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功夫的深厚文化內涵是
禪宗智慧賦予的
「禪武合一」是少林功夫主流思想
少林功夫首先是一種信仰,一種對於超常神力的追求。對於超常神力的渴望,對於超常智慧的追求,從來都是佛教徒的追求目標。這是少林功夫表現為神奇武術之根本原因,這也是少林功夫與其他武術的區別所在。「禪武合一」是少林功夫主流思想,並成為少林僧人修習功夫的目標和理想境界。禪宗講究在現實的日常生活中修行,實現學佛的目標;功夫作為少林僧人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也被納入到學佛修禪的形式中。修習少林功夫的主體是禪者,禪心運武,透徹人生,內心無礙無畏,表現出大智大勇的氣概。禪,賦予了少林功夫更為豐富的內容。少林習武戒律
佛教僧人的生活受佛教戒律的約束,佛教最基本的戒律為五戒:戒殺、戒盜、戒淫、戒酒、戒妄語。在少林寺特定環境中,戒律演化為習武戒約;戒律在習武者身上,表現為武德。這種戒律約束也直接影響了少林功夫的技術風格。
少林寺僧人練習武功,只為自衛,不為攻擊,所以少林功夫時時表現出節制謙和的特點,動作特點是幅度小、含蓄、講究內勁,短小精悍,後發制人。
少林傳承譜系
高水平的少林功夫傳習,則往往取決於師父的心傳和弟子的頓然領悟,這一境界又需要從日常的宗教修持中不斷研修方能達到,可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福裕禪師確立的傳承譜系,計有七十輩,如下:
福慧智子覺,了本圓可悟;
周洪普廣宗,道慶同玄祖;
清靜真如海,湛寂淳貞素;
德行永延恆,妙體常堅固;
心朗照幽深,性明鑑崇祚;
衷正善禧祥,謹愨原濟度;
雪庭為導師,引汝歸鉉路。
「七十字詩」傳承譜系,使少林寺變成了一個宗法大家族。少林寺僧人對於以上七十個字,都能脫口而出。
「武術」一詞代表不了「功夫」
少林僧人練功,我們不用「武術」二字,而用「功夫」。|「技術層面叫武術,而功夫不僅有技術層面,還有文化層面、信仰層面,就內容及含義而言,武術一詞代替不了功夫。」少林寺習武僧人遵守戒律,老老實實按前人訂下的老規矩做,肯定有自己的道理,如果沒弄清老規矩的道理,就扔掉老規矩,那是很盲目的做法。非物質文化遺產
師父說:
|「我們不會參與社會上的各種武術比賽,而專注於為少林功夫的傳承與發展做點貢獻。但在我們寺院內部,我們有著自己獨特的以修行增進為目的的考評機制,那就是常說的「考功」。」
少林功夫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的可能性還是有的,只是時間問題。|"如果能被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對少林功夫的保護將是有利的。聯合國人類文化遺產,有形的,保護的是文物;無形的,保護的則是人。我們不用跟著流行跑,要好好練功,耐得住寂寞,申報成功後,我們就都是人類的寶貝了。"來源:三寶的小本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