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理髮店的髮型師,大多都是Tony而不是Mary?

2021-01-16 蜚娛

託尼老師這個梗,已經有了點年頭。自從不知道什麼人用過託尼並且說了好以後,這個英文名就儼然成了髮型師的代名詞。

在我小時候,還聽過「洗頭小妹」這種稱呼,但大了以後,我還真沒在打品牌的連鎖店見過女生洗頭。女生洗頭這種聽起來帶點令人遐想的事情,可能在某些城中村的小店鋪裡面才會發生。

至於理髮師,十有八九都是託尼,你運氣好到爆炸才會遇見瑪麗。美發行業從洗頭到理髮,女性幾乎都失去了話語權,為什麼會這樣呢?

首先,無論洗頭還是理髮,對於女生都是比較不便的。先給大家看張照片:

大家都知道,洗頭要多次接觸大量的化學用品,如洗髮水護髮素,這對於人體的傷害是不可忽視的。

如果是美發的學徒,都是從洗頭髮開始,基本到出師為止,每天為用戶洗頭都是必須的。

夏天還好,到冬天經過冷風吹,藥水浸泡,你的手會從18歲變成80歲,嚴重還會流血不止,有多少愛美的女生能夠忍受呢?

另外,美發行業的壓力大啊!不自由啊天天待店裡!想出去玩又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來客人,不能三天兩頭和閨蜜逛街吃飯,每逢節假日不能按時下班經常加班加點!這樣一來,女生從事美髮學徒的自然不多。

其次,即使是晉升為髮型師Mary,女性也不方便。

剃頭是一門老手藝,不過在一直是下九流的行業。當然,那時候也就是算混口飯吃的活計,敢說在舊社會從來沒有聽說過有女的從事這個職業過。新中國成立後,響應"婦女能頂半邊天"的號召,出現女理髮師,甚至一度成為理髮師的主流。

但是僅限小店鋪,大一點的,女生就不合適了。

大家不妨想像一下,理髮師們輕則每天工作八九個小時,重責十二三個小時,誰捨得自家媳婦這麼操勞?

理髮師剪髮的時候,由於工作的需求,總會有一些肢體接觸,換成女的可能會出點什麼事兒。

一個男的油氣一點的給你推薦各種大頭,別人說他會說話,嘴甜。要是一個女的給撒嬌啊,硬磨啊,給你推薦大頭,什麼畫風???

然後,髮型師這個職業,由於歷史遺留的誤解,對於女性很不友好。

曾幾何時,因為真的有人打著髮廊的名義"掛羊頭賣狗肉",導致很多從事髮廊工作的女性都被冠以"髮廊妹"的罵名,很多單純從事理髮工作的女性被汙名化了,無奈退出了市場。大家不妨想像,如果一個女性朋友告訴你自己在髮廊工作,你會怎麼想?

最後,就是異業的競爭。

現在美容院發展很快,很多女生選擇了做美容師,從學員到美容師幾個月就可以上手,而從學員到髮型師需要最少三年,工資還沒有美容高。所以你看不到美發行業的Mary,也是很正常的。

相關焦點

  • 「Tony老師」陸續返莞,開業理髮店還是平日價
    今天是農曆二月二,你去理髮了嗎?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市區不少理髮店已經在近日恢復營業,tony老師陸續歸位了,但是店內顧客不算多,有部分理髮店需要提前預約上門。理髮店的顧客,以男性為主,少見小孩。馮先生告訴記者,雖然是二月二,但是當時店裡剪頭髮的顧客只有兩人,髮型師似乎也沒有全部回來,但是剪頭髮的價格沒變,還是38元。家住南城景湖灣畔的董女士,在這個假期已經給女兒剪第二次頭髮了。「劉海長了,隨便用剪刀剪剪,等疫情全部結束了,再考慮帶女兒出門理髮。」
  • 託尼老師什麼梗什麼意思 Tony老師是理髮師嗎為什麼被調侃
    沒有託尼老師的理髮店,不是好的理髮店,因為它減少了顧客的吐槽趣味。那麼,這個託尼老師是什麼梗?為什麼網上一直都在流傳呢,下面一起去了解下詳情。託尼老師是什麼梗託尼老師是用來調侃理髮店師傅名字的一個梗。理髮師託尼(Tony)代表著一種調侃,與它並駕齊驅的還有理髮師艾倫、理髮師凱文,它們被稱作理髮店三巨頭。
  • 不能出門理髮的日子,這裡有一批專屬TONY免費「營業」……
    宅在家的第N+1天,除了下午的奶茶、晚上的燒烤,你最懷念的可能還有永遠都聽不懂「剪短一點」是多短的Tony老師!微博熱搜上億網友激情在線討論,百度搜索「理髮店」出現的熱門詞條是「理髮店什麼時候開門」、「理髮店不開門」、「理髮店關門」......畢竟,如果理髮店再不開門,全國男生就要進入流星花園狀態了。
  • 呆頭要去理髮店電發,但髮型師設計的髮型居然是爆炸頭,驚呆了小夥伴
    呆頭要去理髮店電發,但髮型師設計的髮型居然是爆炸頭,驚呆了小夥伴 《生病的長頸鹿》
  • 在家理髮把自己剪禿了是什麼體驗?
    關注 髮型師啊 公眾帳號   有人 不去理髮店 是害怕被髮型師溝通有人不去美髮店,是知道一分錢一分貨又沒有充足的預算
  • 髮型師周杰倫上線是怎麼回事?被吐槽不務正業
    ][吳亦凡陳冠希一同現身湖人主場 罕見同框親密熱聊]【髮型師周杰倫上線是怎麼回事?】11日,髮型師周杰倫上線登上熱搜,周杰倫還真是多才多藝呀,不僅會唱歌,還會剪頭髮。最近他幫好友陳建州剪頭髮受到不少網友調侃,來看看。
  • 男士理髮的小技巧:教你如何選擇理髮店、髮型師、還有適合自己的...
    每次去理髮店,都要捧著一顆震蕩不安的小心肝兒,感覺是面臨著未知的命運的審判!每次理髮都是一次賭博,至今從未贏過!那麼問題來了,夏天到了,各位型男們應該如何正確地剪頭髮呢?如何選擇理髮店看店面招牌:招牌上不要出現「美」「炫」「峰」「魅」等QQ空間詞彙。看店員穿著:有全店統一著裝加分,濃濃淘寶感減分,衣服顏色超過三種減分。
  • 網友紛紛呼喚託尼老師,為什麼理髮店有這麼多Tony!
    誰都不願意頂著一頭蓬亂的髮型去見同事,講究頭顱上的美觀既是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早在2018年8月,理髮師Tony就隨著髮際線男孩的意外走紅而走紅。後來青年小品演員把Tony老師寫進小品,讓這一藝術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一時間Tony老師成了理髮師的代名詞。為什麼理髮店有這麼多託尼老師?為了提升服務檔次,很多理髮店將店內裝修規格升級,靚化服務環境。
  • 理髮後「禿頭」!長沙女子理髮頭髮燒焦,對方號稱知名「髮型師」
    長沙女子找「大牌理髮師」理髮沒想到理完後頭髮變成了這樣↓↓↓不久前,長沙的趙女士在逛街時得知,富興時代的一家名為「明造型」的理髮店,來了一位大牌髮型師。為此,愛美的趙女士立馬來這家理髮店,想著在大牌髮型師的設計下,能夠打理出一個適合自己的髮型,然而讓趙女士沒有想到是,不但髮型沒有設計出來,自己的頭髮居然被燒掉了。#長沙「髮際線女孩」 長沙女子理髮後,頭髮燒焦頭上禿了好大一塊!
  • 女生去理髮店,千萬別說3句話,尤其是最有一句,說完就後悔了
    那就去理髮店,為什麼不說剪頭髮呢?因為女生去理髮店不一定都要剪頭髮呀,她們可能燙染也可能養護。不論如何,女生去到理髮店,要記住有三句話千萬不能說。尤其是最後一句,當你說完就後悔了。到底是哪三句?快來看小瘋的解析吧。
  • tony老師是什麼梗 為什麼理髮店師傅要叫這個名字
    tony老師是什麼梗?為什麼理髮店師傅要叫這個名字?很多小夥伴都還不了解這個詞在全網都非常的火,主要還是因為這個詞讓很多進入過理髮店的人都又愛又恨,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名稱的由來吧!  tony老師是什麼梗:  作為網絡語的該詞,並不是專指某個人,而是理髮師的代名詞。
  • I'm Tony!髮型師專屬Rap嗨起來!
    你心中的髮型師是怎樣的?AHA亞太區美業最具影響力頒獎盛典  特邀音樂人-戈銳的原創曲目  為美業量身定製的《I’m Tony》將以第一人稱的視角,唱出美業人的態度!我吃飯靠我自己手藝 說我是Gay That’s not funny我沒什麼但有胃病 why只因來的都是上帝又不是第一次懷疑自己 又不是第一次被看輕套路太壞 烏煙瘴氣 我只在乎完美造型當夜幕降臨在城市的繁華四起一個忙碌了一天的小人物收拾好剪刀和梳子now I am the king我忘掉那些瑣事狼藉
  • 託尼老師什麼梗 為什麼網上一直都在流傳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託尼老師什麼梗 為什麼網上一直都在流傳 還記得2018年流行的網絡熱詞託尼(Tony)老師嗎?沒有託尼老師的理髮店,不是好的理髮店,因為它減少了顧客的吐槽趣味。那麼,這個託尼老師是什麼梗?為什麼網上一直都在流傳呢,下面一起去了解下詳情。
  • 世界上最貴的髮型師,理髮一次20萬起步,土豪明星都得排隊預約
    世界上最貴的髮型師,理髮一次20萬起步,土豪明星都得排隊預約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各種時尚潮流的髮廊隨處可見,裡面的髮型套餐也是五花八門,令人挑花了眼睛。但這些髮型套餐一般來說都在我們可承受範圍內,比如說光剪一次頭髮,最多也不會超過100元。
  • 客如雲門店數智化能力,助Cutman男士理髮打造「網際網路理髮」新模式
    Cutman的品牌理念則是把對男士生活品味和髮型時尚的理解融入品牌中,讓理髮成為男人生活中的小樂趣。不推銷、不辦卡,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服務為了打造良好的顧客體驗,Cutman制定了嚴格的服務理念「不辦卡、不推銷」已經成為品牌的關鍵詞,深入客戶心智,也漸漸成為行業標杆。在Cutman理髮時,髮型師絕不會進行產品推銷,也幾乎很少打折,不追求低價吸引消費者。
  • 理髮店Tony老師不在的日子,想他
    這樣的「慘劇」已經在很多人的洗手間裡上演,動手之前大家會先刷一遍B站、抖音等平臺上的理髮教程。女性博主的教程會告訴大家,怎么正確修剪自己的劉海。男性博主則會展示,怎麼能正確用一把電推子推出圓潤的後腦勺。甚至還有進階版,教人怎麼自己剪出局部漸變頭、飛機頭或美式油頭。視頻平臺上理髮教程的截圖。
  • 剃頭、理髮和美發
    他的挑子(擔子)上,一頭挑著火爐,一頭挑著理髮用具,因此只有一頭是熱的。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還有不少人習慣把「理髮」叫做「剃頭」。現在沒有了挑著擔子的剃頭匠,理髮的地方成了髮廊和髮型設計中心。城市裡的很多髮廊裝修豪華,理髮師大多穿戴很講究,有著高級髮型師、總監等頭銜……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理髮的從剃頭挑子、理髮店到髮廊,再到連鎖的髮型設計中心,不斷變化著。
  • 川久保玲、高橋盾的背後都有一個「Tony」老師
    如果疫情再不早點結束、理髮店再不開門,全國人民可能又要回到十幾年前那個殺馬特的年代了……不對,放錯圖了……長得在好看,也禁不住這麼折騰啊…… 可見造型師的重要性,就連那些時尚界的大神們背後都離不開一個高水平的造型大師為他們的設計畫上點睛之筆
  • 理髮店反套路大全,都在這了
    因為所有的洗髮水都很一般,除非你自己帶。 問選擇首席髮型師,還是金牌髮型師,還是首席金牌髮型師。 你就找個髮型看起來順眼的。 因為首席金牌·至尊星耀髮型師如果真這麼厲害,肯定早就被預約滿了。不過以上防忽悠技巧仔細想想又都有問題。第一,理髮店默認絕大多數顧客都會選擇中間價位的洗髮水、染髮劑或者其他的什麼東西,而最便宜和最貴的,其實都是「價格錨點」。隨大流用中間價位的所謂港產洗髮水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 頭髮剪「一半」被加錢,髮型師:老闆換了,卡要重新激活!
    網絡配圖李先生住在中山路昆明街,他經常去附近的美髮店理髮,去年12月份,他在店裡理髮的時候被髮型師推薦辦理了會員卡,因為離得近,頭髮剪得還可以,李先生也經常剪頭髮,這家店經營有幾年了,感覺比較靠譜,所以李先生就辦了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