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個童話詩人,一個繪本作家,一個有著中年軀殼的幼稚孩童。
他和朱德庸、蔡志忠這樣的漫畫家有所不同,他們愛用線條去表現,而幾米,喜歡用一張簡單的圖像去說很多的東西。
他的創作大多遠離人群,在安靜的世界裡,有著淡淡的美麗與哀愁。但現在他試著把童話放在很熱鬧的商業裡,成為現實的一部分。
終於,我們也可以在現實世界裡,找到來自幾米的慰藉和治癒。不妨按圖索驥,去看看幾米的作品和心情。
他的寂寞
出生於宜蘭的幾米,從小就喜歡畫畫。可是考上大學後發現自己是畫得最爛的。畢業後,他進入了一家廣告公司,但表現並不很出色。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開始給報紙和雜誌畫插圖,慢慢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說起「幾米」這個名字,原因簡單卻特別,幾米說他平時一提筆練字就習慣寫「幾」,因為它看起來確實有點不一樣。
幾米自言不是個羞澀之人,但面對人群、面對鏡頭還是會有諸多不習慣。這是十幾年來,獨自一人的工作習慣使然。隨著自己的作品越來越多,他也能夠更加清楚地講述自己的東西,也變得更為自信。
他的源泉
都說童年是想像最豐富的源泉,雖然幾米笑稱自己的記憶很差,但不可否認,在鄉村孤單一人度過的童年給他的作品留下內向、敏感和多疑。
直到1997年,女兒的出生成為幾米生命中最幽暗日子裡的一道柔光。她的調皮、她的幼稚、或者她說的一句奇怪的話,都可能被幾米放入自己的作品中。
在創作上,幾米希望自己的作品越來越簡單,在生活上,也同樣如此。平凡生活中的觀察與體驗,正是創作靈感的最大來源。
他的詩意
幾米的很多作品中都引用了詩歌,甚至《月亮忘記了》的題注就是「獻給詩人」。談及詩歌對創作的影響,幾米坦言,他很喜歡去念比較短的東西,有時是詩歌點亮了他作品的意義。比如在創作完《向左走,向右走》後,他翻到了波蘭詩人辛波絲卡的詩句「他們彼此深信,是瞬間迸發的熱情讓他們相遇。這樣的確定是美麗的,但這樣的不確定更為美麗」,這短短的四句話似乎把整本書想要說的話都涵蓋了。又比如《地下鐵》,「何其幸運,無法確知我們生活在什麼樣的世界」,說的既是盲人,也是普通人的情況。
幾米覺得,詩歌是與心靈最接近的素材,哪怕有一些古典的,講究韻腳的並不能完全讀懂,但意象的美好已經讓他足夠沉醉,他也非常願意從文學中攫取意象運用於自己的插畫中。
他的病
也許不少人都聽聞幾米曾得過癌症,但卻不知他那三年的崩潰和絕望,甚至乎連求生意志都幾近喪失。脆弱如蝸牛般的幾米一直躲在狹小的房間裡,成天戴著口罩,自怨自艾。幾米坦言,生病的時候,絕望至極,每天三餐地哭是唯一的療傷方式。僅有的力氣都用來維持健康,後來他的《又寂寞又美好》說的就是這樣一種狀態,經歷過後才會發現曾經的寂寞或許也是一種美好。
在休養的過程中,經編輯朋友提議,他才得以重新執起畫筆,雖然畫得很慢,但漸漸地,可以從創作中得到舒緩和改善,包括心靈深處對疾病的恐懼。再然後,就是他因創作被人們看到。
生病期間,幾米變得異常敏銳,可以說這一場疾病的低潮讓他發現了另外的高潮。曾經覺得無比遙遠的死亡,忽然來了。不難發現,幾米以往的畫風隨性而快樂,充滿著多彩、誇張的比例,多是為所欲為的侵略性構圖,但得病後變得非常寧靜、渺小和虛弱,甚至茫然不知未來,人物越來越小,空間越來越大,物件越來越少。但也正是這種畫風讓他迅速竄紅,一時洛陽紙貴。他曾是一個無比懼怕死亡,被疾病壓得喘不過氣來的人,但好在他並沒有被擊敗。
如果說人生所有的困惑最終都將由自己來解答,那麼幾米的答題過程顯得尤為殘酷,所以也比問題本身來得更為開闊且深邃。
宜蘭:老家的火車站
在幾米老家宜蘭的火車站南側有一座幾米主題廣場,從火車站出發,沿著舊城區一路走,《星空》、《地下鐵》和《向左走·向右走》裡的人物場景組合成「旅行」與「人生的片段風景」等意象,漫步其間,仿佛身臨繪本世界,故事中的人物活靈活現地呈現眼前。
《向左走·向右走》裡的男主角手拿提琴和提包,與女主角背向而行,他們會不會沿著廣場的環形步道走一圈後再次邂逅?還是就此擦身而過?《星空》裡被解構後的飛天公交車,搭配立體的飛天麋鹿與行李箱,想像也一如此般翱翔天際。在「kiss and ride」的臨停接送區裡還有一隻大型綠兔,和一旁的男女學生一同等公車上學。
作為全臺灣首座幾米廣場,原本的丟丟當廣場被改造成露天的幾米裝置藝術區,連同採用帆布與玻璃纖維布置的火車站一舉將多部幾米繪本搬進了現實。
臺南:阿拉丁的願望
臺南公交車綠3支線「湖濱雅舍」站與一般的車站有些不同,一隻神燈貓攀爬在站牌上,一旁的告示牌上還寫著「願望盛開,許諾之地」。熟悉幾米繪本的人一定能一眼看出這是出自《如果我可以許一個願望》中名為阿拉丁的小男孩與神燈巧遇的故事。
臨近的臺南科學園區裡的幾米公園正是以這本書為主題,佔地面積雖然不大,但綠草地上散落著亮麗鮮明的繪本人物,小男孩拿著神燈般的水壺灌溉著希望的幼苗、圍著圍巾的小貓坐在木橋上呆望、一雙圓滾滾眼睛的花貓在橋面伸著懶腰,小小的公園裡灑落了無限的想像。
臺東:比西裡岸的放羊族
比西裡岸,是位於臺東三仙臺北面的一個小小原住民部落。在阿美族語中意為「放羊之地」。阿美族居民靠著潮起潮落的阻擋,將羊留在離島上。
在這個部落裡藏著幾米的11幅畫作,還有以《走向春天的下午》裡的女孩小米與狗兒阿吉為主題的大、小型木雕裝置作品。鮮豔的畫作隱匿於純樸的村落中,倒也毫無違和感,快去開啟一場探秘之旅吧。
臺北:捷運站裡的小森林
臺北捷運南港車站的CITYLINK是當區第一家新型業態的百貨商場,在開業時便與幾米品牌促成了合作,大門口的「奇幻森林」中美麗的泡泡星球和海豚穿梭其中。來自繪本《真的假的啊》中的小女孩正坐在夢想屋上吹著夢想泡泡,看著希望化成一隻只鳥兒飛去。
色彩繽紛的幾米作品,搭配上南港捷運站原有的幾米作品牆面,讓旅客穿梭在CITYLINK南港車站和南港捷運站間,暢享幾米之旅。
信義:微笑的月亮
作為全臺北第一座幾米戶外裝置藝術,出自《月亮忘記了》裡的「月亮公交車」就停靠在信義路與松智路交叉路口。它以臺北市常見的公交車為主體,周圍有許多大小不一的金屬球。車體外印著微笑的月亮,車頂上還有一個小男孩高舉著雙手,要將月亮送回天上。
一上車,就像走進童話世界般,首先看見可愛的小熊司機,車廂內有五彩繽紛的燈飾和一個抱著月亮的小男孩。車廂上方的天窗則可以看見天空、月亮和星空,鮮豔的色彩以及車廂內充滿童趣的幾米手繪玩具擺飾,都讓人瞬間墜入奇幻世界。
臺北:文創區內玩跨界
在空間上保留古蹟原來的木結構與紅磚牆,通過設計與拼貼,將幾米的作品、色彩與手繪筆觸鑲嵌於桌面和座椅上,主題性的飲食料理、跨界策劃、空間布置和商品設計,這些都出現在臺北華山文創區內的全臺首家幾米品牌概念店「故事團團轉」裡。
正如概念店的英文名「Never Ending Story」所示,這裡是一個故事繁花盛開的地方。店內每季都會挑選一個繪本主題,通過充滿驚奇創意的空間體驗,讓人們切實感受到「refresh, return, recreate」的豐富想像。
據悉,這樣的概念店還計劃在幾米的老家——宜蘭開業。作為幾米品牌向前邁步的象徵,從幾米繪本閱讀出發,延伸至旅行與生活態度,商品除了緊扣品牌核心、圍繞生活外,將更強調跨界合作的創意與創新,以及對同樣有態度想法的品牌與商品的支持。未來,這種商業模式亦將進一步進軍國際市場。
如果您覺得我們文章介紹的內容還不錯,何不訂閱我們的公眾號呢?
如果您有計劃去臺灣,任何問題都可以加群和我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