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高翊浚執導,王鶴棣、周也、葉祖新、胡連馨、王羽錚領銜主演的勵志青春歷史革命劇《我們的西南聯大》即將播出,預計在十月份登上央視一套晚間黃金檔,排在《追夢》、《最美逆行者》之後播出,智能電視、手機的朋友可以下載電視家同步收看。
根據片名顧名思義,是以歷史中的「西南聯大」作為創作背景,首次以電視劇的形式呈現出這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該劇講述了硝煙瀰漫下,一群鐵骨錚錚的熱血青年,不畏槍林彈雨,不懼艱難困苦,歷經重重嚴峻的考驗,堅定科學救國的信念,成為國家傑出人才的故事。
1937年至1946年,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在昆明臨時合併共建的西南聯大的歷史,重現抗戰時期的青年學子、知識分子文化抗戰、自強不息的風骨,展現年輕學子的堅毅人格與責任擔當,以心懷天下的家國情懷託舉民族復興的偉大使命。
該劇為真實還原這段歷史,開機前主創和主演,展開了為期2個月的集訓,在雲南昆明一比一重建聯大校舍,劇組近600人從北京開機、期間輾轉湖州、常州、無錫、上海、昆明等地,共經歷9次大轉場,歷經130天艱苦拍攝,於12月31日在雲南騰衝關機。
因此,能看到這一段歷史,要非常感謝主創能夠把這段歷史影視化,在電視劇裡,不僅可以看出特有的年代質感和人文厚重感,也可以感受到偶像劇專供的明媚青春和甜蜜橋段,《我們的西南聯大》是一部迎合了多個年齡段觀眾的一部電視劇。
科普一下「西南聯大」: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是中國抗日戰爭開始後高校內遷設於昆明的一所綜合性大學。1937年11月1日,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在長沙組建成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在長沙開學(同時這一天也成為西南聯大校慶日)。
由於長沙接連遭遇日機轟炸,1938年2月中旬,經中華民國教育部批准,長沙臨時大學分三路西遷昆明。1938年4月,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校務最初由當時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和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組成的常務委員會共同管理,不久後梅貽琦任常務委員會主席,長期主導校務。
西南聯大自1938年4月2日正式更名,5月4日正式開課,直至1946年5月4日宣布結束,設立時間共8年整。抗戰勝利以後,西南聯大解散,北大、清華、開分別遷回北平、天津復校。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使命宣告結束。
這所存在不過8年的「最窮大學」,被稱為「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峰」。3000多名學生裡,有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4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8位兩彈一 星功勳獎章得主、 171位兩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師...
立於炮火當中的中國風骨。那個時代的特殊性註定了西南聯大不-樣的命運。獨特的使命,獨特的時代,思想之自由,學術之獨立,精神之獨立。這也是之後教育-直追尋的目標,然而,短期內無法達到西南聯大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