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為買「瑪莎拉蒂」,刷光家裡所有積蓄,寶媽:卡裡剩100塊錢
隨著手機的流行,不少孩子可以直接接觸到手機,而這樣的情況也讓許多家長感到煩惱,因為孩子過早接觸到網際網路,伴隨而來了不是特別好的事情,比防說孩子的消費觀念,因為過早接觸網際網路的關係出現了扭曲。
李女士家裡有個孩子經常沉迷於手機,但是因為李女士特別忙的關係,無法什麼事情都照顧到孩子,因此,在陪伴和教育上就有了缺位。
而孩子也正是因為這個"機會",在網上買了一輛"瑪莎拉蒂",甚至因此刷光了家裡的積蓄,讓李女士這名寶媽痛心疾首的事情是,這一刷,讓卡裡的錢僅剩下100塊。
原來,這名熊孩子買的並不是現實的豪車瑪莎拉蒂,而是遊戲裡面的一輛瑪莎拉蒂。因為攀比的關係,他直接用李女士的錢充值了遊戲,並且花光李女士所有的積蓄買了這輛"虛擬豪車"。
對此李女士也很懊悔,不該讓孩子碰手機的,而孩子之所以能刷走錢,李女士表示應該是孩子在旁邊看自己輸過密碼,並且暗中記了下來。
對於這個情況,李女士也只能求助於媒體記者的幫忙,畢竟這麼大一筆數額的錢,還是沒有經過監護人允許的情況刷的,那麼是有可能追回。但是,與其說麻煩到別人,不如讓孩子避免成為一個熊孩子,這樣的話才能算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
父母該如何避免教育出一個"熊孩子"?
1. 給孩子糾正正確的金錢觀念
李女士的孩子之所以會這麼熊,甚至有錯誤的攀比心理,其實和李女士的教育觀念也是有關係,如果李女士合理地教育孩子如何看待消費這件事,不要因為別人有什麼自己就和對方攀比,那麼孩子這樣的熊行為也會大概率減少。
因此,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不妨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零花錢,支配自己的錢包,通過這樣的方式逐漸鍛鍊孩子的金錢觀念。
2. 不驕縱和溺愛孩子
孩子有問題應當及時糾正,這樣的話,才能避免孩子把錯誤認為是正確的,並且以此為胡作非為的底氣。比方說,孩子在外面的時候,因為有父母在後面撐腰,即使自己惡作劇或者搗蛋,仍舊會被父母庇護,那麼孩子就不會反省和認識錯誤。反而會因此變本加厲,在外面還有可能因為自己的熊孩子行為而造成家庭不小的經濟損失,而這樣的情況,在最近的報導當中屢見不鮮。
3. 塑造孩子正確的價值觀
很多家長總是疏忽孩子的價值觀塑造,認為孩子隨著長大後會認識到這些。只不過,這些事情很多人都是野蠻生長的,運氣好並沒有犯太大的錯誤,但是家長千萬不要有這樣的僥倖心理,因為價值觀念是要孩子經歷加以家長輔助才能成型,否則很容易走向歧途。
4. 經常陪伴孩子
雖說李女士要工作,然而不能老是疏忽孩子,因為孩子不單單需要家長的教育,更需要家長的陪伴,如果說家長經常在陪伴上缺位的話,那麼很容易導致孩子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其他更能消遣時間的娛樂上,以至於家長後來想管教,孩子也不願意聽從了。
結語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因此,當孩子變熊的時候,實際上和家長有很多的關係。因為孩子實質上就是家長的影子,家長有什麼樣的行為,孩子就會模仿。
如果家長自己不為所動任憑孩子往錯誤的方向走,或者沒有陪伴孩子,則會讓孩子這道"影子"漸行漸遠,最終脫離家長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