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丁真就像看到15年前的自己!」
15年前,這個被稱為「天仙妹妹」的四川羌族女孩爾瑪依娜,也跟丁真一樣:一夜之間火遍大江南北。
作為當年第一個採訪拍攝天仙妹妹的媒體記者,我看到丁真現在有多紅,「天仙妹妹」當年就有多火。紅到擔任家鄉四川理縣旅遊大使。
首訪記者朱建國供圖文
首訪記者朱建國供圖文
出生於1985年的爾瑪依娜走紅時20歲,恰好與現在的丁真同齡。兩個人雖然一個是羌族姑娘,一個是藏族小夥,一個因為照片,一個因為視頻,但受到網友喜愛和熱捧的原因幾乎一樣——純真、自然。
首訪記者朱建國供圖文
首訪記者朱建國供圖文
2006年,爾瑪依娜將自己第一次為國際品牌索愛手機代言的30萬元代言費悉數捐出,在家鄉四川阿壩理縣修建爾瑪依娜春蕾小學;她與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合作,成立爾瑪依娜春蕾助學專項基金,幫助山區女童上學。2007年,爾瑪依娜開始了第一次觸電,出演電影《香巴拉信使》裡的女一號「翔秋」,次年獲了很多獎。就在這時,爾瑪依娜決定跳出「天仙妹妹」的網紅身份轉型,去到中央戲劇學院進修,系統學一下表演知識……
圖據網絡
圖據網絡
紅星新聞報導:
如今,爾瑪依娜兼具中國羌學會副會長、製片人、演員、歌手等多重身份,她覺得,感恩「天仙妹妹」這個稱呼帶來的一切,但自己已不是「天仙妹妹」了。
15年前,這個被稱為「天仙妹妹」的四川理縣女孩,曾經一夜之間火遍大江南北。可以說,丁真現在有多紅,「天仙妹妹」當年就有多火,即使那時候並沒有智慧型手機、社交媒體和抖音。
「天仙妹妹」爾瑪依娜 受訪者供圖
2005年,爾瑪依娜憑藉一組身著羌族民族服裝的照片一夜爆紅網絡,人們被她天然質樸的美麗所打動,親切地稱她為「天仙妹妹」。走紅之後,她擔任了家鄉四川理縣旅遊大使;2005年12月,她參加了一家門戶網站的年終人物評選,在「2005年新生代偶像評選」中,力壓李宇春、言承旭等人,以44%的高得票率榮獲冠軍……
如今,時光走過漫長的15年,從門戶網站到社交媒體,從傳統媒體到短視頻平臺,這個世界變化太多,但無論怎麼變,從「天仙妹妹」到丁真,總有一些對純真與美好的嚮往,仍一直深藏在人們心中。
爾瑪依娜接受紅星新聞採訪
2020年即將過去,已身在北京的「天仙妹妹」爾瑪依娜敞開心扉,向紅星新聞記者講述了自己作為「第一代天然網紅」的轉型之路。
她說,自己有幸展示那份純真,感恩「天仙妹妹」帶來的一切,但已不是「天仙妹妹」;所有的稱呼裡,「爾瑪」最親切……
擺脫網紅身份:
到北京籤公司出唱片
為當專業演員到中戲進修
一開始,面對鎂光燈,爾瑪依娜是比較牴觸的,一度有些迷茫且被動。後來,爾瑪依娜認識到,可以憑藉「天仙妹妹」這個身份獲得改變人生的機會,不僅能有更加豐厚的收入,還可以介紹自己的民族、風俗、服飾等,於是她開始主動站到臺前。
2005年12月,爾瑪依娜籤約一家北京的公司,出唱片、接商演。而在此之前,她走出理縣家鄉到過最遠的地方,是成都。
雖然意識轉變了,但現實的人生轉變卻並不容易。「那時很抗拒,因為每天都很疲憊,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一天要飛三個城市,就像機器人一樣,只是在工作。」爾瑪依娜說,沒有親人,飲食也不習慣,自己就天天哭,天天都想著等活動結束,就回那個藍天白雲下的家。
而更讓爾瑪依娜覺得迷茫的是,她不知道等這些活動做完了以後該走哪條路,「天仙妹妹這個稱號,能夠給我多久的加持?」
「天仙妹妹」爾瑪依娜當年代言手機的海報 受訪者供圖
於是,她開始有意識地做得更多一點:2006年,爾瑪依娜將自己第一次為國際品牌索愛手機代言的30萬元代言費悉數捐出,在家鄉四川阿壩理縣修建爾瑪依娜春蕾小學;她與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合作,成立爾瑪依娜春蕾助學專項基金,幫助山區女童上學。2007年,爾瑪依娜開始了第一次觸電,出演電影《香巴拉信使》裡的女一號「翔秋」。
「這個戲在次年獲了很多獎,不管是從整個劇組還是從我個人,都是榮譽感滿滿的。」爾瑪依娜說,但戲拍完了,她又從演員變回了「天仙妹妹」,做活動接商演。
就在這時,爾瑪依娜決定跳出「天仙妹妹」的網紅身份轉型,要做一名專業的演員。她告訴經紀人,要去中央戲劇學院進修,系統學一下表演知識。
但這個決定遭到經紀人強烈反對,爾瑪依娜也知道,在最火的時候去上學有風險,上完學年齡大了,未必還有人認識自己,也未必會有人找自己拍戲。
爾瑪依娜 受訪者供圖
「但我自身擁有的已經支撐不了我想要的,所以我該去學習、去充電。」爾瑪依娜說,「我覺得要做一個專業演員,不可能只靠機會,天天等著別人來找你。作為一個專業演員,要走得更遠、接更多的角色,必須要有更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專業的理論知識來支撐。」
最終,在和經紀人一番大吵後,「天仙妹妹」爾瑪依娜還是走進了中戲校園。一邊上學,一邊利用假期承接一些活動,從中戲進修出來,爾瑪依娜籤約了一家影視公司,成功由網紅轉型為職業演員。
經過系統的學習,找她拍電視劇的也不少,但爾瑪依娜覺得,他們找到自己,還是因為她是「天仙妹妹」。「我極力排斥,說我都去上學了,你們應該認可我是一個專業演員,但可能那個時候九成來找我的,還是覺得我身上是有流量的,戲裡邊的女一號是天仙妹妹,可以對收視率等有一些保障的。」爾瑪依娜說。
儘管爾瑪依娜想以專業演員的身份被認可,但許多人還是不願將「天仙妹妹」這個標籤從她身上拿下。
第二次轉型:
成立工作室當製片人
希望大家更關注自己的作品
2008年,爾瑪依娜出演軍旅題材電視劇《絕密1950》期間被選為北京奧運火炬手。從2009年開始,爾瑪依娜開始了自己的演員之路。不過,這條路,顯然比她預想的要艱難。
「很多時候經紀人帶我去見劇組時,我覺得很被動,因為當時是在拍完一個戲以後,在一種失業的狀態中,等待機會降臨,每天都是在這種等待中度過,人是很彷徨、很迷茫的。」爾瑪依娜說,更重要是的是,經過專業的學習後,一些製片人和導演並沒有認可這種專業的程度,對她的認知,還停留在以前的「天仙妹妹」。
爾瑪依娜側面照 受訪者供圖
從2009年到2014年,爾瑪依娜陸續出演了《青木川傳奇》《終極任務》等影視劇,讚許聲有,批評的聲音也不少。爾瑪依娜有心無力,因為製作方製作出一部戲投放市場,會有什麼樣的聲音出來,不是演員可以控制的。那段時間,爾瑪依娜度過了一個又一個不開心的夜晚。
2014年,爾瑪依娜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心態上發生了特別大的變化,之前接戲是被動的,等別人來選擇,現在她有了很多自主選擇的權利。
爾瑪依娜還記得,成立工作室拍的第一部片子就叫《莫朵格依》,是中國首部羌族母語微電影,她也憑藉該片獲得第四屆北京國際微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我是四川阿壩出來的,對我自己的民族最了解,我們羌族是有語言沒有文字,所以文化的傳承需要有各種各樣行業的人來做,從這一點來說,我覺得是非常有意義的」。
2008年,爾瑪依娜擔任北京奧運火炬手 受訪者供圖
現在,爾瑪依娜正在籌拍由阿壩州委、州政府和阿壩州納一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北京爾瑪依娜民族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攝製,由她自己和導演藝兮擔任製片人的重大歷史題材影片《天寶》,該片取材真實的革命歷史,改編自降邊嘉措的傳記文學《藏族老紅軍天寶》,再現藏族老紅軍天寶同志革命的一生。
如今,兼具中國羌學會副會長、製片人、演員、歌手等多重身份,爾瑪依娜覺得,感恩「天仙妹妹」這個稱呼帶來的一切,但自己已不是「天仙妹妹」了,所有的稱呼裡,「爾瑪」最親切。
「從我的工作身份上來說,不管是演員還是製片人,我都希望大家能夠多看到我的作品,多關注我的作品,不管是由我去演繹的角色,還是說由我擔當製片人的作品,我都希望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可。」爾瑪依娜說。
步入婚姻殿堂:
丈夫學會做川菜說四川話
覺得很滿足
15年彈指一揮間,回想人生走過的歷程,爾瑪依娜坦言,雖然有各種艱辛,但每一個階段做的選擇自己都不後悔。不過,她還是很懷念當初在家鄉生活的那段時光。
「那段時光是最無憂無慮、最童真、最美好的一段時光,如果沒有出名、沒有出來的話,我肯定已經連孩子都有好幾個了。」暢聊生活,爾瑪依娜仿佛又變回了那個來自阿壩的羌族小姑娘。
如今的爾瑪依娜 受訪者供圖
像許多女孩一樣,沒走紅前的爾瑪依娜在歌舞團時,也常常暢想自己長大後的模樣:年紀稍微再大一點不能跳了的話,我該怎麼辦?可當時的她,並沒想得太遠,畢竟那時,她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成都。
走紅後到了北京,家中的爸爸媽媽、哥哥姐姐都很擔心這個「么妹」會不會照顧自己。即便經濟收入已變得豐厚,在北京買了房,但爾瑪依娜覺得,自己還是喜歡家鄉的藍天白雲、草原,自己遲早還是要回家鄉的。
成立了工作室後,特別是前兩年,在北京的爾瑪依娜發生了一個特別大的變化,她不再把工作當成全部,減少了許多無效的社交,開始爬山、出遊、學畫畫,欣賞北京的美。
今年十月,爾瑪依娜和丈夫走進了結婚殿堂。深愛她的丈夫為了她學會了做川菜、說四川話,這些都讓她覺得很滿足。
「北京很包容,只要你夠努力,就一定會有你的位置,也一定會有理所當然的東西回饋給你。」爾瑪依娜說,但爸爸媽媽對北京不習慣,所以在北京住了幾個月,就回了四川。
爾瑪依娜在家學畫畫 受訪者供圖
現在,爾瑪依娜的家人基本上都在成都,爾瑪依娜有時間也會回家,但不會發朋友圈。「我從一開始,就覺得自己沒有光環,但成都的家人和朋友太熱情了,只要知道我回去了,就有各種邀請,完全不能拒絕。」爾瑪依娜笑著說,走在成都大街上,認識自己的人很多,有人會叫她「天仙妹妹」,有人會叫她「天仙姐姐」。「有一段時間還是挺排斥,我就覺得我不是網絡紅人,我就是爾瑪依娜」。
末了,她頓了頓,笑著說:「就不像北京,走在路上,幾乎沒人認識你,生活得簡簡單單,多好。」
不過,家鄉的情感始終難以割捨,她說,不管自己的身份是什麼,都會告訴別人,「我來自四川,來自阿壩,來自理縣,只要是家鄉需要,我願意隨時隨刻、隨時隨地都為家鄉代言,願意一直為家鄉代言」。
寄語丁真:
能夠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
做自己的決定
憑藉「天仙妹妹」這個身份,爾瑪依娜從阿壩來到北京,通過進入中央戲劇學院系統學習表演、接演影視作品、開設影視公司、擔任製片人,一步一個腳印在娛樂圈裡立住了腳,成功由網絡紅人轉型為職業演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她的經歷,成為網絡紅人逆襲的一個參考路徑。
15年前為何能火?爾瑪依娜認為,那時「天仙妹妹」能火,有九成以上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出生的那片土地、水土以及民族。
「羌族賦予了我太多的東西,所以大家感興趣的並不止是我個人,他們更感興趣的是我身後的濃厚的民族文化。」爾瑪依娜說,「2005年『天仙妹妹』出現時,大家很驚訝,藍天白雲下邊還有一個這樣穿著羌族衣服的小姑娘。雖然那時網絡不像現在這麼盛行,但大家對美好是嚮往的。雖然現在各種各樣的信息都會非常快地到我們眼前,但大家看到丁真時,還是會被他純真的笑容所感動,證明一直沒有變的就是大家對美好的嚮往。我看到他,就好像丁真現在走過的路,都是當時天仙妹妹走過的路。」
如何能走到今天?爾瑪依娜想了想,給出了10個字:
「明白世界遼闊,但求不忘初心。」
「外面的世界很大,當年我也想出去看一看,我也不知道會不會適應,但堅持下來,就走到了現在。我希望丁真有機會也能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過,我又覺得丁真應該留在那裡(家鄉),他屬於那裡的藍天白雲。不管怎樣,我都希望他能夠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做自己的決定。」除了堅持,爾瑪依娜也十分感恩,感恩「浪兄」,感恩整個社會。
她說,阿壩像我一樣的女孩特別多,自己非常有幸展示了那份純真,通過「天仙妹妹」這個標籤被大家所認知,到了北京,完成了學生、演員、製片人等身份的轉型,而不只是依靠「天仙妹妹」這個標籤。
爾瑪依娜堅信,四川有藍天白雲、美麗的草原、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和原生態環境等,還會有更多、更美麗的「天仙妹妹」。
來源:朱建國,紅星新聞,網絡,編輯天府動態
丁真加油!!!
1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校飛「考試」通過!試飛在即。
2成都東部新區丹景山三國文化,佛教文化,孝道文化(合集)
3地鐵18號線福田站,連通天府機場及助力發展資陽快速發展.
4.成都東部新區中西醫結合醫院招聘精英人才43名
5視頻:航拍東安新城
點擊在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