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鹿與驢
寫在前面
隨著城鎮化的發展,農村形成了這樣一種現象: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家裡留下了留守的老人和孩子。其實這也是生活所迫,畢竟城市的工資水平較高,而且也給年輕人提供了多樣化的發展。就業機會和發展空間相對來說大很多。無論是醫療、教育、生活各方面都優於農村,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出去打工的原因,
農村的打工人成為了城市服務行業和建築行業的主力,農民出身的他們不怕苦、不怕累,他們掙的也都是辛苦錢。對於很多農民工來說,有的是託家帶眷整個搬去城裡,有的是夫妻二人一起來打工,當然還有一少部分是獨自一人外出打工,老婆在家照顧老人和孩子。
對於一些建築行業來說,勞動強度大,生活環境差,但是工資水平相對來說較高,很多年輕力壯的人願意去工地上打工,為了節約生活成本,每個月能夠多攢點錢,他們吃住都在工地,有的時候住宿條件有限,很多男女混在一個宿舍,也是很常見的現象,是什麼造成了這樣的現象呢?
節約開支,多攢錢
農村外出打工的農民工一般文化程度較低,選擇工種的範圍也少,男性多數會選擇體力勞動,只要肯出力氣,就能掙到錢,純粹就是靠力氣吃飯,對於那些身材弱小、體力有限的人來說,就算來到工地也不一定能夠勝任這個工作。靠體力吃飯的工作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往往一天下來會累到直不起身。
夏天高溫季節,他們依舊頂著烈日工作。有付出就會有收穫,所以他們的工資和某種坐在高樓大廈的白領差不多了,這也是他們用汗水換來的。
即使能夠拿到很高的收入,他們也很節約,控制自己的開銷,能省儘量省,能不花的錢一定不花,畢竟家裡還有老人和孩子要養,自己苦點累點沒有關係,在孩子的教育和生活上一定不會苛刻,所以有地方住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非常不錯的,更不會去挑剔住宿的環境,是不是男女混住。
工地上的打工人也是按照自己的勞動強度和時間來計算薪酬的,有時候遇到工期短的工程,幾個月把事情做完了,下一期工程沒有接到,中途就會有一段時間的空期,這段時間不僅沒有收入,還要每天的消費,遇到惡劣天氣的時候,也不能正常地出工,這些都會影響到他的收入。
如果工地能夠提供免費的活動板房,他們已經很滿足了,不會去過多的挑剔,只要能夠省錢,對於他們來說,一切困難都可以克服,至少節約了一筆房租費。
工地條件簡陋
按照城市的總體規劃,一般的工廠都會設置遠離鬧市區,以及偏遠的郊區位置,與城區相比,生活水平一定很差,資源也匱乏,雖然他們回到家裡給父母說自己在城市工作,其實只是住在離城市一百多公裡的城中村,一邊是廠房,一邊是城市的霓虹燈,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工地上的住宿位置一般是活動板房式的宿舍,房間裡都是很多人居住在一起,為了一次性容納更多人的居住,床鋪都是上下鋪,或者通鋪,男人和女人不得不住在一起。
對於一些遠離城區的工地,周圍的配套設施都不齊全,吃飯都是一次採購幾周的夥食,周圍也沒有住戶可以提供租房服務,農民工只有住在工地一種選擇。
很多是夫妻
在很多農村,有的男人結婚以後就和妻子雙雙出去打工,為的是能夠多掙錢,給家庭創造更好的生活,工地上有很多是夫妻兩個人都來打工,男人做體力勞動,女人可以選擇一些輕便的體力勞動。如扎鋼筋、煮飯等等。
有的新婚夫妻不捨得分居在兩地打工,於是選擇在一個工地上做事,夫妻雙方之間可以常常見面,相互之間也可以照應,住在一起也是正常現象,而且也是符合常理的。
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很多夫妻都合住在一起,也不足為奇,畢竟當初兩個人商量出來打工,也是為了能夠多賺錢,將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畢竟夫妻之間也沒什麼好害羞的。
出門在外,處處都要消費,所以賺錢、多賺錢、攢錢、節約才是她們的主要目的,即使工地生活條件差點,想想能夠多帶一點錢回家,想想可以給孩子買心愛的玩具,想想可以給父母添置一些衣物,這些苦也不算什麼了,選擇了這樣的工作,就要接受這樣的生活環境。
寫在最後
男女混住的情況在工地上最為常見,其實我們不必吃驚,雖然男女之間要保持一定界限,這也是看情況的,對於工地上的工人來說,只要能夠有地方睡覺,哪怕男女混住在一起也是沒關係的,不要偏離了主線,我們要把目光放在那些背井離鄉的農民和留守在家的兒童。
城市裡的發展離不開他們的奉獻,這裡的每一磚、每一瓦都有他們的汗水,他們為了城市的建設奉獻著自己的力量,請多給他們一些溫暖,請一點要善待他們,他們也是父母的兒子,孩子的父親!
今日話題:你們認為工地上男女混住正常嗎?歡迎留言分享。
作者:小鹿與驢。
關注我,了解更多情感故事。