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義波(左一)正在給客戶介紹他的「肉肉」。趙瑞靜 欒燕 攝
中國園林網12月15日消息:多肉植物市場近年來非常火爆,許多玩家以收集各個品種的多肉植物為樂,甚至一些玩家還把多肉植物種成了一個產業。
米山鎮80後小夥王義波就是其中一位。如今他的多肉植物生意經營得風生水起,擁有大棚8個,佔地24畝。
走進王義波位於米山鎮東鋪頭村的多肉植物大棚,花架上、花畦裡、平臺上,到處都擺放著各式各樣的「肉肉」,讓人眼花繚亂。「這是恩希諾,這是蘿拉、凌雪、央金、夢露、花乃井,這是奧利維亞……」王義波挨個兒向記者介紹著。
這個80後小夥是如何和多肉植物結緣的呢?
談起經營多肉植物的歷程,王義波說,他是從愛好中發現商機的。
2009年,在日本定居的姐姐帶了一盆多肉植物送給王義波,他一下子就被其呆萌呆萌的造型吸引住了。在種植過程中,王義波發現,多肉植物市場在文登還是空白,於是他辭去樓盤銷售工作,投資了30多萬元開始種植多肉植物,並開了一家淘寶網店。
王義波告訴記者:「多肉植物又稱多漿植物,這些植物由於大多生長在沙漠,長時間吸收不到水分,所以它們的根、莖或者葉具有發達的薄壁組織用於貯藏水分,因此它們在外形上會顯得肥厚多汁,看起來特別可愛。」
每一株小植物的成長,都能給王義波帶來無限的滿足感。「套用一句廣告詞,就是根本停不下來。可以說我無『肉』不歡。」 王義波說。
大棚裡到底有多少個品種,王義波有時候自己也數不清楚。地裡長著,桌上擺著,繩子上吊著,反正只要外地出來新品種,他就引進,然後開始大量繁殖。
王義波說,多肉植物生命力頑強,葉片插在土裡就能成活,所以玩家一旦掌握種植方法,就可以自行培育。而他的大棚主要是向玩家提供新品種並搞批量生產,供給全國各地的賣家。
王義波說,種植技術都是自己摸索出來的,有時也到各大論壇學習。為了引進最新品種,有時候他還要親自去日本和韓國考察學習,因為國內一些名貴的多肉植物品種多數是從日、韓引進來的。為了配出適合多肉植物生長的土壤,他甚至不惜從國外進口土壤。為了伺候好這些多肉植物,有時他能從晚上忙到凌晨1點多。
細數這些多肉植物的價格,差別很大,從十元到幾百元不等,目前王義波的銷售主要依靠微信和QQ群,也接受買家自己到大棚親自挑選。
「創業初期大部分的訂單還得通過淘寶店獲取,雖然植物被照顧得很好,搭配出的盆栽也很好看,但攝影設備和技術總是不盡人意。」於是,王義波購置了包括單眼相機在內的多樣攝影器材,自學攝影、PS軟體以及淘寶網頁設計等。經過一番苦心經營,王義波的淘寶網店每月能為他帶來2萬元至3萬元的收入。
王義波說,通過多肉植物,他結識了很多朋友,創建了幾個QQ群,供「肉友」交流心得體會、交換品種。
他還聘請周邊10多名村民來大棚裡幫忙,裝盆、包裝、育苗……一天下來,每個村民能有近百元收入。
王義波說,隨著人們對時尚的追求,作為「文藝範」、「小清新」代表的多肉植物不僅會深受白領階層的喜愛,而且也會被廣泛地應用在節日、婚禮等一些特殊的日子,給人們帶去快樂。這也將成為王義波今後的發展方向。
為了擴大規模,未來兩年,他計劃再上幾個大棚。現在的王義波把主要精力都放到了新品種的培育上,為全國各地的批發零售商提供最新最全的品種,做成膠東地區最大的多肉植物種植基地。
推薦閱讀:
重慶:萬盛經開區多肉植物行情走跌
冀中地區:多肉植物已顯本土化生產
對於多肉植物養根的重要性
多肉植物如何在苗木展銷會中吸睛又吸粉
(來源:文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