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作為網際網路的土著民,很多幼小的孩子玩電子產品甚至比大人還順溜,有些功能或者領域父母從未涉及,更無從談及教孩子玩,但孩子就是機靈,學習新事物的能力很強,難免有些時候會做出出格的事情讓長輩瞠目結舌。
01
16歲女孩打賞主播,父母55萬積蓄一分不剩,媽媽:輟學去打工掙錢
芳芳今年16歲了,從小生長在普通的工薪家庭,一家三口擠在不大不小的一居室裡,生活算不上大富大貴,但也吃穿不愁,個人小願望父母都能滿足她。
芳芳小女初長成,父母都希望努力掙錢,在供孩子上學的同時在城裡買套更大的房子,改善生活環境。受到疫情影響,本已經上高中的芳芳不得不在家通過網絡進行線上學習,芳芳的媽媽為了孩子能夠更好的在家學習,甚至直接給她買了部新的手機用於上網課。
學習之餘,芳芳也經常用手機觀看網絡直播,一開始父母都沒在意,覺得孩子學習苦,適當放鬆也沒錯,可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芳芳迷戀上了某主播,一開始只是用父母每月給自己的零花錢打賞主播,後來一發不可收拾,打賞數額越來越大,發展到最後她動了家裡的錢袋子。
芳芳偷偷綁定了媽媽留在抽屜裡的銀行卡,將父母攢了半輩子的積蓄揮霍一空,總計55萬都打賞給了網絡主播,最先發現卡裡餘額一分不剩的是芳芳的媽媽,本來計劃用於買房的存款被揮霍一空,差點沒氣暈過去,她怒氣衝衝的說芳芳:輟學去打工掙錢。
02
為何孩子會花錢無度?
錢非萬能,但無錢萬萬不能,很多家庭的經濟來源比較單一,要成為有房有車一族甚至要付出大半輩子的血汗錢,辛勞不必言說,然而孩子卻花錢無度,原因何在?
首先,父母沒有在孩子的潛意識裡灌輸「錢來之不易」的觀念,其次,可能經常毫不猶豫的答應孩子的所有需求,讓孩子以為家底夠厚,再次,父母可能忽視了對孩子金錢觀的培養。錢應該花在刀刃上,一分一毫儘量不要鋪張浪費,孩子耗盡家財打賞主播,並未考慮父母的感受,嚴格來說顯得很自私,這也與父母過於溺愛孩子有關。
為了避免出現類似芳芳家這種情況,父母在管教未成年孩子時應該怎麼做?
1.為錯誤買單
孩子犯了錯,父母不應該找理由幫孩子搪塞,批評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坦然承認,心服口服的接受必要的懲罰,只有這樣才不至於犯更大的錯誤。
2.樹立正確金錢觀
孩子慢慢長大,總會接觸金錢,父母可以讓孩子通過自己的勞動來獲取零花錢,比如做些類似掃地、整理玩具等力所能及的事情,一次可以獲得多少錢,若若是違反相關規則也要扣除一定金額,以此來讓孩子明白掙錢的不容易。等孩子年齡再增長些,父母甚至可以給孩子一定額度的錢,讓孩子制定計劃自由支配,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今日互動話題:你如何看待孩子花光家裡的錢給網絡主播打賞的行為?家長應該如何防止此類情況發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