡。作品中珊瑚從一個礦泉水塑料瓶中生長出來,珊瑚的縫隙中表達的負形是海底魚類的形狀,表現消失的意思。密集的珊瑚也構成了海龜、魚類等生物形狀。
設計:alimasumbeigi 伊朗
拯救海洋的保護海洋和海洋和動物在海洋和海洋的美麗海洋是藍色的,不是海洋和海洋,我們的塑料泡沫,人類已經成為海洋的塑料海洋。又黑又髒
設計:閔一
溫室氣體的過度排放中國大陸使大洲被蒸發殆盡。
設計:mohammad golesorkhi tehrani 伊朗
在這項工作中,我試圖說明德黑蘭人民不遵守廢物文化的災難性後果。
設計:Anna Chorna 烏克蘭
忙嗎?忙嗎?忙嗎?但這很容易。回收。我們從科學院工作與環境問題,但人們生活和不思考,考慮到自己很忙,只是把塑料或紙張扔到另一個垃圾桶…但這很容易!回收!
設計:mohammad golesorkhi tehrani 伊朗
在這項工作中,我試圖說明德黑蘭人民不遵守廢物文化的災難性後果。
設計:斯洛伐克 Mykola
打開生活
設計:陳亞妘 中國臺灣
將和平鴿和飛彈前端結合,意涵讓和平取代戰爭,另一方面也有發射和平的訊息之含意。
設計:李明亮 中國大陸
工廠煙囪排出的有毒廢氣形成森林造型,生動形象的表現出環境遭受破壞,以此提醒大家保護環境
設計:Katarzyna Nachman 波蘭
人類作為一個物種,來自於自然環境,通過水、食物和空氣來依賴它。科學、技術和工業的發展以及人口爆炸給周圍的自然環境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和持久的變化。以「人類美好的名義」領導的進步開始威脅人類自身。
設計:黃銳 中國大陸
自由
設計:Max skorwider 波蘭
停止在日本捕殺鯨魚
設計:趙躍 中國大陸
本作品為系列作品,兩幅作品內容分別是魚在人內和人在魚內,利用視覺錯覺原理,使觀者觀看時有種動態之感,藉此探討人類和海洋、人類和自然的共生共存的關係。
設計:田東明 中國大陸
白色汙染充斥著世界,據報導,世界上很多海島都發現有鳥類、魚類、海龜、甚至是鯨魚的屍體中充斥著塑料的垃圾。這些可愛的動物都是被這些塑料殺死的。海報中的鳥媽媽正在把塑料瓶誤當作食物餵給自己的寶寶,她此時此刻正在「殺死」自己的寶寶。我們人類的身體中,已經查明,隨著食物與飲用水,存留了很多不可排出的塑料微粒。讓我們拒絕使用塑料製品,還一個美好自然的世界給我們的子孫。
設計:Aneri Patel, Vaibhav Bansal 印度
刀耕火種的農業技術因其破壞性而聞名於世。不幸的是,它仍然在世界的一些地方實行。世界上大約一半的熱帶森林已經被砍伐,以便為住房和農業提供更多的土地。現在是我們停止這些做法的時候了。設計作品是給所有想要傳播該主題意識的人的信息。停止切割和燃燒。
設計:杜品賢 中國臺灣
破冰船在北極航行,打開了人類的界限。然而,北極熊的生存空間卻越來越小。由於人類活動,北極熊的生存更加困難。
設計:Grzegorz Myćka 波蘭
這張海報展示了一隻白色的狗(可能是一隻狼)在鏡子裡看著自己的倒影。很明顯,他沒有認出自己,因為他對他所看到的東西有攻擊性的反應。部分原因是在反射中他有黑色的毛皮。通過這個視覺隱喻,這張海報表明種族主義來自於缺乏知識——如果狗知道它在盯著自己看,它可能就不會叫了。缺乏知識會導致恐懼,而恐懼可能會導致暴力,或者至少是歧視。
設計:洪子桂 中國臺灣
以北極熊快滅絕作為主題,因為地球暖化造成北極海冰不斷融化,北極熊要找到能棲息的海冰都十分困難,地球環境也越來越苛刻。其實我們簡單的隨手關燈、少開空調,就能對北極熊幫助很多。我的作品上,以驚嘆號-警戒的意思作為發想,以俯視的方式呈現出北極熊尋找海冰的模樣,標語「Where next」除了說明北極熊的海冰下一塊在哪,還有一個更值得省思的意義,就是「誰是地球暖化的下一個受害者」。
設計:周若馨 中國臺灣
據統計,很大比例的施虐者通常在年輕時就有被虐待的經歷,所以他們只知道如何用暴力解決問題。但是當這個人以同樣的方式對待他的孩子時,他經常忘記他曾經被這樣對待過,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通過施虐者身上有著與受虐兒童同樣的傷痕這一形象來表達暴力的影響將代代相傳。它將像噩夢一樣縈繞,更多的悲劇將被創造出來。
設計:Mirosław Adamczyk 波蘭
關於虛假資訊時代的海報。
設計:吳峰 中國大陸
以綠色自行車輪胎印覆蓋灰黑色汽車輪胎印的形式構成城市的高樓,意在傳達在城市中提倡綠色出行,節能低碳的生活方式。
設計:張新宇 中國大陸
人與自然界和諧共生,共同發展,呼籲人們不要獵殺動物,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設計: Byoung-il Sun 韓國
這是一個信息,要利用和恢復海洋資源,這是不顧一切地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