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詩》:劉亦菲版《花木蘭》根本不是中國人的花木蘭

2020-09-11 悅讀名品


劉亦菲主演的真人版《花木蘭》上映了。看完你會發現,它根本不是中國人心中的那個花木蘭。看完你也會發現,老外的思維方式跟我們差異有多大。看完你也就理解了,為什麼東西方應對新冠疫情的方式和態度,差異會那麼大。太平洋那一汪水,隔開的不僅是兩塊大陸那麼簡單,那簡直就是一條難以交織在一起的思維鴻溝。

中國人的花木蘭,是無私奉獻勇於獻身忠孝兩全的民族英雄;

迪士尼的花木蘭,是有夢想有勇氣勇於實現個人價值的個人英雄。

中國人的花木蘭,是「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是因為「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才替父從軍的,是「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不用尚書郎,願馳千裡足,送兒還故鄉」「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的小女人。

迪士尼的花木蘭,是「也許我並不是為了父親才來到軍隊中的,也許我只是想證明自己有能力做成一件事」的獨立女性,是「憑一己之力可以殲滅了敵軍,營救了皇帝」的女英雄,是敢冒險,敢追求的女權主義者。

不同的思維,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敘事風格,不同的解讀視角,文化的多元在這部不是花木蘭的花木蘭身上,表達得淋漓盡致。在深刻認識到這種差異的同時,也給了我們展示了不同的世界。

不同文化的碰撞、交融,本身就是對文化的尊重。在接收這些新的文化衝擊的時候,也不能忘記我們心中那個美好至今的「花木蘭」。

還是讓我們一起重讀這首《木蘭詩》吧,它不難,初中時就學過,別忘了就行,因為沒有對比,就沒有完整的、永恆的「花木蘭」: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裡足,送兒還故鄉。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帖花黃。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相關焦點

  • 不去看劉亦菲版《花木蘭》,是對花木蘭最大的尊敬
    用網友的一個評價來說明:劇本不符合中國人對傳統花木蘭的認知,也沒有加入迪士尼擅長的配樂。傳統與新興沒有取其精華相融合。下面,講一下這個影片。首先,劉亦菲版的《花木蘭》是一個脫離了現實基礎的女英雄故事。可以用看童話故事一樣去看這一部電影。
  • 劉亦菲《花木蘭》:我與花木蘭「兄弟們」格格不入
    迪士尼《花木蘭》片場這組照片讓花木蘭主演劉亦菲感受到深深的惡意,神仙姐姐內心可能在os:我是誰,我在哪裡。這讓花木蘭與&34;格格不入的原因難道是因為花木蘭不夠變態嗎?,年前花木蘭電影宣傳正猛,但因為疫情影響一直沒能在影院上映,真正是前期多期待後期多尷尬。
  • 從木蘭詩到花木蘭|女英雄在迪士尼的大失敗
    △ 迪士尼《花木蘭》豆瓣評分《木蘭詩》似乎對於迪士尼是一個相對簡單的故事:花木蘭代父參軍,在十幾年時間裡,恪盡職守,最後拒絕獎勵回到家鄉,這時她的老戰友們才發現,花木蘭是個女人。△ 迪士尼動畫版《花木蘭》在洛杉磯首映會上,劉亦菲接受了美國《綜藝》(Variety)雜誌的採訪。當被問及「木蘭的『忠、勇、真』對你意味著什麼」時。
  • 劉亦菲《花木蘭》,似乎翻車?
    從去年到現在,迪士尼出品的劉亦菲版《花木蘭》,因為各種原因前前後後也宣傳了大半年了,怎麼著都算是吊足了觀眾的胃口。尤其是劉亦菲版《花木蘭》被迪士尼標籤為「花木蘭真人版電影」。鑑於1998年《花木蘭》動畫電影的成功,所以該版《花木蘭》還是頗為讓人期待的。
  • 花木蘭電影 花木蘭電影劉亦菲版什麼時候上映
    花木蘭電影據美國知名票務網站Fandango的實地探班採訪,新版真人電影《花木蘭》與經典動畫前作在9⃣️個關鍵元素上發生了變化。盤點如下:1、木蘭的長髮將保留在動畫版《花木蘭》中,有一個標誌性場景—當木蘭以男人的身份替父從軍時,她用劍剪掉了頭髮。
  • 劉亦菲的花木蘭被指眼神空洞,幾版花木蘭,袁詠儀版最受大家喜愛!
    劉亦菲2017年官宣成為迪士尼電影花木蘭的女主角後還挺轟動的,這是迪士尼公主第一次啟用了中國人當主角。
  • 劉亦菲版《花木蘭》口碑撲街,趙薇版《花木蘭》在歐美火了
    花木蘭》,從在北美上映之後口碑就一路下跌,不管是票房還是評分,都是妥妥的「撲街」架勢,雖然這部《花木蘭》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中國風電影,面向的受眾更說是歐美群體,但是很多歐美觀眾也不太買帳。也有歐美百萬影視大V將《花木蘭》這部電影和迪士尼動畫版《花木蘭》進行對比,認為這部電影完全沒有還原動畫版的精髓,很多該拍的場景都沒有被拍攝進去,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像花木蘭在決定替父從軍時,動畫版花木蘭掏出寶劍割斷了自己的頭髮
  • 劉亦菲《花木蘭》袁詠儀《花木蘭》趙薇《花木蘭》誰演的更好
    花木蘭劉亦菲袁詠儀版是電視劇版本,那時候看的這部電視劇印象模模糊糊的現在大張憑記憶給各位讀者小夥伴的簡單介紹介紹:袁詠儀版花木蘭來說說袁詠儀版《木蘭新編》和《木蘭從夫》好像是兩個部分上下兩部,記得好像有,趙文卓、飾演花木蘭的丈夫。
  • 劉亦菲版《花木蘭》還未上映,劉泳希版花木蘭卻收穫差評?
    花木蘭雖然是女兒身,卻是巾幗不讓鬚眉,既有男子的英姿颯爽,又有女子的俠骨柔情。很多演員都演繹過這個經典的角色。比如香港演員袁詠儀就曾演過電視劇版的花木蘭。這一版花木蘭是我印象比較深刻的。首先從人物形象上來講,袁詠儀還是比較符合的,濃眉大眼,性格大大咧咧。趙薇演的是電影版的《花木蘭》。無獨有偶,趙薇版的花木蘭也是大大的眼睛,趙薇版的花木蘭非常有英雄豪傑的氣質。
  • 劉亦菲《花木蘭》上線引爭議。
    花木蘭Mulan(2020)導演: 妮琪·卡羅主演: 劉亦菲 / 安佑森 / 甄子丹花木蘭的故事起源於北朝時期的長篇敘事詩《木蘭辭》,根據《魏書》中的記載,這個故事發生於公元429年,是北魏破柔然的一場戰役。
  • 迪士尼新片劉亦菲版《花木蘭》
    花木蘭這個女權IP並不是迪士尼第一次用,早在1998年,迪士尼就出品過動畫版的花木蘭2、女巫花木蘭啥時候成巫師了,太魔幻。好吧,這裡我要替迪士尼喊冤。之所以引入巫師元素,是因為文化轉譯的需要。因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耳濡目染,中國人知道什麼是女子無才便是德,什麼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什麼是眾口鑠金。但外國人不懂。
  • 劉亦菲的花木蘭,是美國人的花木蘭
    他們甚至覺得劉亦菲能登上國際舞臺,飾演花木蘭是她的努力,也是她的榮幸。他們更在暢想這部女英雄片一定會在中國大賣,因為除了主角劉亦菲,還有我們熟知的鞏俐、李連杰、甄子丹,清一色的國際大牌,這樣的陣容配置,十個億不是手到擒來麼……
  • 劉亦菲版《花木蘭》冒犯了誰?
    「神仙姐姐」劉亦菲,被有的人稱為顏值的天花板,但是她出演的電影好像很難有好評,《花木蘭》也不例外,還未在中國上映就遭受了斷崖式的差評。土樓是客家風格的建築,大抵形成於宋元時期,就算往前推,也推不到花木蘭可能生活的魏晉南北朝。最早記錄花木蘭事跡的《木蘭辭》,是北宋文人郭茂倩編撰的北朝民歌,根據這個我們可以知道花木蘭是北朝人,至少是北方人;根據詩中的「可汗大點兵」還可以知道,花木蘭的國家屬於北方少數民族政權。所以,北朝時期的北方姑娘花木蘭,是不可能生活在宋元時期的南方土樓裡。
  • 《花木蘭》首映禮口碑大爆,但最好的花木蘭不止劉亦菲!
    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家喻戶曉,所以在劉亦菲之前,已經有過很多影視版本的花木蘭形象,今天耕醬就來給大家盤點一波,看看哪個最符合你心目中的花木蘭呢!年紀小的小夥伴大概不曾看過這版《花木蘭》,但是那句大家都有聽過的「劉大哥講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不如男」便是出自這部作品啦!
  • 《木蘭詩》與電影《花木蘭》
    《木蘭詩》是北朝民歌,被宋人收入《樂府詩集》,與《孔雀東南飛》合稱「樂府雙璧」,影響甚廣。《木蘭詩》主要講述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徵戰十餘年,立功回朝後不願做官,回故鄉與家人團圓,脫去戰袍,重新穿上女兒裝。戰友們驚訝與木蘭並肩戰鬥十二年,竟然不知她是女孩。
  • 迪士尼的《花木蘭》不是中國的《花木蘭》
    嗨,你看花木蘭了嗎?和你想像的差距大嗎?電影《花木蘭》今日國內上映,然而目前口碑卻不是如想像中那麼好。國內影視版的《花木蘭》有好多個版本,而對於這一版本的《花木蘭》,顯然觀眾不是很買帳!有人吐槽劇情不合理,有人吐槽英文,也有人吐槽,請了這麼多名演員,結果就這?認真看了《花木蘭》,看完後我想,這部電影之所以得不到國內大部分觀眾的喜愛,還是因為我們很大一部分人看電影的角度原因。
  • 劉亦菲的《花木蘭》你們看了嗎?怎樣?你知道還有多少版花木蘭?
    花木蘭是誰?花木蘭人物出自於《木蘭辭》南北朝一首敘事詩,其中代父出徵、抗擊柔然和追封為孝烈將軍一連串故事讓後世人們津津樂道。花木蘭事跡被多種文藝作品所表現,電影、電視劇、歌舞豫劇。其中劉亦菲版為最新一版。
  • 外來的和尚「難」念經,劉亦菲版《花木蘭》徹底翻車
    從去年到現在,迪士尼出品的劉亦菲版《花木蘭》,因為各種原因前前後後也宣傳了大半年了,怎麼著都算是吊足了觀眾的胃口,尤其是劉亦菲版《花木蘭》被迪士尼標籤為「花木蘭真人版電影」,鑑於1998年《花木蘭》動畫電影的成功,所以該版《花木蘭》還是頗為讓人期待的,可就在這幾天,劉亦菲版《花木蘭》徹底翻車
  • 《花木蘭》花了誰的木蘭花了誰的錢?
    我最鄙視兩種電影,一種是瑪麗蘇,另一種是號稱自己不是瑪麗蘇的瑪麗蘇。瑪麗蘇劇情的本質特徵就是我要你蘇的時候你就蘇,瑪麗是誰無所謂。怎麼評價真人版花木蘭?外國人搞不懂,中國人看不明白。真人版花木蘭向20年前動畫版《木蘭》致敬了嗎?何止是致敬,簡直是致喪。
  • 《花木蘭》劉亦菲比奧卡菲娜更合適,木蘭屬於中國
    知乎上有個問題:怎麼看香港、臺灣網友稱奧卡菲娜比劉亦菲更適合演《花木蘭》的說法?有位知乎網友打趣說,迪斯尼動畫只代表了西方人的印象,花木蘭可是中國本土的。我理解花木蘭要打仗,打的還不錯,應該壯實一點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