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綜藝節目同質化嚴重的今天,如《奔跑吧》系列等"綜n代"已經不能成為收視長青的保證,為電視節目注入文化基因,成為電視綜藝節目尋求創新發展的突破點。
傳統文化類電視綜藝節目的發展,切合了國家關於加快推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和發揚的政策,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對於文化的需求,在如今變得炙手可熱。
《上新了故宮》和最近剛剛播出的《了不起的長城》,都立足中國獨一無二的歷史遺蹟,解密在此基礎上衍生出的故宮文化和長城文化,讓傳統文化不在束之高閣,而是更加接地氣,同時又使得電視綜藝節目娛樂之外有著更高的格調。
《上新了故宮》和《了不起的長城》將過去傳統文化節目的紀錄片式、晚會式呈現方式改為了真人秀的形式,由明星嘉賓帶領觀眾實實在在走進歷史遺蹟,以普通人的視角去講述,拉近了距離。
與《奔跑吧》強行"傳播傳統文化",僅僅只是把傳統文化作為遊戲背景不同,這兩檔節目顯然抓到了重點。
《上新了故宮》的任務設置讓節目更有起伏感,懸念感,在探秘過程中,也避開了那些被其他綜藝節目講爛了的內容,而是實實在在地講述那些曾經不會出現在大眾眼中的"國寶"。
比如鄧倫一行人在未開放的慈禧的養性殿爬天花板,上到盤龍藻井頂上觀看藏在房梁背後的"錢龍"。
這樣,慈禧的奢靡就不只是存在於過去那些老故事裡,而是真實新鮮地展現在觀眾們的眼前了。
並且《上新了故宮》與故宮文創相結合,讓故宮精美的文物不只停留在觀賞層面,而成為人們可擁有之物,從皇室獨享到觸手可及,難怪受人追捧。
《了不起的長城》則與《故宮》的文藝範兒不同,採用的是實實在在的"戶外大型真人秀"模式。
在第一期就給觀眾狠狠的科普了一把,原來"鶴頂紅"居然是修建長城必備的材料,而嘉賓黃明昊居然說鶴頂紅是一種酒!
第一期節目中,《長城》集競賽、美食、水上項目等等於一體,豐富性大大強於《故宮》。
並且由於嘉賓人數也更多,就碰撞出了更大的可能性,如果說《故宮》以知識普及和欣賞為主,畫面的精美程度更勝於《長城》,那麼《長城》就顯得更為跳脫,科普也更加直觀。
但實際上《了不起的長城》也存在一些問題。
在剛剛更新的第一期,一開始的爬城牆環節雖然以"最後一名會被懲罰"體現了競爭性,但感覺在過往的電視節目中算是一個被玩爛了的手段,並且不夠"狠",讓人覺得過於平淡。
雖然楊超越、楊迪和張紹剛老師很有梗,但氣氛仍然沒有燃起來。
並且,天公不作美,下雨多多少少影響了原定環節和嘉賓的情緒,算是一個不小的失誤吧。
有消息稱,楊超越只會參與一期,這可不是個好事情,畢竟楊超越擔起了帶動節目流量和氣氛的雙重作用,全靠我越姐挑大梁。
不過,節目目前才更新沒幾期,現在就蓋棺定論為時尚早,或許後期節目會有反轉和驚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