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遼皇族是耶律氏,皇后為何一直是蕭氏?

2021-01-09 史家之韻

在我國古代的歷朝歷代中,某一姓氏奪取天下後,皇族便由該姓的子子孫孫來傳承,如大漢的劉氏、大唐的李氏、大宋的趙氏等等。

在由契丹人耶律阿保機建立起的遼朝,皇族便由耶律氏一直延續著,但是遼朝有一個區別與其它朝代的特點,那就是皇后始終由蕭氏所出任,這是為什麼呢?

要分析這個原因,就要從遼朝的開國皇后述律平說起,述律平在14歲的時候,按照部族的習俗,嫁給了20歲的表哥耶律阿保機。

兩人婚後的第9年,耶律阿保機被推舉為迭剌部的夷離堇(即本部酋長),隨後,耶律阿保機開始為統一契丹而東徵西討,而述律平也緊緊跟隨在耶律阿保機的身邊,或為他出謀劃策,或馳騁於沙場,成為耶律阿保機不可缺失的參謀與幫手。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機在統一契丹各部後,正式建立契丹國,自號「大聖大明天皇帝」,立長子耶律倍為皇太子,封述律平為「應天大明地皇后」,群臣簡稱述律平為「地皇后」。

耶律阿保機稱帝後,他接受漢族的統治制度,並崇尚中原的封建文化,故以漢高祖劉邦而自居,耶律阿保機還把隨自己四處徵戰的妻子述律平比作漢初的名相蕭何,並賜蕭姓為述律家族的姓氏,為共享榮華富貴,耶律阿保機規定大遼皇后只能從蕭氏一族中產生。

所以自從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開始,耶律氏和蕭氏就建立起了鐵板似的嫁娶關係,在大遼的皇后中,基本都是清一色的蕭姓貴族女子。我們熟悉的「楊家將故事」便是在北宋初年,楊家將與遼朝最傑出的蕭太后對戰。

在遼朝九帝共計二百餘年的歷史中,只出現過一次不姓蕭的皇后,而且還是個漢族女子,那就是比遼世宗大11歲的甄氏。

公元946年,當時還是遼朝大將的耶律阮跟隨遼太宗耶律德光攻克大梁(今河南開封),滅掉後晉,見到了時年41歲的後晉宮女甄氏,被她的風姿綽約所傾倒,遂納甄氏為妃。

次年,耶律德光去世,耶律阮在部將的擁戴下即帝位,是為遼世宗,耶律阮隨即把甄氏冊封為皇后。

只是後來耶律阮迫於有權有勢的蕭勢一族的聲討,又立了一個蕭氏女子蕭撒葛只為皇后,但仍保留了甄氏的皇后地位,這就使得大遼的歷史上出現了兩個皇后並存的局面。

本文參考文獻:《中國后妃全傳》

相關焦點

  • 大遼傳國九代,皇后皆出蕭氏,契丹為何用漢姓,蕭氏又從何而來?
    金庸在第二十一回《千裡茫茫若夢》中點明了蕭峰的身份:「遼國的國姓是耶律,皇后歷代均是姓蕭。蕭家世代後族,將相滿朝,在遼國極有權勢。有時遼主年幼,蕭太后執政,蕭家威勢更重。喬峰忽然獲知自己乃是契丹大姓,一時之間,百感交集。」大遼帝國的第一大家族自然是皇族耶律氏,而蕭氏是僅次於皇族耶律的第二大家族,大遼傳國九代,皇后皆為蕭氏族人。那麼後族蕭氏的起源是哪裡呢?
  • 她是大遼蕭太后的孫女,18歲暴斃卻和舅舅合葬,考古學家:那是她丈夫
    「公主姓耶律氏,先漆水人也,景宗皇帝之孫,秦晉國王皇太弟,正妃蕭氏之女。」 根據墓誌推論,陳國公主為遼代中期耶律氏貴族,遼景宗的孫子,秦晉國王耶律隆慶的女兒。耶律隆慶是誰?耶律隆慶的父親是遼景宗皇帝,母親是睿智皇后,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大遼蕭太后,陳國公主便是蕭太后的孫女。
  • 《燕雲臺》中蕭燕燕很厲害,你可知遼皇后都姓蕭?跟一個丞相有關
    遼世宗立漢人宮女甄氏為皇后以外,其餘的十八位皇后都姓蕭,這其中就有《燕雲臺》的蕭燕燕,還有經常聽到的蕭觀音等等。,皇族毋庸置疑,當然就是耶律家族,但這個後族就很難理解,難道要耶律和蕭氏兩家世代通婚嗎?今有世裡沒裡,以漢語譯之,謂之耶律氏。也就是說耶律其實是漢語翻譯過來的音譯,阿保機也是為了給自己有個稱謂,所以才有了「世裡」這個姓,而漢人翻譯過來就是耶律,阿保機統一了契丹,也就成了皇族的姓氏。
  • 大遼帝國哪來那麼多蕭太后
    遼國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是世裡氏,從他的四世祖薩刺德開始,世裡氏與述律氏就代代通婚,世裡氏首領的正妻必須來自述律氏,因此遼國的歷任皇帝都遵從祖訓,皇后都來自述律氏家族。張栢芝扮演的大破天門陣的穆桂英,蕭太后的死對頭述律氏後來改叫蕭氏與耶律阿保機的皇后述律平有關。
  • 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大謎團:第二篇:楊鐵心實為遼國皇族遺民耶律氏
    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大謎團:第二篇:楊鐵心實為遼國皇族遺民耶律氏  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的一開始,為何要用郭嘯天、楊鐵心來引發劇情
  • 真實歷史中大遼蕭太后是怎樣的人?
    《遼史》中所記的20個后妃,有18個都姓蕭,其中5個是皇后,蕭家有「國舅帳」的美稱。翻閱《遼史》,會發現到處都是「蕭太后」,但只有蕭綽最能幹。有一次,蕭思溫的幾個女兒在家中掃地,別的女兒都是敷衍了事,僅蕭綽把地掃得一塵不染。蕭思溫禁不住高興地說:「此女以後必能當家做主!」後來,蕭綽進宮做了耶律賢的皇后。
  • 對於大遼,我們是不了解,還是不想了解?
    客觀上,它使得宋遼之間在此後的120年間和平共處,宋的經濟文化的發展達到了此前未有的高峰,大遼也進入了其輝煌時代。在這一盟約背後,有一位中國歷史上傑出女性在起作用,她就是大遼太后蕭燕燕。最近播出並引起熱議的《燕雲臺》便是以蕭燕燕的故事為藍本而創作的電視劇。
  • 燕雲臺:他為何能得到超越皇族的恩遇?說說韓德讓和蕭燕燕那點事
    所以,漢人韓德讓,這時已經成為契丹皇族耶律德昌了。統和二十八年,蕭燕燕再次為韓德讓賜名隆運,並規定「位親王上」。也就是說,除了皇帝母子,連耶律氏的王公貴族統統在韓德讓之下。初,蕭氏與樞密使韓德讓通……隆緒每以父事隆運……(韓德讓)無子,以吳王隆裕子周王承業為後。
  • 《燕雲臺》皇后為什麼自稱朕 蕭燕燕當上皇帝了嗎
    當時耶律賢任命蕭燕燕為攝政皇后的詔書裡寫道「二月壬寅,諭史館學士,書皇后言亦稱朕、『朕』暨『予』為定式。」也就說以後記錄皇后之言,都得用朕和予,皇后所說的話也代表皇帝的意思,文武大臣都得照做,所以遼朝形成了兩聖並尊的局面。
  • 燕雲臺原著小說結局是什麼 蕭氏三姐妹最後結局圓滿嗎
    《燕雲臺》的小說結局中,耶律賢病逝以後,蕭燕燕成為了太后,而韓德讓一直作為輔臣陪在蕭燕燕的身邊。兩個人是青梅竹馬,從小到大的情分,最後蕭燕燕又嫁給了韓德讓,最後駕崩之後,蕭燕燕還是和遼景宗合葬乾陵,成為了歷史上事業愛情雙豐收的女人,終於讓結局圓滿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