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柏斌報導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昆明多肉植物市場銷售銳減,其中實體店的減幅尤為明顯,但價格基本穩定。
今年是鬥南嘉美園藝張曉做多肉生意的第八個年頭。他說他這段時間銷售的多肉植物與去年同期相比,價格變化不大,但銷量僅為去年同期的25%左右。實體店與網店相比,生意更為清淡。原來春季需求量較大的『火祭』、『蒂亞』、『虹之玉』等紅顏色品種,現在在實體店嚴重滯銷。他說:「目前網店的需求大部分是要品種,顏色次之,而實體店主要看顏色,顏色鮮豔相對好賣一些。」
昆明品軒園藝有限公司在昆明晉寧區二街鎮建設的50畝多肉植物生產基地,去年銷售出圃各類多肉植物60多萬株,銷售額達450萬元,除大部分銷往全國各地花卉市場外,還有一部分供貨淘寶店主和電商客戶。據公司總經理葉彬彬介紹,今年春節以來,雖然價格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銷售量卻由去年同期的5000件左右減少約2000件。主要原因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很多地方市場關停、運輸物流受阻。他說:「以前的一天發一車貨,現在2天發一車還湊不滿一車。」
據了解,多肉植物的銷售主要是花卉市場、淘寶和和基地批發三條線。受疫情肆虐的影響,花卉市場關停、實體店停業,使得昆明多肉植物銷售不樂觀,因此許多花農們為求生路,紛紛想盡辦法自尋出路。在昆明環湖東路種植銷售多肉植物的尤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原來主要是靠線下銷售,但受疫情影響,線下銷售已由原來的每月上萬盆減少到幾百盆。他告訴記者:「現在在家裡看直播比較多,所以通過線上直播銷售還可以,這段時間差不多賣了10萬盆。」
按照尤先生的說法,雖然線上銷售不錯,物流運輸是個大問題,延期送達現象比較突出。快遞送目的城市後,很多地方不派送,因此送達客戶手上的時間比原來延長了兩三天。「多肉在盒子裡悶的時間長會爛掉,所以我們先晾乾一點,脫土晾乾一點後,可保存1—2個月。」尤先生說。
葉彬彬認為,疫情對多肉的影響是短暫的,目前受影響最大的是實體店,估計疫情過後,多肉市場會出現反彈,銷量也會暴增。他說:「多肉未來幾年的市場行情依然不錯,但利潤空間會進一步縮小,而稀有品種的利潤空間依然不錯。」
多肉生產基地裝箱待發的多肉植物
實體店貨架上擺放的多肉植物品種豐富
生產企業規模化的多肉植物生產基地
推薦閱讀:
河北省751家疫情防控重點企業納入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
西南林業大學地理與生態旅遊學院學子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生態環境部召開部黨組(擴大)會議暨部疫情應對工作領導小組會議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於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有序推進2020年國土綠化工作的通知
(來源:中國園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