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古裝歷史劇《燕雲臺》正在熱播,觀眾們可以跟隨電視劇穿越回千年前,看到馳騁的遊牧民族契丹人的世界,而這次的主角是遼國的太后蕭燕燕還有耶律賢、韓德讓之間的感情糾葛。
其中讓人感覺不習慣的是,這是以遼國為視角的電視劇,自然把北宋當成了敵人,稱呼他們為南人,這是符合歷史的,但對於習慣了大宋正統的觀眾來說,還是很不習慣的。
雖然是以宋遼為背景的電視劇,但是很多人對這個期間的故事並不陌生,畢竟受《楊家將》、《嶽飛傳》的評書、小說、電視劇的影響,觀眾對於來自北方的遼國還是很熟悉的,而且對於蕭太后也是了解的,畢竟在每部電視劇中都能出現蕭皇后或者蕭太后,但是絕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遼國的皇后,也就是電視劇開頭的遼世宗立漢人宮女甄氏為皇后以外,其餘的十八位皇后都姓蕭,這其中就有《燕雲臺》的蕭燕燕,還有經常聽到的蕭觀音等等。
在電視劇中我們也能經常聽到皇族和後族這兩個說法,皇族毋庸置疑,當然就是耶律家族,但這個後族就很難理解,難道要耶律和蕭氏兩家世代通婚嗎?那不是有近親結婚的問題了?
其實遼國也就是契丹最早都是沒有姓氏的,畢竟是遊牧民族,契丹很多文化都是學習的中原,到了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建立國家以後才有所改變,畢竟跟以前的部落不一樣了,據《契丹國志》卷之二十三《族姓原始》記載:
契丹部族,本無姓氏,惟各以所居地名呼之,婚嫁不拘地裡。至阿保機變家為國之後,始以王族號為「橫帳」,仍以所居之地名曰世裡著姓。世裡者,上京東二百裡地名也。今有世裡沒裡,以漢語譯之,謂之耶律氏。
也就是說耶律其實是漢語翻譯過來的音譯,阿保機也是為了給自己有個稱謂,所以才有了「世裡」這個姓,而漢人翻譯過來就是耶律,阿保機統一了契丹,也就成了皇族的姓氏。
契丹的蕭氏跟中原王朝的蕭氏是不一樣的,契丹的蕭氏是耶律阿保機賜姓,《遼史·后妃傳》記載:「太祖慕漢高皇帝,故耶律氏兼稱劉氏;以乙室、拔裡比蕭相國,遂為蕭氏」
從這段記載有三個信息,第一個就是蕭姓其實是阿保機賜姓,契丹的蕭姓中,並不是一個家族,而是由乙室、拔裡兩個家族,而之所以賜姓蕭,跟西漢的丞相蕭何有關,阿保機認為乙室、拔裡可以比得上丞相蕭何,蕭氏不止是一個部族,這樣就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近親結婚的危險。
《契丹國志》卷之二十三《族姓原始》也有這樣的記載:
復賜後族姓蕭氏。番法,王族惟與後族通婚,更不限以尊卑;其王族、後族二部落之家,若不奉北主之命,皆不得與諸部族之人通婚;或諸部族彼此相婚嫁,不拘此限。漢人等亦同此。故北番惟耶律、蕭氏二姓也。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得到遼國皇帝的命令,蕭氏是不能與其他部族通婚的,這樣耶律和蕭世代通婚,遼國也就成了耶律和蕭氏的天下。
耶律和蕭氏世代通婚這個其實一直有爭議,但是在2015年十大考古發現,在內蒙古多倫縣小王力溝發現一座遼代古墓,這是蕭貴妃的墓,其中出土了一合墓誌,該墓志銘中對契丹帝後二族的來歷有明確記載:「耶律漢室之宗劉氏也,世娶蘭陵,周王之重姜姓也。」
這裡的蘭陵指代的是蕭氏,而耶律被稱為劉氏,也就證明了《遼史》記載所言非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