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映,豆瓣8.6分,騰訊視頻,2:16:29。
這部電影,讓我見識到了什麼是長鏡頭,以及,演員的臺詞功底有多強悍。
婚姻題材的,夫妻倆對話內容非常多,這就決定了演員對臺詞要非常嫻熟。
第三,女性的邏輯能力非常重要,決定了是否能一眼看到問題的本質。
在這部電影中,女方的辯護律師諾拉在和雙方協商溝通的時候,用了一句非常犀利的話作為總結:「你想要的,就是協商好的;(代表直接的結果)她想要的,就是討論。(只是討論,不代表任何結果)」,犀利地指出男主角非常大男子主義。
從題材來看,這部電影,很適合遇到婚姻問題的人士看,對照檢查自己的婚姻是否出現問題。
至於單身人士,看了可能會覺得婚姻真是一堆麻煩事情。
1.演員和導演的婚姻:一個女演員妮可通過一部片子出名之後,嫁給了片子的導演查理,婚後,妮可為配合查理的喜劇事業需要,不斷退讓,犧牲自己的事業,但,查理沒有意識到兩個人的婚姻已經出現了很嚴重的問題。
2.離婚律師推動情節發展:在確定了想要離婚之後,妮可找到了一個離婚律師,在律師了解他們兩人婚姻過往的時候,發現這個男人有很大的毛病,不照顧家庭,而且還非常自我,也不懂得照顧孩子。
3.離婚後,男主角才想要實現當初的願望,不過已經晚了:在不得不接受離婚的結果時,男主角查理也去找了律師了,兩個人還發生了激烈的衝突,互相謾罵對方。
後來,兩個人終於離婚了。
1.相愛的時候,她說「我接受了他和他的生活,因為感覺自己活著。」
2.但婚姻窮途末路的時候,她發現,「我從來沒有讓自己活過來,我只是讓他越來越有活力。」
3.妮可說:他真的看不到我,他沒有把我當成獨立於他之外的東西。他甚至不知道我的電話號碼。
4.「只有當你想要某個東西的時候,它變成一個discussion。否則就當作沒聽見。」
5.「就像一條小小的生命線拋給了我。這才是真實的我,這才是我的價值所在,它或許很傻,但它至少是屬於我的。」
1.不管我們多不想承認這個事實,任何親密關係歸根結底都逃不開權力關係。
在影片描述的關係裡,Nicole是弱勢的一方,也許因為她「在見到Charlie兩分鐘以後就愛上了他」;也許因為(如Charlie吵架時說的)當時她更想結婚,而Charlie並不那麼想結婚;也許因為她是女人,而社會對女人(特別是親密關係裡的女人,也就是妻子和母親)的要求總比對男人高得多——(如女律師所說)父親只要能陪孩子玩玩就值得稱道,而母親的任何小瑕疵都是不可饒恕的;丈夫會做飯燙衣服值得妻子寫在「我愛你的100個點」裡,而妻子不關碗櫥門都能被指控為slob。
2. 10分鐘的吵架名場面太過真實,詫異編劇是多懂生活才寫出這樣的臺詞。
Nicole認為Charlie沒有遵守契約,沒有照顧她的感受搬到洛杉磯。但Charlie卻認為這不是一個契約,只是她的一句隨意表達,就如同要買個柜子一樣,是無足輕重的事情。婚姻中有太多的時刻就是如此,對同一件事情的份量認知完全不同。一方認為對方是嚴重違約,另一方卻並不將其視為契約,甚至連口頭承諾都算不上,只是某種「說過的話」。
3. 太會寫對白了。
開篇8分鐘的兩段自述,讓人相信,世上的確存在美好的關係,和美好的彼此注視的目光。妻子第一次見律師,吐露自己為何決定離婚,斯嘉麗·詹森那一大段連貫的表演,她說的那些話,說出了大多數婚姻從內部瓦解的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