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尋故樹已不存,怎堪葉落何歸根。」家鄉是一個可以棲息的地方,一顆流浪的心帶著滿身傷痕回到家鄉修養,可以卻看到硝煙瀰漫,一片煉獄的景象。種族的侵略,領土的入侵,儘是血流成河的樣子
▲油畫:《 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 》
01前言
人類進化開始,誕生了種族、領土的意識後,就逐漸成為人類的「掠奪史」,強大的屈服弱小的,弱小的欺負最小的,聰明的欺負愚蠢的。
而失敗的人面臨的就是燒殺搶奪,在曾經的野蠻時刻,人們以掠奪為興趣,用鮮血慶祝勝利,勝利的人踩著失敗者的身軀一步一步的走向成功。
▲美洲殖民者與印第安人也頻頻爆發衝突
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裡,殘酷的生存法則貫穿始終。
現如今人們提倡和平,提倡友善,在這個世界也或有紛飛的炮彈,也會有戰火的瀰漫,但是大多數國家還是以和平為主的。
但是在之前的掠奪史中,一個民族因此而覆滅,他們一直生存在桃花源裡的世界,直到入侵者打破他們的生活。
最可悲的是,這個種族還滿心歡喜的走向入侵者,卻不知他們腳下的天堂,是地獄的倒影。
▲世界版圖
02孤獨的塔斯馬尼亞人
早在4萬年前,澳大利亞還不是一座孤島,而是和東南亞等多處相連,土地呈現一片祥和的景象,人與人之間也沒有太多複雜的關係。
但也正是因為土地相連,才讓侵略者有機可乘。
集中在澳大利亞的東南角且交通閉塞、信息發展不完全的塔斯馬尼亞人就生活在群山懷抱的舊桃源裡,因為不與外界接觸,所以他們也保留了相當純粹的血統和原始生活的習慣。
▲塔斯馬尼亞人
放在如今的世界裡,肯定就是一筆寶藏,也是一筆財富,因為這樣的部落不僅能幫助人們研究發展史,也能幫助人們了解過去,了解歷史。
但是在當初,以海洋時代為背景的時期,具有先進武器的西方人見著手裡只有木棍的塔斯馬尼亞人,心中升起邪念。
▲荷蘭航海船
03大航海時代被發現澳洲
1606年荷蘭航海家發現了澳洲大陸,他稱之為「新荷蘭」,1788年1月18日,共有1530人乘船來到這裡,但是在這群人中,有736個人是被流放的,看起來風景秀麗的澳大利亞成為他們的囚牢。
▲塔斯馬尼亞人
04被虐殺的塔斯馬尼亞人
直到19世紀開始,英國人才開始對澳大利亞進行殖民經營,因為英國人發展過快,武器先進,於是他們開始驅逐原始居民,並佔據肥沃土地。
在排查中英國人發現了塔斯馬尼亞人。但是生活在閉塞環境下的塔斯馬尼亞人並沒有因為入侵者而驚慌,反而開心的迎接,他們對著英國人充滿了熱情與好奇。
▲澳大利亞原住民
但是轉折出現了,當塔斯馬尼亞人開心的跑過去時,發現自己的同伴都倒下了,他們的身上有著冒血的窟窿,單純的塔斯馬尼亞人並不知道那是子彈,也不知道入侵者為什麼要殺他們。
當決定保衛家園的塔斯馬尼亞人拿起木棍時,面對手槍,又退縮了,實力懸殊根本打不過入侵者,就這樣塔斯馬尼亞人在這個島上生存的設施都被搗毀,而本民族的人也死傷大半。
▲英國殖民時期
本以為這場戰爭就這樣結束了,但是侵略者們並不想這這樣放過塔斯馬尼亞人,1828年4月,澳洲總督命令流放者改成軍隊,集體進攻塔斯馬尼亞人,面對暴徒的殘殺,塔斯馬尼亞人根本不知道怎麼反抗。
塔斯馬尼亞只知道用木棍反抗,但是面對先進武器的侵略者,都是徒勞無功的,最終在1860年,塔斯馬尼亞人僅剩11個。
這個時候英國人感到後悔了,歷史學家知道塔斯馬尼亞人算是活化石,有著很大的作用,就這麼趕盡殺絕,會失去很多有用的價值。
▲入侵者的暴行
所以他們開始解剖塔斯馬尼亞人,16年後,最後一名塔斯馬尼亞人即將去世,她唯一的心願就是不要被解剖,但是殖民者根本不會在意,依舊解剖了她當了標本!
綜述:
歷史的入侵已經成為人們的傷痛,但是活躍在文字上的景象不再是一邊毫無邊際的侵略,而是讓人們懂得惋惜,懂得珍惜,懂得和平相處的幀幀字畫。
【參考資料:】《全球通史》【文案編輯】目海志露瀛【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