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
袍
藏
美
一縷風情鎖不住
點擊收聽↑
很多人都看過一幅畫,畫上的女子穿著典雅的旗袍,一把小提琴拿在手裡,似乎在傾訴著無限的愛意,美妙的身段與纖細的手指引出一段段遐思。這個女子是蔣碧薇,而作畫的人是大畫家徐悲鴻,這幅畫則題名為《琴課》。
雖然佳話已不復存在
但畫上的女子以及女子的旗袍
卻隨著這幅畫而流傳下來
它所記錄的是一段人生最美好的時光
旗袍的一縷風情,讓任何女子都阻擋不住。
穿著高領滾邊繡花旗袍的女子,捧著花束,長長的珍珠耳環搭在柔弱的肩上,一副嬌媚的樣子,令觀者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那位拿著首飾盒的旗袍女子,一根長長的菸嘴夾在指間,雖是廣告圖,卻在古典的韻味中透露出一絲神秘,盒子裡究竟裝了什麼?難免讓人產生遐想。對著枯梅沉思的女子,聞著花香的女子,抱著孩子的母親,傾聽留聲機的佳麗,無論穿著外套,還是搭著披肩,最吸引視線的仍然是風情萬種的旗袍。
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
流行的東西,可能會風行一時
卻難以流傳
比如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港衫、喇叭褲
還有男青年鍾愛的蛤蟆鏡
如今再去街頭尋找長長的拖到地面的喇叭褲
恐怕已經很難
有時候,我們定義的時尚
並不以流行為主
流行,可能只存在於一個時間段裡
而時尚,不會隨著時間額額流逝而褪去光環
旗袍之美
難以割捨
因為,流行,是暫時的
而時尚則是永恆的
如果非要給旗袍歸類
則為時尚,且永恆
旗袍感悟: 女人們喜歡旗袍,其實就是愛自己的美。可那些曾經能展現女人曼妙身姿,能體現她們高貴典雅氣質的旗袍好像已經淡出我們的生活,也許它不適合繁忙的工作,不適合帶娃做飯的生活。但旗袍並沒有消失,那些穿著改良旗袍的女人們隨處可見,所以它只是換了一種樣式繼續被我們喜歡著,熱愛著。
-雅娜
雅娜,瀋陽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天氣預報節目主持人
新媒體編輯: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