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看過武俠小說的人心裡都有一個夢,幻想像一代大俠,瀟灑行走在天地間,這不免想要習武,最受追捧的,首當其衝嵩山少林寺。少林武功究竟有多厲害?許多人一提到中國功夫,少不得會提到少林。少林武功歷史悠久,起源於嵩山少林寺,以武僧演練的武術為表演形式。雖然現在的年代,練武已經不流行了,但還是有人在傳承。眾所周知的明星王寶強在成為演員前,就在少林寺學過武功, 後來去劇組當武行,不俗的身手讓他得到觀眾青睞。
少林功夫最初的功能是保衛寺院的安全,但在經過一千五百多年的升華,武術漸漸成為一種文化,而不再是武裝戰鬥的主要方法。功夫並不是簡單的拳腳比劃,它有特定的銘文要求,少林功夫就是以特定的佛教文化和佛教信仰為核心的一個傳統文化體系。它有一套完整嚴格的學習模式,不僅追求技法的精髓,還同樣重視關於心性的修煉。
哲學上說整體與統一,物體之間是相互聯繫的,不存在單獨的個體,少林功夫也是如此。它由幾十個動作組合而成,手腳來回間的連接,都是相互聯繫存在的。所以,少林功夫不單單是一個武術,還是中國文化歷史的傳承,具有很高的價值性。
上將軍許世友少年時因家中貧苦,也進過嵩山少林寺,因為這一個經歷,他被傳得神乎其神,會飛簷走壁、來如影去如風,真實的少林功夫並沒有這麼誇張。據許世友說那時他只是在做苦差事,每天有幹不完的活,還有跟著師傅練功。這樣下來也只是強身健體,鍛鍊了人的意志力。少林的武僧正義勇敢,愛國愛民,為社會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少林功夫並不能上天入地,卻能使人發揮內在潛能,實現人體的最優系統。
少林功夫除了實用價值還有審美價值。雖然沒有武俠劇裡的飄逸,也依然美不勝收,少林功夫運動套路數不勝數,變化至多,行雲流水間就充分發揮了少林功夫的審美功能,最為合適讚美它的不過是一句「靜如處子,動若脫兔」。少林功夫剛柔並濟,虛實結合,起落轉承,陰陽平衡,神形兼備,代表中國文化搭起世界文化交流的橋梁,贏得了全世界的讚譽。
素材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