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驚現大型西漢古墓,或為諸侯王墓,為古都龍城點讚!

2020-12-20 熱點小酥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熱點小酥,每天分享更新一些熱聞時事!

人們常說,一千年王朝看北京,三千年古都看西安,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的省會城市太原號稱龍城,意為「真龍降生之地」,因為歷史上有多位開國皇帝來自山西太原。太原是九朝古都、龍興之地,具有5000年文明史,兩千五百年的建成史,曾經趙國、前秦、北齊、大唐、武周、後唐、後晉、後漢和北漢等朝代都以太原作為都城,創造和保留了豐富多彩的晉陽文化,這裡地處華夏民族與草原遊牧民族交往和衝突的中心地帶,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發布了考古成果,相關工作人員在太原市東山附近發現了一處大型的西漢墓園遺址。西漢是中國古代最輝煌的朝代之一,經過前期修生養息的政策,平穩度過了文景之治,到了漢武劉徹的時代,不但開闢了絲綢之路,還大肆徵戰,擴大版圖,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富庶的國家。在西漢時期,太原是諸侯國代國的都城。考古專家推斷,這次的西漢古墓墓園內發現的兩座古墓規模大、規格高,可能是代國某位代王及其夫人的墓葬。

這個墓園從2015年就開始了發掘工作,經過幾年的工作發現該墓園為南北向長方形結構,東西牆垣間距180米,南北牆垣間距360米,墓園面積約64000平方米。墓園外有道路環繞,道路與牆體平行,路面寬約10米,有車轍痕跡。墓園內新發現的這的兩座古墓南北排列,皆坐西朝東,「中」字形制,矩形墓室,深度均接近20米,有東西兩條墓道,根據漢代墓葬規制,專家推測它們是同塋異穴夫婦合葬墓。

雖然現在還未發掘這兩座古墓,但『中』字形墓葬在漢代一般是諸侯王級別的人才能用。」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常一民說。如果推測成真的話,墓葬內一定有很多文物和痕跡,對我們研究西漢文明文化有這重要的影響。

山西作為一個古都,在古時候是炎黃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是中華文化的祖地。而且,現在的臨汾洪洞大槐樹也是從明朝大遷徙之後留下的祭祖之地,全國獨一無二。但是現在的山西地位卻十分尷尬,坐擁著豐富的煤炭資源和文物考古資源,卻得不到發展,在諸多省份中也是存在感最低的那一個。希望國家和政府可以找到適合山西發展的路線,讓這座古都重煥新生!

小夥伴們,你們知道哪些歷史與山西有關呢?

贈人關注,手有餘香!

相關焦點

  • 山西太原東山古墓遺址為一處大型西漢墓園遺址
    中新社太原6月19日電 (記者 胡健)記者19日從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當地考古專家發掘多年的太原東山古墓遺址,經對墓園結構、墓葬形制、2處墓園建築基址、11處陪葬墓與出土器物等諸多墓園要素判斷,太原東山古墓遺址是一處大型西漢墓園遺址。
  • 山西境內首次出土漢簡,推測為西漢代王墓
    太原東山漢墓M6出土的簡牘|北京大學山西. 太原重 大 發 現還記得轟動一時的海昏侯墓嗎?還記得大墓中發現的竹簡吧?難道冥冥中自有天意,知道太原東山這個地方有王墓有龍氣?發現過程2013年以來,山西太原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太原東山發現有西漢時期的古墓群。
  • 山西太原發現大型西漢墓園遺址,山西在漢代屬於哪個諸侯王
    眾所周知漢朝之初,大封諸侯王劉邦在楚漢之爭想打敗項羽,拉攏韓信,彭越、季布等名將,並分封諸侯王,稱為異姓諸侯王,待到天下太平劉邦怕異姓諸侯王謀反,開始剪除異姓諸侯王,分封同姓諸侯王,山西也在諸侯國分封之列,在漢代屬於代國。
  • 山西首次出土漢簡 墓主或為西漢代王(圖)
    原標題:山西首次出土漢簡,墓主或為西漢代王2015年,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內發現大量竹簡,有5000枚之多;而近日,山西太原東山恆大悅龍臺6號西漢墓(又稱「祔葬墓M6」)內也出土了大量的西漢木質簡牘。可以說這是近年來漢簡的又一次重大發現。
  • 雙乳山發現西漢諸侯王墓,墓主未穿戴金縷玉衣,專家:原來如此!
    眾所周知,經過楚漢之戰劉邦打敗項羽建立了西漢王朝,西漢時期實行郡縣制與分封制相結合的郡國並行制。而為了拱衛漢王朝的統治,漢高祖劉邦在位期間,先後剪除了其他異姓王,分封了9位劉姓諸侯王。漢高祖六年,劉邦將庶長子劉肥封為齊王,建立齊國,定都臨淄,統轄73城,是當時西漢最大的諸侯國。
  • 讓文物說話 讓歷史說話 讓文化說話——李尚鴻女士《山西考古那些...
    我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文化強省,就要緊跟時代潮流,堅持「四為四高兩同步」的工作要求,切實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為山西打造「能源革命排頭兵、轉型綜改示範區、對外開放新高地」提供豐厚的文化滋養。行筆至此,忽然想起了2019年10月7日(戊戌年重陽節)的國發〔2019〕22號文件。
  • 六合冶山曾為西漢吳王劉濞鑄錢之所
    沛郡豐邑(今江蘇徐州豐縣)人,西漢宗室,漢高祖劉邦之侄,代頃王劉仲之子,被封為沛侯。  公元前196年英布反漢,此時劉濞正值二十歲,追隨劉邦率兵誅討英布,一舉擊破英布軍隊。那時,吳地會稽人沒有勇猛的首領,劉邦猶豫強悍的會稽人會挑戰皇權,因劉濞性情極為剽悍勇猛,便封劉濞為吳王,統轄東南三郡五十三城,定國都於廣陵(今揚州市)。
  • 這裡最山西-太原
    前面聊了很多山西其他地方,今天說一說它的省會-太原,太原,簡稱並(bīng),這個簡稱就要從古時候說起了。太原晉商博物館後來的事就不多說了,漢以後在漫長的歲月裡,這裡是多個王朝的龍興之地,比如李唐,所以太原也被稱為龍城,如今太原是山西的省會,轄6個區,3個縣和1個市。
  • 雅禮中學暗藏「太守墓」,平和堂地埋三國物,長沙地下還睡著諸侯和王后…
    今年五月份在雅禮中學的操場上發現14座古墓,年代從西漢延續到唐代。這一發現可能改寫長沙古墓葬群文物考古分布地圖。而其中的東漢磚室墓更被傳言是一座「太守墓」。歷代長沙國諸王去世以後便葬於江邊丘陵地帶,成為目前發現和保存最大的古墓葬集中地。天馬山古墓群是西漢長沙國王室墓地的一部分。這裡大湘君插一句,大名鼎鼎的馬王堆漢墓是長沙國丞相的陵寢哦。臣陵尚且如此,何況君乎?
  • 【歷史知多少】太原原來出過這麼多個皇帝,難怪被稱「龍城」
    我們都知道,太原稱為「龍城」 但是為什麼叫龍城呢? 太原,簡稱「並」,別稱并州,古稱晉陽,有2500多年的建城史,在歷史上有「龍城」的美譽。而太原之所以被稱為「龍城」,則是因為太原在歷史上曾走出了多位皇帝。
  • 中華藝術探源|太原北齊徐顯秀壁畫墓的發掘與保護
    上午九時左右,群眾報告迎澤區王家峰村梨園內發生古墓被盜。所裡迅速組織專業人員趕赴現場勘察處理。徐顯秀墓墓道王家峰村梨園,小地名稱「王墓坡」。屬太原東山緩坡地帶,地質結構為溼陷性黃土堆積。這裡地勢高亢,土地肥沃,日照充足,是理想的農作用地。梨園內,碗口粗的梨樹縱橫排列著,一眼望不到邊,樹木枝幹遒勁有力,冠幅圓闊,在冬日陽光的映襯下,顯出旺盛的生命力。
  • 「國家一級博物館」——南越王墓博物館 跟小宸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眾所周知,古代的政權基本集中在北方,嶺南地方很少能發現大型古代墓葬。所以當時在廣州發現西漢南越王墓的時候,震驚了全國。小宸很喜歡看考古紀錄片,看完了《南越王墓》,就特別想要到現場去看看。西漢南越王墓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解放北路的象崗山上,是西漢初年南越王國第二代君王趙眜的陵墓。這座墓是1983年的時候,挖掘土堆的時候偶然發現的,當時人們完全沒發現,居然在鬧市區發現了大型古代墓葬。喜歡考古的朋友都知道,古代人經常是視死如生,也就是死了也要把生前的東西帶到冥界。因而在秦漢時期,都是實行厚葬制度。
  • 龍嶺迷窟西周大墓的歷史原型是什麼 這個古墓的主人是誰身份揭秘
    從周成王開始,周朝大肆分封諸侯,直到周厲王、周宣王時期仍有分封。封了多少個?據統計,有記錄的多達181個,消失在歷史中的則不知有多少。西周分封制現在看看韓城地界歷史有哪些諸侯國。周宣王時又封秦仲的少子嬴康於夏陽的梁山(陝西澄城縣東北一帶地方),後來周平王正式冊封為嬴康為伯爵,建立夏陽少梁國(今陝西韓城西南一帶),稱梁(伯)國。由於嬴康是梁山的主人,改稱梁康,也就是後來所說的梁康伯,後被秦穆公所滅。
  • 但使龍城飛將在,龍城在哪裡?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唐代大詩人王昌齡的這首的《出塞》膾炙人口,但是也給我們留下了一些問題:如「陰山在哪裡?」,「飛將是指誰?」等問題。這兩個問題在以前文章中做過分析,現在我們還有一個問題:龍城在哪裡?在國內,以「龍城」為別稱的地方有很多,如甘肅天水、甘肅武威涼州、山西太原、遼寧朝陽、山東諸城、河南濮陽、江蘇常州、四川瀘州瀘縣、廣西柳州、黑龍江齊齊哈爾等等。
  • 陝西發現西漢貴族大墓,墓主人曾權傾朝野,依舊逃不過被盜的命運
    當工作人員取土檢驗後果真在地底下發現了古墓,後經測量,這是座面積約40000平方米的高規格家族墓園,但是令考古專家倍感失望的是,這些墓中有13座慘遭盜掘,只有一座倖免於難。古墓發掘現場通過對墓葬結構的分析,專家推斷,中間的核心大墓應是西漢中晚期,而且墓主人至少是列侯級別。
  • 山西素有「中國古建築藝術博物館」之稱,不到晉祠,枉到太原
    太原古稱晉陽,也稱龍城是一座 具有 4700 多年歷史,「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的歷史古都。太原市三面環山,黃 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經,自古就有「錦繡太原城」的美譽。也是中國的麵食之都。中國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築百分之七十以上在山西境內。我這次到太原旅行所聞所見就深深的感受到了這句經典的「山西的文物都在地上。」既然被稱為「中國古代建築藝術博物館」,相信每一個山西人,中國人,都為擁有山西的古代文化歷史而自豪。
  • 中國古墓,與華夏文明伴生的「彼岸世界」
    戰國時期中山國統治者的「中山王」墓示意復原圖甚至於有的統治者為了彰顯自己的地位,乾脆就直接在自己的「墳頭」上建立起了一座宮殿,子孫後世若是想要祭祀的話,直接就在「墳頭」上方的「宮殿」中祭祀即可。就好比我們現如今的西安,作為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其地下所存在的古墓數量明顯就達到了一個十分驚人的程度,網絡上不是一直有這樣一個段子嗎,「隨便在西安的土地上插個棍,就有可能發現一座古墓」。雖然略有誇張,但也足以證明西安的古墓數量之多。
  • 齊家有道丨中國十大名門望族之首——山西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太原王氏:起源於山西太原,從魏晉到唐朝都非常顯赫,與隴西李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範陽盧氏、滎陽鄭氏等七族並列為五姓七族高門。於是人們知道姬晉已經成了神仙,便為之立祠奉禱。祠觀一在緱山,一在嵩山。起源太原王氏,系由爵位而來,意指「帝王之裔」或「王家之後」。追本溯源,都是黃帝後裔。黃帝,是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生於壽丘,長於姬水,故又改姬姓。其時,炎帝神農氏國運衰弱,諸侯相互侵伐,而以蚩尤暴虐。黃帝與蚩尤戰於涿鹿。
  • 山西又增一條高鐵!途經…
    >經大西客專與省會太原貫通。 美景:清涼山旅遊區、金沙灘生態旅遊區、兩狼山生態旅遊區、丹陽王墓 美食:懷仁羊雜、宋氏糖幹爐、餄餎 3 應縣
  • 積沙墓:被挖多個盜洞,神秘墓主人究竟是誰?
    原來,有人在施工現場挖到了一種很特別的土,經考古人員鑑定,這是古墓葬的封土。作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建築工地開工前都要看看此地有沒有古墓,在西安挖到古墓太正常了。接下來就是,工程停工,展開搶救性發掘。結果是讓人欣喜的,考古人員在地下發現了兩座西漢晚期大墓,還是那種少見的積沙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