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長達兩千年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共有24次朝代更迭,其中存在時間最長的周王朝也只有800餘年,而有一個家族卻歷經千年風雨而不倒,始終屹立在上流階級中看這世間浮沉。真可謂是流水的王朝,鐵打的世家,這個家族便是蘭陵蕭氏,從有史料記載的西漢初期一直到五代十國結束,蘭陵蕭氏的身影一直活躍在中國封建時代有千年之久。蘭陵蕭氏居於兩漢時期版圖的東海郡蘭陵縣(今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是古代中國的最頂級門閥之一,這個巨人一般的家族如何如胡楊樹般歷經千年而不倒,讓我們敲開歷史的大門探尋其秘密。
一、崛起的巨人
名相之後底蘊深厚蘭陵蕭氏追根溯源,應是名相蕭何之後,據《南齊書》記載蕭齊王朝開國皇帝蕭道成系「漢相國蕭何二十四世孫也」,而蕭道成是蘭陵蕭氏的後世子孫,且《南齊書》中同樣記載到「蕭何居沛,侍中彪免官居東海蘭陵縣中都中都裡」,意思是蕭何的幼孫蕭彪在罷官後遷居於東海蘭陵郡,故由此可推斷出蘭陵蕭氏系漢相蕭何之後。遷居於蘭陵郡的蕭彪亦或政治上的失意,直到西漢宣帝之前,蘭陵蕭氏也只是偏居一隅,過著普通氏族的生活,直到蕭何七世孫蕭望之擔任漢宣帝的太子太傅時,蘭陵蕭氏才開始興起,開始了向古代中國頂級門閥的進階之路。
人才輩出家族興旺蕭望之在入朝為官後,遷居於西漢國都,蕭望之膝下八子中三人與其同朝為官,「一公三卿」在當時傳為一時佳話。直到蕭望之的孫子御史中丞蕭紹一支遷回蘭陵,其他分支仍留在西安,至此,蕭氏一族在兩地開枝散葉,得益於在朝堂之上的呼風喚雨,蘭陵蕭氏成為山東望族,為其踏入頂級門閥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科舉制之前,官員的晉升之路多被世家大族所把持,三公九卿制與舉薦制的共同作用下,名門望族的子弟註定擁有更多的為官和晉升機會。蕭氏在重回蘭陵後以儒學傳家立家,在儒學佔據統治地位下的封建社會中,這無疑使得蘭陵蕭氏為統治者所重視。蘭陵蕭氏至此門庭若市,風頭一時無兩,這一盛況一直持續到東漢末年。
北民南遷家族中興東漢末年直至魏晉時期,社會動蕩,以中國北方局勢為甚,此時許多北方望族為了躲避戰亂、保存根基,紛紛南遷,蘭陵蕭氏亦不例外。山東的蘭陵蕭氏南遷到南方後,以南蘭陵為中心開始了新一輪的發展。《南齊書》中寫到:「中朝亂,淮陰令整字公齊,過江居晉陵武進縣之東城裡。寓居江左者,皆僑置本土,加以南名,於是為南蘭陵蘭陵人也。」從中可以推出,在南遷之後,蕭氏仍以蘭陵蕭氏活動於世間。南遷之後的蕭氏保留了火種,為家族的中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進擊的巨人
1.飛龍在天蕭家郎
《易經乾卦》中寫到:「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這一卦對於蘭陵蕭氏一族而言,具有著非凡的意義,動亂的年代,機會轉瞬即逝。然而蘭陵蕭氏則抓住了一飛沖天的機會,那就是建立自己王朝。南齊太祖蕭道成利用自己掌管禁軍之利,在劉宋廢帝劉昱被殺之後,立新帝把持朝政,最後自立為帝,將蘭陵蕭氏在政治上推向了頂峰。而同為一氏的蕭衍在南齊皇帝昏庸無能時弒帝自立西梁王朝,並成功趕走了其他對帝位有覬覦之心的人,使得蘭陵蕭氏又延續了一個朝代的政治輝煌。
2. 文人才子亦姓蕭
南北朝時期的蘭陵蕭氏不僅實現了政治上的輝煌,在文學領域上也是碩果纍纍,在天下文運盡歸王謝家族的情況下,蕭衍之子昭明太子蕭統則是蘭陵蕭氏的文學的扛鼎者,由蕭統主編的《昭明文選》將蘭陵蕭氏在文學領域中推向了頂峰。
三、隕落的巨人
家族再中興南北朝時期的王朝更迭是一件不足為奇的事情,蘭陵蕭氏被綁在了齊梁兩王朝船上,享受了政治上的輝煌,就得承受王朝破滅後的苦難,因此當王朝滅亡時,蘭陵蕭氏也不可能獨善其身,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雖說王朝更迭最無情,然而命運之神似乎總是垂青於蘭陵蕭氏,在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並未對蕭氏的江陵政權趕盡殺絕,反而多有禮遇,這得益於其能夠「識時務」地支持楊堅。更為幸運地是蕭家有女初長成,被隋煬帝納為妃子,也就是後來的蕭皇后,這使得蘭陵蕭氏作為皇親國戚避免了像當時的其他望族一樣走向沒落。
都說「識時務者為俊傑」,蘭陵蕭氏應是對這句話有著深刻地感悟並對此有著強大的執行力。在隋末動亂中,蘭陵蕭氏的蕭瑀依附於唐高祖李淵,並擔任了宰相,獲得了李氏王朝的親昧。在李唐王朝的存續期間,蘭陵蕭氏共有八人擔任宰相,不得不說這一世家大族的底蘊之深令人驚嘆。並且在隋唐時期,蘭陵蕭氏通過聯姻的方式逐漸融入到當時興起的關隴集團中去,為家族的延續獲得了外部保障。
2.終走向沒落
科舉制的實行對於寒門學子而言是一條康莊大道,而對把持數百年的舉薦資格的世家大族無異於一記驚雷劈在自己一記行將就木的軀體之上。當唐太宗李世民說出「天下英雄,入吾觳中矣」時,也意味著這些世家大族走向沒落的大幕已經拉開。即使有著李唐王朝關隴集團的護持,蘭陵蕭氏也終將逃不過徹底沒落的命運,最終在五代十國時期,伴隨著李唐王朝的崩塌,蘭陵蕭氏也走向了沒落。從此再無門閥可以笑看風雲變幻。
結語
蘭陵蕭氏作為古代中國十大頂級門閥的代表,其命運是每個門閥的縮影,門閥作為時代的產物,必將隨著一個時代的終結而終結。時代的進步表現之一便是打破階級束縛,正如科舉制將舉薦制下的門閥送入墳墓一般,到清末時科舉制也成為了阻礙時代進步的絆腳石,最終被廢除。在當今社會下,時代的進步推動了高考制度的改革,推動了社會的全面改革。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識時務不逆流而行。當然一個滅亡的事物不代表其沒有可取之處,門閥制度下的家風建設是我們當今應該學習的,好的家風對於個人和社會都是極其重要的。
參考文獻
《南齊書》
《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