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我愛養花"免費關注
景天科、石蓮花屬(也稱擬石蓮屬)是時下較為熱門的多肉植物種類之一,其葉色斑斕多彩,獨特的蓮座狀葉叢似花朵,像藝術品,而又有生命。
其可盆栽觀賞或與其他習性相近的多肉植物合栽,做成組合盆栽、花環、花籃等各種造型,甚至還可製作花藝作品,用於布置沙生植物園、巖石園以及裝飾家庭、婚禮慶典等場所,清新時尚,充滿趣味。
【品種特性】
石蓮花屬(Echeveria)多肉植物約有167個原始種,植株具有短粗的莖或有分枝,肉質葉呈蓮座狀排列,葉色除綠色外,還有紫紅、粉、紅、白、藍等顏色,不少種類的葉尖都呈美麗的紅色或粉色、黑色。有些種類的葉面上有白粉或絨毛、疣突,有『玉碟』、『七福神』、『大和錦』、『靜夜』、『吉娃娃』、『雪蓮』、『紅司』、『星影』、『沙漠之月』、『女王花笠』、『冬雲』等種類。此外,還有大量的園藝變種、雜交種以及近年新引進的沒有正式命名的品種。
【種植養護方法】
石蓮花屬多肉植物喜陽光充足、涼爽乾燥的環境,要求有一定的晝夜溫差,耐乾旱,怕積水。夏季高溫時期,石蓮花屬多肉植物都處於休眠或者半休眠狀態,生長緩慢或完全停滯,可將花盆擺放在高空苗床或其他通風良好處度夏,以增加空氣的流動性,防止因悶熱潮溼引起的植株腐爛。
此外,要注意避免烈日曝曬,尤其是中午前後的強光直射,以免灼傷葉片,但也不能過於陰蔽,以防植株徒長,以「光線明亮,無強烈的直射陽光」為佳,最好能搭一層遮陽網進行適當遮光。要節制澆水,澆水時間在日落之後的傍晚或晚上,並停止施肥。
春秋季節是石蓮花屬植物的主要生長期,此時晝夜溫差大,光線充足,通風又好,特別是早晚的露水,有利於石蓮花的生長。可將溫室的門窗打開,並撤去遮陽網,以加強光照,增大晝夜溫差,使其株型更加緊湊,這樣其葉面的白粉更加濃重,顏色也更為鮮豔,否則會因光照不足、晝夜溫差小,造成株型鬆散,該紅的品種不能顯現出紅色,有毛的品種毛長得稀疏、色澤暗淡,葉片細長單薄等,這些都會影響其觀賞性。
在生長季節,應掌握「不幹不澆,澆則澆透」的澆水原則,避免盆土積水,否則會爛根,但空氣溼度可稍大些。在空氣乾燥時,可經常向植株周圍灑水,以增加空氣溼度,但葉面特別是葉叢中心不宜積水,以免爛心。無論什麼時候都要避免雨淋,特別是長期雨淋,否則植株吸水過多,葉片、根莖表皮組織會被葉肉組織撐裂,造成細菌性感染而腐爛。
在生長季節,每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低氮高磷鉀」的複合肥。施肥時,不要將肥水濺到葉片上。施肥一般在天氣晴朗的早上或傍晚進行,當天的傍晚或第二天早上澆一次透水,以衝淡土壤中殘留的肥液。
冬季應給予充足的陽光,倘若夜間最低溫度在10℃左右,並有一定的晝夜溫差,可適當澆水,酌情施肥,使植株繼續生長。如果保持不了這麼高的溫度,就應控制澆水,維持盆土乾燥,停止施肥,使植株休眠,這樣做能讓植株耐0℃的低溫,甚至更低的溫度。
每一兩年翻盆一次,在春季或秋季進行,盆土要求疏鬆透氣,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適當的顆粒度。需要注意的是,石蓮花屬植物不屬於肉質根花卉,栽培土壤不要過於顆粒化,應選用1毫米左右、富含腐殖質的細質沙性土栽培。可用腐葉土3份、河沙3份、園土1份、爐渣1份混合配製,並摻入少量的骨粉等鈣質材料,並過篩,篩去過細的土壤。
翻盆時剪去爛根,將過長老根剪短,適當修剪過老的木質化盤狀莖,以促發健壯的新根,用新的培養土重新栽種。為了美觀,還可在盆面鋪上一層石子或陶粒等顆粒性材料。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為什麼你養的花老是死?哪些花有毒不能放室內?
關注我們微信公眾號,每天推薦精選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