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唐·杜牧
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朝代更迭最為頻繁的一個時代。僅南朝一百多年歷史,就有宋、齊、梁、陳四個王朝走馬上任。
公元502年,原南齊雍州刺史蕭衍逼南齊和帝退位,並取而代之,建立南梁王朝。說到南梁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陌生,但是說電視劇《琅琊榜》的蕭氏王朝,大家應該都熟悉吧,南梁正是《琅琊榜》設定的歷史背景朝代。
別看電視劇裡蕭氏王朝從皇帝到一眾王子都精明能幹,但歷史上真正的南梁卻相當昏聵無能,這是打從南梁開國皇帝蕭衍就留下的病根。
蕭衍,字叔達,小字練兒,生於建康(今南京)。蕭衍出身名門世家,是漢朝一代名相蕭何的二十五世孫。蘭陵蕭氏在南齊時還是皇親國戚,背景深厚,蕭衍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有了上位的機會。
不得不說,作為一個王朝的締造者,蕭衍年輕時還是相當了得的。他曾經跟歷史上著名的北魏孝文帝剛過正面,並且取得大勝。深厚的家世背景和顯赫的戰功,奠定了蕭衍在朝廷舉足輕重的地位。
齊明帝死後,其子蕭寶卷繼位,即歷史上有名的東昏侯。這位戀足癖的祖宗,被歌妓出生的潘玉兒糊弄得五迷三道,很快就被蕭衍趕下了臺,齊明帝的另一個兒子蕭寶融被推上皇位,即齊和帝。但估計這位和他兄弟德行差不多,沒多久也被蕭衍趕下來臺,嫌換來換去麻煩的蕭衍,這回乾脆自己當起了皇帝,改國號為梁,是為梁武帝。
在執政之初,梁武帝還是相當敬業的。據記載梁武帝不但能徵善戰,執政也是一把好手。他不但親政愛民、善於納諫,生活還十分節儉,吃穿用度都崇尚簡樸而忌奢華。在這一時期,南梁社會風貌煥然一新,經濟建設飛速發展。若長此以往,一個「聖主」之名妥妥到手,估計都沒有後來唐宗宋祖什麼事情了。
但是,就在全國上下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作為主心骨的蕭衍,卻突然看破紅塵,鬧著要出家當和尚。
佛教自漢代以來開始在中國傳播,到南北朝時已經廣為發展。一般統治階級都把它作為統治的一種工具手段,而梁武帝卻是真的入了迷。
公元527年,蕭衍第一次前往同泰寺,隨後決定捨身出家,讓隨同的一幹大臣驚呆了。大家好說歹說,才把蕭衍給勸了回來。但兩年後,公元529年的9月15日,出家未果的蕭衍再次來到同泰寺,並脫下黃袍,換上僧衣,鐵了心要出家。
無可奈何之下,群臣只得向寺廟捐錢一億,向佛祖禱告,請求贖回他們的「皇帝菩薩」。或許是看在眾人誠心(錢)的份上,佛祖讓蕭衍兩日後還了俗。
主動賣身來幫別人掏自己的家底,如果能打開蕭衍的頭蓋骨,裡面一定是滿滿一腦袋的水。
可能是覺得只當了兩天和尚實在不過癮,公元546年,蕭衍又故態復萌,第三次出家。這次大臣們也懶得驚訝了,按部就班地捐錢兩億,贖回了他們的「皇帝菩薩」,就差沒喊:「老婆,快出來看皇帝出家」。
據記載,梁武帝一生四次出家,總共把自己賣了四億錢,相當於把整個國庫送給了寺廟。要是評最受歡迎施主獎,梁武帝當之無愧是第一。
在玩出家遊戲的同時,蕭衍還命令全國上下一起跟著信奉佛教,而他自己更是率先垂範,不但整日研習佛法佛經,還開壇設場現場講解。有這樣一位超級粉絲,佛教在南梁一時風光無限,於是有了後世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的感嘆。
由於痴迷佛法不務正業,南梁國家機制運行自然日漸停滯,危機逐漸顯現。
公元547年,東魏大將軍侯景率部來投。侯景其人,陰險狡詐、毫無誠信可言。面對這樣一個人,朝中大臣都極力反對接納。但講究「慈悲為懷」,堅信「天下無不可渡之人」的梁武帝卻毫不介意,不但接納了侯景,還給他加官進爵。
然而,我們的「皇帝菩薩」還沒來得及開始教化,降梁沒多久的侯景就顯現出來自己的真面目。他以「清君側」為名,起兵反叛。拜蕭衍所賜,此時全國上下都在投身於熱火朝天的「禮佛」活動中難以自拔,哪裡是狼子野心的侯景對手,叛軍很快就攻入了皇宮。
於是這次梁武帝真的過上了夢寐以求的和尚生活。他被軟禁在宮中,連正常的衣食供給都難以為續,這種時候蕭衍依然不以為意:「你不給我好吃的,我正好齋戒」。
或許是感知到了蕭衍的誠意,佛祖決定召見這位天下頭號信徒前往西天享樂。公元549年5月,蕭衍病重不能食,餓死於臺城皇宮淨居殿,享年八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