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輪法王燕昭王

2021-02-23 將者


戰國七雄中,普遍認為韓國最弱,這國家在當時都差點沒能保住七雄的地位,然而,我們卻發現,一個比韓國更沒存在感的燕國卻能穩坐七雄之一,這是為何呢?

兩個原因:

第一個是,燕國比韓國地理條件優越,韓國地處四國之地可以說處處危機,旁邊隨便哪個國家都能將其取而代之,而燕國遠離中原紛爭,把發展重點放在了東北方向,燕國在後期甚至都開發到朝鮮半島去了,可想而知其地理潛力巨大。

第二個原因是燕國通過變法強國消除了自身周圍的威脅,燕國的威脅其實就是在他下面那個強大的齊國,齊國崛起後一心想要擴展領土,前是稱霸泗上,後轉過矛頭來就直指燕國領土。

燕國的變法就是從這裡開始,始於一場鬧劇,始於一場滅國之災。

當時燕國是燕王噲在位,他看到各國通過變法先後強大起來,於是他也想在燕國進行變法改革。他希望能有一個有才能的人出來主持變法,恰在這時,善於專營投機的子之,取得了燕王噲的信任,被任命為相,掌握了燕國大權。

後來鹿毛壽跟燕王說,「當年堯帝之所以被人稱讚聖賢,就是因為他把王位禪讓給許由,許由不接受,因此天下太平。如今您也可以效法堯帝的做法,把位置讓給子之,子之不接受,那麼您也會受到世人稱讚,燕國就此強大起來。」燕王聽後覺得有道理,心想沒準這是個變法的好辦法,於是就答應了。

對,你沒聽錯,這個燕王不知道是不是沒睡醒還是腦子有問題,就這麼把國家權力讓給了子之,而子之這邊也是從來沒見過這場面,天下掉餡餅的事情誰不願意啊,一口就接受了燕王的禪讓,公元前314年,燕國完全淪為子之之手,國事列決於子之。

子之治燕國三年,「國大亂,百姓恫然」,激化了燕國的各種矛盾,更要命的是,燕王噲讓太子平失去了繼承權,這還不算還把太子的官印給收回了,這讓太子很不爽,在這種情況下,太子平與將軍被迫發動政變,發兵圍攻子之,雙方進行了長達數月的戰鬥,死傷無數,太子平和將軍在混戰種死去,燕國大亂。

這個時候,齊宣王這個老狐狸來了,趁火打劫,藉口平定燕國內亂,出兵伐燕,僅用50天就攻下了燕都薊城(今北京市西南),殺死了燕王噲與子之,企圖滅亡燕國。這不僅引起燕國人民強烈的反抗,也招致中原各國的幹涉。之後,齊國被迫從燕國撤兵,趙武靈王便把原在韓國作人質的燕公子職護送回國繼位,是為燕昭王,這才是我們的主角。

新君繼位,國內一派悽涼景象:田地荒蕪,房屋倒坍,百姓在廢墟上啼飢號寒。昭王奮發圖強,決心復興燕國,他深知治理國家,最要緊的是多延攬眾多的人才,有了人才能百廢俱興。但如何覓求賢才,昭王苦苦尋思,食不甘味,寢不安席。

   

為此,昭王不恥下問,很誠懇的去向郭隗請教,說:「先生,咱們燕國現在勢單力薄`國破民窮,是無法向宿敵齊國復仇的。我很想找一大批有真才實學的能人,來幫助我革新政治,振興國家,而後洗刷我們的奇恥大辱,請先生教我,該從何處著手?」

郭隗答道:「大凡能成帝業的君主,總是與可以做自己老師的人在一起;能行王道的君主,總是與得心應手的臣子在一起;而那些亡國之君,圍繞著他的勢必是一些庸庸碌碌的奴才。如果君主能放下架子,禮待那些德才兼備的士人,甘當他們的學生,那麼,非但他們會心悅誠服的出力效勞,還能吸引強十倍`百倍的賢才前來投奔,這是自古以來治理國家`獲取人才的規律。大王您如能在招聘到賢才後屈身上門求教,大家看到您思賢若渴,那些有本領的人一定會像百川匯海似的源源而來。」

郭隗接著講了一個故事:古時有個國君,打算用千斤去求千裡馬,但3年也沒買到一匹。一名內侍自薦為國君去購買。3個月以後,輾轉打聽到千裡馬的消息,可惜剛一趕到,那匹馬已死了。內侍就用500金把死馬的頭買了回來。

國君大怒,說:「我要得是活千裡馬,誰讓你用500金賣了個死馬頭?」

內侍從容答道:「死馬頭還花了500金,何況活馬呢?天下知道這消息,就會把駿馬送上門來的。」果然,不到一年,千裡馬就送來了3匹。

講完這個故事,郭隗說出了自己的打算:「大王您如果真想招賢納才,不妨就從我身上做起,讓天下人都看到,像我這樣不才的人尚且收到您如此的尊重,何況那些德才大大超過我的人呢?這樣國內外的賢才就會不遠千裡向我國聚集了。」

於是,燕昭王按照郭隗的主意,蓋了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選擇了一個吉祥的日子,舉行隆重的儀式,恭恭敬敬地把郭隗請到新宮殿裡去住。昭王每天都要像學生請教老師那樣前去探望。昭王還在沂水之濱,修築了一座高臺,用以招徠天下賢士。臺上放置了幾千兩黃金,作為贈送給賢士的進見禮。這座高臺便是著名的「黃金臺」。

英才薈萃,國勢漸盛。燕昭王愛賢敬賢的名聲不脛而走,風傳天下,各國才士爭先恐後的奔赴燕國。其中不乏名士:如武將劇辛從趙國來,謀士鄒衍從齊國來,屈庸從衛國來,樂毅從魏國來,真是人才濟濟,鄒衍是陰陽五行家,當時已名聞天下。他在齊國時就受到尊重;週遊魏國時,魏惠王親自跑到郊外去迎接;到趙國時,平原君側著身子走路來迎接他,並用衣袖替他拂去座席上的灰塵,畢恭畢敬。

燕昭王迎接鄒衍時,比魏趙更為恭謹。`他親自用衣袖裹著掃把,退著身子邊走邊掃,在前面清潔道路。入坐時昭王主動坐在弟子坐上,敬請鄒衍以師長身份給自己授業。昭王特意為鄒衍修建了一座碣石宮,供其居住講學。後人因此便用「擁慧先驅」和「碣石宮」這兩個詞語來比喻用優厚待遇尊禮賢才。

昭王的這些做法應起了很大的反響,投奔燕國的士人更為踴躍。昭王大開國門,不拘一格地廣為接納。不僅歡迎知名學者,而且把那些有志滅亡齊國的,熟悉齊國險阻要塞和君臣關係的善於用兵打仗的士人,盡數收留下來,並給與優厚的待遇,多方積蓄力量,以利興燕破齊。聚集於燕都輔助趙王振興燕國的眾多士人之中,最傑出的人物要數樂毅。

樂毅的祖先樂羊是個魏國人,樂羊率領魏國軍隊攻滅了中山國。當時,樂羊的兒子樂舒是中山國的將領,魏軍兵臨城下的時候,中山國國王烹殺了樂舒,還煮成肉羹送去給樂羊,樂羊坐在營帳把一杯肉羹全吃了。在上演了「樂羊食子」的故事之後,中山國滅亡,樂羊在原來中山國的領土上有了一塊封地。中山國復國成功之後,又被趙國滅亡,於是樂毅成了趙國人。

有意思的是,中山國復國成功靠的是一文一武,這個武將居然是樂羊的孫子。中山國和老樂家淵源很深。樂毅原本是要在趙國做官的,但正好碰到「沙丘之變」,趙武靈王慘死,樂毅改變了方向,去到了魏國。但樂毅真正揚名立萬卻是在燕國。

相關焦點

  • 金庸異聞錄之金輪法王
    神鵰俠侶時代,武林人丁稀薄。天下五絕死的死老的老,老頑童周伯通整日顛三倒四,楊過還未成氣候,郭靖瑣事纏身,年齡也不小了。此時,蒙古入侵,國師金輪法王,自封天下第一高手。金輪法王性格如何?度娘說的很清楚,特徵並不突出,喜好算計他人,為人自大,心理素質不佳。不過一碼歸一碼,金輪法王固然毛病不少,武功卻是相當了得。無論是郭靖、楊過亦或是周伯通,都無法在一對一的情況下穩勝於他。
  • 周伯通說金輪法王在王重陽手下撐不過10招,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周伯通對金輪法王說王重陽手下撐不過10招的來龍去脈:這是金輪法王功力大增,練成龍象功第十層後來中原之後,帶著郭襄來到絕情谷,郭襄見楊過跳下深潭也隨著一起下去了。金輪法王跟這是一樣的道理,周伯通小孩心性,想都沒想就脫口而出了。可是這又說明了一個問題,在周伯通眼中的王重陽是什麼樣呢?
  • 金輪法王本來應該叫五輪法王,他的武功為何不及天下五絕
    金輪法王是西域的第一高手,被蒙古聘請成為國師。有瀟湘子、尹克西、尼摩星這些人不服,向他挑戰,都敗在他的手下。金輪法王收了三個徒弟。大徒弟早早夭折,二徒弟達爾巴,三徒弟霍都。只是這三個徒弟只學到了單獨的一門,比師傅差了老大一截。金輪法王在西域已經打遍,就想到中原來一試身手。
  • 被老頑童追,被楊過打敗,被金輪法王殺死:裘千仞的武功很水嗎?
    有網友問:裘千仞被老頑童追,被楊過打敗,被金輪法王殺死,這說明他的武功很水嗎?裘千仞的武功當然不水,「被老頑童追,被楊過打敗,被金輪法王殺死」分別是指裘千仞三個時期的武功層次,這三個層次遭遇的都是當時的絕頂高手,裘千仞和他們三人之間都只有很小的差距,所以不能說裘千仞的武功很水。
  • 金庸寫砸了的人之金輪法王
    比如說金輪法王,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寫砸了的人物。二金輪法王這個人,很難寫,但又不能不寫。為什麼不能不寫呢?因為江湖需要一個大反派。之前的江湖,最大反派歐陽鋒已經發了瘋,剩下一幹小反派也都被懲辦了,老虎蒼蠅都已打光,舞臺的一半空了。
  • 金輪法王的起源是什麼?為什麼在中原興風作浪?五絕怎麼樣?
    他比五絕年輕得多,前面還有一位藏族大師靈智上人,然而武功的培養與戰鬥能力還有很大的差距,為什麼靈智上人橫行霸道沒有金輪法王的消息,他們之間是否有任何關係?小說《神鵰俠侶》中寫到金輪法王和郭靖武功在伯仲之間中,我們應該知道,後期郭靖的武功水平可以與五絕中的任何一個相媲美!金輪法王武功真的這麼高嗎?
  • 金輪法王與五絕對戰,比完之後法王扔下10個字,周伯通無地自容!
    金輪法王雖然在神鵰中是和黃藥師、周伯通同級的五絕級高手,但實戰表現是相當的讓人無語。但拿和李莫愁的交手記錄來比較金輪和黃藥師的武功,對金輪法王來說卻是相當的不公平。金輪法王金輪法王在神鵰中完全是一個悲情的高手金輪法王是密,宗金剛教的高手,同時也是忽必烈手下的國師,一身武功雖然極其高明,但命運卻十分坎坷,來到中原之後就沒有運氣好過,一直連遇高手,戰績尷尬無比。
  • 金輪法王到底丟了多少只輪子?
    比如金輪法王。當初他放棄十八般兵器,專門選了輪子做武器,一定是覺得:拉風!電視劇裡,他的輪子是帶大齒輪的,屬於切割系,一看就很生猛。但其實這是搞錯了,人家是法王,又不是李元芳。按金庸的設定,他有金銀銅鐵鉛五個輪子,其中金輪是這樣的:這金輪徑長尺半,乃黃金鑄成。輪上鑄有藏文的密宗真言。
  • 周伯通與金輪法王誰強?
    其實,論武功,《神鵰》中還有一個高手,那就是練成龍象般若功第十層的金輪法王。如此算來,當時的天下高手有六位:黃藥師、一燈大師、郭靖、楊過、老頑童、金輪法王。那這六位究竟誰的武功更強?在與金輪法王對打時,二人「本來相距不過數尺,但你一掌來,我一指去,竟越來越遠,漸漸相距丈餘之遙,各以平生功力遙遙相擊」。黃蓉在旁瞧著,「但見一燈大師頭頂白氣氤氳,漸聚漸濃,便似蒸籠一般,顯是正在運轉內勁,深恐他年邁力衰,不敵法王」。由此可見,一燈大師以一陽指能打平金輪法王,不過他年事已高,體力佔下風。
  • 先後敗給楊過、金輪法王,曾被周伯通追著打,裘千仞武功很差嗎?
    雖然裘千仞沒有參與華山論劍,但從王重陽的態度,也可看出裘千仞不簡單,不然王重陽也不會邀請他。事後裘千仞在鐵掌峰閉門苦練,十餘年後鐵掌神功大成,決意參與第二次華山論劍,有心要奪得「武功天下第一」的榮號。從《射鵰英雄傳》中來看,裘千仞的武功與四絕差不多,小說中的定位是不弱於黃藥師、歐陽鋒、洪七公等人。
  • 金輪法王:年輕人不講武德,耗子尾汁!
    長大後再看《神鵰》原著,我覺得最沒有排面的人還是金輪法王,想他一代宗師級別的人物,每次都懷著極大的自信出手,裝逼裝到極致,但總落個雞飛狗跳,失敗而歸。 金輪法王,真的太特別了,網友評論他為「裝逼界的硬漢」。
  • 以金輪法王作為參考,「五絕 」的武功高低應該怎麼排名?
    以金輪法王作為參考,「五絕 」的武功高低排名應該怎麼排列?與之前周伯通屢次戲耍金輪法王的輕鬆不同,第一次讓周伯通感到打起來無所適從,顯然沒有明說周伯通能否打贏,但是「從未所遇」,說自嘆不如應該不錯。事實上周伯通、黃蓉和瑛姑三人也沒佔到金輪法王的便宜。也就是說周伯通此時打不過金輪法王。
  • 金輪法王:自以為可縱橫天下,卻總是碰見五絕選手,從無勝績
    金輪法王倒黴事一二三。大勝關英雄大會上,金輪法王想做武林盟主,沒有想到,剛好遇見楊過和懵懵懂懂的小龍女,定下了和小龍女的比拼,以確定武林盟主。金輪法王倒黴事四。《神鵰俠侶》中,重陽宮一戰,是非常重要的一戰,先是小龍女憑藉雙手互搏術,學會了雙劍合璧,縱橫重陽宮,沒人可以擋得住。隨後,楊過到來,雖然失去了一條臂膀,但是已經脫胎換骨,武功卓絕,玄鐵重劍在手,壓製得金輪法王反抗不了。
  • 金輪法王的武功是五絕級別嗎?金庸小說的定律已給出答案
    金輪法王的武功到底是什麼級別?其實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但是當我發現,很多人居然認為金輪法王不是五絕級別的時候,我就感覺很詫異了。我認為金輪法王,一定是至少是五絕級別的高手。理由有三。第一,從金輪法王第一次出場的時候的定性,已經看出,這個人一定是五絕級別的。當時是英雄大會,金輪法王代表的是蒙方的最高武者,而宋方是郭靖。很明顯,雙方的最高武者的武學水平是在同一檔次,同一層級的。
  • 歐陽鋒贏不了金輪法王?龍象般若功第十層,當真能秒殺蛤蟆功?
    《神鵰俠侶》當中的反派第一人蒙古國師金輪法王到底是什麼實力?可以達到五絕的標準嗎?歐陽鋒可以打敗他嗎?讓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金輪法王在早期就是中原之外的武林第一人,在和尼摩星、瀟湘子等人的比試當中明顯勝出。
  • 張鐵林老師是金輪法王還是金鈸法王?
    前幾天,他「坐床」當了活佛,有了個新法名,不記得是叫白馬曲奇還是白馬曲培之類,然後就被你們一通挖苦。你們說他的搞法不規範啦、不對路啦、是外道啦……換句話說,人家想當金輪法王,你們非說人家路子不正,是金鈸法王。我想給張鐵林老師說幾句話。我不覺得張鐵林老師有什麼了。人家玩金輪也好,玩金鈸也好,有什麼關係。
  • 神鵰俠侶中,金輪法王的龍象般若功是什麼水平?周伯通不屑一顧
    金輪法王,是《神鵰俠侶》中的大反派,因為武器為五個金輪而得名,然而金輪法王的武功,並不僅僅在耍金輪上,他是少數能夠接得住郭靖降龍十八掌的角色之一
  • 「金輪法王」劉家輝的晚年
    他飾演過「金輪法王」(《射鵰英雄傳》(古天樂,李若彤版)),「奪命書生」(《唐伯虎點秋香》(周星馳,鞏俐版)),「邪劍仙」(《仙劍奇俠傳三》)......2011年8月,劉家輝因腦中風致右半身不遂而入院。中風入院後,妻子不但沒有到病床前照顧他,還要霸佔他的家產,與此同時,前助手更私吞了他近百萬血汗錢。
  • 金輪法王為何寧願自己死,也要救郭襄?那些秘密終於被說出
    而且她的人氣也是令人羨慕不已,父母喜愛她,外公疼愛她,就連殺人不眨眼的金輪法王和「赤練仙子」李莫愁這樣的狠角色,見到郭襄也是愛心爆棚!相對於她默默無聞的同胞兄弟郭破虜,她的運氣簡直是不能再好了!郭襄最大的人格魅力,就在於神鵰俠侶的結尾,金輪法王為了救郭襄,寧願犧牲了自己的性命……
  • 金輪法王傲氣一生,卻只向一個人低過頭,此人大有來頭
    《神鵰俠侶》中的金輪法王可謂是傲氣一生,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極其自負的人物,卻也向一個人低過頭,而且此人大有來頭,這個人到底是誰呢?金庸筆下一點都不缺性格傲氣的人物,比如天龍八部中的鳩摩智,他獨自一人挑戰整個少林,叫囂少林七十二絕技也只有在他身上才能得以發揮到完美;比如神鵰俠侶中,對華山五絕嗤之以鼻,郭靖降龍十八掌把歐陽鋒打得狼狽逃竄,他提杖上前吼著要與歐陽鋒大戰幾百回合柯鎮惡;再比如今天我們將要提到這一位,神鵰俠侶中的大反派金輪法王。說金輪法王傲氣十足一點都不為過,還記得他第一次出場時的模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