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晚,《聲入人心》第二季全國巡演在北京保利劇院迎來收官。張英席、郭虹旭、何亮辰、鄭棋元、徐均朔和戴宸這6位《聲入人心》第二季首席,以及袁廣泉、趙一、趙越和何宜霖四位當季選手共同撐起了這場演出。7點半開始的演出,一直持續到晚上10點半,保利劇院幾乎成了「大型粉絲現場」——每首曲目之間,歌者和粉絲們的互動都要佔據大量的時間,尖叫聲此起彼伏。
《聲入人心》第二季全國巡演北京站
開播兩季的《聲入人心》,在國產綜藝中堪稱開拓性的存在。因為將美聲與流行音樂相融合,把音樂領域中略顯小眾的美聲與音樂劇的魅力帶到大眾面前,鄭雲龍、阿雲嘎等一批此前默默無聞的優秀聲樂演唱者也因此為觀眾所熟知,擁有了海量的迷妹。
粉絲化是《聲入人心》賦予選手們的特質。14日晚的保利劇院,上座率超過八成,幾乎都是選手們的女粉絲。舉起手機乃至單眼相機拍照的粉絲太多,使得以往使用雷射筆幹預觀眾拍照,以保持現場秩序的工作人員顯得有些無能為力。這樣狂熱的場景,也出現在1月3日晚在天橋藝術中心舉行的「樂見北京」新年共唱會,因為有阿雲嘎加盟,儘管他只演唱了《和祖國在一起》《龍的傳人》兩首歌。
演出結束後,十位歌者接受採訪時已經過了深夜11點,經歷一個半月的巡演,疲憊寫在大家的臉上,更多的則是不舍。面對嚴肅的古典音樂出身和粉絲化之間的關係,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戲劇系的徐均朔說的一番話,引發了所有人的共鳴。「說音樂劇嚴肅,可能一開始就是一個誤解,很多人覺得粉絲多會把音樂劇市場搞亂,其實關注度高,恰恰讓創作者意識到要不斷進步,因為有人在看我們,我們要做得更好,不好的東西很快會被淘汰掉。」在他看來,這是一個良性循環,打破音樂劇的壁壘,「提到嚴肅音樂恰恰不是因為大家聽過好的作品,而是這一領域之前在中國發展得沒這麼好,大家認為進入的門檻很高。」
《聲入人心》第二季全國巡演北京站現場
事實上,帶著高期待開播的《聲入人心2》,不管是節目口碑還是選手人氣,似乎都經歷了「一鼓作氣,二而衰」的尷尬——豆瓣6分的成績和第一季的9.3分相去甚遠,第二季也再未出現鄭雲龍、阿雲嘎這樣的「頂級流量」。不過,正如徐均朔在採訪中所說,這檔節目的意義就是為大眾打開一扇小窗子,讓大家意識到原來有很多選擇的空間。
對於音樂劇行業更深遠的意義,則遠非一檔節目所能承載。中央戲劇學院音樂劇系主任劉紅梅直言,《聲入人心》讓觀眾了解了音樂劇,但並沒有認識音樂劇全貌,節目呈現的只是某個好看的段落、好聽的單曲,「如果要培養音樂劇演員或者推廣音樂劇,恐怕還需要更多的成品劇目,觀眾只有看了完整的劇目,清楚了段落或單曲與全劇的關係,才能辯證地去看整體與局部。」
《聲入人心》第二季開播前,作為節目出品人的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透露,2019年上海音樂學院的音樂劇專業報名人數陡增40%。節目開播初期因為「回國找不到工作」而上熱搜的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滿分博士袁廣泉也在巡演結束後接受採訪時表示:「行業的生態有所改變,往一個好的方向發展,大家的喜愛讓音樂劇這個圈子氛圍更好了。」湖南衛視的工作人員透露,《聲入人心》肯定會有第三季。不管節目是否繼續,巡演有多火爆,希望聲樂這扇窗要繼續透著光。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徐顥哲
編輯:金力維
流程編輯: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